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聖母型人格」嗎?壓抑本能,徹底封閉了自己

2020-12-20 洋洋帶你玩轉社會

不願意麻煩別人,是一種危險的人格,即「聖母型人格」,它的危險性在於,壓抑本能,導致負面情緒的堆積。

這是典型的老好人被欺負久了怒而反擊的類型。老實人要是怒了,基本不會給你挽回局面的機會。所以說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別把別人和自己的路都堵死了。每件事都有其意義,退一步站在另一個視點看問題,父母性格不好,還好沒有遺傳他們的性格,兒子好笨,這社會不缺乏聰明人,笨鳥才能先飛。媳婦不漂亮,放心!學會找出每件事的意義,那麼就不會或者很少有負面情緒。聖母型性格的人本來就與世無爭,站在另一個高度看芸芸眾生不是一件愜意的事情,無條件幫助別人誰願意?

小編覺得自己就是這樣的人,一直想改變自己,總是對自己感到失望。歸跟到底,還是覺得自己不夠強大,主裁不了自己的人生。總在糾結中,不願與別人交流,徹底封閉了自己。有跟小編一樣的嗎

並且曾經有過討好型人格的時期,被人說過不懂拒絕。不愛給別人添麻煩,能自己解決的事情自己解決。但是,很多東西他們並不在意,很少抱怨,不會讓自己進入心理的危險領域。對人生的態度是,這輩子不求索取和結果,只為來世上奮鬥成長一番,人生的最高意義於他們而言是為世界做出貢獻,修心養性試圖讓自己成就一個絕對偉大的人格。所以,你說的這個壓抑本能,負面情緒堆積,所以,是他們自己不了解自己,高估了自己。還是說凡事並不是絕對的,還有另外的可能?聖母型人格有另一條路線?

這種不願意麻煩別人的人格,即便是親戚朋友能夠做到的舉手之勞,也不會輕易打擾。沒有想要討好哪些人,但迎合確實是有一些的。另一方面,情緒十分低落,什麼事情都會埋在心裡,不會輕易跟家人或者愛人提起。日常的崩潰很好,卻歇斯底裡。

後來發現他們總是壓抑自己,知道長期這樣下去不行,就開始慢慢有意識地調整,不會拒絕別人,就讓自己想一想再開口,再經常總結總結這件事怎樣做更好。雖然性格是很難改的,但是這幾年確實也有進步。做得好時表揚下自己,做得不好,總結糾正,也不去糾結。

這樣的性格,一般不想理人,能和他談得好的,都是認定了的。他們也是眼裡揉不進沙的人。如果你背叛了我,不會和你聯繫的,從此拜拜也會調節自己。比如一個人會去看電影或者去遊樂場爆嗨一下,把心中的不愉快都忘掉,這就是定期清理負面情緒,把自己搞累了睡一覺就對了。但沒有強調麻煩別人的時候有沒有考慮到對方方便不方便,能力夠不夠,願意不願意等,如果條件具備,麻煩別人也是件對自己和對方都是很好的事兒。

就是這樣的人,能自己扛絕不麻煩別人,別人請求幫忙不願意幫也不會拒絕,最後吃了虧,還挨埋怨,心理壓力巨大,出現什麼錯誤都會把責任拉到自己身上,經常在崩潰的邊緣,性格內向孤僻,一般不願與人交流深層的想法,經常有過激的想法和衝動,比如犯罪的衝動,或者站在樓上有跳下去的衝動,理智的力量一直在制約的,但有時感覺真的有控制不住的衝動,自己也知道自己有比較嚴重的心理疾病,厭世,還想活著的主要原因是上有老下有小,沒有權利。

也不喜歡自殺的感覺,總感覺如果不能活的精彩,死一定要死的轟轟烈烈,不能默默無聞的離開,具體怎麼轟動還沒想好,跟惡勢力同歸於儘是一種,對自己的定位是不算好人,因為心中常有惡念,也不算壞人,基本不做大惡之事,願意幫助善良的人,喜歡幻想,有點像美麗人生裡的主人公,自己有一整套思想邏輯,基本不受外界幹擾,油鹽不進,心經常壓抑的喘不上氣來,覺得這種性格應該得癌症或是心臟病妥妥的,也不會是個長壽的人,只想把自己今生的責任盡到,給老人養老送終,把孩子撫養成人,那樣自己的生命才能自己做主,無論如何,絕不做危害社會的事,不做危害好人的事。

或許說得不錯,他們一般都非常講道理,甚至認死理,努力追求公平公正,在一個顯失公平的社會環境裡,他們更願意封閉自己,尋求內心的平衡,減少不必要的社交,避免不愉快的發生,這類人的圈子,往往只會和一些三觀相同的人交往,彼此找對傾訴的對象,他們往往都是一些人格高尚,有道德潔癖的人,迴避一些人和事,只是避免矛盾的發生和激化。

這典型的聖母型性格,從來就不喜歡麻煩別人,也不願意被別人打擾,不願意暴露自己,不願意與人交流什麼事都悶在心裡,從來就不信任別人,再好的朋友也不會敞開心扉,悲觀壓抑,凡事委曲求全,無原則的迎合別人……但是很自信的說,能夠控制自己,不會做出任何危險的事情,不會傷害任何人。真的總是在壓抑自己的本能,老答應一些自己不願意的事,而且下意識降低和別人的互動,感覺和人相處真的好難受啊,還老是要認死理,其實人際交往不能硬講道理的,而且沒人的時候發脾氣真的是暴躁老哥。不過犯罪倒是不至於,就是自己生氣起來有把自己氣暈的趨勢。

你是誰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和誰在一起,也許是耳濡目染或者是潛移默化的影響,與什麼樣的人品,什麼樣的人格的人結伴,就會有什麼樣的人生。與勤奮敬業的人在一起,你不會懶惰平庸。與積極進取,爭先創優的人在一起,你不會消沉,也許同樣出類拔萃。與人格高尚的人同行,你不同凡響。

長期壓抑自己的情緒、想法與需求不利於親密關係的建立,或者說,難以有更進一步的發展。他們相信有很多也是一樣的,有的時候也是怕麻煩別人。不願意麻煩別人,也不願意別人來麻煩我。基本沒有朋友。有一天,突然遭到不公正的待遇,孤獨無援,周圍的人不但不幫我這個無助的人,反而落井下石,壓抑在心裡的。

很多時候都是心不甘情不願地去幫別人,甚至有時候人家還沒開口!有時心裡有些不滿也不知道怎麼表達,怕對方不高興,常常自己壓抑著。感覺自己都要得抑鬱症了。其實也知道自己心理問題,想改正過來,卻又無從下手欲罷不能。不知道,因為不會無原則地迎合別人,有自己的原則和想法。他們有時會心情悲觀壓抑,當時有自己心靈的淨土,要是人為導致讓我失去了,沒有特殊情況,我會做出一些自己認為應該做的事情。善惡有因果,兩兩分不清。

人交往只走形式這一點,小編個人認為有些社會因素。和人交往時往往對方要取得雙方的信任。但是就是在信加深是最危險。對方會利用你的一切信任對我造成傷害,交往一個是這樣,再交往下一個也是這樣,依次推導致交往成為形式。生活中被多數人認同是個好人,自己也沒覺得世界上有壞人。在家裡任勞任怨,卻被經常抱怨無能。現在只盼望父母百年之後,自己得個絕症,放棄治療,然後捐獻所有器官,遺體火化拋撒。是不是很可笑?但這是內心深處的想法。沒人理解。

要發自內心的想要幫忙才有用,你要是心裡一萬個不願意就拒絕,沒必要強迫自己,否則會導致情緒的壓抑,對自己他人都不好。並不是讓你不要幫別人,而你說的情況證明你是個好人,從心裡想幫別人,心裡明明不想幫別人,可是卻無條件服從的人,因為他們害怕別人離開他們,沒有原則,可是後來改變了,懂得拒絕,一些過分的要求涉及我的原則的我都不會答應。

什麼事都是自己做,不拒絕別人,哪怕心裡不舒服,壓抑情緒,會儘量選擇他聽了不會生氣的話說,不喜歡麻煩別人、說得有些負面了、生活中有許多事情自己能做到的、幹嘛去麻煩他人呢?如果什麼事情都要別人來幫忙解決、那你這個人也太不能自主了、不喜歡麻煩別人、但對生活充滿希望,對身邊的朋友關心友愛,就這樣,活得夠好就好。

結束語:小編認為這個雖然不能反應所有現象,但卻反應了一個社會現實,經濟上欠銀行錢的比在銀行存款的普遍過得好,感情裡索取多的永遠比付出多的獲得自在,生活中得寸進尺的囂張比毫無原則的退讓幸福。

(本圖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心理學家:不好意思拒絕別人,屬於聖母型人格
    提到聖母型人格,我們可能會聯想到「動物保護主義者」、「愛狗人士」。其實,網絡上那些所謂的「愛狗人士」並不是聖母主義者,他們更像是表演型人格患者、偏執狂,甚至有可能混雜了別有用心的人。從行為心理學角度看,這些人的某些行為很矛盾。
  • 3招,擺脫「聖母型人格」,合理應對人際交往
    像小卓的這種靠取悅別人滿足他人對自己期待的心理,在心理學上被稱之為「聖母型人格」。01 什麼是聖母型人格?具體有哪些表現?心理學家始終把友善待人作為唯一行為準則並因此受盡委屈的人們稱為「聖母型人格」。英國心理諮詢師雅基馬森說過,「聖母型人格」曾經是她的性格標籤,她自己就曾一度受「聖母型人格」的困擾。在參加侄女的生日聚會時,她不幸摔傷了胳膊,但是為了不影響氣氛,她忍著疼痛若無其事的繼續跳舞。
  • 心理學家:不願意麻煩別人,是一種危險的人格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生活中,總是不好意思、不願意麻煩別人,有什麼事情儘量自己解決,一般不主動尋求別人的幫助。心理學上認為,這屬於聖母型人格特徵,心理傾向的一種。聖母型人格人格是心理學上描述一個人穩定的行為特徵、態度傾向的概念。
  • 心理學家:別讓「不麻煩他人」,毀了你自己,這是一種危險的人格
    出現事情的時候,哪怕是超過自己能力範圍之內的事情,儘自己所能去解決問題。向別人求助,實在是面子上過不去。英國心理諮詢師雅基﹒馬森,把這種特徵命名為聖母型人格特徵。具有聖母型人格特徵的這類人,在性格方面比較內向,不敢拒絕別人,同時也不好意思麻煩他人,在社交方面處於被動狀態,比較缺乏安全感,忽視自己的真實需求,缺乏足夠的親密關係,社會支持力量不足,在溝通方面處於弱勢狀態。
  • 心理學家:老好人屬於壓抑型人格!
    心理學家:老好人屬於壓抑型人格!你覺得什麼樣的人才能算是個老好人呢?考慮的角度不同,大家的答案不盡相同。壓抑型從性格角度分析來講,好人這一角色在生活中需要為他人考慮更多承受更多,自身負載著更多壓力,屬於定義中的壓抑型性格。心理學創始人佛洛伊德認為,在人的體內存在著正向性力以及負面的攻擊力兩種驅動力,當兩種力量處於平衡時會保證正常狀態,而在好人的世界裡維護自我的攻擊防禦技能卻相對較弱。
  • 討好型人格:懂事的你,活得最累
    你會為了討好別人而委屈自己嗎?如果你有,很可能就有「討好型人格」的嫌疑。所謂「討好型人格」,其實,本質是自我價值感不足,渴望被關注,缺乏安全感的一種表現。國外心理學家將其稱為「取悅症」、「聖母型人格」、「拖累症」。美國心理學家Sherry Pagoto指出,討好型人格是潛在的不健康的行為模式。這一類型的人,一方面害怕被拒絕,另一方面對失敗比一般人要更加恐懼,所以他們總是極力地維持和別人之間的和諧關係,總是優先考慮別人的感受,可以說,這種取悅其實是一種自我犧牲。
  • 「不要給別人添麻煩」這句話別對孩子亂說,是一種危險的人格!
    生活中,就是會有一些孩子,不好意思、不願意麻煩別人,有什麼事情儘量自己解決,一般不主動尋求別人的幫助。   我們常常會覺得這樣的孩子很獨立,很懂事,其實不然,這類孩子怕給別人惹麻煩的同時,在別人向他們尋求幫助時反而不懂如何去拒絕。   在心理學上,我們把這樣的人格稱為「聖母型人格」。
  • 自己是討好型人格,應該如何挽回對方呢?
    三、別人對你失望真的有那麼可怕嗎?別人不開心、失望、有脾氣,真的那麼可怕嗎?是的。兩個原因:你的潛意識會放大別人的不開心的威脅力。他們掌握了你的軟肋,有懲罰你的能力。你太害怕了,因此你要討好,以獲得安全和愛。至於那些沒有能力懲罰你的,你就可以大膽去索取了。這就是欺軟怕硬的本能。這個本能是為了讓更好的活下去,所以不必責怪自己。
  • 心理學家:老好人屬於壓抑型人格!經常下去後果很嚴重
    壓抑型從性格角度來分析,老好人這個類型在日常生活中考慮的和比別人承受的要多的多。自身也承載著很多壓力。這就是壓抑性人格。感受不好其實老好人不是個非常好的類型,因為自己通常會很難受。可是為什麼總有人會選擇當老好人?為什麼會忍氣吞聲的承受著比常人更大的壓力和事情呢?其實一個人格的形成跟自己的成長環境和家庭有著莫大的關聯。每個人在成長的歲月裡,都會選擇出屬於自己的生活方式,好人也是因為這種成長環境才能夠領悟到的。
  • 如何判斷自己是不是討好型人格?
    當有人找你幫忙的時候,你不敢拒絕別人,感覺自己好像犯了錯一樣;幫其他人做事的時候,總是小心謹慎,如果這件事沒辦好總會責備自己;借給別人錢,不敢和他們要回來,就算說了這件事也感覺自己做錯了一樣……如果你在生活中出現了這幾種情況,那麼,你可能是討好型人格。什麼是討好型人格?
  • 再談情商:「忽視型」「壓抑型」「放任型」你是哪種育兒父母
    「忽視型」「壓抑型」「放任型」這三種方式也是家長們最容易遇見的情況,我們來說說這三種方式分別會對孩子有哪些影響。忽視型父母最典型的特徵就是:含辛茹苦的撫育你,在外奔波勞累,供你吃好穿暖。關心你吃好,穿好,問候你學習是否好!卻把最重要的孩子權力給遺忘,女兒的發育不知道?兒子被欺負不了解,開心與否只要吃好穿暖學習好一切都好。與孤兒院生活的沒有任何區別,有吃有穿有學上。其實這種忽視型父母最多的還是發生在偏遠山區,父母都去外務工。只有孩子留守讀書,每次電話都是問家裡有沒有錢,吃的好嗎?成績好嗎?生活成長心理等等都被父母忽視了。
  • 心理學家:一個人不好意思拒絕別人和麻煩別人,是危險人格
    聖母人格有哪些,真的好嗎?倘若你在生活中滿足這幾類標準,就可能是聖母型人格了:常常把自己的需求放在最後,首先滿足他人的需求,這個他人不僅僅包括朋友、同事、家人還包括父母、子女和配偶。一般健康人格他們很少被他人的評價影響,即使別人對他們惡語相向,他們依然有自己的信念。而聖母型人格自我價值感較低,他們自我的信念不是來自自身,而是寄希望於他人。
  • 十六型人格測試與九型人格測試哪個準?十二型人格測試與16項人格特質有何不同?你的職業人格測試得分,就是你的職場命運,不得不信
    而長期無法消逝的內心衝突其實就是受我們潛意識中的人格影響著。為什麼總有人很「裝」?內心衝突包含著被壓抑的不滿與需求、無法接納的自我、以及看不清的內在靈魂。而不被解決的衝突便妨礙著我們成就自己,並時常表現的表裡不一。
  • 黑暗人格測試小瓶子是什麼測試原理,超準黑暗人格測試題,人格陰暗面一測便知,你的雙面人格測試得分,就是你的人格黑暗面,超準!
    、測試自己的黑暗面等相關話題。就好像利他精神可以讓我們的種群得到壯大,而攻擊本能則可以讓我們自身從爭鬥中活下來。這些本能曾使我們得到長足的發展和進化,而「為善去惡」則是我們進入文明階段以後才開始適應的新規則。人性中隱藏的黑暗是我們無法徹底消除的繼承。雖然,我們不能否認人性中存在的陰暗面,不過通過了解並適當調控自己的黑暗特質,做到不亂「害人害己」從而擁有更優越的人際環境和發展空間還是很可行的。
  • 九型人格:你了解自己嗎?知道自己是哪種人格嗎?快來了解一下
    人都只有一種人格嗎?九型人格教你輕鬆識人,正確用人企業管理的核心是對人的管理,但是每個人的性格、能力各不相同,不同性格的人適合做的事情不一樣,那麼如何根據性格來執行人力資源的安排呢?九型人格個性測試主要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優勢和劣勢,並知道在什麼情況下你的行動會更有效。同時,你也可以通過評估的結論知道別人是如何看待自己的,以及他們是如何相處的。近年來,該課程受到了美國、斯坦福,等國際著名大學MBA學生的高度讚揚,成為最熱門的課程之一。並且近十年來,它在歐美,的學術界和商界都很流行。
  • 以下性格的孩子讓父母很驕傲,心理學家卻說:「危險人格」的預兆
    聖母型人格的概念在心理學上,這個概念由英美心理學家提出,具體表現為對外人過度在意,而忽略了自己的真實感受,一旦滿足不了他人的期待,就會因此垂頭喪氣,甚至否定自己的存在價值。這種人格最經典的表現就是:從不麻煩他人,卻歡迎別人來麻煩自己。看到這,很多家長或許會鬆一口氣,認為這怎麼看都是好孩子,怎麼會跟「危險人格」聯繫在一起?危險人格不都是邊緣型、反社會、情感障礙等陰暗人格嗎?答案並非如此。
  • 九型人格之和平型人格
    最近突然想重溫一下九型人格的課程,或許是因為孩子長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我卻沒有新的辦法去處理與孩子之間的問題,或許是想讓家庭關係更和諧,反正潛意識裡的想法挺多呢,就冒出來研究九型人格的想法。九年前,公司舉行一次九型人格課程培訓,記得那時我是和平型人格,2018年夏季我又上了為期4天的九型人格課程,結果還是和平型人格。這說明,人格還挺穩定是吧,哈哈!那麼今天,我就仔細的研究一下我的和平型人格。和平型人格也叫調停者,顧名思義,他們愛好和平,不喜衝突,追求穩定。
  • 迴避型人格障礙和迴避型依戀人格
    >迴避型人格迴避型人格一個方面的特徵是:在他們眼裡,生活就是一團團的麻煩構成的,而這些麻煩之所以被稱之為麻煩,是因為它們需要耗費精力,並且跟責任有關,涉及到責任,就需要承擔,承擔就有可能讓自己失敗、受傷、不受控,然而又沒嚴重到讓自己走投無路要去死的地步,於是就迴避。
  • "為了不受傷,我選擇了自閉"| 迴避型人格,你了解多少?
    ,她會為了不讓自己受到傷害,選擇迴避他們,把自己封閉起來。因為她的距離感,她很少有親密的朋友;因為缺乏沒有親密的關係,她又感到很孤獨;因為害怕受到傷害,她就會把自己封閉起來;因為別人不喜歡自己,她又會感到很委屈、很難受。她的迴避讓她感到被孤立,使她陷入孤獨、抑鬱。&34;,你也是這樣的人嗎?
  • 你知道迴避型依戀人格嗎?
    依戀理論對人格進行了四種劃分:迴避型依戀,焦慮型依戀,安全型依戀和紊亂型。迴避型依戀人格的人會與戀人刻意保持心理和身體的距離。會用冷漠、牴觸、不在乎的態度來使自己不受傷害。和迴避型依戀人格的人相戀,最大的感受就是在感情上吃不飽,甚至會對他產生懷疑:「他真的愛我嗎?」想聽他說甜言蜜語,但他眼神遊離,支支吾吾才說出一句;掏心掏肺對他說了很多話,他卻只有簡單的點點頭。就連吵架的時候,他都根本不接招,你拳拳落空。自我壓抑已經成為了他們其中一種防禦性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