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紐大 幫中國留學生線下複課

2021-01-12 騰訊網

部分國內高校為因疫情無法赴海外求學的中國留學生提供學習機會。圖/上海紐約大學官方微信公眾號

2020年,新冠疫情徹底打亂了中國留學生的計劃和節奏。因為疫情限制、出入境限制、航班限制等因素,許多學生無法正常赴海外求學。為了幫助海外學子解決求學問題,部分國內高校在確保教育公平的前提下,通過與海外高校的合作,接收留學生先行在國內高校就讀。

今年7月,上海紐約大學宣布了一項「Go Local」(就近入學)方案,接收被紐約大學錄取的中國籍學生,為無法回到紐約、阿布達比的中國留學生提供線下複課的機會。

此外,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等國內綜合性大學,以及崑山杜克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喬治亞理工深圳學院等中外合作辦學高校,都接收了一批中國籍留學生。

眼下正是上海紐約大學(以下簡稱上紐大)的期中考試季,近五千名大學生將在這裡經歷個人展示、小組項目等不同形式的考核。

這一學期,這座位於上海浦東的年輕校園格外有活力。來自紐約大學、紐約大學阿布達比分校的2300名中國籍本科生和800名中國籍研究生,通過紐約大學的「Go Local」(就近入學)計劃,成為上紐大的社區成員。

研究生生涯從紐約到上海

「想不到我研究生生涯是在上海開始。」早上8點,2020級紐約大學整合市場營銷專業碩士劉明(化名)吃過早飯,步行至世紀大道附近的教學大樓,開始一天的學習生活。

2020年1月初,劉威從美國回到北京,想在讀研前,利用寒假陪陪國內的家人。「沒想到一回來就回不去了。」留在國內實習一年?還是註冊紐約大學線上入學?5月之前,劉威一直在兩者中糾結不定。「前者會增加一年的不確定性,後者的體驗感可能一般。」

糾結之中,劉威收到來自紐約大學的郵件,稱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對出入境的影響,被紐約大學錄取、目前身在中國且無法前往紐約大學的學生,可通過Go Local(就近入學)項目申請在上紐大註冊入學。劉威有了選擇。

「相比於純網課,我覺得『Go Local』明顯是更好的選擇,它的學費和純網課一樣,但在上海上課,起碼會跟教授、同學有更多互動。」劉威說。

對比還在線上隔著屏幕、時差,上美國網課的同學,劉威可以在上紐大享受面授課堂,和小組成員進行線下頭腦風暴,到圖書館等場所學習,到食堂品嘗特色食物。

「混合式」課堂兼顧中外課程

上紐大官網顯示,針對參加Go Local項目的學生,上紐大在2020年秋季學期開放了「擴展校園」,並開設了近200門本科生課程和40門研究生課程。參加該項目的學生既可以在擴展校園選線下課程,也可以參加原屬校園開設的線上課程。

記者獲悉,為了迎接「混合式」課堂,上紐大對遠程教學設備進行了升級完善,在教學樓內的60間教室安裝了近300臺新設備。此外,還在新學期新聘任了28名教師,與上紐大教師團隊共同負責教學工作。

劉威這學期共選了四門專業課,兩門線下課和兩門線上課。他介紹,「線上課程大多是紐約大學的課程,需要按照紐約時間進行,有的課程會在深夜。」

劉威所選的線下課程每節課有20多人。他享受這樣的課堂,「有什麼問題就隨時舉手提問,甚至可以隨時打斷老師。老師也會經常安排小組討論。就連小組成員之間的爭論,也是求學過程中值得珍惜的部分。」

而在線上課堂,師生互動的氛圍則很難形成。「基本都是在固定的時間內,學生問老師問題。上網課也經常會走神。」

校園文化「中西合璧」

上海的文化和家鄉北京不同,跟紐約更不一樣。劉威在上紐大校園裡,總有一種「中西合璧」的感覺。比如,在開學典禮上,他在校長致辭中學習了關於新時代的長徵精神。「這是我在國外校園裡接觸不到的內容。」

中國學生普遍聰明好學,想要脫穎而出,就更需要努力。劉威說,「期中這段時間非常忙,為了做好小組展示,我們小組成員要不停開會、討論,經常討論到兩三點,最晚的一次到了凌晨五六點。」

紐約大學傳媒與經濟雙專業大三學生依依也回到祖國,註冊了上紐大。「我身邊的中國同學,超過七成選擇了『Go Local』項目。」

依依說,上海的生活給她帶來驚喜,她喜歡上上海紐約大學這片中外文化融合的小天地,還交到了不少好朋友,有上海紐約大學本校的學生,也有一些外國學生。依依最近在和一名上海本地學生一起策劃組織工作坊,準備帶著在上紐大校園就讀的紐約大學真正的新生了解校園文化、幫助新生答疑解惑、擴展人脈。

依依很滿意這樣的「借讀」方案,她已經註冊了下學期依然在上紐大校園就讀,「現在美國疫情不穩定,我不一定能回到美國,回去了也不一定安全。況且,按照我的職業規劃,我畢業後可能會在上海工作,在上海紐約大學就讀,方便我找實習單位。」

「這是紐約大學全球教育體系的優勢,在同一教育體系中解決學生學習的問題。」上海紐約大學名譽校長俞立中曾這樣點評疫情之下,紐約大學和上海紐約大學之間的合作。

上紐大常務副校長雷蒙也說,「在充滿挑戰的時刻,我欣慰地看到,上紐大依然在積極促進中國與世界其他地區的人文交流與合作。我們也在靜候出入境政策的最新動態,期待儘快恢復正常。」

Q:回顧2020年,你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依依:受到疫情影響,我們無法正常回到校園上課,在這個層面,我們也許是「不幸運」的;但我又很幸運,能在上海紐約大學繼續線下學業。在這裡我結交了新朋友,上海這座城市也給我帶來新鮮的體驗。這份「幸運」是我在2020年的收穫。

本版採寫/新京報記者 戚望

相關焦點

  • 中國海歸醫生在線對話留學生:複課儘量參加線上課程
    北京協和醫學院教授、歐美同學會醫師協會副會長鄭宏7月27日下午在「同心戰疫·同學你好——海歸好醫生與海外留學生在線對話」中對海外留學生代表們表示。 此次活動共有10個海外分會場,包括紐約、倫敦、巴黎、柏林、羅馬、莫斯科、新加坡、東京、雪梨、聖地牙哥等十個城市。活動期間,各地中國留學生代表向北京主會場和武漢分會場的醫學專家提問。
  • 開學複課,學校如何準備?線上線下如何銜接?教育部回復來了!
    在戶外、運動場,人員沒有那麼多,而且人和人之間間隔比較大的情況下是可以不戴口罩的。但從總體上來說,為了確保整個開學工作的順利和疫情防控工作真正落到實處,各地各校都針對學生應該形成的良好的自我防控措施作出了詳細規定,因為各個地區的疫情防控要求並不一樣,可能每個學校都會有一些細微差異,但總體上還是要確保安全,作為開學的一個前提。
  • 北京培訓機構線下複課在即,「線上+線下」融合成新常態
    最近,精華學校青雲校區門口的公示欄多了一張「校外培訓機構疫情防控責任承諾書」——本周一,經自查自評、書面申請、教育部門驗收後,精華學校線下校區達到複課標準,面向學生家長作出公開承諾。暫停幾個月的線下培訓機構重新開張。
  • 線下複課秋季在讀增長30%,新東方、學而思、高思如何調配線上線下進程?
    而學而思·愛智康則在複課前特地舉行了一次並不常見的「開學典禮」,典禮最後,全體學員放飛寫上夢想的紙飛機,開啟新學期。迎來線下複課的第一天,老師們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自發地做了很多儀式感滿滿的「加分項動作」:拉個橫幅慶祝線下複課,給自己訂個複課花籃,為學生們準備全量禮品……複課後,很多學生回歸到線下,但仍有小部分選擇了網校。
  • 在俄中國留學生:坐等新學期課程安排 線上教學也很好
    中新網8月27日電 據俄羅斯《龍報》報導,近年來,來俄留學的中國學生日益增多,不少學生希望通過留學既能在學業上更精進一步,同時也能更深入地感受俄羅斯的風土人情。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徹底打亂了留學生們的計劃,學校改為線上授課,籤證問題也遭遇困難。9月開學季近在眼前,俄羅斯各高校有哪些新安排?在俄留學生們現狀怎樣了?
  • 在俄中國留學生:坐等新學期課程安排 線上教學也很好
    中新網8月27日電 據俄羅斯《龍報》報導,近年來,來俄留學的中國學生日益增多,不少學生希望通過留學既能在學業上更精進一步,同時也能更深入地感受俄羅斯的風土人情。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徹底打亂了留學生們的計劃,學校改為線上授課,籤證問題也遭遇困難。9月開學季近在眼前,俄羅斯各高校有哪些新安排?在俄留學生們現狀怎樣了?
  • 朗閣教育北京校區線下複課倒計時7天!全力以「復」,等你歸來
    >經歷了200多天的等待7個多月的線上課堂歡迎歸來,朗閣的同學們為了更好的迎接線下複課為紮實做好2020年線下複課開學工作,保障師生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也請複課同學全力支持、積極配合。最好的相遇是久別重逢在等待線下複課的每一天裡
  • 英國留學熱度逆勢上升,大學工會反對線下複課,留學生如何應對?
    近日,全球高等教育分析機構QS發布的數據報告顯示,50%以上受訪留學生的留學計劃受到疫情影響,其中有66%的中國留學生受影響。即便如此,英國留學申請熱度卻出現逆勢上升。英國大學招生服務中心發布的《2020年英國本科申請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30日,2020年中國大陸通過UCAS
  • 上紐大為何租了7層辦公樓面?為了新學期迎接海外校區的中國籍留學生
    為此,上紐大積極響應紐約大學的需求,通過Go Local(就近入學)項目,接待目前身在中國且無法前往紐約大學的學生就讀。「在這樣的不確定時期,上海紐約大學很高興能為來自紐約、阿布達比兄弟校園的學生解燃眉之急,讓他們有機會在上海參加線下課程學習。我們也很感激社會各方尤其是上海市政府對上紐大Go Local項目的大力支持與幫助。」上紐大校長童世駿說。
  • 外國留學生「雲中複課」:停電、時差難阻上課熱情
    (抗擊新冠肺炎)外國留學生「雲中複課」:停電、時差難阻上課熱情中新網成都3月6日電 題:(抗擊新冠肺炎)外國留學生「雲中複課」:停電、時差難阻上課熱情作者 單鵬 賀劭清四川大學中文專業菲律賓留學生陸家樂準時回到臥室,開始一系列課前準備:打開電腦
  • 俄媒:在俄中國留學生坐等新學期課程安排 稱線上教學也很好
    來源:中國僑網據俄羅斯《龍報》報導,近年來,來俄留學的中國學生日益增多,不少學生希望通過留學既能在學業上更精進一步,同時也能更深入地感受俄羅斯的風土人情。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徹底打亂了留學生們的計劃,學校改為線上授課,籤證問題也遭遇困難。9月開學季近在眼前,俄羅斯各高校有哪些新安排?在俄留學生們現狀怎樣了?
  • 北京線下培訓機構將複課,門口貼「家長止步」!
    位於A座3層的順天府學教育中心儘管尚未正式複課,但各項準備工作基本就緒。作為獲得首批覆課資格的校外培訓機構,這裡已在校區門口貼上「家長止步」的最新規定,以及掃碼、測溫、登記、放行的操作流程。在海澱黃莊,各大校外培訓機構也結束了半年多的沉寂,陸續按下「重啟鍵」。不久後,按照最新防疫要求調整到位的教室將以新面貌迎接學員。
  • 這一屆留學生 在中國「留美」
    一定程度上,回不去的美國大學,為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爭取到了更多的時間和熱度。  中外合作項目增加  上海紐約大學的Go Local項目是為疫情定製的。上海紐約大學官方表示,2020年秋季學期,學校將迎接來自紐約大學和紐大阿布達比校園的約2300名中國籍本科生和800名中國籍研究生。他們將與約1700名上紐大學生一同在上海的校園裡學習。
  • 探訪北京線下培訓機構:複課在即,門口貼「家長止步」
    位於A座3層的順天府學教育中心儘管尚未正式複課,但各項準備工作基本就緒。作為獲得首批覆課資格的校外培訓機構,這裡已在校區門口貼上「家長止步」的最新規定,以及掃碼、測溫、登記、放行的操作流程。在海澱黃莊,各大校外培訓機構也結束了半年多的沉寂,陸續按下「重啟鍵」。不久後,按照最新防疫要求調整到位的教室將以新面貌迎接學員。
  • 在中國上學的「海外」留學生
    人民視覺 圖馬上進入秋季學期,一些國外大學已經確定繼續網課的模式,美國哈佛大學規定返校率不得超過40%,而且不論住在哪裡,課程均為線上;另一些大學採取線下和線上結合的授課模式;更有部分海外高校給出了在國內外的其他高校入讀的政策,就讀美國康奈爾大學的中國學生可以選擇在國內清華、北大、上交等學校進行下學期的學習。然而大學的授課計劃並不是影響海外留學生們未來規劃的唯一因素。
  • UTalk幫你說:為機構提供線上+線下融合新機遇
    這也讓許多線下教培機構意識到:未來教育市場的主流模式,應該是線上和線下結合的融合模式。以UTalk幫你說所在的英語在線教育領域舉例,學員學習英語知識的場景仍然集中在線下,靠中教老師成體系的教授;線上外教能夠彌補學員聽說場景的缺失,幫助學員線下學,線上練。
  • 2021國內面授課來了,國立大學老師在中國「211工程」名校線下教學
    2021受全球疫情影響,留學生入境讀書成了大問題。 開學時間 3月1日 開課模式 純線下授課
  • 記者探訪北京線下培訓機構:複課在即,門口貼「家長止步」
    位於A座3層的順天府學教育中心儘管尚未正式複課,但各項準備工作基本就緒。作為獲得首批覆課資格的校外培訓機構,這裡已在校區門口貼上「家長止步」的最新規定,以及掃碼、測溫、登記、放行的操作流程。在海澱黃莊,各大校外培訓機構也結束了半年多的沉寂,陸續按下「重啟鍵」。不久後,按照最新防疫要求調整到位的教室將以新面貌迎接學員。
  • 杭州校外培訓機構今天起線下複課!準備情況如何?
    杭州綜合頻道訊 今天,杭州經過核驗,符合複課、復訓標準的各類校外培訓機構將陸續恢復線下培訓。那麼,這些培訓機構的準備情況如何?本周,該校區通過教育、衛健等多部門核驗,符合線下複課復訓標準。複課之後,初高中年齡段每間教室的學生人數會控制在20人以內,低齡段人數控制會更少;在放學管理方面,實行錯峰放學,最大限度保證大家的安全。
  • 返校複課如何做好線上線下教學銜接?重慶巴蜀小學教師這樣說
    中國網4月23日訊 隨著初三、高三和中職畢業年級正式複課,其餘年級也在全力做好複課準備。複課後如何做好線上線下教育教學的有效銜接,實現平穩過渡呢?重慶巴蜀小學教師團隊按照上級關於中小學返校複課的相關文件要求,結合巴蜀公開課線上教育教學經驗,從複課前準備、複課後教學設計、線上線下有機結合等方面給出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