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湖南省智慧文旅發展論壇在長沙舉行。
華聲在線12月11日訊(記者 王一辰 通訊員 夏日光)隨著5G時代日益趨近,5G技術不斷普及,推進產業應用風生水起。在湖南文旅產業,5G智慧旅遊正掀起熱潮,悄然推動旅遊產業轉型升級。
12月11日,由湖南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中國聯通湖南省分公司承辦的湖南省智慧文旅發展論壇在長沙舉行,論壇以「5G 賦能新文旅,開創數字新未來」為主題,研究探討「文化+旅遊+科技」融合發展的有效路徑。
科技引領、數據支撐、業態創新、跨界融合,看湖南文旅如何搭乘5G快車,實現智慧文旅大提速。
科技引領,探索5G落地文旅產業
如今,「刷臉」進景區、無接觸支付、智慧導覽地圖、智慧廁所等已成為湖南智慧旅遊的「標配」。數字賦能於景區的方方面面,帶上手機行走其間,就能聽見萬物互聯的未來之聲。同樣,景區還可利用5G、AI、大數據等技術,減少人工的使用,為遊客提供精準、高端、貼身的服務,構建豐富多彩的旅遊消費新業態,為遊客提供全新的酷炫旅遊體驗,也使智慧景區建設與湖湘文化結合更加相得益彰。
從《交互體驗:攔門酒》中,感受熱情的花瑤娘家人送上的臘肉醇香;從《石縫中走出來的花瑤》中,感受天籟般地山歌迴響和四季變幻的花瑤美景;從《聖潔的瘋狂》中,零距離感受花瑤婚俗……8月26日,2020年湖南(夏季)鄉村文化旅遊節主題活動之一——文創IP《花瑤喜宴》品鑑活動在隆回縣虎形山大花瑤景區揭開神秘面紗。全劇運用全息投影、數控科技等媒體藝術手段,讓觀眾在虛實相交中,觸見日月星辰、飛花流水、石瀑、稻田、屋舍、山脈、山花。
5G+AR雲、5G+AI遊記……12月11日,在湖南省智慧文旅發展論壇現場,湖南聯通發布了5G智慧文旅新產品,包括景區一體化管控平臺、智助遊、智慧文旅雲平臺、紅色革命教育基地數字孿生產品等具備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創新文旅應用,豐富省內各景區、文博場館的數位化應用。在論壇展示區所展出的各種5G+智慧文旅產品,受到廣泛關注,智慧文旅新鮮體驗讓現場觀眾們躍躍欲試。現場,湖南省部分市州文旅廣(體)局及重點景區與各市州聯通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依託本地化服務助力具體應用的落地和各市州縣數字文旅發展。
湖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文旅廳黨組書記、廳長禹新榮表示,要將科技創新融入文化和旅遊發展全過程,拓展網際網路技術在文化和旅遊領域的應用,加快文化旅遊大數據工程建設,推進全省智慧旅遊體系建設,利用大數據、人工智慧、5G等新技術,逐步實現文化旅遊智慧監管、智慧營銷和智慧服務,打造更多文旅新產品、新場景、新業態。
業態創新,文旅「雲直播」風生水起
智慧文旅新鮮體驗讓現場觀眾們躍躍欲試。圖片均由湖南省文化和旅遊廳提供
「鎮館之寶《楊貴妃》,一層薄紗,兩面風情……」3月27日晚,湖南湘繡博物館副館長方菁在網上直播間演示雙面全異繡高難度技法,數萬名網友足不出戶「雲」遊博物館,數十種特色文創產品成功上線銷售。
4月12日,在嶽陽樓景區,講解員劉芳和李佳戴上麥克風,開始了對景點的導覽講解,從景區巴陵勝狀(南大門)開始起步,到五朝樓觀、雙公祠、碑廊、觀景臺、南極瀟湘牌坊、嶽陽門、氣象萬千牌坊,最後登上了主樓嶽陽樓。與以往不同的是,這一次講解員化身網絡主播,講解對象也由熙熙攘攘的遊客變為了直播屏幕後一雙雙好奇的眼睛。伴隨著她們的解說,直播鏡頭帶著大家多維度觀賞嶽陽樓的精美景觀,引領網友在直播中登臨千古名樓,感悟巴陵勝狀。
這是疫情期間,文旅部門與湖南聯通合作,利用5G直播技術在景區開展的一場雲上旅遊直播,通過直觀、互動、趣味性的5G直播,吸引關注熱度達100萬次。為豐富百姓文化生活、推動文旅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湖南聯通陸續在張家界天門山、南嶽衡山、邵陽崀山等多個5A級著名景點開啟景區實況直播,24小時不間斷展現湖南奇峰異石、浮雲縹緲、星雲璀璨的自然風光。
5G網絡與VR技術的結合可以為遊客提供不同角度、不同視角身臨其境的體驗,還可提供景區直播、遊客直播、在線點播等定製化服務。湖南聯通相關負責人介紹,5G網絡與視頻質量管理平臺配合,劃分專用切片,為直播尤其是遊客個人直播提供高質量的網絡環境。VR技術為遊客提供720度的沉浸式體驗。通過直播間、點播間、彈幕等形式,遊客可以留下自己的感受,進行線上互動,彈幕上還可加載景區的推薦信息,提供信息推廣服務。
雲直播催生文旅行業融合5G等的新業態,開拓了旅遊新可能,同時挖掘線上消費潛力,拉動文旅產業經濟增長。
數據支撐,共建智慧文旅平臺
運營商大帶寬、低時延的5G網絡可以助力景點實現全息投影、水幕投影、AR/VR互動,帶入感和互動體驗,而運營商大數據的應用,則讓文旅部門能夠獲知遊客的行為和需求。
停留6小時以上的旅客數據、遊客畫像分析、景區閘機實時數據、高速自駕車車流量數據、氣象情況、酒店入住數據、投訴和諮詢數據 ......打開張家界市智慧旅遊線上平臺,以上數據一目了然。文旅部門可通過對大量數據的挖掘和分析進一步完善相關管理工作,根據遊客的特徵和偏好,提供有力的旅遊產品和服務,利用大數據進行產業運行狀況分析,有效的運行監測,對產業實施有效的管理。
「大數據與文旅融合,為我省各級文旅管理部門、文化場館、文旅企業提供了監測預警、行業監管、數據分析、精準營銷等數字服務,對創新產品供給、改善經營管理、提高服務質量產生了重大意義。」禹新榮表示,文化是內容,旅遊是載體,科技是手段,「文化+旅遊+科技」的新模式正在重構文旅產業鏈。
湖南省文化和旅遊廳與湖南聯通圍繞5G+智慧旅遊開展全面深度合作,向湖南聯通授牌「湖南省文旅融合大數據基地」。目前,湖南聯通已與湘潭、張家界、湘西州、郴州等多個地市合作,建設文旅大數據平臺。湖南聯通黨委書記、總經理譚明介紹,湖南聯通大數據資源豐富,擁有4億手機信令數據和10億騰訊的微信數據及其他OTA(空中下載)數據。多年來,湖南聯通通過研發和實踐,逐步形成智慧文旅的產品體系。為文旅管理部門提供全域旅遊解決方案、產業監測和應急指揮平臺、旅遊大數據平臺;為景區提供景區一體化管控平臺;為遊客提供一碼遊、一機遊等產品。
近年來,湖南出臺了《湖南智慧文旅發展指導意見》和《湖南智慧文旅頂層設計方案》,不斷擴大數字內容生產、完善智慧文旅服務體系、優化數字文旅發展環境,積極培育數字文旅發展生態,形成了智慧文旅「1249」發展體系暨「一中心、兩體系、四平臺和九工程」的發展舉措,為文旅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