多年後,很多人實現了童年時的理想。而童年,又成了他們回不去的理想。
「昨天還是老子,今天變成寶寶」。六一兒童節,朋友圈裡的大人,紛紛一日「返老還童」,都在刷屏「歸來仍是少年」之類的靈魂之聲。
也不知是自己都不信的口是心非,還是特殊時刻的難得清醒。
不管怎樣,大家呈現出的,都是對童年時光的懷念,對童心童趣的渴求。
多年後,很多人實現了童年時的理想。而童年,又成了他們回不去的理想。
在大人看來,回不去的童年是那麼的珍貴,已不再有的無憂無慮是那麼的輕鬆。那是記憶中最燦爛最快樂最美好的一段時光。
所以,到了六一,就倍加追憶,成了很多人的懷舊專場。
是的,那些在歌聲裡嘶喊著「我不想長大」的,一定是成年人。
我們想回到不必承擔責任的小時候;不用為績效、房子焦慮、沒有壓力的小時候;不用提防明槍暗箭、勾心鬥角,不用擔心複雜多變的感情婚姻翻船的小時候。
可是,兒童節的真正主角,孩子們的心聲,大人聽到了嗎?聽清了嗎?
因為,沒有一個孩子不渴望快快長大。不是麼?
當年的你我,哪個不想早日脫離父母的嘮叨、說教和掌控,早點當家自主?哪個不期待早日脫離作業、題海、一個接一個的輔導班、一場接一場的考試,到社會上瀟灑走一回?
你想快點長大,不用看童話,等王子帶你騎白馬;你想快點長大,隔壁班的女孩兒或許會成為你的新娘。你想幹太多你沒有幹過的事,而不是日復一日測量家庭和學校的距離。
「盼望著假期盼望著明天,盼望長大的童年。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盼望長大的童年」。
若回到童年,這才是最真的你。
這種感覺很奇特,激動、憂傷,也茫然。
大人,想回到小時候,小孩,想快點長大。大人留戀童年,孩子渴望成人。
其實,沒有完美的童年,沒有完美的家庭,沒有完美的人性,也沒有完美的世界。
好好把握現在生命中的每一天,就不會過多懷念回不去的從前。
所以,在你還能過「五一勞動節」的時候,請珍惜現在擁有的時光和機會。
等你老了,走不動了,只能跳跳廣場舞或者領領孫子孫女的時候,你會想起黑頭髮飄起來的風採,你會唱起《當我們正年輕》。
當孩子把手遞給你時,你別嫌煩,只顧摳手機。
終於有一天,你感覺需要了,渴望拉住孩子那年輕、充滿活力的手,可是孩子已經走遠了。
別等孩子走遠再後悔,就從現在開始,牽著孩子的手,和孩子一起行走,和孩子一起成長。
世界上最重要的一部車,是爸爸的肩膀。最溫暖的港灣,是媽媽的懷抱。
隨著年齡的長大,小孩子變成了大人,就需要去面對紛雜的世界,學著去處理各式各樣複雜的事件。
不畏將來,不念過往。接受你不該再幼稚青澀懵懂的事實,拍拍身上的塵土,振作疲憊的精神,讓壯志在我胸。
重要的是,你完全可以一如童年的自己一樣,保持對世界的好奇。好奇世界的起源,好奇事物的演變,好奇社會事件發展的內在機理。
世間有太多你已知的未知的有趣的事情,值得我們去嘗試,感受。
沒什麼被年齡界定的「童心」。擁有「好奇世界」的能力,這樣的人不必還童,因為童心依舊。
心中有趣,便是童真。
愛四季,炊煙燈火和家裡的寶貝。守護好孩子的童年和我們的童心,這就是我們能做的,也是該做的。
大人其實應該感謝孩子,是孩子讓我們有機會再經歷一次童年、心理再次發育的過程。你不能倒著回到童年,你也不能改寫度過的時間。
但是你可以創造一個新的童年,讓她或他擁有無悔的時光。
是的,你是個未來的設計師、魔術師,別浪費你的經驗值。你絕對可以用時間、耐心,和無時無刻的自省,給升級版的「第二代自己」更美好的童年。
你有趣,孩子就有趣;你懂愛,孩子就懂愛。你樂觀生活,孩子就未來可期。
平日比節日重要。
兒童節雖然過去了,別讓童真的、成長的心慢下腳步。
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在自己的墓碑上,刻有一句話:
「我永遠沒有長大,但我永遠都沒有停止生長。」
送給天下的小孩,和大小孩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