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 | 找對路子 邁開步子 老區人民過上好日子

2021-01-10 澎湃新聞

秋末冬初,天高氣爽,大別山區盛開的油茶花一層層、一簇簇,呈現別樣山鄉風情,大巴車一輛接一輛駛進位於信陽市光山縣的司馬光油茶園。

「我們也是老區的,是跟著習近平總書記的足跡來的,聽說這裡有條『好路子』,我們來取經,」來自江西於都的參觀者告訴記者。

信陽市光山縣司馬光油茶園 信陽市委宣傳部供圖

位於大別山區的河南信陽,曾是鄂豫皖蘇區首府所在地,在血與火的歲月裡創造了「28年紅旗不倒」的奇蹟,卻也曾因閉塞落後,成為全省唯一一個轄縣均為貧困縣的省轄市。

2019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南時深入信陽革命老區,提出了要「把革命老區建設得更好,讓老區人民過上更好生活」的殷殷重託。信陽幹部群眾牢記總書記重託,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走出了一條大別山革命老區的特色扶貧路。

如今,巍巍大別山蒼翠依舊,但老區人民的生產生活已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因地制宜找對路子

眼下的司馬光油茶園裡,漫山遍野的油茶樹「抱子懷胎」,滿樹翠葉襯著雪白的茶花和棕紅的茶果,與不遠處的龍山湖交相輝映,愈發燦爛迷人。

油茶果 信陽市委宣傳部供圖

然而十年前,這裡卻是一片荒山。「光山縣地形以丘崗和淺山區居多,氣候乾濕適宜,很適合種植油茶樹,但油茶樹一般3年掛果、7-8年才能豐產,村民們不願種,都外出打工了,這上萬畝丘崗地要麼種植效益不高,要麼就被荒棄了,」信陽市政協副主席、光山縣委書記劉勇介紹說。

推進扶貧開發、推動經濟社會發展,首先要有一個好思路、好路子。近年來光山縣堅持從實際出發、立足資源優勢,確定了以油茶為突破口,把發展油茶產業作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來抓,不斷加大政策扶持、創新發展機制。

按照「政府引導、市場主導、企業帶動、全民參與」的發展思路,光山縣成立了第一家油茶企業,先後從6個村流轉荒山發展油茶,形成了司馬光油茶園產業基地。基地與周邊貧困農戶籤訂用工協議,在基地建設、管理等方面優先聘用貧困群眾。

通過「公司+基地+農戶」模式,把農民組織起來,形成利益聯動機制,實現了各方共同受益。如今司馬光油茶園油茶種植面積達到2.7萬畝,年產值近億元,帶動就近就業3000餘人,幫扶貧困戶1800多人,實現人均年增收2800元。

農民在司馬光油茶園幹活 信陽市委宣傳部供圖

「進油茶園幹活,在家門口掙錢,還能照顧家。以前是貧困戶,生活不好,現在的生活天天像過年,頓頓能吃肉。」72歲的陳文珍把家裡的土地流轉後,在油茶園裡幹活,每年收入3萬多元,望著滿山碩果盈枝的茶樹,她欣喜地說,「荒山變金山嘍!」

「路子找到了,就要大膽去做」

2019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走進司馬光油茶園,考察了解光山縣發展油茶產業、推動脫貧的情況後指出,「利用荒山推廣油茶種植,既促進了群眾就近就業,帶動了群眾脫貧致富,又改善了生態環境,一舉多得」。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走綠色發展的路子,推廣新技術,發展深加工,把油茶業做優做大,努力實現經濟發展、農民增收、生態良好。」

「總書記對我說,路子找到了,就要大膽去做。這句話一直激勵著我們向前走、加油幹!」司馬光油茶園負責人動情回憶。

司馬光油茶園油茶籽綜合深加工生產線 信陽市委宣傳部供圖

圍繞做優做大油茶業,今年年初,總投資3.5億元、佔地102畝的司馬光油茶園智慧產業園投產,第一條油茶籽綜合深加工生產線正式上線,項目全部建成後年加工油茶籽可達3萬噸,標誌著光山油茶種植、加工、銷售一體化邁出了一大步。

「別看這小小油茶果,可全身都是寶。油茶籽壓榨出的茶油是高品質食用油,初榨之後的茶籽餅粕可應用於醫藥、日化等行業,提取完茶皂素的茶粕是很好的有機肥料。有了現代化的生產線,真正是把油茶吃幹榨淨了!」油茶園負責人樂呵呵地推介說。

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與自身特色相結合,光山繼續大踏步向前走。目前全縣已種植油茶25萬餘畝,油茶不僅成了當地近30萬農民的「幸福樹」、「致富果」,還極大地改善了生態環境。油茶、茶葉、花木、雜果等主要林地面積達到66.5萬畝,全縣林木覆蓋率超過45%,優良的生態吸引著遠近遊客紛至沓來,生態旅遊業方興未艾。

「一畝油茶百斤油,又娶媳婦又蓋樓。」當地流傳的順口溜,樸實地道出了百姓脫貧致富的喜悅之情。

信陽市溮河區茶園 信陽市委宣傳部供圖

「多彩田園」織就美好生活

光山油茶的發展,是信陽特色產業發展之路的一個縮影。

黨的十八大以來,信陽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堅持因地制宜、發揮資源優勢,以「多彩田園」產業扶貧示範基地建設為抓手,探索建立了「特色產業+園區+貧困戶」、「美麗鄉村+合作社+貧困戶」等多種產業扶貧模式,培育了一批特色產業,建成示範基地近2000個。

信陽市溮河區茶園 信陽市委宣傳部供圖

——新縣田鋪大壪依託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和綠色生態資源發展鄉村旅遊,激活了農村經濟。

——平橋區堅持不挖山、不填塘、不砍樹、不拆房,打造了一批特色村落,引來了八方遊客。

——溮河區作為信陽毛尖的原產地和主產區,紮實做好以茶興業、以茶富民和茶旅融合大文章。

——潢川縣大力推廣「種綠色稻,養生態蝦」的「稻蝦共生」模式,打造「稻鄉蝦」和「蝦鄉稻」兩個品牌。

——淮濱縣藉助弱筋小麥種植區位優勢,整村推進、連片種植,達到弱筋小麥產業扶貧全覆蓋。

......

信陽市溮河區茶園 信陽市委宣傳部供圖

宜農則農、宜林則林、宜遊則遊,信陽各地充分發揮自身比較優勢,一幅經濟發展、農民增收、生態良好的「多彩田園」新圖景正在信陽全面鋪開。

通過「多彩田園」產業扶貧,信陽累計帶動貧困戶9.4萬戶、帶動貧困人口30.2萬人、帶動貧困村860個,覆蓋率93.5%。2020年2月,信陽8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要『使貧困地區發展紮實建立在自身有利條件的基礎之上』。信陽貧困的帽子摘了,但特色產業發展之路不會動搖,」河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信陽市委書記喬新江指出,下一步信陽將在鞏固產業扶貧成果基礎上,遵循鄉村發展規律,推動扶貧產業轉型升級,構建具有鄉土特色和資源優勢的產業體系,推動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信陽市淮濱縣弱筋小麥種植區 信陽市委宣傳部供圖

貧困帽子摘了,攻堅精神不能放鬆。追求美好生活,是永恆的主題,是永遠的進行時。老區人民牢記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信陽時留下的殷殷囑託,正依靠一個個特色產業構築更美好的未來。

來源:求是網

作者:求是記者 曠思思

製作:王慧

原標題:《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 | 找對路子 邁開步子 老區人民過上好日子》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 - 求是網
    開欄的話:小康社會、小康生活,是中國人民的百年夢想、千年期盼。為記錄好、呈現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壯舉,宣傳思想戰線組織開展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百城千縣萬村」調研活動。
  • 丨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
    丨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 2020-09-26 09: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公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百城千縣萬村」調研活動湖南調研點名單
    關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百城千縣萬村」調研活動湖南調研點名單的公示根據中宣部關於開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百城千縣萬村」調研活動的工作部署,經市州推薦、會議研究,擬將長沙市等4個市州、長沙縣等41個縣(市區)、芙蓉區東岸街道東屯村等348個村(街道)作為我省「百城千縣萬村」調研活動調研點
  •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 | 留車「三變」奔小康
    由當年中央蘇區全紅縣即江西省贛州市尋烏縣縣城一路向南,蜿蜒的山路兩側,崇山峻岭講述著曾經的革命故事。時空交錯,這樣喜人的豐收景象更加讓人欣慰。  「我們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沒有老區的全面小康,特別是沒有老區貧困人口脫貧致富,那是不完整的。這就是我常說的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的涵義。」
  • 2020年四川省百城千鄉萬村資陽市樂至縣龍門鎮氣排球分站賽開幕
    2020年9月18日,四川省「百城千鄉萬村」資陽市樂至縣龍門鎮氣排球分站賽暨2020年資陽市「百城千鄉萬村」活動啟動儀式開幕。樂至縣教育和體育局黨組成員李德文主持。9月18日,不忘國恥,銘記歷史。不忘國恥方可奮發圖強,銘記歷史才能開創未來。
  • 貴州財經大學校長到盤州市開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百城千縣萬村...
    未來網高校頻道8月10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彭吉軍)為深入落實貴州省委宣傳部關於開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百城千縣萬村」調研活動的安排部署,發揮學科專業優勢,做好服務貴州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地論文」,記錄和呈現好貴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壯舉,貴州財經大學校長趙普積極承擔脫貧致富村
  •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 | 從「後進」到「先進」,前進村是怎樣前進的...
    在村兩委和市駐村幫扶組的帶領下,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成堆的垃圾不見了,安裝了安全飲水設施,新擴建蓄水池2座,建成汙水處理系統;創新設計了三格式化糞池,建設了一戶一廁,解決了村民如廁難的問題;累計改造村莊道路2萬平方米,各主幹胡同、裡巷道路硬化、美化面積達到100%。
  •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清遠書寫新「清遠經驗」
    清遠市地處粵、湘、桂三省(區)交界處,現轄2區2市4縣,總面積1.92萬平方公裡,戶籍總人口430多萬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21萬多人,是廣東省陸域面積最大、世居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地級市。2016年,根據省定貧困村的認定標準,清遠市共有261個省定貧困村,其中省直或中直駐粵單位幫扶31個,廣州市幫扶205個,清遠市自身幫扶25個。
  •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東嶺村:村企合一奔小康
    東嶺村,一個叫村卻不像村的村子,一個讓城裡人都羨慕的村子,一個被本地人視作傳奇、讓外地人為之驚奇的村子。為什麼?2006年,東嶺村在城中村改造過程中投資10多億元建設「東嶺新時代」「東嶺國際城」住宅小區。黃金彩一家分到了兩套三居室,她自己住一套121平方米的,兒子一家住一套134平方米的。2014年退休前,黃金彩一直在東嶺鉚焊機械廠工作,一個月工資近3000元,丈夫方廣林是村上的司機,兒子和女兒也都在東嶺集團上班。
  • 端起生態碗 吃上旅遊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
    「十三五」時期,宜君縣完成造林綠化超26萬畝,綠色面積逐年擴大,截至2019年底,全縣林業森林覆蓋率達52.63%,植被覆蓋率達91.8%。  近年來,宜君縣堅持生態立縣,依託綠色資源,大力發展全域旅遊,努力打造避暑勝地旅遊品牌。好生態讓農產品身價倍增,不僅提升了生活品質,更鼓了群眾腰包。
  •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福建漳州東山縣:生態好...
    福建漳州東山縣造林治沙,發展綠色產業生態好了 百姓富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海天相接,滿眼蔚藍。正值開漁季,在福建漳州市東山縣陳城鎮岐下村,歸港漁船陸續駛來,一批批海產品被速凍、貼標、轉運。下午6時許,又遇退潮,離岸2公裡的「魚骨沙洲」漸露真容,一船船遊客踏上沙洲觀光遊覽。
  •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看數字賦能城鄉發展
    村幹部及時將數據共享給縣交通部門,後者立即對公交線路進行了微調並增加班次,方便村民和師生出行。像秋北村這樣的「數字鄉村一張圖」已在德清137個行政村實現全覆蓋。從總量上來說,企業營收增長1.7倍,稅收增長1.3倍,與2014年相比,年均增長213%和256%;從結構上來說,軟體及信息服務業佔比為43%,數字經濟製造業投資佔生產性投資的比重為60%。數字背後,離不開創新路徑的有力支撐。
  • ...社會「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數字賦能 杭州打造幸福宜居城市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數字賦能 杭州打造幸福宜居城市,.2020-09-27 11:16:57,.204306,.秦雅楠
  • 因地制宜,走上致富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雲南盈江縣石梯村民小組發展旅遊——因地制宜,走上致富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聽說過「鳥塘」嗎?一汪水塘,幾棵樹樁,樹樁的枯樹洞裡提前放上鳥兒愛吃的麵包蟲。豐富的鳥類資源吸引拍鳥者紛至沓來,2019年,石梯接待了觀鳥者2萬多人次。從砍樹捕鳥到護林愛鳥石梯位於中緬邊境,全村共85戶363人,是一個景頗族、傈僳族聚居的邊境直過民族村。過去為了生計,村民砍樹開荒、打獵捕鳥,貧困沒趕跑,生態卻遭到了破壞。2016年石梯有建檔立卡貧困戶43戶,綜合貧困發生率高達50.6%。
  •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萬山:資源枯竭型城市...
    【專題】貴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   金秋的萬山,大地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菏澤鄄城葵堌堆村:黃河灘區「空殼村」大變樣
    編者按:為生動展現山東人民美好生活變遷,講好億萬齊魯兒女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鬥故事,即日起,齊魯網、閃電新聞客戶端推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融媒體專欄,通過記者蹲點將鏡頭和筆觸對準具有典型意義的城市、區縣和村莊,分享脫貧攻堅成功經驗,講述基層一線的奮鬥故事。
  •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河北平山:農家樂,富農家
    農家樂,富農家——平山發展文化旅遊產業帶動群眾致富國慶假期,遊客在平山縣崗南鎮李家莊村的一戶農家樂裡點菜。河北日報記者史晟全攝平山,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革命聖地西柏坡所在地。吃上旅遊飯的閆立鵬年收入四五十萬元,日子過得相當紅火。在西柏坡村,像閆立鵬一樣靠著紅色旅遊致富的村民還有很多。這個水庫移民村,已成為遠近聞名的富裕村。走進西柏坡村,一幢幢白牆灰瓦的農家院整潔漂亮,一條條平坦寬闊的街道通到了各家各戶,汙水、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一應俱全。
  •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上海:小樓裡的最美夕陽景
    原標題: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上海:小樓裡的最美夕陽景   新華社上海9月24日電一幢四層小樓,外觀紅黃相間,院內綠意盎然。
  •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江西省贛州市信豐縣:融入大灣區 奮進新...
    中國日報11月4日電(記者王健)信豐地處江西南部,全縣國土面積2878平方公裡,轄16個鄉鎮、1個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304個村(居)委會,總人口80萬。作為中央蘇區全紅縣,該縣傳承紅色基因,走好新時代長徵路,奏響了決勝全面小康的奮進號音,邁出了建設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範先行區的鏗鏘步伐。
  •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海雀振翅:精準扶貧綠了山頭,紅了日子
    當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勝階段,為記錄好、呈現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壯舉,荔枝新聞深入全國在小康社會建設中頗具特色的市、縣(區)或村,把筆頭和鏡頭對準日常生活中的人和事,如實記錄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為實現全面小康而奮鬥的非凡歷程與輝煌成就,生動展現廣大人民群眾的拼搏與奉獻,展現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展示小康的成色與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