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強化海安市初中化學課堂改革,提升學生核心素養,11月30日,由海安市教師發展中心教研部和師培部聯合舉辦的初中化學課堂改革研討活動在江蘇省海安市城南實驗中學成功舉行。本次活動由海安市教師發展中心副主任朱永侃主持,全市初三化學老師參加了研討。
上午第二節課,城南實驗中學辦公室副主任、化學老師徐惠勇開設了題為《碳及其化合物》複習課。本節課圍繞「循環、平衡、和諧、辯證」這一主題,以生態缸為主線,從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之間的循環,過渡到碳及其化合物之間的相互轉化,進而引出生態圈的循環,增強了學生的物質轉化觀;再從生態缸的微觀「平衡」到自然界的宏觀「平衡」,提升了學生將化學知識運用到生活實際中的能力和社會責任感。整節課設置了書寫相關方程式、設計實驗裝置、動手實驗操作等活動,引導學生進行深度思考,不斷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科學探究能力,讓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進一步得到了提升。
課後,徐惠勇給大家分享了本節課的構思設計和化學課如何從生活體驗中挖掘學科知識,再從學科知識遷移到生活實際的心得體會。參會的化學同仁對本節課進行了點評,大家一致認為,這節課是一堂能夠體現化學課堂改革的優質課。
隨後,城南實驗中學化學教研組長周萍萍老師作了《淺談化學「微粒觀」在新授課教學中構建過程》的專題講座。周老師從複分解反應入手,詳細講解了「微粒觀」的構建以及在新授課中如何實際應用,加深了與會教師對「微粒觀」的理解。
最後,朱永侃主任對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提出建議。他希望老師們在進行教學時,要站在高處,有「大格局」觀念;要關注化學課堂的主線思路,做到「上位思考、中段落實、下位落地」;要以課改課,善於積累、不斷反思,不斷發展自我。此次研討活動,通過聚焦初中化學課堂改革,採用公開課、議課互動和專題講座相結合的形式,幫助教師們深刻理解核心素養的理念,促使教師們在教學中更加關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進一步推動海安市初中化學教學的高質量發展。(江蘇省海安市城南實驗中學)
責任編輯:崔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