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發布時間:2017-11-23 10:11
和美教育是提升師生生命價值的素質教育個性化實踐模式,獲得山東省基礎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促進了學校內涵提升和學生個性發展。該成果形成兩部專著《教育因和諧而美麗》《和美教學法的基本理念與實踐》,並獲得青島市首屆基礎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市29屆社科成果一等獎。兩篇論文分別在《人民教育》發表,《中國教育報》分別於2012年4月18日、2014年6月25日以《創設和美育人環境 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張星:實施「和美教學法」 實現師生生命價值》為題介紹學校和美教育辦學經驗。學校連續獲得第34屆、35屆世界頭腦奧林匹克創新大賽冠軍,該事件2015年被評為青島教育十件大事,2016年學校評為青島最具影響力學校。
【創新緣由】
1.提出新的教育價值觀。「和美育人,育和美人」從系統論觀點整體建構教育教學活動;從生命高度用動態生成的觀念詮釋教育教學活動;用美的特性改善教育活動,開發教育活動獨特的育人價值。2.探索出素質教育的個性化實踐模式,和美教育研究解決了當前學校教育教學中諸多不和諧現象。2012年青島市召開教學現場會、2016年青島市首屆教學成果現場會推廣該模式,模式適應於基礎教育小學教學整體改進和提升。3.提出新的課堂教學過程觀。教學過程是師生作為教學雙主體間的交往(對話、合作、溝通),是在動態生成中得以展開和實現;教學過程呈現的基本形式是:有向開放---交互反饋---集聚生成等三個相對區別又關聯的步驟組成。
【實施過程】
1.探索階段。2008年8月起,學校以全國和省課題為引領,比較借鑑先進教學理念,進行學校教育的理念定位,探索實施路徑。青島大學師範學院的專家到校指導,初步形成了和美教育的辦學理念和實施策略。文獻研究法、調查研究法和行動研究法是該階段的研究方法。2.成型階段。2011年11月起,聚焦和美教育的深度實踐和內涵提升。以人的發展為核心,和美教育的內涵由內而外依次涉及到德育實效性研究、課堂教學的改進、課程的規劃與開發、學校管理改進等諸多層面。個案研究法、行動研究法和經驗總結法是該階段主要方法。3.發展階段。2012年9月起,與葉瀾教授領銜的華東師範大學「生命實踐」教育學研究院合作,通過專家引領、專題研討和實踐反思,實現理念提升和策略完善。具體圍繞四大方面展開,一是構建「和美養德」目標體系和課程體系,引導學生進行道德情感體驗,養成美的行為習慣。二是實施和美教學法,打造「和美課堂」。三是基於和美文化的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四是基於和美教育理念加強學校管理改進。個案研究法、行動研究法和經驗總結法是該階段主要方法。4.推廣應用階段。2014年4月起,成果《教育因和諧而美麗》《和美教學法的基本理念與實踐》出版發行,6篇文章在全國教育核心期刊發表。和美教育在青島市三所學校推廣應用,效果顯著。學校承辦全國、省市推廣研討會11次,經驗交流16次。經驗總結法和行動研究法是該階段的主要研究方法。
【效果亮點】
1.探索出和美教育特色學校建設模式。「和美教育」研究成果獲得山東省首屆基礎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2.探索出「和美養德」的實施策略。通過構建「和美德育」目標體系和課程體系,使德育教育目標具有層次性,課程載體多元性,實施更有針對性。班級建設通過小崗位設置、班級文化和主題班隊活動,凸顯班級個性特點。2013年「和美養德」品牌被評為青島市十佳德育品牌。3.探索出和美教學法的實施策略。通過「一說、二備、三效、多評」實施策略,將課前、課堂和課後練習起來,實現教學過程的系統建構,教學內容的縱向練習;其「四環節十步驟」教學基本模式,突出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鼓勵學生思維創新,促進學生個性充分發展。實施學科素養多元評價工程,促進學生個性發展。採取「多幾把尺子,同一把尺子多幾次測量和自選幾把尺子」相結合的辦法,對學生進行科學評價。《和美教學法的基本理念與實踐》先後獲得青島市社科成果一等獎,青島市首屆基礎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4.探索出基於和美文化的學校課程整體構建與實施策略。將國家和地方課程育人目標(包括當前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標準)與學校和美教育的個性育人目標契合,提出了「培養身心和諧發展的時代和美少年」的課程育人總目標,統領「54321」學校課程整體構建。《基於和美文化的學校課程構建與實施》獲得山東省首屆優秀課程整合案例評選一等獎。5.提升了學校綜合辦學水平。學生在全國省市組織的英語、藝術、體育、科技創新、信息技術比賽中,獲得國家級金銀獎260餘人次,省市級一二等獎920餘人次。教師有50多篇文章在《人民教育》等教育刊物發表。學校獲得了山東省規範化學校、山東省教學示範校、全國頭腦奧林匹克活動特色學校、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等多項榮譽稱號;先後承辦中國教育學會小學數學年會等重要學術會議15次,並進行經驗交流。《中國教育報》多次對學校特色進行深度報導,國內多個教育考察團前來考察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