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祥縣第四中學聚焦核心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2020-12-27 大眾日報

□呂新輝 張子晗

坐落於曾子故裡嘉祥縣城區,濃鬱的地域特色、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使嘉祥縣第四中學有了堅實發展的根基。她天然秉承了祥城的優秀傳統文化,又自然融合了富有朝氣的現代文明,走進嘉祥四中,特點鮮明的地域文化和現代化的教學設施交相輝映,使人們強烈地感受到她擁有的底色——濃鬱的儒家香書之韻,和諧洋溢的人文關懷,敬業奉獻的精神,求實創新的活力。

近年來,嘉祥縣第四中學貫徹落實《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要求,依託學校「三名」工程建設,探尋核心素養與學校實踐的對接點,大力發展素質教育;聚焦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通過一系列基於學生核心素養培育的改革行動,打造區域教育特色,全面提升教育質量。

倡樹師德師風

構建德育教育體系

建設優秀教師團隊,當從師德師風建設著手。高尚的師德、完美的人格是教師團隊戰鬥力的靈魂。幾年來,嘉祥四中大力實施「立師德、鑄師魂」工程,以「敬業、愛生、奉獻」為主題,開展師德培訓,提高教師素養;建立師德師風制度,樹立規範意識;完善師德考評,激發競爭活力;倡樹「一訓三風」,劃定師德「四條紅線」(即不準接受學生家長宴請;不準接受家長錢物;不得向學生推銷教輔材料;不準進行有償家教)等。

四中通過倡樹「以人為本,敬業奉獻」,引導教師樂業、勤業;開展「鑄師魂、修師德、樹師表、練師能」活動,陶冶師德,培養師能,磨礪師志,塑造師表;號召發揚「五種精神」(即樂於從教的敬業精神、求真求實的科學精神、團結互助的合作精神、不甘落後的拼搏精神、愛生如子的園丁精神、不計得失的奉獻精神),樹立為人師表形象;關注教職工的「三大指數」(教職工的健康指數、幸福指數和事業指數),讓教職工有歸屬感、安全感。

通過師德師風活動的開展,嘉祥四中不僅形成了無私奉獻的師魂、誠實正直的師德、全面發展的師觀、教書育人的師能和嚴謹治學的師風,也使四中認識到:教師只有具備良好的師德,才能真正擔負起教書育人的使命,才能用良好的思想品質、高尚的道德情操去影響感召學生,才能給學生印上自己學校的DNA,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構建德育教育體系,提高學生德行素養。學校德育工作始終堅持以「立德樹人」為導向,堅持「立德樹人」,多舉措、立體式推動核心素養培育落實,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校全方位構建以「感恩勵志」為主題、「自主管理」為特色、「主題活動」為載體、「文明養成」為核心的德育教育體系。升旗儀式、主題班會、校園廣播、黑板報、宣傳欄、電子屏、勵志標語、育賢長廊等都是啟迪、影響學生的陣地;校外之家志願者服務隊、心理諮詢室、太陽草文學社、校刊《心聲》、3D列印和陶藝製作興趣小組以及各種藝體社團都是學生張揚個性、參與歷練、實現自我管理與成長的舞臺。

德育教育滲透學科教學,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學校把德育教育滲透在相關學科教學中,要求教師將專業知識講授與德育工作有機結合,以課程為載體,做學生核心素養培育的引領者,幫助學生建立書本知識與現實生活之間的有機聯繫,在開放的德育教育中不斷拓展思路,開闊視野,創生意義,從而提高學生的道德意識和綜合素養。

核心素養培育

校園處處有「落點」

在教育教學的實踐中,嘉祥縣第四中學始終把為每一個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作為育人的目標,以核心素養培育為突破口和著力點,拓寬多種渠道,積極開展回歸教育本源的教育教學實踐,引領校園健康和諧發展。

傳統經典,浸潤學生的核心素養。學校秉承優秀傳統文化、創新現代文明,提升學生素養,構建文明校園的宗旨,將傳統文化和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緊密融合,把優秀的傳統文化融入第一課堂、日常管理、校園文化和社會實踐,積極構建傳統文化資源進校園的育人體系,推進校園文明建設和人才培養。開發以傳統文化作為研究方向的校本課程,讓學生走進傳統文化之中。通過開展「經典誦讀」活動,讓學生在讀經典中養德行、學做人,引領他們走進文化經典的聖殿,汲取豐富的精神食糧;打造以「孝德」為主題的校園文化,使孝德文化彌散在學校的各個角落,以增民族之豪情、養人文之氣韻。這不僅影響了師生,還增加了學校發展的內涵,形成了學校一道富有特色的亮麗風景。

素養文化,滋潤師生心靈。學校堅持「書香與文明相融」的校園環境建設理念,讓每一個角落都散發著學習的氛圍。在校園門口、操場、學校外牆、門廳、校園醒目位置設置了弘揚核心價值觀,矢志實現中國夢等系列板塊,幫助師生將自己的理想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聯繫起來,激發為中華崛起而奮發努力的決心和信心。用名言警句、宣傳警示牌等點綴於校園之中,使學校更富有育人的內涵。操場與教學樓之間布置了師生書畫作品、名人畫像、各種專項教育常識和學生社團活動剪影等,使學生在榜樣的激勵中不斷增強自信、超越自我;校園多處設置了內容豐富的專欄櫥窗和功能完善的教師活動室,定期公布師生參加各項比賽的成績、榮譽,優秀學生名單,優秀教師事跡介紹等,讓校園文化內化為學生核心素養成長的動力。

聚焦核心素養

綻放精彩課堂

圍繞核心素養,四中從課堂到課程進行大膽改革和創新,構建完善了「六環節課堂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是轉變教師的教學理念,優化學生學習方式,充分體現「三主」原則,打造高效課堂,實現師生共發展的一種教學模式。它以「學」為中心,強調「教師系統引導下發掘學生潛質、自主學習」。讓學生經歷學習過程,養成學習習慣,掌握學習方法,培養學習能力,了解一種思想,形成一種價值觀。它不僅適應了現代教育發展的要求,也與核心素養中的樂學善學和勇於探究不謀而合。

在課程建設上,除開足國家課程,學校還積極構建「自主選擇、多元多樣、豐富多彩」的「校園學習活動」特色課程,涵蓋德育特色課程類、藝體特色課程類、學科課程拓展延伸類、素質和技能提升類、實踐活動類等,為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提升保駕護航。每個學科選準一個突破點,全力打造培育校,充分發揮其輻射帶動作用,推動全區學科教學發展。藝體及綜合實踐等學科圍繞學校的特色建設,與語、數、英等學科整合,信息技術學科與科技創新、創客教育整合,形成聚焦核心素養,提升教學質量的合力。

藝體教育全發展,個性特長增能力。藝體教育是素質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不僅對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具有其他教育學科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藝體教育也已成為當前學校中考成績的增長點。四中圍繞「辦特色學校、育特長學生」的辦學目標,尋找新課程與學生需求、成才、發展的最佳結合點,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創新教學方式、加強師資建設、豐富教研活動、推進精細管理。初一、初二年級根據學生興趣愛好,打破級部、班級界限,組建興趣小組,利用課餘時間開展活動,不僅讓學生在音樂、美術、體育等方面有所發展,還營造了充滿濃鬱文化藝術韻味的校園環境,也為文化課成績處於邊緣的學生創造了升學機會。近年來,學校特長教學和普通教學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形成了有利於學生素質全面提高和差異發展的校園學習氛圍,提高了學校的整體辦學水平,增強了學校的知名度,擴大了學校的影響力。

家校共建,拓寬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渠道。隨著社會事業的快速發展,家校共建已經越來越受到學校的重視,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為目的的家校共建教育,成為整個教育事業整體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在家校共建活動中,創建家長學校;設立家長委員會;建立家訪、家長來訪制度;建成家校聯繫網絡,搭建家校互通互動平臺;定期召開家長會、家教工作研討會、家庭教育專題講座;開展家長聽課、評教、評議活動等共促學校發展。學校始終堅持每年定期開展「課外訪萬家」活動。這一活動學校教師全員參與,走進社區、走進鄉村,不漏每一生、不掉每一戶,要求家訪教師備好「家訪課」,熱情地向家長介紹黨和政府的關懷、學生在學校的各方面表現情況,詳細向家長了解了學生在家的生活和學習情況、向家長介紹學校的有關教育教學工作情況和已取得的成績,虛心聽取家長對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意見和建議等並及時做好反饋。通過家校共建,學校和家庭實現了「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相互促進,共同提高」,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了家學校之間的密切關係。

搭建核心素養平臺

展現四中學子風採

嘉祥四中一直以來十分重視學生核心素養提升培育工作,以「完善自我,綻放人生」為核心,通過搭建多種展示平臺,展現學生優秀的素養,讓他們人人盡展、人人出彩。

3D列印,是近幾年風靡全球的一項新興技術。現在,3D列印已來到校園,並對教學方式、學習方式產生深刻的影響。為了適應這一發展趨勢,提高學校的科技創新水平,拓寬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生的創新活力,創建學校特色品牌,四中一方面籌建3D列印室,一方面加強師資培訓,組織教師赴創建學校參觀學習。目前,3D列印創客活動正常有序開展,學生興趣高漲,有12名學生的作品獲得了專利,近期又參加了濟寧市組織的創客產品展覽,獲得好評。初步嘗試獲取了成功,四中將繼續研究開發3D列印技術應用多元化,有效利用到教學中去,教師不僅可以利用3D列印模型進行教學,還可以利用該技術幫助學生吸收和消化知識,訓練學生的創造能力。

陶瓷藝術作為中華傳統藝術的根脈,對中國傳統文化有著深遠的影響,是我國寶貴的文化遺產和文化象徵。為了豐富學生校園生活,發揚和傳承中國傳統陶藝藝術,提高學生的創新及動手能力,四中組建了陶藝製作室,組織有興趣的同學開展製作陶藝活動,並將傳統文化和時代氣息結合起來,製作了一件件栩栩如生的作品,並和3D列印作品一起參加了濟寧市創客產品展覽會。陶藝製作活動使同學們體會到學校生活的豐富多彩,加深了對陶藝製作與作品欣賞的理解,還增強了同學之間的交流與合作能力,使同學充分展現了自己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

音樂社團陶情操,活動舞臺展才力。在校園文化建設的多元化結構中,音樂文化扮演著重要角色,音樂社團是音樂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提高藝術教育教學質量,也能在潛移默化中創造和諧的文化氛圍,提高學生的鑑賞能力,使學生成為有文化品位的人。近年來,四中積極開展音樂社團活動,先後成立了合唱社團、拉丁舞蹈社團、鋼琴電子琴社團、民樂社團等音樂社團,以音樂社團活動帶動學校文藝工作全面開展,鍛鍊了學生能力,培養了學生意志,提升了學生素養。

構建智慧校園,為提升學生核心素養助力。隨著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應用融合的不斷深入,對傳統教育教學模式、學習方式的變革產生重要影響,技術推動下的教育發展已成為我們無法迴避的現實問題,智慧教育已成為教育信息化發展的新坐標。四中應教育發展之所需,搶佔教育發展前沿和山東忠信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加強網絡基礎建設,完善智慧教育平臺、教育資源,構建「金色假日空中課堂」,在探索智慧教與學,構建新型教學模式、挖掘個性化自主學習方式、高效的教學評價手段、校本課程資源建設等方面進行了實踐和研究,取得了良好效果,得到家長與學生的好評,有力地推進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深度融合,這已成為學校發展的一個響噹噹的品牌。

開展研學旅行活動,陶冶學生情操。研學旅行是學校實現立德樹人目標的新載體,是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新途徑,是踐行「知行合一」教育理念的新方法。為了讓學生在真實世界中親身感受所學、所知,實現課堂內外知識的融會貫通,引導學生不斷發現、思考、研究和探索,學校發揮本地資源優勢有計劃地組織學生開展研學旅行活動,先後組織學生赴曾子政德教育基地、祥酒廠黨建教育基地、曾廟、室外拓展基地、尼山聖境、六藝城等開展活動,在那裡行拜師禮、瀏覽聖地美景、掌握技能、聆聽故事、磨礪意志等。在研學旅行的過程中,學生領略了祖國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豐厚了人文底蘊,鍛鍊了體魄,培養了實踐能力。

聚焦提升學生核心素養各項工作的開展,嘉祥四中溢出了一路芬芳,教學成績、藝體特長、校園文化建設、德育教育、創新成果、網絡應用等各方面全面開花,捷報頻傳:中考成績連年獨佔鰲頭,學生在各種競賽活動中獲獎不計其數,各種獎牌琳琅滿目,先後獲得了山東省規範化學校、山東省教學工作先進單位、山東省科普示範校、山東省重大課題創新教育實驗基地、山東省英語特色教學先進單位、山東省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設先進單位、省級最佳團校、山東省體育傳統學校、省級衛生學校、省級語言文字規範化學校、省市級教育示範校等國家、省、市、縣級各項榮譽多達360多項,吸引著眾人的目光。齊魯晚報、濟寧日報、市縣電視臺、《教育導報》、《基礎教育改革論壇》都作了報導。面對榮譽四中人決不懈怠,始終在「探索有佳境,奮鬥無止境」的理念下,懷著對人民的感恩、對教育的尊崇、對生命的關愛,把辦好學校作為崇高追求,力爭讓每個師生都能享受成功、收穫幸福、贏得未來。

①師生合唱團

②素質訓練

③留下重溫經典的瞬間

④恭敬行下拜師禮

⑤校園一角

相關焦點

  • 突出六大核心素養考查 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原標題:突出六大核心素養考查 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 嘉祥縣第四中學 新校區新面貌迎新生
    本報嘉祥訊(通訊員 張子晗)9月1日,是嘉祥縣第四中學嘉和校區啟用的第2天,學校迎來第一批初一新生。據了解,嘉祥縣第四中學嘉和校區規劃新建合用實驗樓11000平方米,教學樓7000多平方米,投資6000萬元。
  • 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與核心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基本內容:自1980年代以來,中國的教育領域開始探索素質教育的思想觀念和實踐方法。在中國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計劃綱要中也明確指出:「教育部將組織研究並提出各個階段的學生發展建議。核心素養體系闡明了必要的特徵和關鍵能力學生必須滿足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強調個人修養,社會關懷以及家庭和國家的情感,並更加重視獨立發展,合作與參與以及創新實踐。」推動了我國素質教育的全面,深化改革。因此,核心素養也被定義為學生在學習中滿足社會發展和個人成長需要的品格和能力。
  • 重慶市教育學會2016年學術年會召開 聚焦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
    華龍網12月2日11時23分訊(王靜)今(2)日上午,重慶市教育學會2016年學術年會在重慶市第十一中學校舉行,年會以「聚焦核心素養,提高教學質量」為主題。    來自全國的知名教育專家、重慶市各區縣的教育同仁匯聚南岸,就發展學生核心素養,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 凝練學生發展核心素養 培養全面發展的人
    研製《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一項重要舉措。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研究的背景與意義是什麼?有哪些主要指標以及如何在教育實踐中落實?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研究課題組負責人就這些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 「培訓教研」聚焦落實核心素養,全面提升教育質量
    這樣才能突破人才培養模式、課堂教學方式和綜合素質評價的瓶頸,聚焦與落實核心素養,全面提升我市教育水平,培養造就一支人民滿意的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這是擺在我們『教育人』面前的一個緊迫而重要的課題……」福清市委教育工委委員、市教師進修學校書記、校長遊孫瑛在開班儀式上的指導性發言拉開了福清市第二屆「教師學習周」活動的帷幕。
  • 聚焦核心素養 做中國好教育——基於核心素養的課程改革(河南濮陽...
    10月20日上午8點30分,模塊一:基於核心素養的課程改革案例觀摩活動設四個分會場,同時在濮陽縣第二中學、濮陽縣第二實驗小學、濮陽縣第四實驗小學、濮陽建業國際學校進行。第一階段  尋找第一模塊:基於核心素養的課程改革案例觀摩   時間:8:30-12:00 第一模塊共分課堂觀摩、特色課程展示、教師專業成長展示三個板塊。
  • 嘉祥縣第三中學特色發展紀實
    第二部曲:科研治理促質量嘉祥縣第三中學多年來堅持科研興校,大興科研之風,以科研的高質量推進教學的高質量發展。開展師德承諾活動,每學期教師人人手寫一份師德承諾書,放置在辦公桌醒目位置,時時溫習,並以適當形式向學生、家長公開,自覺接受社會監督。開展教師業務素質大提升活動,大力支持教師參加各種形式的培訓學習,著力培養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育智慧。一年來,3人被評為嘉祥縣名師,12人被評為嘉祥縣教學能手,1人被評為濟寧市優秀教師,2人被評為濟寧市教學能手,校長李廣安被評為濟寧市第四屆名校長。
  • 深化特色建設與內涵發展 全面發展學生核心素養
    統籌/楊光明文/諶磊 楊小燕圖片來源:鶴山市教育局以學校特色建設推動內涵發展近年來,鶴山市以全面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為目標,實施特色教育項目帶動戰略,大力推進學校品牌建設,形成「特色項目—學校特色—學校品牌」的效應。
  • 數學教學中,注重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數學核心素養基於認數、計算、測量、統計等具體的數 學知識與技能而形成的數學的思想與方法,具有綜合性、整 體性和持久性。數學核心素養並不是分離在課堂教學之外的, 而是與數學課堂教學活動密切相關的,比如學生通過課堂學 習理解了計算算理,掌握了正確的計算方法,那麼學生就具備了初步的運算能力。因此,小學數學教師的教學過程中, 要注重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從而切實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 西渡學校:聚焦學科核心素養 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奉賢·桐鄉「跨省攜手 優化隊伍」教師專業成長主題交流活動 聚焦學科核心素養 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 指向學生發展核心素養 南岸區啟動三期課程領導力建設
    總結課改經驗成果    從學前到高中 南岸區全學段發展學生核心素養她希望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能給南岸引入更廣博豐富的優質教育資源。同時,區教委作為主管部門,要抓細抓實過程管理,為基層學校搞好服務保障。各學校要在前6年實踐基礎上,深度探索,把改革推向縱深,出經驗、出特色。    以聚焦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課程改革如何在南岸區落地開花?取得了哪些成效?
  • 培育學生核心素養 引領學校優質發展
    在教育部2014年印發的《關於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第一次提出「核心素養體系」這個概念。2016年9月13日,《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研究成果在京發布。教育界普遍認為,根植中國傳統文化、回應中國現代化召喚、緊跟中國實際和學生需要,又從基礎教育改革中吸取營養的「核心素養」,將為中國新時代教育發展指引方向。
  • 西安市曲江第二中學召開「聚焦課堂教學求本真 落實核心素養促發展...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文件精神,著力培養學生全面發展,12月11日下午,西安市曲江第二中學組織開展的「聚焦課堂教學求本真 落實核心素養促發展」課堂教學交流研討活動在學校報告廳隆重召開。
  • 遵循五原則三要點,讓教學評價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全面發展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提到「語文課程評價的根本目的在於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2017年版)》指出「評價應以促進學生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升和學習能力的提高為目的」。提高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學評價應緊密圍繞核心素養這一目的來展開設計。
  • 聚焦核心素養,鄭州市第107初級中學「同課異構」構出不一樣的精彩
    聚焦核心素養鄭州市第107初級中學「同課異構」構出不一樣的精彩「知識核心時代」已逐漸走向「核心素養時代」,學校的任務絕不再是「灌輸」知識,而是給未來發展提供核心素養。鄭州市第107初級中學深入探索學科核心素養,培育自由、健康、全面、和諧發展的「真」人,於12月10日,開展「學科核心素養和課堂教學轉型」同課異構教研活動。初中數學,王小華老師和王海豔老師面對「核心素養下要採取什麼樣的課堂變革」「核心素養何以實現教學轉化和教學目標的實現」等思考開展「角」專題的同題異構。
  • 聚焦學生核心素養 提升建班育人能力
    教壇閃光」、「聚焦班級管理 撥動學生心弦」、「立德樹人 智慧引領」、「創建和諧班級 播種幸福教育」等,並組織了豐富多彩的特色活動。  據悉,第六屆班主任文化節,以「聚焦學生核心素養  提升建班育人能力」為活動主題,以打造平臺、優化機制、加強培育為活動目標,在為期10個月的活動期間,向廣大班主任提供了系列豐富多彩的「文化大餐」:
  • 聚焦核心素養 走向深度學習
    11月27日,康巴什區第二輪課改推進會圓滿落下帷幕,此次課改推進會以《康巴什區第二輪「生本教育 學本課堂」課堂教學改革實施意見》為指導,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聚焦學生深度學習,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凸顯學校文化建設,推動區域教育均衡發展,體現了康巴什教育的品質與內涵。
  • 落實學生主體地位 促進師生共同發展——聚焦陝西省渭南市尚德中學...
    原標題:落實學生主體地位 促進師生共同發展——聚焦陝西省渭南市尚德中學目標敘寫下的「目標導引四步教學」法走進陝西省渭南市尚德中學高二年級的一間教室,正在進行的是由趙軍豔老師組織的一堂英語課,本節課學習的是《Unit 3 A Master of Nonverbal Humour》。
  • 聚焦化學課堂改革 提升學生核心素養
    為強化海安市初中化學課堂改革,提升學生核心素養,11月30日,由海安市教師發展中心教研部和師培部聯合舉辦的初中化學課堂改革研討活動在江蘇省海安市城南實驗中學成功舉行。本次活動由海安市教師發展中心副主任朱永侃主持,全市初三化學老師參加了研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