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小步在家早教雲寶媽媽原創,歡迎個人關注、轉發、分享
上周,我們終於完全復工了,辦公室裡又出現了來參加新課研發測試的小朋友。
9個月大的小琪是我們的新用戶,第一次來參加我們的試課。看得出來,小琪媽媽很緊張,發現自己連簡單的抓小球都引導不好,壓力大得不行。
而另一組,欣欣媽媽對孩子的引導就很自如。
小琪媽媽跟我一起在旁邊觀摩,看著看著,她忍不住感嘆:
「這個媽媽好厲害!她是早教老師嗎?」
我笑著回答她:「她不是老師,她只是老手。」
在家早教的老手和新手家長,差別用巨大來形容,確實不為過。
這個差別,並不是觀念上或者說教育意識上的差別。
事實上,我們現在的父母,稍微受過點教育的,都知道啟蒙教育的重要性。
甚至連我們經常提的,多給孩子高質量陪伴、多陪孩子玩兒遊戲、多進行親子閱讀等等,這些道理不管是早教新手、還是老手都懂。
我們關於新老用戶使用情況調研中結果也證實了這一點:剛加入小步的早教新手家長和學習小步DEEP課3個月以上的老手家長對早教的重視程度基本沒差別。
但落實到具體事情上,懂道理和能做好,是兩碼事兒。
任何一種教育,成功做好的關鍵,就三點:方法、頻次和信心。掌握好這幾點,什麼事情都能做好。
01 落到早期教育啟蒙上,先說說方法。
豐富的體驗是刺激孩子大腦發展的關鍵,單調的枯燥乏味的童年生活是拉開孩子智力身體發育差別的罪魁禍首。
孩子天然喜歡會玩兒、玩法多的家長,讓我們自己腦子裡的想法充盈起來,是給孩子做好啟蒙教育的第一步。
一個只會親親抱抱舉高高,完全不知道如何與孩子互動的媽媽,在方法上天然是缺失的。
在這一點上,早教老手與新手的區別就比較大了。
在我們關於新老用戶使用情況的調研中:上課三個月以上的家長,在沒有提示的情況下,平均能回憶起8.3個親子遊戲,而剛加入的早教新手媽媽,只能想起3.6個。
當然,只是數量上的玩法多,顯然是不夠的,質量上還得好。
而好的玩法,關鍵就在引導技巧上,我這裡說3類最重要的引導技巧。
1
要學會引起孩子的興趣
這一點真的很讓人頭疼,我們都知道學齡前孩子的學習積極性是從興趣出發的,他自身不感興趣,設計再好的遊戲也沒用。
我們在拍攝14個月齡的「寶箱探蛋」一章中,需要孩子滾動雞蛋,鍛鍊手腕的靈活性,但孩子當時對滾雞蛋一點興趣都沒有,怎麼說都不願意配合媽媽。
於是小步的老師拿出一口鍋,讓孩子在鍋裡炒蛋,孩子一下興趣就上來了,通過使用鍋鏟工具,孩子的手腕一樣得到了鍛鍊。
你看,只要引起了孩子興趣,高質量的親子遊戲就是如此順利。
2
要學會個性化的調整
俗話說頭胎照書養,早教新手媽媽就特別容易進入」複製模式「,就是看見教學範例裡怎麼做,就一定要自己的孩子那樣做。
但事實上,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根據自己孩子的情況、結合老師關鍵性的引導,去個性化調整方案,才是最厲害的。
在適合28個月齡孩子的「認識自己的身體」一章中,原計劃是讓孩子根據骰子的點數,去找卡片上對應編號的器官貼紙。
但孩子剛開始沒辦法按照規則操作,於是媽媽改變遊戲規則,把貼紙先貼在骰子上,然後投擲骰子。
還有一個2歲的孩子在玩到「春天拼貼畫」那節課時,孩子對花草有些害怕,拒絕觸摸,於是媽媽調整了一下操作,改為先讓孩子玩噴壺澆水,用小汽車運送花瓣等,一步步打消了孩子的牴觸,最終讓孩子感受到了花草的觸感。
3
要學會應對互動中的各種「小狀況」
當我們沉下心來,跟孩子互動時,會發現有許多突發的小狀況。
孩子把顏料弄身上了、把袖子打溼了、把道具扯壞了、沒有耐心玩把東西都扔了、甚至一言不合就哭上了,這些突發情況發生時,新手媽媽往往容易陷入焦慮,而老手媽媽卻得心應手。
其實這些小插曲,都是絕佳的教育機會,可以讓孩子在遊戲實踐中理解怎麼與人合作、理解哪些規則是不可逾越的邊界、哪些事情是可以去自由探索的。
這些道理,靠直接對孩子說教,孩子可聽不進去,他們只有在實踐的反覆體驗中,才會把這些理念內化進去。
02 早期教育成功的第二個關鍵,就是頻次。
就算是被稱為「鋼琴天才」的郎朗,也是從3歲開始練琴,每天保持近6個小時的訓練,才有了後來那些了不起的成績。
事實上,任何的教育,沒有一定的練習頻次,都是不可能達到效果的。
我們經常能通過很多視頻平臺看到各種親子遊戲,看起來也都挺熱鬧的。
但至今為止,我只見過一位跟著視頻堅持下來給孩子好好做早教的媽媽,她本身是做財務會計的,非常嚴謹自律,對信息的搜集整理能力極強,而且家裡的姥姥是幼兒園老師,還能幫著一起輔導孩子。
而絕大多數說自己搞的媽媽,大多是三天打魚兩天篩網,收藏了一堆早教方法,卻很難去真的用在孩子身上。
小步堅持把小步的家長們聚在一起。大家都是上進的、重視教育的媽媽,彼此之間的影響和幫助,是保持學習頻次很重要的動力。
03 最後說說信心,對自己的信心,對孩子的信心。
任何一個人只有對自己有信心,才能產生更強的動力克服困難去達到自己的目標。而一個媽媽,只有對自己的孩子有近乎盲目的信心,才能以最好的姿態接納孩子、理解孩子、支持孩子去探索這個未知的世界。
在家早教的老手,有很多時候,贏在心態上。
而信心這件事情,並不是天生的,是在一次次的實踐中得到了正面的反饋和鼓勵,一步步加強起來的。也就是說,做得多了,才會有信心。
早教新手和老手,雖然可能也就三個月的差別,但是這些媽媽們已經實現了一個質的突破。有方法傍身不焦慮,有頻次保證能堅持,有信心支撐不退縮。
從古至今,能教育出優秀孩子的家庭都不是大多數,因為教育本身就需要付出努力,只要努力了的那部分家庭能獲得成功。
小步最重要的使命,就是陪伴每一個願意為自己孩子付出的家長,用最專業最系統的方法讓你們這條路,走得更穩更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