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美教育 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2020-12-11 中國教育新聞網

申報類型:校長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發布時間:2017-11-23 10:11

摘 要:

和美教育是提升師生生命價值的素質教育個性化實踐模式,獲得山東省基礎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促進了學校內涵提升和學生個性發展。該成果形成兩部專著《教育因和諧而美麗》《和美教學法的基本理念與實踐》,並獲得青島市首屆基礎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市29屆社科成果一等獎。兩篇論文分別在《人民教育》發表,《中國教育報》分別於2012年4月18日、2014年6月25日以《創設和美育人環境 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張星:實施「和美教學法」 實現師生生命價值》為題介紹學校和美教育辦學經驗。學校連續獲得第34屆、35屆世界頭腦奧林匹克創新大賽冠軍,該事件2015年被評為青島教育十件大事,2016年學校評為青島最具影響力學校。

【創新緣由】

1.提出新的教育價值觀。「和美育人,育和美人」從系統論觀點整體建構教育教學活動;從生命高度用動態生成的觀念詮釋教育教學活動;用美的特性改善教育活動,開發教育活動獨特的育人價值。2.探索出素質教育的個性化實踐模式,和美教育研究解決了當前學校教育教學中諸多不和諧現象。2012年青島市召開教學現場會、2016年青島市首屆教學成果現場會推廣該模式,模式適應於基礎教育小學教學整體改進和提升。3.提出新的課堂教學過程觀。教學過程是師生作為教學雙主體間的交往(對話、合作、溝通),是在動態生成中得以展開和實現;教學過程呈現的基本形式是:有向開放---交互反饋---集聚生成等三個相對區別又關聯的步驟組成。

【實施過程】

1.探索階段。2008年8月起,學校以全國和省課題為引領,比較借鑑先進教學理念,進行學校教育的理念定位,探索實施路徑。青島大學師範學院的專家到校指導,初步形成了和美教育的辦學理念和實施策略。文獻研究法、調查研究法和行動研究法是該階段的研究方法。2.成型階段。2011年11月起,聚焦和美教育的深度實踐和內涵提升。以人的發展為核心,和美教育的內涵由內而外依次涉及到德育實效性研究、課堂教學的改進、課程的規劃與開發、學校管理改進等諸多層面。個案研究法、行動研究法和經驗總結法是該階段主要方法。3.發展階段。2012年9月起,與葉瀾教授領銜的華東師範大學「生命實踐」教育學研究院合作,通過專家引領、專題研討和實踐反思,實現理念提升和策略完善。具體圍繞四大方面展開,一是構建「和美養德」目標體系和課程體系,引導學生進行道德情感體驗,養成美的行為習慣。二是實施和美教學法,打造「和美課堂」。三是基於和美文化的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四是基於和美教育理念加強學校管理改進。個案研究法、行動研究法和經驗總結法是該階段主要方法。4.推廣應用階段。2014年4月起,成果《教育因和諧而美麗》《和美教學法的基本理念與實踐》出版發行,6篇文章在全國教育核心期刊發表。和美教育在青島市三所學校推廣應用,效果顯著。學校承辦全國、省市推廣研討會11次,經驗交流16次。經驗總結法和行動研究法是該階段的主要研究方法。

【效果亮點】

1.探索出和美教育特色學校建設模式。「和美教育」研究成果獲得山東省首屆基礎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2.探索出「和美養德」的實施策略。通過構建「和美德育」目標體系和課程體系,使德育教育目標具有層次性,課程載體多元性,實施更有針對性。班級建設通過小崗位設置、班級文化和主題班隊活動,凸顯班級個性特點。2013年「和美養德」品牌被評為青島市十佳德育品牌。3.探索出和美教學法的實施策略。通過「一說、二備、三效、多評」實施策略,將課前、課堂和課後練習起來,實現教學過程的系統建構,教學內容的縱向練習;其「四環節十步驟」教學基本模式,突出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鼓勵學生思維創新,促進學生個性充分發展。實施學科素養多元評價工程,促進學生個性發展。採取「多幾把尺子,同一把尺子多幾次測量和自選幾把尺子」相結合的辦法,對學生進行科學評價。《和美教學法的基本理念與實踐》先後獲得青島市社科成果一等獎,青島市首屆基礎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4.探索出基於和美文化的學校課程整體構建與實施策略。將國家和地方課程育人目標(包括當前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標準)與學校和美教育的個性育人目標契合,提出了「培養身心和諧發展的時代和美少年」的課程育人總目標,統領「54321」學校課程整體構建。《基於和美文化的學校課程構建與實施》獲得山東省首屆優秀課程整合案例評選一等獎。5.提升了學校綜合辦學水平。學生在全國省市組織的英語、藝術、體育、科技創新、信息技術比賽中,獲得國家級金銀獎260餘人次,省市級一二等獎920餘人次。教師有50多篇文章在《人民教育》等教育刊物發表。學校獲得了山東省規範化學校、山東省教學示範校、全國頭腦奧林匹克活動特色學校、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等多項榮譽稱號;先後承辦中國教育學會小學數學年會等重要學術會議15次,並進行經驗交流。《中國教育報》多次對學校特色進行深度報導,國內多個教育考察團前來考察學習。

相關焦點

  • 踐行「和美教育」 提升育人品質
    這五年,學校朝著「和生萬物,建造幸福」的美好願景,融入「以和諧為生、以和順為進、以和睦為情,構建和諧社會,促進社會發展」的地域文化打造校園文化特色;這五年,學校踐行「和為貴,斯為美」傳統文化理念,積極營造「和諧善育」的教風,以生為本,師生共長,圍繞學生建設和美好學的成長課堂,引領學生與課堂和諧發展;這五年,學校構建美的德育評價體系,以培養「和於心、美於行」的陽光美少年為目標,形成百花齊放的和諧校園。
  • 深化教師文化建設 促進學生有個性地發展
    點擊標題下「第一教育專業圈」可快速關注 【
  • 為好奇心「遮風擋雨」 因材施教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本文轉自【新華每日電訊】;上海包玉剛實驗學校:因材施教促進學生個性充分發展愛因斯坦有句名言:「每個人都是天才,但如果你用爬樹能力來斷定一條魚有多少才幹,它整個人生都會相信自己愚蠢不堪。」以教育視角看,這句話點明了只有因材施教,才能讓不同學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悅。在上海包玉剛實驗學校,「你與別人一樣嗎」「你有什麼不一樣」「你喜歡這個『不一樣』嗎」,是對每個新入學孩子的「開學三問」。記者看到,這種旨在促進學生個性充分發展的教育理念,已融進課程、課堂、活動、實踐等各個環節,正在對學生成長成才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 中考改革要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地發展
    一個地區的中考《考試說明》,是指導該地區初中教學的綱領性文件,它決定了初中教學改革的基本走向,某種意義上也決定了學生的前途命運。北京市發布的2018年中考《考試說明》,增加了考試科目,完善了考試評價方式,並對考試內容和分值進行了大膽調整,這有利於中學全面發展素質教育,可謂亮點多多。
  • 創新教學組織,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
    四川省雙流棠湖中學為適應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和高考綜合改革提出的新要求,以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為出發點,積極探索實施選課走班,並圍繞選課走班教學,著力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改革學校各項教學保障制度,形成了科學規範、運轉有序的教學組織管理體系,對《指導意見》「創新教學組織管理」等要求進行了積極探索。一是創新教學組織。《指導意見》提出,「要因地制宜、有序實施選課走班」。
  • 生態教育促「和美」 以愛育愛共生長
    北碚實驗幼兒園還一直致力幼兒園健康教育研究,2009年被確立為北碚區首批健康特色學校。近年,在引入高瞻課程,踐行「主動學習」教育理念的基礎上,深入開展開放式運動區域活動實踐研究,最大限度支持幼兒自主參與運動活動,促進幼兒健康發展。
  • 依託綜合實踐活動 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教師隊伍建設、加強智慧化校園建設、構建特色校園活動、發展學生個性特長等途徑,為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國家課程校本開發  陝師大錦園學校結合「以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為導向,著力發展核心素養,特別是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以適應快速變化的社會生活、職業前途和個人自主發展的需要,迎接資訊時代和知識社會的挑戰」的課程目標,精心培育「和」文化育人理念,整體架構了以「和」為核心素養的學校課程體系,創建了錦園中學的「三層四類」「和」課程體系,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 個性發展能否作為教育的目的?
    主要研究領域為教育基本理論、教育哲學、教育改革、價值觀教育等。出版《教育學的文化性格》《知識轉型與教育改革》《公共教育學》《教育哲學的責任與追求》《教育哲學》等學術專著和教材。當前,培養學生的個性或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已經成為一種教育目的的時尚。
  • 求真啟善 以美立人 三新學校東部校區打造和美教育
    學校位於三新北路300號,現有規模59個班,學生數近3000人。建校以來,學校取得了可喜的成績,逐步成為一所社會認同、家長滿意、學生喜歡、科技藝術特色鮮明的家門口的好學校。近幾年來,學校更是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教育教學質量在全區名列前茅。
  • 如痴如醉 詮釋教育情懷——和美教育集團校長張穎
    城陽區和美教育集團校長張穎如是說。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顆草去教育家顧明遠教授說:「校長之於學校,猶如靈魂之於軀體。」對於這句話,張穎十分認同,身為一名校長,認為自己不僅要懷揣著對教育如痴如醉的情懷,還要擁有每一位教師發自內心願意追隨的人格魅力。
  • 和而不同揚個性 美美與共更精彩——廣東省東莞市大嶺山中學紮實...
    原標題:和而不同揚個性 美美與共更精彩——廣東省東莞市大嶺山中學紮實推進「和美教育」實踐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也是一所學校的根基。它體現了學校的教育品質和辦學追求,成為師生前行的動力之源和共有的精神家園。
  • 洛陽市西工區實驗小學 讓和美文化陪伴師生幸福成長
    在書香樓頂的七色彩虹上,也鐫刻著該校的辦學理念——「讓和美文化陪伴師生幸福成長,著力培養有民族根基的現代人 」,寓意在和美文化的陪伴下的實小師生必將擁有七彩人生。    「校園文化歸根到底是一種環境教育,必須對師生的心靈有所觸動才能形成一種環境教育,發揮其潛移默化的薰陶作用。」
  • 少年宮活動促進學生個性特長發展
    學生在多項少年宮活動裡便會因為自己的喜愛及個性特長得到鍛鍊,學校歷來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對於成績偏下的學生也能讓他們體會到自己的長處和自信,從而激發起讀書的求知慾望。 舞動青春,放飛夢想,一個個優雅的舞姿顯示出學生的自信與活力。
  • 澳大利亞多元教育文化 | 致力發展特殊才能,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
    20世紀70年代開始,地處亞太地區邊緣處的澳大利亞就開始實行多元文化主義,澳大利亞教育注重發展學生個體的才能,鼓勵學生們善於在學習中發現潛能和特長,鍛鍊學生們思考能力以及合作精神。為此澳大利亞還建立了非常完善的國家教育體系,基礎教育的完善程度非常高,致力於發展學生個體特殊才能,產生了多名諾貝爾獎獲得者。
  • 科橋教育通過多元化的活動 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活動從選題到執行全程由科橋教育學生會負責,據總策劃顧宇飛同學介紹,科橋學生會是獨立的學生組織,直屬校長辦公室管理,下有四個部門。各部門本著「服務」學生、服務「學校」的宗旨,自行策劃組織學生活動,為豐富課外生活、繁榮校園文化、促進校園建設貢獻力量。
  • 阜寧縣郭墅中心小學:踐行感恩教育 構建和美校園
    阜寧縣郭墅中心小學的感恩教育源於「郭墅」這個美麗的傳說:明朝的郭子興為了感恩朋友的幫助,將新建的別墅贈送朋友,故得名「郭墅」。為了讓郭墅的孩子傳承感恩,阜寧縣郭墅中心小學從2010年9月開始全面啟動「懂感恩,會做人」主題教育活動。經過十年的實踐,活動成效得以彰顯,感恩教育成了學校和美的生活樂章。
  • 談談閱讀教學如何發展學生的個性
    「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在語文教學中,學生的敢想敢說、充滿好奇、異想天開、堅持己見……以及許多「美麗的錯誤」,往往是健全個性、創新人才的隱含表現。但從目前的閱讀教學現狀來看,儘管教師們的教育觀念、教學方法有所改變,但忽視學生獨特感受和領悟,無視學生個性存在和發展的現象仍然十分嚴重,教師潛意識中仍然希望學生的閱讀理解符合常規符合成人所謂的標準。
  • 發揮差異化評價優勢 促進學生多元化發展
    教育評價導向是整個教育實踐導向及學校辦學導向的指針,淄博市張店區齊盛學校堅持「讓每個生命勃然綻放」辦學宗旨,充分發揮差異化評價優勢,促進學生多元化發展,真正把教育評價改革的總體方案落到實處,落到細處,落到深處。一是實施差異化發展評價,促進學生學業進步。
  • 堅持勞動技術教育 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多年來,我校始終高度重視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堅持因地制宜,堅持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堅持教育為「三農」服務。把勞動技術教育和學校勞動實踐基地作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有效載體,為當地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從學生和地方雙重實際出發,挖掘資源,逐漸形成了具有本土氣息,符合當地經濟發展需求的勞動技術教育特色,有力地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 素質教育——促進新時代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要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完善立德樹人機制,扭轉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堅決克服唯分數、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的頑瘴痼疾,提高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