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橋教育通過多元化的活動 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2020-12-16 中國網科學頻道

想像下,一所學校由學生自己組織活動,選擇自己喜歡的活動,結果會怎樣?近日,上海科橋教育開展環保主題周活動,以知識講座、研討會、辯論賽、學術課題研究等形式宣貫上海垃圾分類政策,提高校園環保意識,受到全校學生的熱烈歡迎。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活動從選題到執行全程由科橋教育學生會負責,據總策劃顧宇飛同學介紹,科橋學生會是獨立的學生組織,直屬校長辦公室管理,下有四個部門。策劃部:活動發起者和組織主腦,負責社團活動的策劃與協調以及內部學生的溝通對接;組織部:協同策劃部活動,負責宣講活動方案並通知到班級個人,協助主題活動的後勤保障工作;學習部:協同策劃部活動,以學術成績優秀的學生為激勵,在考試以及競賽活動前發揮動員作用,負責學科、團體競賽的組織和成員選拔;體育部:負責體育主題活動的組織與培訓,包括球類比賽、田徑比賽、健身健體、體能訓練等;宣傳部:保障及時有效的活動宣傳,以文案、照片、海報、視頻等多種宣傳方式擴大活動影響力。各部門本著「服務」學生、服務「學校」的宗旨,自行策劃組織學生活動,為豐富課外生活、繁榮校園文化、促進校園建設貢獻力量。

科橋環保主題周活動海報

除學生組織的社團活動外,科橋教育一直致力於通過設置多元化的活動,以塑造學術核心競爭力為目標,給學生提供從基礎知識到優秀綜合素質的漸進式發展機會。

從本學期開始,科橋教育共開設了學術、競賽、體育、藝術等各類近30種活動,既滿足學生不同的需求,也更好地拓展他們的視野,發展潛能。

貫穿全年的學術活動 培養基礎核心能力

科橋重視學術能力培養,每年會篩選出優秀的學術競賽名單供學生選擇,以數學項目為例,學生可參加包括UKMT Senior Mathematical Challenge(英國數學協會數學挑戰賽)、UKMT British Mathematical Olympiad Round 1(英國數學奧林匹克競賽1)、UKMT British Mathematical Olympiad Round 2(英國數學奧林匹克競賽2)、UKMT Intermediate Mathematical Challenge, IMC(英國數學協會綜合挑戰賽)、UKMT Kangaroo/Olympiad(英國數學協會袋鼠/奧林匹克競賽)、ASDAN Maths Tournament, AMT(阿思丹美式數學競賽)等在內的17個世界級競賽,幾乎每個月一場。同時在每周一到周四的活動課期間還有專門的學術競賽輔導課,幫助學生在競賽中取得勝利。2018年,科橋在NEC(全美經濟挑戰賽)中國區總決賽中獲得團體銅牌的佳績,展現了非凡的學術實力。

與學術競賽呼應的是名人學術講座、實驗室研學等學術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獲得經驗和能力的進步。名人學術講座主要邀請行業的優秀學者、企業家、教授等開展主題演講,講座嘉賓包括知乎百萬粉絲博主馬前卒,同濟大學博士生導師葉愛君教授等。實驗室研學地點涵蓋同濟大學工程抗震實驗室、華東師範大學言語聽覺學科實驗室,獨具特色的實驗室研學課程為孩子學習物理、數學、心理知識提供一個良好的平臺。

人文社科方向,除了商賽、英語演講課、批判性思維訓練等,科橋還會與滬上名國際學校合作開展企業參訪和調研、支教類等拓展活動。

圍繞學術展開的活動,不斷建立科橋學生的信心,讓他們發現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勇於探索專業領域,以學術成就激勵自己持續進步。

重視課外活動 全面發展綜合素質

科橋對課外活動的重視一點也不遜色與課堂,不僅會嚴格管理,也會創造更多機會,讓所有同學有所收穫,有所發展。除了強大的學術活動外,科橋學生還能參與音樂、戲劇、藝術等創意活動,以及籃球、橄欖球、桌球、羽毛球、飛盤等各種體育活動,獲得身體素質的健康發展。

各種節日和晚會,讓科橋的學生很快適應學校的環境,比如萬聖節COSPLAY、聖誕節晚會等,既能了解西方的傳統文化,也在互相配合中加深同學感情,融入集體。

2018聖誕節晚會合影

另外,科橋鼓勵學生發展批判性思維,通過課程學會思考和提出問題,表達自己的意見並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案,以發展未來世界需要的技能。

在教職工與學生比例高達1:5的情況下,科橋的學生得到充分的個性化關注。教師可以發現學生的獨特個性,並根據他們的興趣和特點,為他們規劃適合的學術課程和活動。

總之,像科橋教育這樣能夠權衡課堂並增強學習相關性的運營管理模式,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顯而易見。從某種程度上說,科橋教育也許是將學術框架和課外活動策略完美融合的最佳範本。

相關焦點

  • 學生Connor在科橋教育的一天:充實且美妙
    因為老師們意識到,當學生發掘並養成根深蒂固的興趣時,就會在學習過程中投入更多的精力和熱情。如此,只要老師稍加指導和促進交流,學生就能獲得持續的學習進步。  在科橋,創新的教育方式還幫助學生完善未來競爭中最需要的技能:學習力、溝通力、批判性思維、創造力、協作、跨文化能力等等。正如科橋的責任與使命:「培養獨立創新、思辨務實的全球化人才」。
  • 科橋教育緣何成為更具吸引力的國際課程學校
    未來甚至與機器人一起工作,這就意味著當今的教育除了要求專注學業成就外,還要確保他們具備全面廣泛的技能和綜合素質,科橋教育正是這樣一所幫助學生終身成長的IGCSE和ALevel課程學校,通過公益支教、學生會活動、社會實踐、學術競賽等多種方式,將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作為學術成績外的核心精神。
  • 發揮差異化評價優勢 促進學生多元化發展
    教育評價導向是整個教育實踐導向及學校辦學導向的指針,淄博市張店區齊盛學校堅持「讓每個生命勃然綻放」辦學宗旨,充分發揮差異化評價優勢,促進學生多元化發展,真正把教育評價改革的總體方案落到實處,落到細處,落到深處。一是實施差異化發展評價,促進學生學業進步。
  • 研學活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福建日報APP-新福建11月30日訊(通訊員 溫欣 李秀霞 黃鎮湧 文/圖)為增強學生國防意識和愛國主義精神,培養學生吃苦耐勞、艱苦樸素品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11月27日,南靖縣第三實驗小學黨支部組織六年段少先隊員進行為期兩天一夜的「紅領巾淨化靈魂 強健體魄」研學活動。
  • 依託綜合實踐活動 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原標題:依託綜合實踐活動 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2020年10月22日,「西安好課堂」之第11屆「師大錦園之秋」綜合實踐課程觀摩研討活動暨西安市綜合實踐活動研究中心揭牌儀式在陝師大錦園小學成功舉行
  • 碩博師資配套,科橋教育加速上海A-Level學校變革
    A-Level學校發展、國際課程進步等方面,發揮了關鍵性的作用。與此同時,受A-Level課程人才短缺,以及國際化課程發展不均衡等因素影響, A-Level學校將面臨巨大的師資難題。據科橋教育沈星校長透露,科橋正在集中精力考核培養優秀的中教人才骨幹。他同時指出,中教才是國際課程的教學主力,家長要從根本上轉變觀念,國際課程需要深厚的英語能力,但並非只有配置外教才能顯示出優越性。
  • 堅持勞動技術教育 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多年來,我校始終高度重視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堅持因地制宜,堅持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堅持教育為「三農」服務。把勞動技術教育和學校勞動實踐基地作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有效載體,為當地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從學生和地方雙重實際出發,挖掘資源,逐漸形成了具有本土氣息,符合當地經濟發展需求的勞動技術教育特色,有力地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 促進青年學生全面發展
    「《誠信故事》是每周主題班會活動的內容之一,學生通過讀誠信故事,談閱讀體會,講身邊誠信事例,將誠信內化於心,外顯於行。」該校德育負責人賀光輝介紹道。 除了校本課程,該校還將誠信教育滲透到各學科教學中,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善於抓住時機,培養學生誠實守信的優秀品質。
  • 科橋學院肯辛頓A-Level項目落地上海 中英正式籤約
    沈校長期待通過此次與Astrum教育集團的合作,能夠合力將科橋學院A-Level中心打造成一個中西融合、樹德育人的國際化學校。英國Astrum教育集團總裁Mark Labovitch也隨後分享了此次合作的契機和感受。他表示,A-Level是一個非常優秀的課程和考試體系,對中國學生來說,A-Level考試證書堪稱進入國際頂尖大學的「黃金護照」。
  • 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新思想新要求,特別是在全國教育大會和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為新時代義務教育改革發展指明了方向,必須認真貫徹落實。二是回應人民群眾的期盼。進入新時代,人民群眾的需求正在由「有學上」向「上好學」轉變,亟需深化教育教學改革,進一步提高義務教育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義務教育。三是深化教育自身改革的需要。
  • 揚帆遠航——科橋教育隆重舉行2020屆畢業典禮
    6月21日下午,科橋教育舉行了一場溫馨又不失儀式感的畢業典禮,百餘名畢業生、家長、老師共同見證了這一難忘的歷史時刻。據悉,科橋教育本屆畢業生取得了良好的升學成果。全體學生共獲得海外一流名校錄取通知書59封。其中,英國G5超級精英大學13封,英國Top10大學(2020QS)48封,澳洲Top3大學4封,加拿大Top10大學3封,人均至少獲1封世界Top30大學預錄取。約70%獲英國G5大學預錄取,100%獲英國Top10大學預錄取。科橋教育李校長在畢業典禮上致辭。
  • 農村小班化教學模式的可行性策略,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小班教學遵循個體化教育的基本理念,堅持教育機會均等和教育資源共享的原則,旨在促進教學的正常運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小班教學模式的目的是為學生提供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機會,以便學生獲得全面的發展。由於學生個性的差異很大,因此在各種教學活動中存在明顯的偏見。因此,教師需要根據個人差異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
  • 開展多元化通識課程 促進鄭商學子全面發展
    通識中心基礎課程不僅是學習專業課程的保障,更是學生全面發展的基石,通識中心本著「以學生為中心」和培養「應用型、創新型、複合型」人才的理念,在基礎課程建設中,落實學校辦學定位
  • 劉延東強調:深入實施素質教育 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劉延東在出席人大附中素質教育成果展示活動時強調 深入實施素質教育  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出席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素質教育成果展示活動時強調,要認真學習貫徹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和教育規劃綱要
  • 豐富語言教學基礎課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烏蘭浩特蒙古族小學以語言教學為基礎豐富課程內容,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讓孩子的未來有更多的選擇。  從開學至今,五年四班的包佳敏總會和愛好演講口才的小夥伴,利用課間操時間一起練習校史館的講解。
  • 嘉祥縣第四中學聚焦核心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近年來,嘉祥縣第四中學貫徹落實《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要求,依託學校「三名」工程建設,探尋核心素養與學校實踐的對接點,大力發展素質教育;聚焦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通過一系列基於學生核心素養培育的改革行動,打造區域教育特色,全面提升教育質量。
  • 科橋教育精英講堂:博士教授雲集 打造精品學術平臺
    日前,科橋教育精英講堂迎來本學期最後一期講座。主講嘉賓邀請到清華博士、同濟博士生導師吳昊教授,以「數學遇見人工智慧:漫談深度學習」為主題,探討大數據時代背景下人工智慧與計算數學之間的關係與影響。全方位展示數學的獨特魅力的同時,為科橋教育師生帶來一場豐盛的知識盛宴。
  • 教育持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關鍵在於人的發展,既表現為提升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也表現為提高不同職業者的知識水平和技能的提升等。  70年來,不斷推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70年來,我國逐漸確立了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得到紮實推進,個體的成長需求不斷得到滿足,教育的育人功能凸顯。
  • 素質教育——促進新時代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要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完善立德樹人機制,扭轉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堅決克服唯分數、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的頑瘴痼疾,提高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 通識教育學院院長劉瑞平:深化教育教學改革 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秉承為學生提供高質量通識教育服務理念,不斷拓展學生知識和能力結構,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而成立的二級教學單位。其中體育教學通過體育俱樂部制教學,成立20個體育俱樂部,並採取「活動、訓練、比賽」的形式,培養學生掌握2項技能,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同時瀋陽城市學院興建各類體育場館40餘個,體育設施場地齊全;美育教學通過10個藝術團,採取「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