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人本教育」之路 引領師生全面而有個性發展

2020-12-22 和訊

瀋陽市第二十七中學校長葛海豐

從教27年,葛海豐勤懇耕耘無私奉獻,留下了桃李滿天,也留下了兩鬢染霜。作為瀋陽市第二十七中學校長,他高瞻遠矚提出了「人本教育」理念,並以「人本教育」為內核輻射開去,構建學校追求本真的文化體系。他教育情懷深厚,堅守黨的教育方針,忠於黨的教育事業,傾力助推新時代瀋河基礎教育現代化,全心奉獻於師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

務實探索創新傾情奉獻瀋河基礎教育

從普通教師成長為名校長,從課堂到講堂,從理論到實踐,從個人學習到團隊提升,這一過程中,讀書是葛海豐進步的階梯,思考是他解決問題的鑰匙,創新是他實踐探索的追尋。

他曾率領瀋陽市實驗中學,以「和諧而厚德,揚長以致遠」理念,指導「作文評改課」,引入「慧海」智能管理系統。在「中國教育學會中小學整體改革專業委員會」第十六屆基地會議上,他的《在研磨中靜待花開——瀋陽市實驗學校教師專業發展探索與實踐》的經驗交流取得巨大反響,使實驗中學成為國內基礎教育中一顆閃亮新星。

擔任二十七中學校長以來,他確立「人本教育」辦學理念,引領學校迅速提升辦學質量和社會影響力。他的教育理念和辦學經驗先後被兄弟學校借鑑,為區域教育的內涵發展發揮了明顯引領示範作用。

擔當求是高效

致力二十七中優質發展

懷著對二十七中的一份真摯情感,葛海豐以「珍惜、奉獻」為核心的「老校長」精神鞭策自己,鞠躬盡瘁無私奉獻。

在他的帶領下,學校克服諸多困難實現校園封閉管理;升級改造學校軟硬體;深入一線指導課程、課堂改革;狠抓內涵擴大宣傳提升學校影響力;平穩和諧完成新併入學校人員安置。今年來,二十七中學高考連創歷史新高,2018年高考考入清華、自主招生、高分段人數都取得歷史性突破,2019年學生崔芳菲以657分成績奪得瀋陽市高考文科狀元。

葛海豐以「人本教育」理念引領教育現代化。他挖掘學校歷史,科學定位辦學理念,紮實推進「人本管理、人本德育、人本課程、人本課堂、人本研訓、人本評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構建與完善「學校內部自主『管、辦、評』」機制,創新現代學校制度。

在葛海豐的帶領下,二十七中學創新驅動銳意改革亮點頻現。他推進高三系列感恩勵志教育、全員生涯規劃教育、綜合素質評價等,務求學生自主發展;立足實際挖掘潛力,藉助資源開發豐富課程;定製量表,引領課堂觀察,推進課堂改革;力推語文、物理學科快速發展,引領瀋陽學科教學;打造「女足」「機器人」特色項目享譽省內,共同助推二十七中高位優質發展。

信念仁愛廉潔

帶動高素質專業化隊伍建設

作為校長,葛海豐重視並發揮黨組織作用。他大力推動校黨委組織結構改革,讓黨支部建在年部,讓黨小組建在備課組,這樣實現了政治思想引領和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機融合,效果顯著。

一線教師及家屬婚喪嫁娶病困,教工各項文體活動,都有他的身影。創立學校教師「秋實」獎、星級班主任獎,葛海豐親自幫教師規劃專業發展路徑。他關注家庭教育,親自上講臺為家長授課。他甚至親自督促高標準改造師生食堂、暖氣、廁所,為每個教室安紗窗、吊扇,用實際行動折射出對學校每個細節的關愛。他嚴格推行學生一日常規,努力「讓成績成為習慣的副產品」,雖工作繁忙,但最愛走進課堂,走近老師和學生。

鑽研筆耕引領

無私奉獻教育智慧

葛海豐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注重科研興校,強調教師隊伍科研能力提升,親自主持多項國家、省市課題,並成功轉化。他的專著《教育行者》以及主編的《教師專業發展的實踐與探索》,編著的《微信公眾平臺與高中教育相結合之探索》等,全面提升教育實踐智慧,更好地發揮了輻射引領作用。其中《教育行者》在2016年1月被評為「瀋陽市教科研優秀成果」。

作為省專家型名校長、瀋陽市優秀專家、市拔尖人才,區名校長工作室、市名優校長工作坊主持人、導師,葛海豐多次在本校或赴外地,指導全國各地校長;他先後被推舉遼寧省創新方法與人才培養研究會常務理事、瀋河區人民代表大會第十八屆人大代表等職,廣泛收集社會各界意見建議,並熱心社會公益活動,傳遞教育聲音,為百姓代言。

本報記者吳佳

(責任編輯:李顯傑 )

相關焦點

  • 人本教育的本質特徵及踐行路徑
    >一、人本教育的本質特徵是把人培養成「人」人本教育強調師生是教學活動中互為促進的兩個主體,它以關注全體(而不是部分)教師和學生健全成長發展的需求,並在確立核心素養思想的指導下發動全體師生群策群力逐步地、適時地、恰如其分地創造條件滿足師生這些需求作為學校工作的起點和歸宿。
  • 注重個性道德,回歸人本教育
    摘  要:教育的人本宗旨古已有之,而當前很多教育模式卻逐漸走向反面:教條,順從使得學生個性喪失;空洞說教卻遠離生活;急功近利而道德教育功能缺失,所以對此應該讓人生教育和道德教育真正走進學校,改善學校功能,培養造就具有鮮明個性的完滿的人,實現教育的回歸。
  • 創新教學組織,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
    四川省雙流棠湖中學為適應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和高考綜合改革提出的新要求,以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為出發點,積極探索實施選課走班,並圍繞選課走班教學,著力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改革學校各項教學保障制度,形成了科學規範、運轉有序的教學組織管理體系,對《指導意見》「創新教學組織管理」等要求進行了積極探索。一是創新教學組織。《指導意見》提出,「要因地制宜、有序實施選課走班」。
  • 孫睿:做有選擇的教育 打亮師生生命底色
    在當前仍以高考分數論成敗、提倡師生埋頭苦讀的高中教育背景下,他大膽地開展了一系列地教育改革實踐,提出了「做有選擇的高中教育」的辦學理念,關注師生個性成長,培養師生「成為最好的自己」。說到青島第十五中學一年多來突飛猛進的發展,孫睿告訴記者,他來到學校的第一件事就是給全校老師們做了一場名為《繼承、改革、創新、發展》的報告。他說,十五中是市政府創建的第一所完全中學,以前的辦學質量一直都在全市名列前茅,在老百姓中也享有良好的口碑。學校多年來一直都是全國民主先進單位,他前幾任的校長在堅持「以人文本」「人本立校」方面留下了寶貴的經驗。「十五中這幾年發展步伐稍微慢了些,這其中有很多原因。」
  • 名師引領,走教育改革之路
    教師的成長帶動著孩子的成長,教師的發展影響著學校的發展。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不斷學習,適應時代的需求,走適應社會、學校、自身的改變之路。 1.要改變自己的認識。明確什麼樣的學校是好學校?學校是孩子們必須經歷的地方經歷即閱歷;是孩子們有了嬉戲的地方,遊戲即學習;是允許孩子出錯的地方,改錯即成長;是孩子們生長想法的地方,想法即智慧;是孩子們走過童年的地方,童年就是快樂的記憶。所以教師要充分發揮孩子的主動性,用教育的智慧來提高孩子學習和參與的主動性。 什麼是教師?老師是和孩子共同成長的夥伴和朋友,要用心呵護每一個孩子。 2、教師要重構自己的學識方式。
  • 「智慧教育」經驗:以信息化引領學校高質量發展
    2014年,全面創建智慧校園,2015年牽手科大訊飛,相繼引入大數據精準教學系統與個性化學習手冊,利用人工智慧技術轉變教學模式,真正意義上實現因材施教和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副校長解壯麗總結道,「我們將大數據分析應用於精準教學,為師生提供正確、詳細的現實狀態和發展變化的分析依據,使靜態、階段、共性的分析管理變為動態、過程、個性的分析管理,確保學校教學質量的高位穩定。」
  • 走幸福教育之路:為每位學生的終生幸福奠基
    走幸福教育之路:為每位學生的終生幸福奠基 2005年05月20日14  如今,麻城市華英學校關於幸福教育的探索已碩果纍纍。這裡教師樂教,學生樂學,被當地人喻為幸福教育的樂土。這裡爽心悅目的環境,閃光奪目的成績,春風滿面的師生,都讓人感到,華英師生有享受幸福的理由。  華英人有理由幸福  負責學校招生工作的丁齊周主任,談起華英去年招生盛況時說:「那才真的叫火爆!人如潮湧!
  • 傳承黃炎培職教思想 走特色職業教育發展之路
    以「中華」兩字命名,教育救國,志存高遠;以「職業」兩字定格,使命和責任無尚光榮。學校成立之初,開設了鐵工、木工、紐扣等專業,促進了傳統製造業的發展,為抵制西方舶來品,發展民族工商業培養了大批技術人員。抗戰時期,學校與時代同呼吸、共命運,培養了一批愛國志士,在救亡圖存中實現價值,為國家獨立、民族解放做出了重要貢獻。
  • 學習理論之發展—人本主義學習理論
    人本主義學習理論強調人的潛能、個性與創造性的發展,把自我實現、自我選擇和健康人格作為目標的學習理論。因此它深刻影響了世界範圍內的教育改革。3、人本主義學習理論1)有意義的自由學習觀羅傑斯將學習分成意義學習和無意義學習,有意義學習,不僅僅是一種增長知識的學習,而且是一種與每個人各部分都融合在一起的學習,是一種使個體的行為、態度、個性及對未來行為方針選擇發生重大變化的學習
  • 荷塘鎮致力於建設「智慧教育特色」小鎮 走特色發展之路 「一校...
    「水有源,故其流不窮;木有根,故其生不窮。」在教育領域亦然。自2010年來,荷塘鎮堅持「讓教育與生命成長同道」的理念,引領各所學校走「理念同源,特色自主」之路,特色項目在荷塘各所學校裡遍地開花。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新時代,荷塘教育在黨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堅持立德樹人,踏準發展節奏,致力於建設「智慧教育特色」小鎮,以教育信息化引領教育現代化,為學校特色教育插上「智慧的翅膀」。
  • ...鎮致力於建設「智慧教育特色」小鎮 走特色發展之路 「一校一品...
    「水有源,故其流不窮;木有根,故其生不窮。」在教育領域亦然。自2010年來,荷塘鎮堅持「讓教育與生命成長同道」的理念,引領各所學校走「理念同源,特色自主」之路,特色項目在荷塘各所學校裡遍地開花。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新時代,荷塘教育在黨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堅持立德樹人,踏準發展節奏,致力於建設「智慧教育特色」小鎮,以教育信息化引領教育現代化,為學校特色教育插上「智慧的翅膀」。
  • 王志強:培養全面而有個性的學生
    王志強要求稠城一校教育集團,結合城市有機更新工作,強化校園布局頂層設計,發揮教育集團校區優勢,創新突破管理機制,傳承百年老校優良校風,融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在落實、落細、落小上下好功夫,他還要求稠城中心校樹立「大教育」理念,強化對民辦教育機構服務意識,積極聯繫鎮街相關部門,幫助解決困難問題。
  • 五中全會特稿:科學發展引領中國人本化改革
    兩年來的建設和發展實踐堅定了一個信念:科學發展觀是統領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根本指導思想,解決中國的發展問題,必須牢固樹立和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  (二)「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這是《論語·鄉黨》中的一段。     與中國「人本」傳統一脈相承,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
  • 莒縣安莊中學正心立德引領師生雙發展
    齊魯在線訊(通訊員 王瑞軍)莒縣安莊中學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紮實推進學校德育工作:正心立德,引領師生雙發展。   第一,「三線並行」推進德育集體大教研。班主任德育教育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關鍵環節。為提升班主任德育水平,高效開展德育工作,學校首創德育集體教研,充分發揮班主任隊伍的集體智慧,做實做細德育工作。
  • 深化教師文化建設 促進學生有個性地發展
    點擊標題下「第一教育專業圈」可快速關注 【
  • 和美教育 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摘 要:和美教育是提升師生生命價值的素質教育個性化實踐模式,獲得山東省基礎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促進了學校內涵提升和學生個性發展。該成果形成兩部專著《教育因和諧而美麗》《和美教學法的基本理念與實踐》,並獲得青島市首屆基礎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市29屆社科成果一等獎。兩篇論文分別在《人民教育》發表,《中國教育報》分別於2012年4月18日、2014年6月25日以《創設和美育人環境 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張星:實施「和美教學法」 實現師生生命價值》為題介紹學校和美教育辦學經驗。
  • 南昌三中:以信息化引領學校高質量發展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千年前,「初唐四傑」之一王勃筆下的南昌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千年後,信息科技飛速發展,信息化浪潮席捲全球,南昌市勇立潮頭,積極推進「網際網路+教育」,構建「網際網路+」條件下的人才培養、教育服務及教育治理新模式,實現南昌「智慧教育」又好又快發展。
  • 「六七八」工程引領生態教育 多元發展描繪壯麗彩虹
    「七彩」:由彩虹年級開展的七項大型學生活動,大型活動注重主題教育,強化思想引領,旨在豐富的校園文化、悅納學子心靈。「八微」:八項周末「微德育」活動,「微德育」活動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親情體驗,在細節的生活中促進學生身心發展,於細微之處見神韻。
  • 人本主義課程理論
    在課程目標方面,人本主義的基本觀點是課程的功能不僅僅是提供知識,而且是通過知識達到個性的自由和解放,滿足人的需要實現人的潛能,反對布魯納培養社會精英的目的追求,認為培養社會精英的目的追求會導致人的畸形,所以人本主義的教育目的培養的是「完人」,功能完善的人。
  • 北京有牧者談神學教育:神本主義與人本主義要平衡
    神學教育對於教會的發展意義深遠重大。北京一家庭教會的牧者喜樂牧師有著多年神學教育和培訓的經驗,日前,基督時報的同工邀請他分享了自己對於神學教育的一些感受與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