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錯過精彩的推送?
戳左上角藍字「體育教師大本營」關注
每天早上7:00,體委伴您成長
踝關節及腳弓、腳趾關節(以下簡稱:踝關節)是 人體跑跳時的蹬踏支點,是下肢力量的重要組成 部分。踝關節力量的提高對發展速度、彈跳、力量、 靈敏等基礎運動素質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一觀 點越來越得到業內人士的贊同和重視。
據統計,在運動創傷中,踝關節的損傷位居首位, 不僅影響了運動訓練的正常進行,嚴重的甚至導致 運動員運動壽命的終結。以體育高考身體素質測試為例:100m跑、三角繞杆跑的起動、制動以及跑動 的全過程無不依靠前腳掌和踝關節支撐、發力。踝 關節力量的大小對步頻、步幅起至關重要的作用。立定三級跳遠、原地側向推鉛球,其力量之源仍然 來自於前腳掌蹬地產生的反作用力。800m跑已被 教科書列為以速度耐力為特點的短跑,在比賽中,運 動員腳穿跑鞋,主要用前腳掌蹬地、發力。種種實例 足以說明踝關節力量的重要地位。
人體在13~16歲,踝關節結構發育已成熟,韌帶 裝置也更加牢固,但柔韌性會受到一定限制,踝關節 周圍附著肌肉較少,故青少年應以力量練習為主,以 柔韌練習次之,因為在力量練習中本身包含有柔韌 練習,力量練習要持之以恆。青少年運動員可塑性 強,系統訓練較短,注重長時間、系統性踝關節力量 的訓練將會收到良好的效果。作者在教學實踐中 總結出前腳掌勻速跑、後退跑、三種跳躍練習、穿跑鞋練習及赤腳練習等五種訓練方法,為提高青少年 田徑運動員踝關節力量提供一定參考。
1 前腳掌勻速跑
此方法用在每次訓練課的準備活動中,在勻速 跑時,跑動姿勢不變,強調用前腳掌著地,全身放鬆,兩臂加大擺動,前腳掌有節奏的起伏,要求運動員 在練習中有意識的體會腳弓的彈性。練習時間以 晨起效果較好,因為經過一夜的休息,腳弓彈性度 最大,每次跑動距離以2500m左右為宜,之後再進 行基本訓練內容。練習一年以上,踝關節力量會明 顯增強,速度、彈跳力量、甚至耐力都會有一定提 高。我們將此法應用於臨近高考突擊訓練的學員, 效果明顯。如:我校體育高考輔導衝刺班所招學 員,用此法進行訓練,一年後立定跳遠平均成績可 以提高20~30cm,從開班前的平均測試成績2.45m 提高到2.75m;800m跑平均成績也從2分28秒提高 到2分15秒。
2 後退跑
後退跑是一種典型的前腳掌跑,而且腳跟不著 地,對前腳掌跑的輕巧而富有彈性的特點感覺明顯,體會較深。後退跑、後退側身跑是球類運動中一種 重要的跑動姿勢,尤其是在防守中,一邊要防守後 退,一邊要盯住球的位置和場上其他隊員的位置。後退跑不僅可以提高靈敏協調,發展踝關節的柔韌力量,最為獨特的是有助於練習一些經常得不到鍛 煉的小腿肌、足肌、腳弓韌帶等部位,如小腿三頭 肌,它由腓腸肌和比目魚肌組成,兩肌向下合成粗 大的跟腱止於跟骨,主要作用為屈小腿和上提足 跟。
後退跑是青少年運動員較感興趣的一種跑的 練習,應安排在訓練課的中前段,穿插在各種跑跳 練習之中,以達到活躍訓練氣氛,調節運動強度的 目的。後退跑練習有直線後退跑、曲線後退跑、變 速後退跑、側身後退跑等,在練習時要強調抬頭挺 胸,雙臂大幅擺動,腳尖向前,保持間隔距離,全身 放鬆,每次練習課以4~6組×80m為宜,每周安排三次以上。
3 跳躍練習
通過跳躍練習發展踝關節力量有多種方法,在此僅介紹三種。
(1)彈性跳。彈性跳是發展腳掌肌群和踝關節力量主要的 跳躍練習方法之一。動作要領類似於直膝跳,要求 踝關節、膝關節、髖關節伸直,抬頭挺胸,頭向上頂, 前腳掌蹬地,雙臂屈肘帶動身體有節奏、有彈性的 連續雙腳跳躍,每節訓練課以3~4組×60~80次為 宜,跳的高度類似於單人跳繩,以保持肌肉興奮。
(2)半蹲跳。半蹲跳是提高踝關節力量的有效練習方法。運動員雙腳站立,與肩同寬,雙臂置後,下蹲到大小 腿夾角接近100°時,前腳掌蹬地發力,雙臂上擺帶 動身體躍起,注意頭向上頂,每節訓練課以4~8組× 10~15次為宜。要求半蹲跳時腳掌蹬地有力,快速 發力,同時每次跳躍之間要連貫,一氣呵成,跳的高 度要盡全力。
(3)負重高位半蹲起。負重高位半蹲起主要是刺激肌肉閾值,提高腿 部爆發力量,同時也可提高踝關節力量。運動員雙 腳站立,與肩同寬,肩負槓鈴下蹲到大小腿夾角為 135°時,前腳掌蹬地,迅速向上發力,跳起時踝關節、 膝關節、髖關節要伸直,注意頭向上頂,每次跳躍之 間動作要連貫,跳的高度要盡全力,跳完馬上衝刺 跑出去,以便放鬆肌肉,進行下組練習。每節訓練課以6~10組×10~15次為宜,以自己體重1/3的重量 進行負重練習,訓練有素的運動員可增至體重的1/2 的重量。
4 穿跑鞋練習
在中、短距離的跑跳中,穿釘子鞋有助於成績 的提高,但部分運動員有兩腿發軟,蹬地無力,成績 反而下降的現象,究其原因,一是踝關節、腿部力量 不夠,二是不習慣,不能合理利用跑鞋,因此,在訓 練中要重視安排穿跑鞋練習。跑鞋練習時,主要靠 前腳掌蹬地,而且在穿跑跳鞋練習時前腳掌對跑道 的作用力要比穿運動鞋時大,同時跑道對踝關節的 反作用力也大,踝關節的力量也得到了加強。注意 穿跑鞋主要用在各種跑的練習,在訓練中,跑鞋的 碼與運動鞋相同,比賽時應穿小一碼的跑鞋效果 較好。
5 赤腳練習
由於在踝關節力量練習中,注重踝關節、腳弓 力量的訓練加之運動鞋的外力影響,容易忽略了腳 趾關節的力量訓練。人體在運動時,尤其在騰空跳 躍中踝關節及腿部肌肉發力時,是通過前腳掌的 支撐、調整、以及腳趾的趴地、聚力,才能快如颶風、 靈活自如地釋放力量。通過對青少年在草地、沙 灘、塑膠跑道上赤足走、跑、跳等練習,一方面可以 對踝、膝關節有緩衝、保護作用,另一方面在增加練 習難度時也增加了練習者的樂趣,最為重要的是通 過赤足練習可以有效地發展踝關節、腳弓、腳趾關 節以及腳底相關小肌群的力量。
6 結語
綜上所述,在青少年田徑運動員的身體訓練 中,踝關節力量的訓練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它是 發展速度、彈跳、柔韌、力量等素質的基礎。球類、 跑跳、力量等項目中,踝關節力量對今後運動員的 成績提高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進行上述五種 練習時,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根據訓練計劃靈 活安排,循序漸進,因材施教,持之以恆,就能收到 良好的訓練效果。(400m快+100m慢)x7~12個,400米:76~ 62sec,慢跑為60sec。(500m快+100m慢) x5~10個,500m:95~80sec, 慢跑為60sec。(此安排強度為女子一級以上水平)
來源:摘自西部體育研究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