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57戰鬥機。 圖片來源 俄羅斯聯合飛機公司
作者 張 俊
俄羅斯第四代戰鬥機蘇-57最近不斷有消息傳出。5月初,俄衛星網援引俄副總理尤裡·鮑裡索夫的話說,該機「在狀態測試期間,幾乎完全符合性能規範的所有要求」。鮑裡索夫還說,合同約定的76架飛機正按計劃生產,表明俄官方確認蘇-57的量產工作進展順利。
此後不久,俄新社發布了一條抓人眼球的消息,稱蘇-57已在某處秘密地點嘗試了無人駕駛飛行。匿名人士對俄媒表示,測試飛機上有一名飛行員,但他只負責監控系統運行,在試驗期間並未介入操縱。
俄羅斯蘇霍伊公司生產的蘇-57是一款重型雙引擎戰鬥機,被視為俄空天軍21世紀前半期的主力。蘇-57,以及美國的F-22「猛禽」、F-35「聯合攻擊戰鬥機」,還有中國的殲-20,都是第四代戰鬥機(歐美稱第五代戰鬥機),融合了高速度、隱身、先進武器和傳感器。
美國《大眾機械》雜誌網站評論說,蘇-57此次實現無人駕駛系世界首創,但俄媒語焉不詳,一些技術細節尚存疑點。通常,為測試無人駕駛而改裝的飛機需要安裝遠程操作裝置、傳感器和控制系統,蘇-57是單座飛機,如果有飛行員坐在機艙裡,就沒有多少空間放置上述設備了。因此,若這架蘇-57不是專門定製的版本,就是通過軟體實現遠程控制。
俄羅斯的無人駕駛作戰平臺較西方發達國家落後,近幾年奮起直追。美媒補充說,俄去年推出了S-70「獵人-B」無人攻擊機,並設想讓蘇-57和S-70協同作戰,由蘇-57掃清天空,S-70則對地面敵軍進行打擊。另外,S-70還可以充當蘇-57的「智能僚機」。
蘇-57首次亮相是在2010年,震驚了世界。此後,研發和資金問題迫使莫斯科一再推遲其服役日程,項目合作夥伴印度也半途退出。截至2019年年底,蘇霍伊公司總共交付了13架飛機,都是原型機和預生產型。該公司本應從今年開始批量生產76架蘇-57,但這個時間節點仍然有不確定性。
美國《國家利益》雜誌分析說,俄羅斯的新式武器常常「跳票」。比如,俄陸軍曾宣稱將在2020年裝備2300輛全新的T-14「阿瑪塔」主戰坦克,然而,這款坦克到現在的真實生產數量大概不到50輛。
能夠選擇人工操縱或全自動駕駛的蘇-57可能正在朝正確的方向前進。至於它何時能在俄空天軍順利「著陸」,還需要觀望一段時間。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