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母乳不夠,孩子又不吃奶粉怎麼辦」?可能很多產後母乳不足的寶媽都有這樣的慣性思維,其實這屬於自我誤導,這是寶媽多慮了。
首先,孩子是不會把自己餓著的。嬰兒非常聰明,有句話叫「會哭的孩子有奶吃」,但是如果哭久了仍然沒有奶,孩子就會接受母乳的替代品,包括奶粉或者其它的食物。以前物質貧乏的年代,母親由於自身營養不足導致奶少,一碗米湯就能把孩子養大。這在以前非常普遍。所以,如果寶媽實在母乳不足,請不要擔心孩子不吃奶粉的問題。餓上一頓兩頓不吃,第三頓孩子就吃了。因此,「母乳不夠,孩子不吃奶粉」這種假設不成立。
其次,如今物質條件已經大大提高了,食物的營養也越來越充足,種類也更加豐富,這為母乳分泌提供了物質保障。所以真正產後母乳不足的寶媽這種比例是非常低的,大約只佔3%~5%左右。因此絕大多數的「母乳不夠吃」往往都是假象,主要原因包括:產後開奶不及時,推遲第一次哺乳時間,母嬰接觸少,寶媽飲食不恰當(飲食過於油膩),餵養姿勢不正確,以及還與寶媽產後睡眠不足,產後生氣或抑鬱等等這些因素有關。
如何提高母乳產量,預防產後母乳不足呢?
1、母乳的製造原料是母親血液中的營養物質,產後貧血的寶媽先要在醫生指導下糾正貧血。媽媽產後氣血虧虛,自然就影響母乳正常分泌。該補鐵劑還是要補。另外在飲食上要多攝入一些動物肝臟和動物血和瘦肉,這些是預防貧血較好的食材。
2、催乳素和催產素都受我們神經內分泌的影響,所以產後媽媽如果嚴重睡眠不足,或者經常熬夜身體得不到休息,經常生氣或發脾氣,那麼母乳就會減少。產後坐月子如果沒做好,加上帶孩子身體勞累,所以家屬一定要幫忙照顧一下孩子和媽媽,不要惹產後媽媽生氣。
3、產後一周可以吃肉,但是要吃瘦肉,不能吃肥肉,也不要喝葷湯。因為飽和脂肪的顆粒較大,會堵塞乳腺引起堵奶。飲食上每天二兩半肉(以動物瘦肉和魚蝦肉為主,每周再加80克豬肝或者40克雞肝),加1斤蔬菜,半斤水果,半兩堅果,每天要攝入2200~2300ml的水分(包括食物當中的水分)。
4、產後每天適量運動促進體液循環,提高寶媽身體的免疫力。只有我們身體素質好了,母乳才能回增加產量。如果媽媽本身病怏怏的,指望奶水充足那是不可能的哦。所以增加奶量的前提,是要保證我們身體能夠恢復到健康狀態。
5、當然了,如果母乳真的不足,也可以考慮混合餵養。每次讓寶寶先吃母乳(因為寶寶吃母乳能夠獲得較多的抗體),母乳不夠吃了再增加奶粉。不要總是擔心寶寶不會吃奶粉,寶寶餓了自然會吃的。也可以嘗試將母乳擠的奶嘴上,慢慢引導寶寶向奶粉過度。如有疑問請留言。謝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