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在俄中國留學生坐等新學期課程安排 稱線上教學也很好

2020-09-03 環球網

來源:中國僑網

據俄羅斯《龍報》報導,近年來,來俄留學的中國學生日益增多,不少學生希望通過留學既能在學業上更精進一步,同時也能更深入地感受俄羅斯的風土人情。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徹底打亂了留學生們的計劃,學校改為線上授課,籤證問題也遭遇困難。9月開學季近在眼前,俄羅斯各高校有哪些新安排?在俄留學生們現狀怎樣了?

新學期課程安排遲遲未發 留學生「

只能坐等

王冠瑩是聖彼得堡國立大學在讀研究生,19日她剛剛從學校外辦領回了護照,延籤手續已經辦好。「我問了學校負責排課的老師,他們暫時也沒收到任何關於下學期上課安排的官方通知,我們現在只能等著。」她說。

王冠瑩班裡共有29個中國留學生,除了兩人在中國,其餘都在聖彼得堡「坐等開學」。王冠瑩表示,兩位在中國的同學一個是回家過春節,結果3月俄羅斯宣布「封關」,回不來了;另一個是暑假乘坐包機回家了。

由於下學期的課程安排沒有定論,留學生之間流傳著各種「小道消息」。「我們聽說聖彼得堡有的學校要求65歲以上的老師必須遠程上課,小班討論課可以正常到班裡上課,多人的大課就得線上進行,但是這些都只是聽說。」

同樣的問題也困擾著在莫斯科國立大學讀本科的常樂。「新聞系大三的大部分中國留學生都回國了,只有差不多10人留在莫斯科。我們一直在聯繫老師,詢問下學期複課安排,但始終也沒有官方通知,雖然有個說法是目前暫定給外國學生繼續上網課,但因為外國學生有一部分在俄羅斯,有一部分回國了,所以具體怎麼安排也都沒有。」

「回國」or「繼續等」 這是一個問題

開學通知遲遲不發,留學生們進退兩難。無論是早早回國,還是留在俄羅斯,學生們各有考慮。

「3月底4月初出現了第一波回國潮,但那時機票已經開始越來越貴,後來大家也擔心途中感染,就繼續留在莫斯科。直到6月底大使館安排了包機,大部分學生才陸續回國。」常樂說,開學後將升入大四,在俄羅斯只剩下1年,她想在有限的時間裡更多地深入莫斯科的生活。

說到自己留在聖彼得堡的理由,王冠瑩表示主要出於兩方面考慮。一方面,學校下學期的安排未發,她擔心萬一好不容易回了國,學校再通知恢復到校上課,還得再回來,實在是太折騰,眼下手續辦起來也非常不方便。另一方面,「現在回國機票價格加上隔離費用要將近2萬元人民幣,費用太高了。」

線上課程有利有弊 留學生:可以接受線上教學

關於下學期的課怎麼上,聖彼得堡國立大學曾給做過問卷調查,主要針對上學期上網課的教學質量以及感受,是否同意下學期繼續上網課,是否會影響學業。

3月起,聖彼得堡國立大學和莫斯科國立大學已經將所有課程改為線上進行,課程安排基本一致,但還是有所區別。「我感覺作業量和任務量明顯加大,需要自學的課程變多了。」常樂說。

對王冠瑩來說,老師不提前把資料發下來則很讓人頭疼,「不預習的話聽課有些吃力,尤其是那些比較抽象、晦澀的課。而且現場教學老師會根據我們的反應調整講課方式,線上教學老師沒辦法一直盯著屏幕觀察這麼多學生的反映。」

當然,網課教學也有優勢。「我發現線上課程學生們的出勤率變高了,因為不用早起,坐公交,節省了很多精力。此外,線上教學我們能清楚地看到老師的PPT,可以更好地記錄。」王冠瑩開心地說道。

由於疫情形勢還未完全穩定,俄專家也預測有可能會暴發第二輪疫情。所以留學生們不得不考慮學校安排線上課程的可能性。「繼續上網課我可以接受,總的來說還是會多出不少自學和自己分配的時間,而且如果還有第二輪疫情,我也希望能夠少出門。」常樂說。

「下學期如果上網課,我覺得也可以,如果機票價格能降低,我會考慮回國上網課。」王冠瑩表示。(春夏)

相關焦點

  • 在俄中國留學生:坐等新學期課程安排 線上教學也很好
    中新網8月27日電 據俄羅斯《龍報》報導,近年來,來俄留學的中國學生日益增多,不少學生希望通過留學既能在學業上更精進一步,同時也能更深入地感受俄羅斯的風土人情。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徹底打亂了留學生們的計劃,學校改為線上授課,籤證問題也遭遇困難。9月開學季近在眼前,俄羅斯各高校有哪些新安排?在俄留學生們現狀怎樣了?
  • 在俄中國留學生:坐等新學期課程安排 線上教學也很好
    中新網8月27日電 據俄羅斯《龍報》報導,近年來,來俄留學的中國學生日益增多,不少學生希望通過留學既能在學業上更精進一步,同時也能更深入地感受俄羅斯的風土人情。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徹底打亂了留學生們的計劃,學校改為線上授課,籤證問題也遭遇困難。9月開學季近在眼前,俄羅斯各高校有哪些新安排?在俄留學生們現狀怎樣了?
  • 俄高校新學期啥安排?中國留學生:在線等,挺急的
    【俄羅斯龍報特約記者春夏報導】近年來,來俄留學的中國學生日益增多,不少學生希望通過留學既能在學業上更精進一步,同時也能更深入地感受俄羅斯的風土人情。2020年的新冠疫情徹底打亂了留學生們的計劃,學校改為線上授課,中俄之間交通受阻,留學生回國受限,籤證問題也遭遇困難。9月開學季近在眼前,俄羅斯各高校有哪些新安排?在俄留學生們現狀怎樣了?
  • 疫情下的跨國網課:俄高校為中國留學生提供遠程教學
    (抗擊新型肺炎)疫情下的跨國網課:俄高校為中國留學生提供遠程教學  中新網太原2月24日電 題:疫情下的跨國網課:俄高校為中國留學生提供遠程教學  作者高雨晴  「數學分析、代數、信息、文化、俄語。.」
  • 俄媒稱中國赴俄羅斯留學人數激增 近一年增加10%以上
    參考消息網6月6日報導 俄媒稱,赴俄深造的中國學生近年來人數陡增。這一趨勢與中國落實「一帶一路」倡議有關,俄羅斯被視為重要的政治經濟夥伴。據俄羅斯《生意人報》網站6月5日報導,俄羅斯聯邦科學與高等教育部部長米哈伊爾·科秋科夫本周對中國記者表示,赴俄高校深造的中國大學生最近一年增加了10%以上。
  • 俄高校:疫情下申請赴俄的中國留學生數量仍出現增長
    中新社莫斯科6月3日電 綜合塔斯社、衛星通訊社等俄媒體消息,近日,俄羅斯多所高校表示,儘管處於新冠病毒疫情之下,但申請俄高校的中國留學生數量仍出現增長。俄專家認為,這是俄中合作基礎牢固的體現。俄遠東聯邦大學副校長弗拉索夫透露,疫情期間中國留學生申請該校的興趣不減。來自中國的申請人數不僅不會少於去年,反而將增加5%—10%。
  • 俄權威人士:「中國高校對外國留學生仍將很有吸引力」
    記者從莫斯科幾家規模較大的赴華留學中介了解到,因疫情對經濟衝擊嚴重,俄今年赴華自費留學申請者較去年減少三成左右。針對這一現象,具有俄羅斯聯邦政府背景的社會研究中心的代主任、俄「5-100計劃」項目辦公室主任波利欣娜近日表示,新冠肺炎疫情過後,中國高校對於外國留學生而言「仍將很有吸引力」。
  • 柳暗待花明:在俄中國留學生求職計劃坐上「過山車」
    中國留學生牛思淇說,自己的求職計劃被徹底打亂了。留在俄羅斯的她,規劃回中國就業2019年9月,牛思淇從中國返回莫斯科國立大學,她把自己的畢業計劃安排得滿滿當當。「從去年9月準備考試、畢業答辯,今年2月去旅遊,3月找工作。」一切似乎進行的有條不紊。令她沒有想到的是,疫情爆發改變了自己的計劃。
  • 俄媒:俄計劃租用中國大片土地作為火箭殘骸墜落區
    摘要:國際在線專稿:據俄羅斯《消息報》9月22日報導,俄羅斯聯邦航天局計劃租用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大片土地作為運載火箭的墜落區。消息稱,俄羅斯運載火箭將在中國領土上空拋掉頭部整流罩艙門,需要將居民臨時撤出可能墜落的區域。
  • 俄媒稱中國遊客將可前往車臣和堪察加生態旅遊
    俄媒稱,俄「世界無國界」 旅遊協會向衛星新聞通訊社表示,俄羅斯旅遊署邀請香港特區和廣東省的遊客前往車臣共和國和堪察加邊疆區進行生態旅遊。  據俄羅斯衛星網6月15日報導,俄羅斯新的旅行路線推薦會6月15日於香港在俄旅遊署海外推廣俄羅斯旅遊產品Visit Russia項目活動框架內舉行。"世界無國界"為此次活動的主辦方。香港中國旅遊協會的代表,香港和廣東省的旅行社也參加了此次活動。  據悉,車臣共和國政府旅遊業委員會的代表向中國旅行社代表展示了山區探險之旅和狩獵之旅,並可組織獨特的民俗和生態旅遊。
  • 德媒批俄二戰紀念活動遭怒罵,俄議員:這是在幹涉俄主權事務
    但在這一紀念日來臨前夕,德媒卻發表文章,宣稱俄羅斯政府試圖濫用民眾對此事的記憶,遭到俄羅斯社會異口同聲的譴責。「德國開始教導俄羅斯如何紀念解除封鎖75周年。」俄羅斯《觀點報》27日以此為題報導稱,德國《南德意志報》26日發表署名文章稱,把列寧格勒保衛戰的受害者塑造為英雄,並進行頌揚是危險的。俄羅斯政府試圖濫用民眾對列寧格勒封鎖的記憶。
  • 俄三鄰國爭奪中國過境貨運 俄媒:不會威脅西伯利亞鐵路
    參考消息網10月14日報導 俄媒稱,哈薩克斯坦鐵路公司發布新聞公告稱,哈薩克斯坦、亞塞拜然和喬治亞三國鐵路部門日前籤署了組建「跨裏海國際運輸通道協會」的相關文件。此舉意在推動穿越上述國家的道路設施建設,將之打造為歐亞大陸最重要的交通走廊。
  • 俄羅斯「漢語熱」是長期現象 俄媒:學好漢語等於有了「鐵飯碗」
    (視覺中國)參考消息網1月7日報導俄媒稱,俄羅斯「漢語熱」是長期現象。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月1日報導,俄羅斯副總理、俄中人文合作委員會俄方主席戈利科娃2018年10月底在俄中人文合作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期間表示,近幾年,俄羅斯和中國在教育領域合作成果豐碩。
  • 蘇聯學制困住赴俄留學 俄遠東留學生增長態勢
    科學教育部的報告稱,在過去幾年中,來俄留學人數不斷增加。2008年約有7萬名外國留學生來俄羅斯留學,而2012年這一數字已增至9萬人左右。2003年秋天,俄羅斯正式加入「博洛尼亞體系」。根據這一體系的規定,高等教育共分為三個階段:學士、碩士和博士。因此,俄羅斯需要相應地調整原有的教育體制,對以前蘇聯模式建立的俄羅斯教育體制進行全面改革。
  • 確診人數上升,在俄留學生近期是否可回國?中國駐俄大使這樣說
    北京時間4月17日20時(莫斯科時間17日15時),中國駐俄羅斯大使張漢暉做客央視新聞直播間,與在俄留學生及華僑華商代表在線交流。資料圖 新華社發(葉甫蓋尼·西尼岑攝)隨著當地確診人數的不斷上升,不少在俄留學生都有回國的願望,大使館有什麼建議呢?張漢暉大使表示,中國在俄羅斯留學生人數不少,是在俄使領館重點工作的對象,也是首要保護對象。直播中,大使對留學生們說:「你們是年輕人、是孩子們,我們要保護你們。」
  • 疫情下,我們的日子——聖彼得堡中國留學生講述學習、生活、心態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一些中國留學生無法按時返俄繼續學業。對此,許多俄羅斯高校均推出「遠程教學課程」,儘量幫助無法按時返校的中國學生完成學業;這也給他們吃下了「定心丸」。雖然學業沒有耽誤,但他們還是希望疫情能儘早結束,儘快返回學校,開啟新學期的留學生活。
  • 俄媒:蘇-57戰機有了「機器人副駕」
    5月初,俄衛星網援引俄副總理尤裡·鮑裡索夫的話說,該機「在狀態測試期間,幾乎完全符合性能規範的所有要求」。鮑裡索夫還說,合同約定的76架飛機正按計劃生產,表明俄官方確認蘇-57的量產工作進展順利。此後不久,俄新社發布了一條抓人眼球的消息,稱蘇-57已在某處秘密地點嘗試了無人駕駛飛行。
  • 俄媒:中國人開始追捧俄羅斯食品 尤其愛巧克力
    參考消息網2月16日報導 俄媒稱,俄羅斯阿穆爾州今年1月份向中國出口的農產品數量同比增加了127倍。阿穆爾河區域首次開始向中國大規模出口食品。因生活水平提高,越來越多的中國居民有條件購買價格更高但質量更好的巧克力和昂貴的酒精飲品。  儘管俄產食品價格相對較高,但中國人對其需求卻在不斷增長。確實,中國人真的「嗅覺」靈敏,他們馬上感覺到市場局勢的變化。他們中的很多人在從事向中國進口俄產食品業務。  中國人尤其喜歡俄產蜂蜜、豆油、巧克力、冰激凌和礦泉水。
  • 俄羅斯高校將恢復線下教學
    受COVID-19的影響,俄羅斯高校於3月份起陸續暫停了線下授課。經過六個月的調整,目前俄羅斯大部分高校表示已經做好了線下開學的準備。8月20日俄羅斯聯邦科學與高等教育部發布消息稱,不會推遲新學期高校開學時間,大部分高校將於9月份恢復正常教學活動,國內學生可以正常返校進行學習,教學形式恢復傳統的線下授課。
  • 俄媒:售貨亭將重回俄街頭 或創造25萬工作崗位
    參考消息網2月12日報導俄媒稱,俄羅斯工貿部副部長維克託·葉夫圖霍夫10日表示,售貨亭和零售攤將重現城市的街頭巷尾。據俄新社2月10日報導稱,葉夫圖霍夫介紹說,大型商貿網點如今已佔到市場份額的30%至40%,然而,那些希望擺攤設點出售自家商品的生產者數量非常多,「倘若將俄國內零售業與其他國家進行對比,會發現我國以千人計算的貿易平臺的面積尚不及很多歐洲國家的一半,而小型流動零售攤點堪稱貿易中的最重要環節,它無處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