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越接近高考,越來越多的家長就會私信小編,諮詢哪些專業能夠讓孩子有更好的就業前景?其實一個專業是否能對自己未來就業有幫助,就要看該專業對應行業的未來發展前景。
而在2月底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副部長翁鐵慧表示:「未來專業培養將重點投放服務國家戰略和社會民生急需領域,現在這些領域都非常缺人才」,「這些專業今後一段時間社會需求比較旺盛,幾年後就業不成問題」。其中被教育部「點名」,未來就業不成問題的專業分別是:臨床醫學、預防醫學、集成電路、人工智慧、養老服務管理等專業。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這些專業,供大家參考。
01、臨床醫學
醫學類專業,絕對是2020年熱門報考專業之一,疫情影響下,不少考生將目光鎖定在了醫學專業上。而作為醫學專業中最受關注的專業之一——臨床醫學專業,也必定會備受關注!
所謂「臨床」即「親臨病床」,是直接面對疾病、病人,對病人直接實施治療的科學。臨床醫學專業的主要特點是:分數高、學制長、要求嚴、課業負擔重。要想成為出色的臨床醫生,深造必不可少,報考時能考上8年制最好。比如,考生的高考分數既能進A大學的醫學本科,又可以進B大學的醫學本碩博連讀,則建議選後者。
就業方向:
1.在各級醫院或醫療機構做醫生;
2.考公務員,在衛生部及各級衛生局、藥監局、檢驗檢疫局、海關等行政管理部門從事相關工作;
3.在高等院校、醫學科研院所從事教學、科研;
4.在健康體檢中心、健康管理機構等單位從事健康檢查、健康管理、健康知識普及,或在康復、美容、家庭護理、臨終關懷等單位從事相關工作。
02、預防醫學
在本月月初,清華大學、南方科技大學、廈門大學、天津科技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等高校也共同發力公共衛生學科,可見學科地位的迅速上升。
公共衛生是關係到一國或一個地區人民大眾健康的公共事業。具體內容包括對重大疾病尤其是傳染病(如結核、愛滋病等)的預防、監控和醫治;對食品、藥品、公共環境衛生的監督管制,以及相關的衛生宣傳、健康教育、免疫接種等。
預防醫學主要以人群為對象,重點研究環境與人群健康之間的關係,制定預防人類疾病發生的措施,以實現促進健康、預防傷殘和疾病為目的。
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類下設預防醫學、食品衛生與營養學、婦幼保健醫學、衛生監督、全球健康學5個專業。一般來說本科畢業滿一年,報名成功後可以報考全國公共衛生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證。沒有處方權,基本不能成為臨床醫生。但好處是相對於臨床醫生更為輕鬆,工作穩定,適合喜歡小康安逸型的學生。
就業方向:
預防醫學專業就業領域很廣。醫學領域可從事臨床工作(進傳染病科室),臨床科研(進流行病、地方病研究所),或者從事衛生防疫、衛生宣傳普及,衛生事業管理等相關工作;非醫領域可從事環境保護與監測、海關疫檢等。
03、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
晶片是所有電子設備的核心,而晶片的學名就是集成電路。集成電路設計就是研究如何將成百上億萬個納米尺度的電子元件(如電阻、電容、電晶體等)進行有機組合,使其構成各種複雜電路系統,並將其融聚在一枚小於1塊錢硬幣的半導體晶片上。
目前中國集成電路產業處於飛速上升期,不僅缺乏技術型人才,而且對領軍人才的渴求更高。預計到2020年,中國集成電路設計業的總產值將超過3000億元人民幣。儘管規模很大,但也不過只能滿足我國集成電路實際消費量的50%,所以學好該專業,對未來的就業前景絕對值得期待。
就業方向:
1.在國內外通信、雷達、電子對抗等企業從事微電子系統的研發設計、管理及設備維護等;
2.在科研院所從事集成電路、集成系統設計研發等;
3.在高校教育領域從事教學。
04、人工智慧
簡單來說,人工智慧是研究如何讓機器實現原來只有人類才能完成的任務,其研究領域包括機器人、語言識別、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等。由於目前全國開設人工智慧本科專業的院校不算多,同學們也可以報考與人工智慧相關的專業就讀,例如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通信工程、自動化等。
就業方向:
未來人工智慧應用會非常廣泛,目前我國人工智慧人才缺口達到500萬人,供需比例為1:10,高科技企業、科研院所、高校、政府部門等都需要人工智慧人才。
05、養老服務管理
隨著我國向老齡化社會轉變,將來從事老人醫學及服務的人才需求量將直線上升,養老服務管理專業應運而生。主要從事老年產業經營、心理分析與諮詢、營養分析與調理、生活規劃的開發與設計等領域的研究與管理。該專業是2019年新設立的,與之相關的專業有護理學等。
就業方向:
1.在各類養老機構從事臨床護理、社區護理、康復保健、管理等;
2.在老齡產業相關機構,從事老年產品市場策劃、開發、營銷、管理等工作。
國家大力支持發展的專業,就業前景一般不差,但同學們還需根據自身情況進行報考。進入大學後認真學習專業知識和技能,才能讓自己在未來就業中有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