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病理科簡醫生。在工作中我們遇到這樣的問題,有的女性宮頸糜爛,需要做癌前病變常規篩查,一般婦科醫生會同時讓病人做一個HPV(人乳頭狀瘤病毒檢查),再做一個TCT(宮頸細胞學液基檢查)。這兩者加起來,不同的地區、醫院級別不同,收費也不一樣,在公立醫院,至少也在400元以上。有的人付不起這麼多錢,想做一項最關緊的,那我來談談做哪個更重要。
答案是TCT更重要,為什麼這樣說呢?我給你們分析一下。
宮頸細胞學檢查於1950年就在美國推廣並應用於宮頸癌的早期診斷,當時叫「巴氏塗片」,取得了宮頸癌發病率明顯下降的優良成績,但也報導時有漏診。待到1996年,TCT(液基細胞學)開始使用後,明顯降低了之前巴氏染色存在的漏診率問題。TCT檢查的對象是宮頸上皮細胞,病理醫生利用顯微鏡,可以直接看到宮頸上皮細胞是正常、癌前病變、還是癌。然後把報告發給婦科醫生,讓她們決定下一步怎麼做。
HPV(人乳頭狀瘤病毒)檢查是在1999年,作為宮頸細胞學檢查的輔助檢測手段開始使用的,原因是雖然醫學專家研究出宮頸癌大多數是HPV病毒感染引起的,但同時也研究出,不是所有的HPV感染都會導致宮頸癌發生,有大多數人都只是暫時性、一過性感染,待病毒被自身清除後,就正常了。而HPV最大的應用價值就是在宮頸細胞學報告為ASC-US(意義不明的非典型鱗狀細胞)時,用HPV檢測來決定下一步病人是不是需要做陰道鏡下活檢。如果細胞學檢查真是達到宮頸高級別上皮內病變,反倒不需要做HPV檢測,直接就做手術了。
所以,大家要明白:HPV只是作為TCT的補充手段使用的,當你經濟能力有限,錢不夠時,做TCT比做HPV更有用。但是如果TCT診斷報告剛好是ASC-US時,那還是需要再做個HPV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