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鶴:譜寫300首佛樂的「80後」蒙古女性

2020-12-12 手機鳳凰網

張鶴:譜寫300首佛樂的「80後」蒙古女性

在北京安定門內國子監街有一間茶室裡,我和張鶴潑茶聊天。年僅30歲便創作出了《觀音菩薩在心中》、《千年一嘆》、《雲水逸》、《明月心》等300餘首佛樂,並無償供法師、音樂人及大眾傳唱的經歷,讓我對眼前的這位蒙古族女子充滿好奇。

張鶴,80後,蒙古族,著名青年作曲家、華人女作曲家協會會員、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會員,5歲開始學習古箏,後學鋼琴,研習作曲。300首或細膩婉轉、或空靈悠長、或磅礴大氣的佛樂,見證了她深厚的佛緣與悟性。

音樂世家的琴童:苦練古箏與鋼琴

張鶴出生於音樂世家,父母親都是學音樂出身,分別在內蒙古呼和浩特的大學和中學任教。張鶴清楚地記得,1986年央視播出了一個古箏演奏節目,讓當時只有5歲的她對古箏一見鍾情。熱愛音樂的父親高興極了,趁一次出差的機會,一口氣買了古箏、二胡、琵琶三種樂器,讓女兒選擇。年幼的張鶴從此開啟了她的音樂之旅。

張鶴的第一位古箏老師是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的尹紅梅,曾在電影《六指琴魔》中擔任過林青霞的替身。 1991年,尹老師出國,去了新加坡國立藝術中心。

在張鶴的父親看來,音樂的最高層級就是作曲。為了讓女兒在作曲方向上走得更遠,父親選擇了鋼琴作為女兒學習的第二樂器。作為一個乖巧的女兒,張鶴深知父親的一番苦心,將全部精力放到了音樂學習上,每天8小時練琴,風雨無阻。

古箏、鋼琴,一中一西兩種截然不同的樂器成為張鶴感受與創作音樂的良師益友,也成為她日後創作佛樂時,揮灑靈感的「道場」。

與佛教結緣:人生中的必然

從中央音樂學院電子音樂中心畢業後,張鶴進入北京電影製片廠工作。工作不到一周,領導就派她去全國各大寺院參訪、學習,其中一項任務,就是結緣昌盛法師的佛教音樂和佛教故事專輯。這個昌盛法師,正是當年國內著名歌唱家,《青藏高原》的演唱者李娜。無巧不成書,早在1997年,張鶴日後的老師李凱便給昌聖法師製作了她唯一的佛樂專輯《一聲佛號》。

2004年的夏季溼熱多雨,張鶴從北京出發,一路南下北上,從北京到雲南,再從雲南到四川,馬不停蹄地前往各地寺院。寺院多坐落在名山大川,即使在城市也大多在市郊。剛畢業的張鶴常常背著佛樂跋山涉水。晴天一身汗,雨天兩腿泥地拜訪了許多寺院。一路走來,她不僅對寺院文化有了初步了解,更是從內心深處與佛菩薩越來越親近。後來,她不再僅僅為了工作,而是慢慢地走進了佛門-----這片神聖的心靈淨土。

從有著蓮峰和尚降蛟龍傳說的雲南昆明盤龍寺,到大願地藏王菩薩道場安徽九華山;從有著寒山、拾得兩位高僧傳說的江蘇寒山寺……從虔誠拜佛的感受,到機緣成熟的似曾相識,張鶴覺得自己離佛越來越近了,她的這次如行腳僧人般的結緣,已不再是工作本身,而是將自身漸漸融入到佛教之中。

全憑著年輕人的那股衝勁兒和韌勁兒,整整一個多月的時間,張鶴參訪了全國名山各大寺院,出發時新買的一雙運動鞋,回到北京時已不能再穿。

回京後,張鶴把自己這一個多月來的所行、所知、所感匯聚成了她人生的第一張專輯也是第一部佛樂專輯——《觀音菩薩在心中》。

出版後,在佛教界和音樂界都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多次再版,並在東南亞國家同時發行,陸續被眾多歌星翻唱。從此,張鶴在佛教音樂方面的創作一發而不可收。

峨眉山是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有著近千年的佛教發展歷程,傳承了豐富的佛教文化遺產,成就了許多高僧大德,普賢菩薩就是以此為道場示現教化眾生的菩薩。2001年,峨眉山獲得了聯合國頒布的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認定。這座承載了幾千年中國佛教文化的名山,從1998開始在原址上恢復重建的大佛禪院,經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峨眉山全山方丈永壽法師的精心規劃、設計與修建,現已建成亞洲最大的禪院。

2004年初夏,大佛禪院還正在大興土木,佛教文化的傳播形式並不豐富。第一次走進這片聖地面對正在修葺中的大佛,張鶴在內心深處生起一種了一種奇妙的感覺,直覺告訴她,不久她還會回來。

3年後的2007年,此時的張鶴通過對佛教文化和佛教音樂的學習理解,已經在音樂創作方面有了新的突破與收穫。

2007年春節,張鶴受中國佛教協會邀請,再次來到峨眉山,創作了由永壽法師作詞,廖昌永、韓磊、騰格爾演唱的佛教音樂專輯——《行願峨眉》。

今年的5月,張鶴第三次來到大佛禪院,參加了峨眉山行願基金會的啟動儀式。當聽到自己在7年前創作的《行願峨眉》在大佛禪院響起時,不禁熱淚盈眶。

佛教音樂:一生的創作一生的摯愛

曾經,張鶴的主要創作領域是民樂、兒歌以及流行歌曲。在這一領域,她也取得了相當的成就:

在「中央電視臺」弘揚傳統文化音樂晚會《道德經》專場中,張鶴為著名歌唱家王麗達原創的單曲「以百姓心為心」成為晚會中最經典的歌曲;為「中央民族樂團」首席金玥原創的二胡電影音樂專輯《春秋戰國》,獲得2010年度最佳唱片榜十大唱片獎;為「中央廣播少兒合唱團」原創的兒童歌曲專輯《童心》獲得2012年度發燒天碟榜最佳藝術獎。她創作的《江南絲竹》、《箜篌》、《大聖遺音》、《經典永恆》、《笙歌》、《泛愛眾》等唱片,入選2009年度中國十大發燒唱片榜;她製作的女聲合唱專輯《新中國》榮獲2010年度發燒天碟榜最佳藝術、最佳音效獎和2011年第七屆十大發燒唱片榜十大唱片;她製作的《戲說•現代交響京劇組曲》榮獲第七屆十大發燒唱片榜年度最佳DTS音效專輯和第八屆十大發燒唱片榜年度最佳主題音樂專輯。去年,作為總策劃她為毛阿敏量身打造了十大發燒唱片榜年度十大唱片《天之大》,同時策劃並製作了笛·簫世界電影主題曲專輯《流光浮影》。

從主流的流行音樂作曲領域轉到非主流的佛樂作曲領域,對張鶴來說,經濟利益方面的損失不可避免。皈依佛門後,她把全部精力都用到了佛教音樂的創作、製作和推廣中,甚至將她的歌曲創作所得也貼補到佛樂上。常常,錄完音已是後半夜,為了節約時間,在生活中大大咧咧的她就在錄音棚裡將就一宿,第二天繼續工作。

何曾幾時,宗教是一個令國人禁忌的話題,佛教亦不例外。直至近年來,佛教才逐漸恢復社會應有的尊重和認可。特別是今年3月2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的演講中提到:「佛教產生於古代印度,但傳入中國後經過長期演化,佛教同中國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發展,最終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佛教文化,給中國人的宗教信仰、哲學觀念、文學藝術、禮儀習俗等留下了深刻影響。」總書記對佛教文化的評價,為更多的佛教界人士點亮了心頭的明燈。

隨著國家宗教政策的進一步開放和對佛法感興趣的人人群持續增多,張鶴更有信心在佛樂的道路上堅定前行。她為《心經》、《大悲咒》等佛教經典和密咒譜曲,同時還參與了全國很多寺院大型佛教音樂會的編創工作。張鶴最喜歡的佛教經典《金剛經》,還有一部總共不過3百字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等蘊含著深刻般若智慧的佛教經典,也是張鶴靈感和克服萬難前行的信念來源。

看到她的堅持和投入,張鶴在中央民族樂團和中國歌劇舞劇院擔任樂手的好朋友,也都在百忙之中義務支持著她,這讓張鶴非常感動。為了回報朋友們對她的支持,張鶴給朋友們製作了多張原創專輯。

張鶴說,在她8年的作曲生涯中,能創作出300餘首佛樂、近百張佛樂唱片得以在海內外流傳,都和各位法師、老師支持,以及明星、朋友的友情助陣分不開。在與眾多法師的交往中,張鶴感受最深的就是,法師多以出世心態做入世之事,他們那種堅定、淡然、專注、超越時空的心境激勵著她在佛樂創作的道路上一往無前。

「張」式佛樂:不失傳統不失現代

2014年3月份,張鶴與百度、騰訊籤訂了一份《音樂作品使用授權書》,將自己的佛樂作品免費提供給兩大網站供大家無償使用。「佛教稱八萬四千法門,只要能慈悲濟世,利樂有情,解脫生死苦海,皆是方便。」 在佛教弘法的歷程中,梵唄的功用很大,它可以陶冶性情,修養身心,尤其是在宣傳佛法上有重要的價值。音樂、歌曲屬於情感交流,它能直接打動人們的感情,好的音樂能使眾生聽之頓生好感,隨之引起共鳴。像叢林寺院裡傳出的鐘聲、念佛聲,佛教合唱團播出的贊佛聲、歌詠聲,莊嚴、肅穆、柔和、恬遠,都能激發起人們對佛教信仰的情懷。張鶴牢記《金剛經》的宗旨:以無所求心行一切善法。因此她致力於把梵唄佛樂製作成符合當代人審美需求的現代佛樂,以佛樂啟蒙佛性。

在張鶴看來,由於歷史的原因,加上以往對佛樂宣傳和普及不夠,使得大家對佛樂感到神秘和陌生。因此,在繼承傳統佛樂的同時,更多地應開拓現代佛樂,以適應現代人的渴求,讓佛樂更好地延續,以達到弘揚佛法和教化眾生的目的。

近年來,海內外佛教團體成立了佛樂團、藝術團,這些團體背負起延續佛教文化香火的使命,更好地繼承和發揚佛樂,弘揚佛法。但在傳播佛教音樂的過程中,也出現了研究佛樂的專家學者少而甚少、佛樂的研究和出版發行不系統、社會對佛樂重視不夠以及傳統佛樂與現代佛樂的碰撞等等問題。特別是傳統與現代之間的融合,前者完全保持佛樂的本來,以寺院廟堂傳統樂音為主,這類作品是佛教界人士接受,社會人士不太接受。後者則是現代人容易接受,而佛教界人士卻難以接受。

面對這個難題,張鶴有她自己的觀點:「傳統的要繼承,這是文化的延續;現代的去創新,這是佛法的圓融,是對機說法,是隨緣度化。」如果能做到在保持傳統音樂成份上適應今人的需要,「傳統」與「現代」兩者結合。這將有利於佛教音樂的傳播與發展。佛樂的普及與推廣不應只在寺院,讓佛教音樂走向社會,要社會了解佛樂,真正達到慈悲濟世,利樂眾生。

「如因緣具足,我會把漢傳、南傳、藏傳重要經典經文譜寫成符合現代審美需求的現代佛樂,以廣傳慧音。張鶴堅定地說。(劉麗麗)

相關焦點

  • 蒙古帝國的偉大女性:「蒙古之母」——訶額侖!
    蒙古帝國的起源史中,有兩位偉大的女性,其中一位是訶額侖,另一位是孛兒帖。孛兒帖是成吉思汗鐵木真的妻子,她孕育了蒙古帝國的幾位重要開拓者;而訶額侖是鐵木真的母親,她孕育了蒙古帝國的創始人!訶額侖,蒙古弘吉剌部斡勒忽訥氏人。
  • 天空網站創始人張鶴:創業需要足夠堅持和專注,學會適當放手
    1991年,張鶴在父親的辦公室裡接觸了第一臺電腦,聯想8086。好奇的他站在文員的身旁,不眨眼地盯著她的手指在鍵盤上飛舞,屏幕上隨之出現漂亮的字體。之後,他便經常來這裡玩,時常忘記了吃飯。 8年後,那個痴迷電腦的小孩,創辦了自己的網站,躍升為行業老大。他為之奮鬥了十年。
  • 外蒙古從大中國分離後,現在過得怎麼樣?我去實地體驗了一把
    外蒙古從大中國分離後,日子並不如意,大部分人收入只有2000多人民幣,30%多的人還過著原始的遊牧生活,沒有上下水,甚至沒網絡!真實的蒙古到底是什麼樣的?這裡有一種羊肉包子,裡面的餡料十足,咬一口滋滋冒油,在國內還真沒吃過,到了蒙古,一定要嘗一嘗!除此之外,還有一種幹奶酪ALUOT(音譯,下圖中黃色的)很好吃,用新鮮的山羊奶,提煉出來,壓縮後,加上鹽糖,就著這裡鹹鹹的奶茶邊吃邊喝,真是美味!
  • 80後回憶:首批網絡歌曲你記得幾首?
    文/圈姐 眼看80後們的時代都被90後00後們逐漸取代了,圈姐作為出生在80年代的尾巴,表示感慨萬分,歲月不饒人,突然想到有一群屬於80後們的回憶,那就是中國產生的第一批網絡歌手。作為80後,對這批影響了整個樂壇的網絡歌手的經典作品,你還記得幾首? 唐磊在大學期間就有了樂隊,2008年已參加過原創演唱會,但他並沒有被大家所認識,2003年他的一首《丁香花》投到網絡上後居然收穫意料之外的喜悅。記得那個年代並不是家家都有電腦,沒事去個網吧聊個QQ都會戴上無數人戴過的劣質耳機打開當時很火的「千千音樂「播放一首《丁香花》!
  • 看80後藥店店長如何譜寫日銷54萬的神話
    漱玉平民旗艦店店長宋淑靜:曾將一個店從日流水五六千「爆炸式」提升到四萬左右,譜寫了日銷54萬的神話。作者:劉瞳我們今天的主人公,是來自漱玉平民旗艦店的店長宋淑靜,「80後」的她職業曲線可謂一路「高歌猛進」——2002年邁入藥店人行列,僅「耗時」1年多,就已經完成了從普通員工到值班店長的華麗轉身;初任店長,就將一個日營業額五、六千的門店「爆炸式」提升為日均「產出」四萬左右的戰略「重店
  • 倫敦舉行世界上首個女性專場拍賣會
    倫敦舉行世界上首個女性專場拍賣會   Women get what they want in London auction   A Bonham's auction house employee displays a gold necklace at the "What Women Want" auction collection
  • 90後80後70後60後都趕上了!
    延遲退休,也是迫不得已眼下,我國人口老齡化已在不斷加劇老年人口所佔比例也越發大清華大學就業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楊燕綏表示老齡化的衝擊之下提高法定領取養老金的年齡已經刻不容緩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簡稱「新」,首府烏魯木齊市,位於中國西北邊陲,是中國五個少數民族自治區之一。面積166萬平方公裡,是中國陸地面積最大的省級行政區,佔中國國土總面積六分之一。常住人口2486.76萬人(2018年末)。
  • 探秘蒙古,壯美風光
    早餐:飯店內享用   中餐:特色燒麥宴60RMB   晚餐:特色詐馬宴300RMB宿:,午餐後前往包頭【五當召】中國內蒙古最大藏傳佛教寺院,屬於格魯派(黃教)。後前往【響沙灣】 ( 含景區套票 ) 中國三大響沙之一,這裡沙丘面水向陽,每當天氣晴好,沙粒乾燥時摩擦會發出隆隆巨響,這種特殊的現象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找到原因。響沙灣在蒙語中被稱為「布熱芒哈」,意思是「帶喇叭的沙丘」。
  • 萬豪在科切拉音樂節上推出蒙古包,住一晚等於80次W酒店
    今年的科切拉音樂會已經在4月13日開始,整個音樂會的會場布置不僅僅有絢爛多彩的藝術作品,還出現了特別的蒙古包!這些充滿「野趣」的蒙古包,房型極盡奢華,有私人的音樂工作室、寫作空間。提供 Wi-Fi、私人淋浴間和迷你 Bar 等。想入住這樣的蒙古包可不容易。
  • 美女展示蒙古百年髮型變化,80年代非主流,殺馬特時期最霸氣!
    美女展示蒙古百年髮型變化,80年代非主流,殺馬特時期最霸氣! 哈嘍,大家好,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是蒙古的百年髮型變化史,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位美女為我們展示的蒙古髮型吧,首先是1910年,這個時期蒙古的髮型非常具有民族特色,但是這個髮型看起來有點殺馬特,非常的霸氣。
  • 蒙古發現漢文崖刻,中蒙專家翻譯後沸騰了:時隔千年終於找到
    曾經的蒙古地區也變成了蒙古國。我國有志青年不能眼睜睜看著中國落入其它國家手中,所以大家齊心協力將外國入侵者趕出中國,並且成立了偉大的新中國。2014年,蒙古考古學家還是一頭霧水,於是他們找到了中國蒙古方面的專家。雖然中國考古學家已經接受了蒙古國的邀請,但中國的考古學家也沒有真正見過漢字石碑。直到2017年,兩國共同成立聯合調查小組,小組的工作人員對石碑進行實地考察。
  • 南方城市的80後寶媽看過來,首份重疾險「畫像」先睹為快……
    1月6日,蝸牛保險發布國內首份《重疾險用戶畫像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通過人工智慧技術和數據模型,發現最典型重疾險用戶是:南方城市的80後寶媽。此外,讓人吃驚的是,這些用戶中完全健康體僅佔1.1%,意味著在投保時用戶必須高度重視健康告知,否則在理賠時容易被拒賠。
  • 重溫經典:俄版斯巴達300勇士,俄羅斯抗擊蒙古《怒戰狂心》
    正當無敵的蒙古大軍橫掃俄羅斯時,第一個城市為梁贊,卻遇到了一個勇敢的戰士克洛夫拉特帶領的17位勇士拼死的抵抗。本片故事源自於真實的歷史事件,號稱俄羅斯版「斯巴達300勇士」。贊,俄羅斯中部城市,位於俄羅斯中部聯邦管區奧卡河畔,是梁贊州的行政中心,在奧卡河右岸,1095年見於史籍。十四世紀初為梁贊公國都城。1521年併入帝俄。
  • 蒙古給我們捐的羊去哪兒了?不如直接去蒙古吃!
    2018年的數據,內蒙的人口是外蒙古的8倍,GDP是外蒙古的18倍。2018年,蒙古的GDP是130多億美元,而內蒙古自治區的GDP是2400多億美元,但你要知道,蒙古是一個國家啊,而內蒙只是一個省級單位。蒙古,真的是一個很特立獨行的存在。
  • 減肥戒糖、生酮飲食都能喝的蒙古奶茶
    20世紀80年代,英式奶茶被帶回臺灣,經過本土文化與口味的打磨改造後,產生了我們最開始知道的奶茶雛形——珍珠奶茶。隨後,以【CoCo 都可】為代表的奶茶店,看準商機,引入大陸後迅速爆火,全民奶茶季正式開始。香甜滿溢,口感極佳,就連音樂才子周董都抵抗不了它的致命誘惑。
  • 「80後」谷建芬克服抑鬱寫兒歌
    (原標題:「80後」谷建芬克服抑鬱寫兒歌)
  • 經典不衰,重溫70,80後最火的歌,首首勾起你的回憶!
    經典不衰,重溫70,80後最火的歌,首首勾起你的回憶!1、紅豆,王菲演唱,最早收錄於王菲1998年發行的專輯《唱遊》當中。1999年這首歌曲獲得了香港電臺十大中文金曲獎以及香港無線電視臺十大勁歌金曲獎。
  • 女性向內容成熱點!泰劇《一年生》主演 棒直播首秀 房間人氣破300萬!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直播最新資訊 > 正文 女性向內容成熱點!泰劇《一年生》主演 棒直播首秀 房間人氣破300萬!
  • 「85後」蒙古族歌手向榮:「傳承草原音樂是我的使命」
    受訪者供圖中新網呼和浩特9月19日電 題:「85後」蒙古族歌手向榮:「傳承草原音樂是我的使命」中新網記者 李愛平「沒想到德德瑪老師能親自捧場,還唱了4首歌,讓我非常感動。」19日,「85後」蒙古族歌手向榮談及不久前在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舉辦的演唱會時,著重表達了對恩師德德瑪的由衷敬意。圖為向榮演唱會現場。受訪者供圖那一刻他覺得,傳承草原音樂是自己的使命。某種程度上,德德瑪是向榮的伯樂,沒有德德瑪,就沒有向榮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