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沒有天賦怎麼辦?她給的答案,很殘酷的真相:人要明白1句話

2020-12-12 來川學習方法

今天,有一個家長來問我:孩子沒有學習的天賦,怎麼辦?

這突然讓我想到,前段時間《小歡喜》火熱的時候,有記者採訪演員陶虹:「演戲天賦重要,還是努力更重要?」

她的回答在我看來,非常的有意思。

陶虹說:「有天賦的話,你一定還要百分之百的努力;沒有的話,其實可以考慮一下幹別的。」這樣的回答或許讓很多人都感到十分的扎心。因為我們總是聽人說,只要努力就一定會成功,難道真相不是這樣的嗎?

01 請你區分好「真努力vs假努力」

在中學數學裡,我們學到過像「充分不必要條件」和「必要不充分條件」的概念。

要我來解釋陶虹的這句話,努力就是成功的「必要不充分條件」,而天賦則是成功的「必要不充分條件」。換句話說,就是你努力一定能有所收穫,但是努力並不一定代表能成功。

因為,努力的方式很關鍵。

就像有的學生,天天熬夜刷題,上課筆記也勤記,可是成績卻始終不上不下。這很有可能就是努力的方向不對,比如只注意了把知識記在了本子上,卻沒有及時的複習、理解,把知識記到腦子裡;只注意刷題的量,卻沒有注重刷題的質,對錯題的整理分析。

這樣的學生,其實就是在假努力。家長老師包括自己,都認為他學習很認真,但是結果卻是一般。

02 我們學習上的「天賦」究竟是什麼

在表演中,我們認為一個演員,能夠逢場就哭出來的本事,那種到位的神韻,就是天賦。

然而,其實它的本質,就是方法。

沒有人能憑空得,無緣無故地就能流出眼淚來,否則那就是病。相比一些演員常常需要藉助「眼藥水」、「洋蔥」、「催淚彈」這樣的外輔來達到表演「哭」的效果,有天賦的演員就懂得明白,聯想到自己的切身經歷的什麼事情,讓自己真正上,從情緒上哭出來。

這就是方法。學習上的天賦也不例外,正因為那些「有天賦」的孩子掌握了合適自己的方法,所以他們也常常不需要些什麼「外輔補習」。

學習就像吃飯喝水一樣,變得很輕鬆。

03 孩子沒有學習天賦,真的是因為「智商低」嗎

看到這的你也一定明白了,有時候我們所謂的沒有天賦,僅僅是孩子沒有掌握合適的方法而已。

但是,有的人還要問了,會不會是因為孩子的智商低呢?

的確,智商的差距在人與人之間的確存在,但是你還需要明白「高智商」才真的是一種稀缺品,而我們絕大部分的孩子,在中學乃至到大學階段的學習,還沒到達拼智商的地步。

與此同時的是,很多人認為天賦是屬於少數者的專利,但是只是有更多人的各種各樣的天賦,都沒有背發掘罷了。

就如同學習上,很多人覺得英語單詞難背,但是全球說英語的人那麼多,正是因為英語的易學性,這其中的方法門道,你沒有掌握,就誤以為自己沒有學習英語的天賦罷了。

這裡是@來川學習方法 ,我們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各種教育與學習相關新鮮資訊!關注我們,帶您的孩子一起高效學習、學出方法,學出幸福感!

相關焦點

  • 本人回應揭露明天高考的殘酷真相
    本人回應揭露明天高考的殘酷真相因為,浙江第二段投檔線出爐,600分以上學生只投檔3人。然而接下來的現實澆滅了她所有的熱情,也碾碎了她所有的驕傲。一個暑假,她換了3份工作。最初做兼職文員,不到一個星期就被炒掉,因為老闆嫌她上手太慢。去超市打工,每天推著小車來來回回走10個小時,從早上10點一直忙到晚上9點,下班後腳痛得像要斷掉,累得連吃飯的力氣都沒有。
  • 學習外語,普通人沒有天賦能學好嗎?真相原來是...
    現實正是:很多人反反覆覆地開始學英語,又如此反覆地質疑放棄自己。天賦與外語學習的關係首先,學語言需不需要天賦?要!天賦當然很重要,在人類社會的各個領域裡,天賦決定著人發展的上限。當你想要駕馭他們的時候,天賦能決定你是否成功。
  • 所有父母必須接受的殘酷真相:你的付出多是無用功,這件事最重要
    家長覺得自己付出太多,為啥卻沒有多大的「回報」?因為,家長們都忽略了一個殘酷真相:這些付出收效甚微,就說明,這些行為多是無用功。要知道,在經濟條件吃緊的情況下,有魄力買9萬1㎡學區房的家長不多。不僅如此,她還辭掉了高薪的工作,全職在家輔導孩子學習。
  • 孩子沒有畫畫天賦怎麼辦呢?
    *內容來源:美術教育聯盟老師,我的孩子上了幾節畫畫課了,他對畫畫有沒有天賦呀?當家長問出這句話的時候,可能在想:要是孩子畫畫沒有天賦,那就改學其他好了。而即使是改學其他的,過一段時間同時會在心裡又有同樣的疑問,於是在這一個個「有沒有天賦」疑慮中,孩子錯過了一個又一個學習與成長的機會。今天我們一起來簡單地討論下:孩子學畫畫需要天賦嗎?
  • 一個中年女人的感悟:結婚十年,才明白婚姻這三個殘酷真相
    第一個真相:婚姻中,我們都有自己的苦要承擔小麗剛結婚的時候,那時被很多人都羨慕,嫁的老公斯文又體貼,老公又是外企職業經理人,工作又體面。小麗在結婚前,因為自己缺失父愛,非常喜歡成熟穩重的男人。而老公的體貼讓他找回父愛的感覺,她覺得自己十分幸福,也曾心裡認為丈夫是自己最大的依靠。
  • 紀錄片《學習的背叛》揭秘殘酷真相:即使被學習背叛,努力也是唯一出路!
    這是一部很有寓意的紀錄片,它聚焦的,就是我們的鄰國——韓國的殘酷高考。片中主角——16歲的初三學生允藝媛來自全羅北道的益山市,一個她稱之為「村子」的地方。她成績優異,渴望考上首爾市的高中,而巨大的壓力下她絲毫不敢放鬆,凌晨2點睡覺對她來說已經是件奢侈的事情,每天看書的時間就超過了10個小時,她幾乎要把整本書給背下來。16歲的她就有一張因為寫了太多字而長滿老繭的手,如果寫字寫到沒有力氣,她就用橡皮筋把手勒住。
  • 成人世界的友情,一般來說都不簡單,你要明白這四個殘酷的真相
    所以關於成年人之間的友情,和學生時代壓根不是一回事兒,你一定要明白這四個殘酷的真相。第一個真相。成人世界的所謂朋友,其實更像是衣服,該扔的時候一定會扔掉,該換的時候也一定會換掉。你也要看透了,該扔的就扔掉,該換的就換掉。第二個真相。當你跟不上朋友進化的速度的時候,你就不太配和別人交朋友了。
  • 看清一個殘酷的事實:學習的失敗者正在教人如何學習
    但是,對於教師,我們必須看清一個非常殘酷的事實,學習的失敗者正在教人如何學習。那麼,問題來了,學習的失敗者,能夠很好地教人如何學習嗎?在一般人的看法中,教師是知識的化身,是學生學習道路上的引路人。這個說法,也無大錯。但是,事實也是殘酷的,一般來說,教師是學習的失敗者。現在是這樣,其實,從古至今都是這樣。我們先來看被譽之為「萬世師表」的孔子,孔子分明就是一個學習的失敗者。
  • 揭秘韓國教育的殘酷真相:學習會背叛努力的人嗎?
    所以,記錄片一開始,就拋出了這句大家常聽到的話:學習不會背叛努力的人。但,這是真的嗎?紀錄片的主人公之一,是一個名叫葉媛的女孩子,在她還是初中生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瘋狂的學習。凌晨2點,葉媛並沒有結束學習,對於她來說,凌晨2點睡覺,是一件極其奢侈的事情。
  • 英語學習對於某些人來說非常難,尤其是沒有英語學習天賦的人
    我是80後第一屆,上初中才開始學英語,因為老師長得醜,教的差,我們一點基礎也沒有,結果一開始就不知道咋學習,高一一結束,我就知道,我是一個英語學渣,已經過去快30年了,我仍然能熟練背誦第一節課:hello,good morning class...
  • 如何判斷孩子有沒有學習天賦?這4種表現很重要,父母要及時發現
    北宋文學家王安石筆下的那個名叫方仲永的孩子,出生五年還沒有見過書寫的工具,卻能夠擁有作詩的神奇天賦。家長們都期望自己的孩子天賦異稟,成為人中龍鳳,成為自己的驕傲。但孩子是否有天賦,天賦的程度如何並不是家長憑主觀因素就能夠改變的。
  • 一門網課,我看到了大學生背後的殘酷真相
    張秋子用來講網課的小說《達洛維夫人》批註我對學生們說:「我們文本細讀要做的,就是要抽絲剝繭,在表面光滑的敘事裡找到那些隱藏的小縫隙,這些小縫隙將會把文本撕開一個大口子,暴露出殘酷的真相我沒有具體問過她的家庭情況,但知道她是本地人,愛買書,是個影迷。每當談到文本細節,就總喜歡用電影來進行解讀。每當她在群裡發言,總是顯得自信篤定,侃侃而談。如同她談到的《遠山淡影》,她也像一個大學生活的隱秘的裂縫,撕開了一個口子,暴露出更殘酷的現實。以往,我們總覺得大家考到同一所學校、坐在同一間教室裡、在同一個微信群裡發言,就是平等的。
  • 韓國紀錄片《學習的背叛》:揭秘韓國高考的殘酷真相
    而在這多睡的一個小時後面,還有著更殘酷的真相……努力學習和學習結果完全是兩碼事。允葉媛,是益山易依女子中學,初三年級的學生。還有幾個月就到高中入學考試了,她的內心充滿了焦慮。最後,葉媛如願考進了私立高中,但她拼命學習的日子並沒有結束。初三的寒假,是追上其他人最後的機會。早8點出門,晚11點回家,葉媛又開始了她在補習班的日子。在她看來,雖然是公平競爭,但大家的起跑線是不一樣的,別人的「發動機」跟她的是不一樣的,所以她已經是落後了。
  • 比死刑更殘酷的韓國高考:學習再好,可能都沒有用
    有韓國媒體這樣形容高考:「這是一年一度決定人命運的大型活動,比死刑更殘酷,只有少數人能在高考後成為貴族,大多數人都將淪為被害者。」初三學生藝媛(音譯),夢想是考上醫科大學並成為醫生。在韓國,醫生是一個社會聲望很高的職業,競爭力度也更加激烈。為了考上醫科大學,藝媛必須先考上通過率最高的私立高中。
  • 家長應走出「學習天賦論」怪圈
    「最重要的是天賦,沒有天賦,天天雞血鴨血,小學初中能拔尖,到高中就變成學渣。本來是個快樂的學渣,按照你的方法就會變成一個痛苦的學渣,痛苦一生。」典型的家長誤區就在這裡。開口閉口天賦論,一屆四萬個學生,有天賦的有多少?最多500,前三有多少?1800。
  • 真相殘酷:活成高三人群的1%,才能考上985!附985考生的致勝「基因」!
    很多人都想考上心儀的大學,最好是985之類,可你是否知道,想走進985,就意味著你必須要成為高三人群的1%!
  • 工作沒有激情沒有動力,想創業沒有方向怎麼辦,如何度過迷茫期?
    幾天前,我在網上看到一位女白領想要辭職寫作,她覺得自己的工作很無聊沒有激情,而且工作時間太長了,她在路上也浪費了很多時間,想辭職並開始創業,沒有方向很迷茫,不知道該怎麼辦。阿克雷頓小鎮上一個貧窮的工人家庭收養了一個小女孩,不幸的是,女孩的養父母殘酷無情,她經常受到毆打,這個女孩的童年很慘,在那段時間裡,她只好一個人去圖書館看書,依靠這個來忘卻痛苦,不自覺地從A看到了T,然後她開始嘗試自己寫書,並最終成為了著名的女作家。
  • 天賦人權是毒教育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天賦人權這句話,是錯的。
  • 排名在前 1% 的高中生是靠天賦還是靠努力?
    點擊藍字 關注我們 一起擺攤--這是澄彤之家的第58篇文章--排名在前 1% 的高中生是靠天賦還是靠努力?我也是在其他公眾號中看到了了Emond的答案,然後跑去知乎上查找原答案的。遇到這個問題,一般人都會覺得,應該是成績=天賦 * 努力的結果吧。自己也從來沒有進入過Top 1%以內,也無法判斷和給出正確答案。就像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哈姆雷特一樣,這個答案每個人想的可能都不一樣。
  • 被網課撕開的殘酷真相:在群裡最活躍的,總是家境還不錯的
    所以,每個學期開學都是我的「至暗時刻」,那意味著要把許多人的閱讀能力和習慣從無到有地「逼」出來。突如其來的網課,緩衝了這場貓鼠遊戲的緊張感:他們不讀,我也無可奈何。隔著屏幕,連不滿都會削弱殺傷力,變得人畜無害。 可是,我又明白,表面上對學業的懶惰,其實可能是整個邊陲地區基礎教育的單調和刻板。所以,在每一堂文本細讀的課裡,總有一些揮之不去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