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
中國父母這一生,
在孩子身上付出了很多。
細心照顧孩子的生活,
耐心輔導孩子的學習,
只希望孩子長大能有出息。
為了孩子不在未來吃苦,
尤其注重孩子的成績。
前段時間,一則「父母輔導孩子寫作業」的視頻上了熱搜。
有網友調侃稱:「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
視頻中,孩子做作業錯誤百出,家長在一邊氣不打一處來。
「1+2這麼會等於3呢?」
「9*9=45,你說我氣不氣?」
「40+5等於44?我什麼時候說過?」
「你姥姥教我都沒有這麼費勁……」
「你以為我願意天天嘮叨讓你認真寫題?」
孩子覺得自己確實不會,父母的嚴厲大吼讓他委屈。
家長認為自己用心良苦,孩子的不知長進讓他著急。
家長覺得自己付出太多,為啥卻沒有多大的「回報」?
因為,家長們都忽略了一個殘酷真相:這些付出收效甚微,就說明,這些行為多是無用功。
你的付出,99%都是沒用的。
電視劇《虎媽貓爸》中趙薇飾演的畢勝男,也是一位為了孩子操碎了心的媽媽。
為了女兒茜茜上一個好小學,不惜把舒適的房子換成陰暗狹小的學區房。
要知道,在經濟條件吃緊的情況下,有魄力買9萬1㎡學區房的家長不多。
不僅如此,她還辭掉了高薪的工作,全職在家輔導孩子學習。
她給女兒報了各種興趣班、給女兒輔導作業到深夜、準備了很多獎勵和懲罰的小法子……可結果,卻事與願違。
事實上,趕鴨子上架,並不能幫助孩子獲得好成績。
女兒茜茜不僅成績沒有進步,還因為承受的壓力太大、父母吵架,產生了自閉的苗頭。
這部劇,告訴所有父母一個殘酷的真相:
你的這些,耗時耗力的付出,多是無用功。
茜茜的自閉,引發了畢勝男的反思:她意識到自己太著急了。
欲速則不達,茜茜沒有基礎,一股腦的給她灌輸知識,無異於灌鴨子。
後來,畢勝男沒有放棄對茜茜的培養,只是更講究「循序漸進」。
與此同時,她重新開始找工作,後來決定和前上司一起創業。
意外的是,她的努力都被茜茜看在眼裡,還成了茜茜的榜樣。
當畢勝男在一邊想著如何把工作做好時,茜茜也在一邊努力的學習。
所以,「言傳身教」最重要。
後來,在畢勝男的努力之下,創業公司走上了正軌;茜茜也在一年的努力學習之下,考上了媽媽夢寐以求的「第一小學」。
沒有家長不想培養出「成績好」的孩子。
要知道,孩子什麼樣,和家庭的潛移默化有關,和家長是否給孩子報班、陪寫作業無關。
愛看電視的家長,會培養出「小電視迷」。
愛玩手機的家長,會培養出「愛刷抖音」的孩子。
經常閱讀的家長,會培養出「以讀書為樂」的孩子。
經常運動的家長,會培養出「身體倍兒棒」的小小健身達人。
……
所以,想要孩子「成績好」,就放棄那耗時耗力的「無用功」。完善和提升自己,給孩子做好「言傳身教」更重要。
黃磊的女兒多多,
成績好,英語棒,還彈得一手好鋼琴!
除此之外,多多還翻譯過《聖誕老爸的來信》、編排過話劇《灰姑娘》、設計過衣服、參與過話劇《暗戀桃花源》的演出……這大概就是家長心目中「別人家的孩子」了吧。
多多優秀的背後,與黃磊的教育方式息息相關。
黃磊和妻子恩愛,不介意做家庭「煮夫」,和孫莉共同承擔家務。
對孩子,絕對是高質量的陪伴。我相信,「玩著手機,教孩子一邊玩兒去」的場景,在黃磊這並不多見。
最重要的是,他是通過自身來影響孩子的,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變得優秀」。
我們都知道,多多是出了名的「愛看書」。那麼,黃磊是通過什麼方式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呢?
我想,看下面這張圖片,答案就呼之欲出了。
不靠逼,
也不用輔導。
希望孩子做好什麼事,
家長要先做一個好表率。
就如文章開頭,輔導孩子寫作業的家長。
與其耗時耗力的給孩子輔導功課,不如先把自己變成「希望孩子成為的人」。
記住,"父母是什麼樣的人」遠比「父母為孩子做什麼」更重要。
育兒先育己。明白這句話,就可以避免在育兒的道路上,做無用功。
-----------------------
和孩子進行「親子共讀」,是一種很好的陪伴孩子的方式。關注【南寧麥迪森】,後臺回復「童書」,我會給你發送0-6歲童書書單的獲取方式!
END
南寧麥迪森:早教不是一種刻意的行為,而是一種生活方式,融入我們跟孩子相處的每一刻。南寧麥迪森歡迎您帶寶寶來一起融入寶寶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