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市第二十七中學校長葛海豐
從教27年,葛海豐勤懇耕耘無私奉獻,留下了桃李滿天,也留下了兩鬢染霜。作為瀋陽市第二十七中學校長,他高瞻遠矚提出了「人本教育」理念,並以「人本教育」為內核輻射開去,構建學校追求本真的文化體系。他教育情懷深厚,堅守黨的教育方針,忠於黨的教育事業,傾力助推新時代瀋河基礎教育現代化,全心奉獻於師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
務實探索創新傾情奉獻瀋河基礎教育
從普通教師成長為名校長,從課堂到講堂,從理論到實踐,從個人學習到團隊提升,這一過程中,讀書是葛海豐進步的階梯,思考是他解決問題的鑰匙,創新是他實踐探索的追尋。
他曾率領瀋陽市實驗中學,以「和諧而厚德,揚長以致遠」理念,指導「作文評改課」,引入「慧海」智能管理系統。在「中國教育學會中小學整體改革專業委員會」第十六屆基地會議上,他的《在研磨中靜待花開——瀋陽市實驗學校教師專業發展探索與實踐》的經驗交流取得巨大反響,使實驗中學成為國內基礎教育中一顆閃亮新星。
擔任二十七中學校長以來,他確立「人本教育」辦學理念,引領學校迅速提升辦學質量和社會影響力。他的教育理念和辦學經驗先後被兄弟學校借鑑,為區域教育的內涵發展發揮了明顯引領示範作用。
擔當求是高效
致力二十七中優質發展
懷著對二十七中的一份真摯情感,葛海豐以「珍惜、奉獻」為核心的「老校長」精神鞭策自己,鞠躬盡瘁無私奉獻。
在他的帶領下,學校克服諸多困難實現校園封閉管理;升級改造學校軟硬體;深入一線指導課程、課堂改革;狠抓內涵擴大宣傳提升學校影響力;平穩和諧完成新併入學校人員安置。今年來,二十七中學高考連創歷史新高,2018年高考考入清華、自主招生、高分段人數都取得歷史性突破,2019年學生崔芳菲以657分成績奪得瀋陽市高考文科狀元。
葛海豐以「人本教育」理念引領教育現代化。他挖掘學校歷史,科學定位辦學理念,紮實推進「人本管理、人本德育、人本課程、人本課堂、人本研訓、人本評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構建與完善「學校內部自主『管、辦、評』」機制,創新現代學校制度。
在葛海豐的帶領下,二十七中學創新驅動銳意改革亮點頻現。他推進高三系列感恩勵志教育、全員生涯規劃教育、綜合素質評價等,務求學生自主發展;立足實際挖掘潛力,藉助資源開發豐富課程;定製量表,引領課堂觀察,推進課堂改革;力推語文、物理學科快速發展,引領瀋陽學科教學;打造「女足」「機器人」特色項目享譽省內,共同助推二十七中高位優質發展。
信念仁愛廉潔
帶動高素質專業化隊伍建設
作為校長,葛海豐重視並發揮黨組織作用。他大力推動校黨委組織結構改革,讓黨支部建在年部,讓黨小組建在備課組,這樣實現了政治思想引領和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機融合,效果顯著。
一線教師及家屬婚喪嫁娶病困,教工各項文體活動,都有他的身影。創立學校教師「秋實」獎、星級班主任獎,葛海豐親自幫教師規劃專業發展路徑。他關注家庭教育,親自上講臺為家長授課。他甚至親自督促高標準改造師生食堂、暖氣、廁所,為每個教室安紗窗、吊扇,用實際行動折射出對學校每個細節的關愛。他嚴格推行學生一日常規,努力「讓成績成為習慣的副產品」,雖工作繁忙,但最愛走進課堂,走近老師和學生。
鑽研筆耕引領
無私奉獻教育智慧
葛海豐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注重科研興校,強調教師隊伍科研能力提升,親自主持多項國家、省市課題,並成功轉化。他的專著《教育行者》以及主編的《教師專業發展的實踐與探索》,編著的《微信公眾平臺與高中教育相結合之探索》等,全面提升教育實踐智慧,更好地發揮了輻射引領作用。其中《教育行者》在2016年1月被評為「瀋陽市教科研優秀成果」。
作為省專家型名校長、瀋陽市優秀專家、市拔尖人才,區名校長工作室、市名優校長工作坊主持人、導師,葛海豐多次在本校或赴外地,指導全國各地校長;他先後被推舉遼寧省創新方法與人才培養研究會常務理事、瀋河區人民代表大會第十八屆人大代表等職,廣泛收集社會各界意見建議,並熱心社會公益活動,傳遞教育聲音,為百姓代言。
本報記者吳佳
(責任編輯:李顯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