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被問到了這樣一個問題,「Megan,我覺得我學了好多年英語還是沒學好,大概是因為沒有天賦吧!」我當時問了他這樣一個問題「你覺得你努力了嗎」他並沒有回答我,通過他的默默不語就能夠判斷出來,在學英語這件事上並不用功。
現實正是:很多人反反覆覆地開始學英語,又如此反覆地質疑放棄自己。
天賦與外語學習的關係
首先,學語言需不需要天賦?要!天賦當然很重要,在人類社會的各個領域裡,天賦決定著人發展的上限。當你想要駕馭他們的時候,天賦能決定你是否成功。比如,英語不錯的人有很多,可是能做同聲傳譯的卻不是很多,為什麼?這中間的主要差距就是天賦。在外語學習這方面有一點真的需要天賦,尤其是在發音這一塊,發音需要我們從小培養,一旦形成後期就很難改變。以雅思A類考試為例,寫作是其中最難的一部分,是取得高分最大的攔路虎。在一小時內要求考生寫出150詞的小作文和250詞的議論文。在有限的時間內,即使是中文都很難拿到滿分或者高分,這不僅需要紮實的英語基礎,還要有一些語言天賦,還需要一點臨場發揮的狀態和運氣。有一點很明確,僅靠努力是絕對不夠的。
但是,我們並非事事要去講天賦,只要我們把想做的事情做到極致就可以了,並非爭到第一才有意義。不是所有喜歡運動的都能去參加奧運會,但是我們每天堅持鍛鍊身體,強身健體;並不是所有喜歡鋼琴的都能達到朗朗的高度,但是我們有自己的愛好,陶冶情操;這樣的生活就是有意義的!雖然我們沒有語言天賦,但是我們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夠和外國人溝通,選擇自己理想的工作,就很好啊!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學習外語還遠遠談不上需要天賦,更談不上放棄,只要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並專注地學下去,都會學有所成。
如何學會一門語言?
學外語天賦重要,但有無天賦不是決定語言學習的唯一條件。想要學習效果最大化,那就要根據自身條件,選擇一條合適的路。人與人之間一定是存在差距的,但是有差距並不可怕。我們只需承認差距,繼續努力,成為最好的自己,足矣。語言就像其他愛好,你需要有興趣和時間,樹立信心,把英語真正當作語言來學。不管在學什麼,我們對待學習的態度是前提條件。現在這個社會,我們不缺少學習資源,缺的是專注和高度努力。應該拒絕浮躁,拒絕急功近利,踏踏實實地學好每一點。
我們首先要明白一點,學習外語的目標並不是要求自己達到和母語一般的語言能力。籃球誰都能學會怎麼打,但是想學到喬丹那樣的水平靠的是天賦和努力。所以大家先拋開一些心理障礙,告訴自己,這是一門英語最蠢的人都會的科目,我學不好絕對不是天賦和智力問題。只是需要練習,花時間找對方法。學語言必須有強度,想要學會一門語言必須要每天學,不管每天有多少時間,一定要堅持下來。能堅持的人才能學好語言,萬事萬物都是這個道理。
天賦對專注程度和效率有重要影響,但決定結果的並不完全是這些,還包括你的興趣、決心、意志和時間成本。努力決定下限,天賦決定上限。沒有足夠的努力,談何天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