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黑龍江穆稜市馬橋河鎮的趙桂寧高考成績是691分。然後,他又獲得清華大學高校專項計劃招生政策加分40分被清華大學錄取。
趙桂寧家庭經濟條件不好,父母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還有一個弟弟在上初中,成績也很好。
為了減輕父母的負擔,趙桂寧在一家建築工地打工,負責人得知他的情況後,每天給他多加50元工錢當作鼓勵 。
考入清華北大,因家庭困難到工地打工的例子不只一例。
2018年,寧夏西吉縣的單小龍以676分的成績,被清華大學電子信息專業錄取,成為家鄉第一個考上清華的大學生。
單小龍家裡是當地有名的貧困戶,家裡兄妹三人,單小龍最小,大哥在工地幹活,姐姐考入銀川醫科大學,因父親單德貴身體有病,全家基本就靠大哥賺錢供弟弟妹妹上學。
單小龍接到錄取通知書的時候,還在工地打工。他使用的手機是一款按鍵的老款手機。
2018年,雲南省曲靖市會澤縣者海鎮五裡牌村的崔慶濤,以669分的高分被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專業錄取。
崔慶濤收到北大錄取通知書的時候,正和父母在一建築工地上拌砂漿,全身髒兮兮的。
2017年,山東吳橋縣的龐眾望以684分的高分,並獲農村專項計劃清華大學60分加分,被清華大學錄取。
龐眾望家生活極度困難,他的母親因幼年患嬰兒癱常年臥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其父患精神分裂症,需要家人照料;全家五口人的生活僅靠年過七旬的爺爺奶奶來維持。儘管生活如此艱難,龐眾望仍然刻苦學習,成績名列前茅。
許多人都認為「寒門難出貴子」。可是無數事實也在證明,「寒門」裡的學子只要足夠努力,整個社會都會為這份努力而打開綠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