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我show!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
點擊查看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體檢季,搜狐健康提醒網友們,婦科體檢不是光做B超就好,宮頸健康尤其需要重視。宮頸癌是目前唯一可預防的癌症,從宮頸癌前病變到宮頸癌需要5年—10年。所以,只要規範體檢,大部分的宮頸癌可以扼殺在「癌前病變」的萌芽狀態。
○ 作者 | 幹玎竹
○ 編輯 | 趙亞楠
○ 來源 | 搜狐健康
那麼,該如何進行宮頸癌篩查呢?搜狐健康採訪了北京協和醫院婦科腫瘤醫生譚先傑教授。
譚先傑介紹,目前認為,宮頸癌及其癌前病變是由持續存在的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從HPV陽性到宮頸癌變有兩個必要因素:高危型HPV、持續感染。因此,早期發現HPV感染,是遠離宮頸癌的重要防線。
譚先傑介紹,有三種方法可以篩查HPV病毒。一是宮頸薄層液基細胞學檢查(TCT)報告單上會提示;二是HPV分型檢測,如報告HPV16、HPV18陽性等;三是雜交捕獲的人乳頭瘤病毒檢查(HC2),除了報是否陽性以外,還可以報告具體數值(是半定量,和HPV的量有一定相關性,但不絕對平行)。目前認為,HPV分型是最好的檢測方法。
TCT是對結果的檢查
TCT是檢查在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宮頸細胞是否發生了異常變化,並進行細胞學分類的診斷。它能檢查出將近90%的宮頸癌,同時還能發現部分癌前病變,微生物感染,如:黴菌、滴蟲、病毒、衣原體等。
HPV是對病因的檢查
譚先傑指出,以前是先通過TCT檢查發現苗頭,然後再查HPV;後來學界認為TCT和HPV應該同時檢測;現在則建議直接檢查HPV價值更大。HPV是檢測有無可能導致宮頸病變和癌變的高危病毒。
40%的女性在一生中會遭遇感染HPV病毒的機會,目前已知有一百多種不同類型的HPV,其中大部分HPV類型被視為「低危型」,並不會引起宮頸癌。有13種基因型的HPV持續感染可以導致宮頸癌變,被稱為「高危型」HPV。據統計,全世界90%感染HPV的宮頸癌病例存在於8大高危型HPV中(16、18、31、33、35、45、52、58),其中HPV16型和HPV18型是與宮頸癌相關的最常見的兩個基因型,高達70%。相比於沒有感染HPV的女性,攜帶這兩種病毒株的女性即使TCT檢查結果正常,發展為宮頸癌前病變的概率也要高出35倍。
HPV感染後沒有任何症狀,80%或者更多的女性會在半年內自動清除病毒。只有小部分女性(免疫功能問題或者頻繁大量接觸HPV)無法完全清除體內HPV。持續感染導致體內的HPV與DNA整合,改變宮頸表面鱗狀細胞的性質,慢慢侵蝕正常的宮頸,直到最終進展到癌前病變或者癌症。鑑於HPV在體內可以潛伏10年甚至更長時間,因此,把HPV檢測作為常規篩查的一部分很重要,這樣可以提高早期檢出率,最終預防宮頸癌的發生。
TCT聯合HPV檢測能提高檢出率
TCT和HPV檢測相結合的方法,能提高宮頸癌的檢出率和篩查結果的準確性。這些現代化的檢測技術,讓宮頸癌有望成為目前唯一通過努力可以得到全面控制的腫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