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環再審宣判無罪」事件輿情傳播復盤

2020-08-28 優訊輿情監測



8月4日,26年前「張玉環殺童案」再審宣判無罪持續引發輿論圍觀,多個相關話題衝上熱搜。當主流輿論從唏噓感慨逐漸轉向對正義的拷問,一些「蹭熱度」、「博眼球」的不和諧的聲音也在撩撥社會情緒,使輿論場變得紛繁複雜。

微博截圖

一、輿情概述

8月4日

江西高院再審宣判張玉環無罪被多家主流媒體報導,將這一塵封26年的冤假錯案推至臺前。據媒體報導,法院最終以「原審判決事實不清,證據不足」,宣告張玉環無罪。

8月4日下午

張玉環回鄉,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他表示接受江西高院的道歉,但這26年的痛苦和折磨不是一句道歉就能解決的問題。「搞得我妻離子散、一無所有。我要求司法機關追究『刑訊逼供』人員的刑事責任。」同時,張玉環還表示希望通過申請國家賠償彌補以前的遺憾,但目前這個想法還未啟動。

在此前的採訪中,張玉環的前妻宋小女回憶了張玉環被抓後的艱難生活,她說要讓孩子們回來陪伴張玉環,「主要就是為了他高興,他現在最需要陪伴。」當宋小女說「我非要讓他抱著我轉」,她眼裡的光打動著無數網友。同時她也對現任丈夫表達了歉意,稱「會回到現任丈夫身邊,回報他多年的付出。」

8月5日-8月10日

媒體對本案的多方當事人以及案件推動者進行了採訪。張玉環案律師王飛談到,司法理念落後和正當程序的缺失都是本案成為冤案的成因,他說「出現這樣的案件都是法律沒有得到嚴格的執行,這是我始終的觀點。」小兒子張保剛對媒體表示「他和哥哥計劃,用一年的時間輪流『陪護』父親,幫助他適應出來後的生活。」被害男童母親劉荷花則已經離開村莊,她說已經不想再去追究了,心裡恨到了極點,但是放棄了,「已經這樣了,沒有辦法了。」村醫張幼玲表示,張玉環回村後還是受到了誤解與孤立,自己希望案件繼續追查真兇,給受害者家屬一個交代。

8月10日

進賢縣公安局政治處工作人員告知媒體,針對兩孩童死亡案是否重啟調查及是否對當年辦案人員啟動追責等問題,目前由進賢縣委政法委統一協調部署,有新進展會再告知。進賢縣委政法委副書記汪義華則表示:「政法委這邊主要是負責張玉環後續的安置工作,這個(追責)不是我管的範疇」,「要組織定的話才能告訴你」。

8月12日

張玉環的代理律師王飛透露,下一步,張玉環將下一步將申請國家賠償,同時也會控告在該案件中有違法犯罪行為的司法人員

二、輿情傳播

優訊全媒體輿情監測平臺-輿情走勢圖

根據優訊全媒體輿情監測平臺(優訊,十五年專注輿情監測,可申請免費試用)監測數據顯示,8月4日,多家媒體報導江西高院宣布張玉環案改判無罪後一日,央視新聞、新京報、鳳凰網等多家主流媒體對當事人張玉環及其家屬、前妻的採訪開始在網絡傳播,並迅速引起熱議,促使輿情聲量快速達到峰值。隨後,輿情數量逐漸下降,但輿情熱度仍在高位。8月8日,著名主持人白巖松在中央電視臺CCTV-13頻道新聞周刊節目中談到張玉環案時問到,27年,人生失去多少?相關聲音得到多家媒體轉載,引起輿情聲量二次小幅回升

三、輿論失焦

8月5日,此前各大媒體對前妻宋小女的聚焦在網絡上引發爭議,有人指責她在鏡頭前說「欠我一個擁抱」是「表演型人格」,還有人認為她是為了分得一部分賠償金。對於網民的質疑與網絡惡評,8月5日,宋小女當著張玉環申訴代理律師程廣鑫的面說:「來日張玉環拿到賠償,我不會要一分錢。」宋小女兒子張保剛接受採訪時也稱,母親看到那些惡評就會哭,外界對她有一些誤解,希望大家能理智的對待他的母親。

微博截圖

8月8日,@陳劍導演發微博惡意挑起事端,發表「不要再哭訴了,國家賠你幾百萬也夠了」「江西農民,你27年的收入比博士還高」等言論,此事引發了廣大網友的關注與討論。8月10日,微博官方給出相應措施,給予@陳劍導演帳號永久禁言懲罰

微博截圖

四、媒體評論

哪怕用冰冷的邏輯分析,也不該貿然懷疑宋小女的動機。這麼多年一直堅持為張玉環申冤,足以說明其誠心。張玉環、宋小女和其現任丈夫三個人的厚道體面讓我們明白,情義面前很多物質並沒那麼重要。接下來,我們除了關注此案的國家賠償、倒查原因和追責外,就不要過多窺探他人的私事,公私分開,也是必要的圍觀姿態。

——中國新聞網《妄自揣測宋小女「申冤動機」,缺乏基本同理心》

把坐冤獄想像成「另類打工」、用「性價比」的思維,是不折不扣的謬論。生命的意義,恰恰在於隨時間展開的無限豐富的可能性,而這種被扼殺掉的可能性,是多少錢都無法再贖回的。正如張玉環自己所說:「即使給我一千萬,能換回我27年的青春年華嗎?這件事搞得我家破人亡、妻離子散。」

——新京報評論《「張玉環領幾百萬也值了」,是冷血算法》

無論是將國家賠償形容為「每天進帳」,還是與其他職業的收入做對比,是對國家賠償制度及其價值和作用的扭曲與「物化」。認清並及時駁斥「張玉環不虧」之論,不僅是為保障像張玉環這樣的冤案受害者依法取得國家賠償掃清觀念障礙,也是減少冤案必不可少的社會理念支撐。在此問題上,絕不能任由糊塗、冷血之論來撕裂社會共識,每個人都應更多一份清醒和「免疫力」。

——新京報《別讓「張玉環不虧」式怪論挑逗社會情緒》

冤假錯案不僅令無辜者蒙不白之冤,還錯過最佳辦案時機令真兇逍遙法外。27年過去了,當下可能很難回到案件的原點,不得不面對的現實是,案件可能找不到真兇,屬於兩個孩子及其家人的正義,也許永遠等不到了。在案件陷入僵局,真兇逍遙法外,違法辦案者未受懲罰的情況下,脫離了受害者奢談「遲到的正義」,未免有些輕飄

——吐槽青年:曹林的時政觀察《對張玉環案,別急於替受害者說「遲到的正義」》


網友看法

不少網友對此事表示唏噓,感慨人生有多少個27年?一部分網友表示必須追責。公權力受到約束,程序正義得到重視,刑訊逼供和冤假錯案才能真正減少。還有部分網友認為媒體不應帶偏公眾注意力,只是一味的感動,而更應該關注追責、追查真兇和對冤案的反思。

微博截圖

五、輿情小結

在「張玉環改判無罪」的整個事件過程中,前期媒體自然而然地將關注點聚焦在張玉環及其家人身上。然而在鋪天蓋地的感動和讚美中,張玉環和他的冤案本身似乎成了輿論失焦的背景,屏幕前的你我感動於家人、朋友對他不離不棄的奔走申訴,卻忽視了這本是一場悲劇,無論對於張玉環一家,還是當時被殺的兩個兒童的家庭。

媒體情緒太過激蕩會帶來關注,但也可能帶來輿論導向的偏離。在媒體對張玉環冤案眾多推動者細節進行報導的同時,揣測「伸冤動機」,抨擊「宋小女高調」,質疑張玉環「嫌疑仍在」,甚至「張玉環不虧」等怪論漸漸出現,將輿論引向故事性和戲劇化。這種輿論失焦不僅消解事件本身的嚴肅性,也可能造成情緒掩蓋理性,導致事實真相和追責問題被輿論遮蔽

正義的彰顯需要輿論的力量,其中,主流媒體的輿論導向功能則是重要一環。本次事件中,主流媒體在輿論短暫失焦後及時轉變報導方向,開始對追責和程序正義問題進行拷問,將陷入感動情緒的輿論及時拉回。我們在同情張玉環同時,不能忘記這起事件的真正焦點,即案件本身的真相。可以預見的是,張玉環和宋小女的事件的輿論熱度終會下降,但媒體對事件真相的追蹤、對冤假錯案的反思以及對司法公正的呼籲還不能停止。

相關焦點

  • 回顧8月法治熱點事件|一、江西高院再審宣判原審被告人張玉環無罪
    >8月4日,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依法對原審被告人張玉環故意殺人再審一案進行公開宣判,撤銷原審裁判,宣告張玉環無罪。張玉環殺人案再審改判無罪 江西高院負責人賠禮道歉  江西高院負責人向張玉環賠禮道歉張玉環故意殺人案再審改判無罪。
  • 宣判無罪理由和依據是什麼?張玉環殺人再審案審判長答問
    張玉環故意殺人再審案宣判後,審判長田甘霖接受了記者採訪,就相關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1、本案再審宣判張玉環無罪的主要理由和依據是什麼?本案除張玉環有罪供述外,沒有直接證據證明張玉環實施了犯罪行為,間接證據亦不能形成完整鎖鏈。原審據以定案的證據沒有達到確實、充分的法定證明標準,認定張玉環犯故意殺人罪的事實不清、證據不足,按照疑罪從無的原則,不能認定張玉環有罪。對張玉環及其辯護人、江西省人民檢察院提出的應當改判張玉環無罪的意見,本院予以採納。依照相關法律規定,判決撤銷原審裁判,宣告張玉環無罪。
  • 宣判無罪主要理由和依據是什麼?張玉環殺人再審案審判長答問
    張玉環故意殺人再審案宣判後,審判長田甘霖接受了記者採訪,就相關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1、本案再審宣判張玉環無罪的主要理由和依據是什麼?本院再審認為,原審認定張玉環作案的事實不清、證據不足,主要表現為:作為作案工具的麻袋和麻繩,經查與本案或張玉環缺乏關聯;原審認定被害人將張玉環手背抓傷所依據的人體損傷檢驗證明,僅能證明傷痕手抓可形成,不具有排他性;原審認定的第一作案現場,公安機關在現場勘查中沒有發現、提取到任何與案件相關的痕跡物證;張玉環的兩次有罪供述在殺人地點、作案工具、作案過程等方面存在明顯矛盾,真實性存疑,依法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
  • 張玉環案26年後再審改判無罪
    背負故意殺人罪名近27載,現年53歲的張玉環終於等來了無罪判決。8月4日下午4點,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再審宣判張玉環故意殺人案,法院最終以「原審判決事實不清,證據不足」,宣告張玉環無罪。南昌中院第一次開庭審理該案時,張玉環辯稱冤枉,稱是公安局逼打招認的。1995年1月26日,南昌中院一審判決認定張玉環用手卡、繩勒、棍打的方式將鄰居家兩男孩殺害並拋屍水庫,犯故意殺人罪。該判決中,南昌中院認為該案「基本事實清楚、基本證據充分」,罪行嚴重,但根據案件具體情節,判處張玉環死刑,緩期兩年執行。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審判無律師為張玉環辯護。因不服判決,張玉環上訴。
  • 2020年8月5大網絡輿情熱點事件分析報告簡報匯總
    2020年8月,發生了不少重大輿情熱點事件,涉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優訊全媒體輿情監測平臺通過結合輿情事件媒體報導量、網名關注討論量、事情傳播廣度和深度等不同維度,對2020年8月重大輿情熱點事件盤點如下:1、「張玉環再審宣判無罪」事件輿情概述8月4日,26年前「張玉環殺童案」再審宣判無罪
  • 再審改判無罪 張玉環獲496萬國家賠償
    中新網10月30日電 據「江西法院」微信公眾號消息,10月30日,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向賠償請求人張玉環送達了國家賠償決定書,依法決定向賠償請求人張玉環支付賠償金4960521.5元。9月2日,賠償請求人張玉環以再審改判無罪為由,向賠償義務機關江西高院提出國家賠償申請。
  • 張玉環殺人案26年後再審改判無罪,系迄今遭羈押最久申冤者
    背負故意殺人罪名近27載,現年53歲的張玉環終於等來了無罪判決。8月4日下午4點,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再審宣判張玉環故意殺人案,法院最終以「原審判決事實不清,證據不足」,宣告張玉環無罪。記者注意到,自1993年10月27日失去自由起,張玉環已被羈押了9778天,是截至目前公開報導中被羈押時間最長的申冤者。
  • 張玉環再審無罪判決書 劃重點簡明帶讀 附疑罪從無制度概述
    前言8月4日下午4點,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再審宣判張玉環故意殺人案,法院最終以「原審判決事實不清,證據不足」,宣告張玉環無罪。 張玉環第二審宣判後上訴審理簡述: 一審宣判後,張玉環向本院上訴稱,其沒有殺害兩被害人的犯罪動機,其在偵查階段所作的兩次有罪供述系刑訊逼供,原審法院
  • 張玉環無罪歸來!「正義會遲到,但不會缺席」
    8月4日,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依法對原審被告人張玉環故意殺人再審一案進行公開宣判,撤銷原審裁判,宣告張玉環無罪。「張玉環殺人案」26年後再審改判無罪,引發網友廣泛關注和熱議。目前,張玉環已經返回家中。2020年8月4日,江西省高院依法對原審被告人張玉環故意殺人案再審一案進行公開宣判,撤銷原審判決,宣告張玉環無罪。
  • 從張玉環再審改判看"無罪推定」原則在我國的發展與適用
    一、刷屏的張玉環案2020年8月4日下午4點,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最終以「原審判決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為由再審宣判張玉環無罪(見第(2019)贛刑再3號判決)。而此時距1993年10月27日張玉環因涉嫌故意殺人罪失去自有起,已經過去9778天,張玉環也因此成為截至目前公開的被羈押時間最長的申冤者。
  • 張玉環平冤昭雪事件中我還是存有很多疑問
    背負故意殺人罪名近27載,現年53歲的張玉環終於等來了無罪判決。8月4日,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依法對原審被告人張玉環故意殺人再審一案進行公開宣判,撤銷原審裁判,宣告張玉環無罪。2001年11月28日,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終審以故意殺人罪,判處張玉環死刑,緩期二年執行。
  • 蒙冤27年,9778天,張玉環無罪了
    8月4日,江西省高院作出無罪宣判。在被羈押9778天、近27年後,張玉環終於重獲自由。還有河南民權縣的吳春紅,2018年最高人民法院對吳春紅涉嫌的投毒案作出再審決定。今年4月1日,此案再審宣判,吳春紅當庭被宣告無罪。而此時,吳春紅已被羈押服刑16年,共5612天。27年、16年……張玉環和吳春紅蒙冤終究還是等來了一個結果,會不會有人已經等不到冤案得雪的這一天?這是無法去探究的問題了。
  • 26年後改判無罪!張玉環要求追究「刑訊逼供」人員刑事責任
    8月4日,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依法對原審被告人張玉環故意殺人再審一案進行公開宣判,撤銷原審裁判,宣告張玉環無罪。「張玉環殺人案」26年後再審改判無罪,引發網友廣泛關注和熱議。目前,張玉環已經返回家中。5日下午,他接受央視新聞《相對論》記者莊勝春的採訪。
  • 無罪歸來!張玉環接受《相對論》專訪:26年不是一句道歉就能解決的
    8月4日,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依法對原審被告人張玉環故意殺人再審一案進行公開宣判,撤銷原審裁判,宣告張玉環無罪2020年8月4日,江西省高院依法對原審被告人張玉環故意殺人案再審一案進行公開宣判,撤銷原審判決,宣告張玉環無罪。
  • 張玉環申請國家賠償2234餘萬元,自稱無罪判決後仍生活在遺憾中
    2020年7月9日,該案在江西省高院開庭再審;8月4日,張玉環被無罪釋放。江西省高院在判決書中稱,除張玉環有罪供述外,本案沒有直接證據證明張玉環殺人,而張玉環本人的有罪供述亦缺乏穩定性、真實性存疑,不能作為定案依據。
  • 疑罪從無、證據確實充分與自由心證——張玉環殺人再審無罪的啟示
    近日,張玉環再審宣判無罪案再次觸及了國人的神經,一個背負27年殺人罪名、現年53歲的張玉環洗脫罪名、重獲清白。據稱,自1993年10月27日起,張玉環已經被羈押了9778天,為我國公開報導被羈押時間最長的申冤者。
  • 張玉環改判無罪後和前妻相見,兩人雙手緊握,前妻因情緒激動而暈倒
    4日,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依法對原審被告人張玉環故意殺人再審一案進行公開宣判,撤銷原審裁判,宣告張玉環無罪 。目前,張玉環已經返回家中。今天下午,他接受了央視新聞《相對論》記者莊勝春的電話採訪。第五次宣判:無罪!1993年10月24日,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凰嶺鄉張家村的兩名男孩被人殺害後拋屍水庫,同村的張玉環被警方作為嫌疑人帶走。
  • 蒙冤近27年獲無罪,張玉環申請2234萬餘元國家賠償
    9月2日上午,服刑近27年後被宣告無罪的張玉環,與兩個兒子以及大哥張民強一起,在律師陪同下,向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遞交《國家賠償申請書》,索賠共計2234.3129萬元。事件回顧張玉環仍然不服,再次提出上訴。2001年11月28日,江西高院作出終審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入獄後,張玉環堅持喊冤。直至今年8月4日,江西高院對此案再審宣判,最終宣告張玉環無罪。2020年8月4日下午,江西省高院對27年前張玉環故意殺童一案再審改判,認為原審認定張玉環殺死兩名兒童事實不清、證據不足,根據疑罪從無原則,不能對張玉環定罪,依法改判其無罪。
  • 首發|張玉環,無罪判決,申請700萬國家補償
    2020年8月4日下午4時,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判庭內,對27年前的「張玉環殺童案」進行了再審宣判,原審判決被撤銷,嫌疑人張玉環被改判無罪。 江西高院判決認為,在原審中張玉環有罪供述真實性存在質疑,不能作為本案定案的根據,「除張玉環本人有罪供述外,沒有直接證明張玉環實施了犯罪的行為,間接證據也不能形成完整的證據鏈。」
  • 時隔26年,張玉環被宣判無罪!江西高院下發國家賠償書,賠償496萬,當年因何事入獄?
    2020年10月30日,江西張玉環一案終於塵埃落定,經江西省高院判定張玉環屬無罪,國家賠償496萬元。想必時隔多年,人們都已經遺忘了這一案件,但這對於張玉環來說,卻是一輩子都無法遺忘地。在幾天過後,當時26歲的張玉環被鎖定為兇犯。2001年11月28日,在經過了長達8年之久的調查與司法程序後,張玉環被法院判處死刑,緩期執行。但在這一長段乃至後面被羈押的時間內,張玉環一直在向法院申訴,言明自己是無罪的,是被冤枉的。張玉環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鼓不打不響,冤不申不明,自己不能帶著遺憾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