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企聯動助力老區脫貧 軍熙棗業讓貧困地區百姓生活「紅起來」

2020-12-11 央視網

村企聯動助力老區脫貧 軍熙棗業讓貧困地區百姓生活「紅起來」

中國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8年01月07日 10:58 A-A+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1月6日,位於深山的革命老區阜平縣北果園鄉店房村的軍熙棗業有限公司正式開工投產,棗農們將一筐筐紅棗送到企業的收棗點,點著比過去收購價一公斤高几元換來的錢,棗農們歡心地笑了,企業的車間也繁忙地開始生產,掀開了溫州企業家到老區精準扶貧的新篇章。據悉,該企業投產後,每年僅店房村老百姓增加紅棗收入在200萬左右,今後每年將可分配利潤的5%作為村集體的扶貧基金,實現扶貧工作「輸血」和「造血」的相結合,支持和保障深度貧困縣打贏脫貧攻堅戰,讓貧困地區老百姓的生活「紅起來」。

  阜平是河北省農副產品出口基地縣。農副產品種類多,產量大。阜平大棗馳名中外,曾榮獲1990年河北省林業廳"優質產品"稱號、1994年全國首屆林業名特稀優新產品博覽會銀獎、1997年河北省首屆農業博覽會名牌產品、1999年昆明世界博覽會金獎、2002年樂陵全國紅棗交易會金獎、2007年中國國際林業產業博覽會金獎,2009年5月被河北省果品流通協會評為"中國大棗十強縣",同年11月被中國果蔬產業品牌論壇組委會評為"中國十大名棗"等。全縣紅棗達3000多萬株,年產上億斤,以大棗為原料的深加工發展到8大系列30多個品種,但年生產產值還不到一個億,深加工潛力巨大。

  阜平縣是革命老區。二次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工農紅軍第24軍挺進阜平,在這裡建立了中國北方第一個縣級蘇維埃政權;抗日戰爭時期,在這裡建立了中國第一個敵後抗日民主根據地,老區人民為新中國的建立付出了巨大的犧牲,做出了突出的貢獻。由於歷史原因和交通閉塞,這裡長期處於深度貧困狀態。阜平縣現在是中央軍委國防動員部的扶貧點,在該部的積極牽線和阜平縣委、縣政府的努力推動下,黃邦謙和親朋好友合作,將軍熙棗業有限公司建設項目落實在了擁有13個自然村、盛產大棗的北果園鄉店房村,紅棗及其深加工成為了黃邦謙第三次創業的目標定位所在。

  五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視察河北,多次就河北省工作特別是脫貧攻堅工作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指示。河北,成為他視察次數最多的一個省份。「沒有農村的小康,特別是沒有貧困地區的小康,就沒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牢記總書記重託,河北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扎紮實實推進脫貧攻堅,五年來,針對脫貧攻堅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各類社會幫扶主體累計向河北省投入資金136.65億元。其中直接投入資金66.86億元,引進資金69.79億元。幫助上項目17716個,資助貧困學生14422人,舉辦培訓班27098期,培訓各類人員98.91萬人(次),組織勞務輸出10.79萬人。2017年,河北出臺方案,確定對壩上地區的康保、沽源及深山區的阜平、陽原等10個深度貧困縣和206個深度貧困村進行集中攻堅。河北省將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新增脫貧攻堅資金主要用於深度貧困地區」要求,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堅持既「輸血」又「造血」,補短板、促發展,推進深度貧困縣脫貧攻堅,支持和保障深度貧困縣打贏脫貧攻堅戰。

  為響應黨中央「支持幫助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儘快脫貧致富奔小康,決不能讓一個蘇區老區掉隊」的號召,響應國家「精準扶貧」、「定點扶貧」政策,充分發揮民營經濟在扶貧工作中的示範作用,阜平縣軍熙棗業有限公司決定和店房村結成幫扶對子。扶貧基地負責人黃邦謙,是中國商業企業管理協會副會長、北京環球眾人眾輕紡市場有限公司董事長,他對老區人民有著深厚的感情,他把到深度貧困地區扶貧作為自己肩負的責任。他說:老區扶貧項目一定要做紮實,要充分利用好店房村優質的棗資源,打造集「技術研發、技術推廣、種植、加工、包裝、銷售」整個產業鏈,並將公司在「包裝設計、市場運營、渠道建設、電商銷售」的資源優勢落實到扶貧基地,將方圓20平方公裡的店房村375戶棗農辛苦種植的12000畝棗園的大棗及深加工產品銷售到全國各大城市乃至世界各處,讓廣大消費者品嘗到革命老區原生態無汙染的農產品,推進店房村大棗產業的發展,為革命老區人民早日過上幸福生活貢獻力量,幫助貧困群眾儘快脫貧致富奔小康。

相關焦點

  • 天津舉行「以決戰決勝的決心力度助力受援地區打贏脫貧攻堅戰...
    原標題:12月4日天津舉行「以決戰決勝的決心力度助力受援地區打贏脫貧攻堅戰」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二十三場  12月4日,天津舉行「以決戰決勝的決心力度助力受援地區打贏脫貧攻堅戰」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二十三場,請薊州區委書記王力軍、薊州區副區長王旭東介紹薊州區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工作的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 「走西口」故地的反貧困決戰:​革命老區忻州脫貧攻堅紀實
    這裡黃河、長城交匯握手,太行、呂梁兩山夾峙;這裡是歷史上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的交錯處,曾經金戈鐵馬,也曾商賈雲集;這裡是革命老區,也是貧困山區。  到2016年,山西省面積最大的忻州市,還有近46萬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
  • 重慶「村企共建」助脫貧
    花竹村駐村第一書記李言說,最開始全村只有一戶村民改種,其他村民都持觀望態度,但在花竹村與中建二局西南公司成立的聯合黨支部動員下,村裡的貧困戶紛紛種上脆李樹。「為了打贏脫貧攻堅戰,必須調動村民自力更生的積極性。」
  • 【助力脫貧攻堅】你笑起來真好看!他們在武川縣走向屬於自己的小康...
    呼和浩特市武川縣位於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大青山北麓,地勢南高北低,山地多,耕地少,氣候寒冷乾旱,自然資源匱乏,產業基礎薄弱,全縣總人口17.6萬人,2014年全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6064戶13050人,貧困發生率高達8.9%,是集「老、邊、山、窮」於一體的典型貧困地區,也是內蒙古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市唯一的國家級扶貧開發重點縣。
  • 跨省交流合作助力精準脫貧 紅地根文化太極文化山西太原贏讚譽
    跨省交流合作 助力精準脫貧紅地根文化太極文化山西太原贏讚譽媒體聯盟訊(郝小學 李鳳梅)2019年12月22日,旨在跨省交流合作,助力精準脫貧,推廣紅地根文化及楊氏太極文化的河北貴強集團中亞上市宣傳活動在山西太原贏得讚譽
  • 參與「百企幫千戶」工作 助力幫扶村發展
    本報訊 近日,烏當區文旅局積極協調萬象溫泉度假酒店等12家文化旅遊企業,參與「百企幫千戶」脫貧攻堅工作,實現社會力量與貧困家庭需求的有效銜接,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據了解,烏當區文旅企業針對結對村的資源優勢和短板,堅持「造血」與「輸血」相結合,通過村企合作、對口幫扶等方式推進助力脫貧攻堅。
  • 天朝上品參加百企幫百村活動 助力貧困鄉村打贏扶貧攻堅戰
    日前,貴陽大數據創客公園百企幫百村系列活動——天朝上品·糯石村魚腥草種植基地揭牌儀式暨杓坐小學捐贈儀式在納雍縣張家灣鎮糯石村舉行。據了解,納雍縣是國家級深度貧困縣,糯石村是張家灣鎮4個深度貧困村之一,總戶數為512戶,總人口為1985人,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207戶789人。糯石村境內山高坡陡,切割深,無集中連片土地,耕地為旱地,水資源匱乏,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後。產業發展較為單一、技能不強等種種原因,導致糯石村貧困人口面大,貧困程度較深。
  •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 | 找對路子 邁開步子 老區人民過上好日子
    2019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南時深入信陽革命老區,提出了要「把革命老區建設得更好,讓老區人民過上更好生活」的殷殷重託。信陽幹部群眾牢記總書記重託,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走出了一條大別山革命老區的特色扶貧路。如今,巍巍大別山蒼翠依舊,但老區人民的生產生活已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 3位代表暢聊「荊楚兒女徹底告別絕對貧困」
    來源:湖北日報    3位代表暢聊「荊楚兒女徹底告別絕對貧困」老區的脫貧故事,浸透汗水寫滿自豪「奪取了決勝全面小康的歷史性成就。5.8萬剩餘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荊楚兒女徹底告別絕對貧困。」
  • 深度貧困地區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工作經驗交流座談會發言摘登(上)
    習近平總書記今年4月在視察廣西時強調,對貧中之貧、困中之困要採取超常規措施,要加快老區建設和發展,讓老區人民儘快擺脫貧困,過上幸福日子。我們時刻牢記總書記的指示和囑託,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組織工作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政治責任,注重整合組織資源、發揮組織優勢、凝聚組織力量,深入推進抓黨建促脫貧攻堅。   推動黨員幹部增強脫貧攻堅的政治自覺和政治擔當。一是提高政治站位。
  • 貧困村變網紅村 村民吃上旅遊飯
    如今,它搖身一變,成為惠東縣為數不多的網紅打卡地。 橫江村的蝶變,是惠東縣16個省定貧困村走出貧困的縮影。近年來,惠東縣多措並舉落實各項扶貧政策和措施,脫貧攻堅取得明顯成效。像橫江村這樣,通過黨建引領,因地制宜發展鄉村旅遊和民宿取得明顯效果的村子還有不少,村民脫貧奔小康。
  • 提升貧困地區網點金融服務 農業銀行精準扶貧成效顯著
    積極推進貧困地區金融服務網絡建設  2020年12月15日,農業銀行在北京舉辦「貧困地區網點助力脫貧攻堅網點『雲開業』發布會」,向公眾集中展示了2019年以來新建開業200餘個鄉鎮網點風採。新建開業的貴州畢節野馬川支行和四川涼山州螺髻山支行兩個網點,既是近年新建物理網點的代表,也是農業銀行服務貧困地區的近4000個網點的縮影。
  • 鳳山老區脫貧摘帽,徐留平率組調研考察
    中國一汽自2013年開始對鳳山縣實施定點幫扶,經過8年奮戰,鳳山縣於2020年5月9日公告脫貧摘帽。近日,中國一汽董事長徐留平帶領考察組赴鳳山縣調研脫貧工作開展情況。如今的鳳山老區一派欣欣向榮,再不復往昔那般貧窮困苦。2012年,鳳山縣貧困人口為9.5萬人,貧困發生率達53%,是廣西貧困發生率最高的縣份之一。
  • 【脫貧攻堅在涼山】 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 讓彝區百姓摘掉「貧困...
    慢慢就起來了。」10月26日下午,四川省昭覺縣谷莫村,今年76歲的彝族老黨員賈古爾哈站在今年年初剛搬進的新房子前,對未來的生活充滿希望地感嘆道。過去貧困的賈古爾哈家裡,現在一年的收入可以達到八九千的水平。
  • 書寫新的轉折——寫在革命老區遵義全面脫貧之際
    在烏蒙山與武陵山交會的黔北大地,「馬蹄聲碎、喇叭聲咽」的歷史迴響猶在耳畔,疫情阻擊戰與脫貧攻堅戰「號角連天」……革命老區遵義,隨著新冠肺炎連續16天無新增病例,疫情防控取得積極成效,脫貧攻堅戰場上也傳來了好消息。
  • ...促企,雙向聯動,形成了村企對接引領發展、凝聚民心的「磁場效應」
    截至目前,已發展成57家企業與20個村對接。村企聯動,實現了以企帶村,以村促企,聯出了鄉村振興新動力。 村企對接助力生態美 大圩村很美,綠樹成蔭,鳥語蟬鳴,溝清魚躍。用4組村民龔漢兵的話來說,就是一個天然大氧吧。據大圩村黨總支書記龔克娜介紹,全村2713畝土地,綠化率達到40%以上。
  • 熱心參與社會公益事業,同仁堂集團捐贈 「一企一村」幫扶資金
    近年來,為幫扶貧困地區早日脫貧致富,政府及社會各界均做出了不懈努力,北京因地制宜地提出特色的"一企一村"結對幫扶模式,該模式以精確性和時效性為顯著特點,充分調動國有企業資源,得到了同仁堂集團等熱心企業的積極參與。最近,同仁堂集團向結對幫扶的北京市房山區十渡鎮臥龍村捐贈了200萬元「一企一村」幫扶資金,幫扶資金將用於支持該村精品民宿項目建設。
  • 大別山革命老區脫貧記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大別山革命老區脫貧記  地處大別山區的河南省信陽市,被譽為「紅軍的搖籃」,在歷史上留下光輝的一筆,但貧困的帽子也曾讓這座紅色名城如芒在背——它曾是全省唯一一個轄縣均為貧困縣的省轄市。
  • 幫扶幫在「根子上」 天津薊州助力甘肅受援兩縣脫貧「摘帽」
    甘肅省武威市古浪縣和天祝縣是薊州區對口支援縣,四年來,薊州區通過資金支持、人才支援、產業合作、勞務協作等一系列幫扶舉措,助力受援兩縣脫貧攻堅。今年2月,古浪縣、天祝縣全部脫貧「摘帽」。  天津市薊州區委書記王力軍在會上介紹,四年來,薊州區累計為受援縣撥付財政幫扶資金3.12億元,聚焦群眾最需要改善的生產生活條件,幫助補齊醫療、教育、道路等公共基礎設施短板,扶持各種幫扶項目141個,援建扶貧車間67個,受益貧困人口達16.09萬人,佔兩縣總人口的26%。
  • 市人大代表、市經協辦主任陳慧貞:完全有信心助力貧困地區打贏脫貧...
    特別今年要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報告也專門提到要全面完成精準脫貧攻堅戰任務,體現出市委、市政府把中央、省委交給東莞的對口幫扶和精準脫貧工作任務作為一項重要的政治使命和責任擔當去全面落實好。」11日,市人大代表、市經協辦主任陳慧貞在參加市十六屆人大六次會議,聆聽政府工作報告後表示,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完全有信心克服疫情影響,助力貧困地區打贏脫貧攻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