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陝協作·E企築夢】看報紙蝶變,鍛造時代信仰

2020-12-22 中國江蘇網

  中國江蘇網8月16日訊(記者 王宛璐 實習生 張顧穎)8月15日,新華報業大廈迎來了「蘇陝協作·E企築夢」2019暑期夏令營的小客人們,在這裡,他們觸摸新華日報的歷史,了解媒體的時代發展與價值。

  看崢嶸歲月,領會媒體信仰

  走進大廈33樓報史館序廳,金燦燦的「新華日報」四個大字映入眼帘,據悉,毛澤東同志曾經三次為新華日報題寫報頭,這是其在1964年為新華日報書寫的。「這是我第一次見這麼老的報紙!」同學們看著館內陳列的老報紙,感到非常的新奇。

  新華日報是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張在全國公開發行的政治機關報,在連綿的抗戰烽火中誕生。正如它的發刊詞中所表達的:「本報願在爭取民族生存獨立的偉大的戰鬥中,作一個鼓勵前進的號角……」一張張舊報紙,一段段抗戰歷史,向學生們訴說著那個年代的風雨,讓同學們感受新華日報的時代使命與信仰。

  看時代發展,體驗全媒體製作

  來到報史陳列館互動區正中,挺立著一棵「樹」,名為「新華樹」,由12塊電子屏構成。展現著新華日報著80多年間從「鉛與火」,到「光與電」,再到「數與網」的不斷進步與發展。

  結束了報史館的參觀後,同學們又來到了中國江蘇網,進一步了解新時代媒體的新聞採編流程,在高清虛擬演播室,他們體驗了虛擬錄製及全媒體視頻產品前期錄製流程。隨後,同學們來到90平米實景演播廳,感受270度環形背景下視頻錄製場景。

  看報紙蝶變,看一代代的傳媒人堅持時代信仰,希望鼓舞同學們能夠不斷學習,汲取新的知識,緊跟時代的步伐,更要保持住初心、不斷砥礪前行。

相關焦點

  • 「蘇陝協作 E企築夢」2019江蘇南京網絡扶智遊學活動在寧開營
    8月13日上午,由江蘇省委網信辦、陝西省委網信辦聯合指導的「蘇陝協作E企築夢」2019江蘇南京網絡扶智遊學活動在寧開營。來自江蘇省委網信辦、省扶貧辦、省發展改革委、省通信管理局、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網際網路協會、中國江蘇網的領導嘉賓及遠道而來的陝西省安康市師生代表共同參與了開營儀式。
  • 常州新北區召開蘇陝協作暨特色產品專題招商旅遊推介會
    常州新北區召開蘇陝協作暨特色產品專題招商旅遊推介會 發布日期:2020-09-23 15:58 來源:常州市新北區政府辦公室 字體:[大 中 小] 9月20日上午,常州新北區組織召開蘇陝協作暨嵐皋縣富硒特色產品走進常州專題招商旅遊推介會
  • 從親農·溪樂谷看蘇陝扶貧協作
    今年以來,秦嶺深處商洛市洛南縣的蘇陝扶貧合作項目親農·溪樂谷成了旅遊市場的新寵。這個以完整保留原鄉生態景觀和濃鬱鄉土意境基礎形成的美麗鄉村民宿度假區,自2019年11月8日運營以來,已陸續接待遊客20萬人,實現綜合收入1500萬元。
  • 蘇陝省委書記合力「打夯」 看兩省二十四年對口合作「情緣」
    8月26日蘇陝兩省在榆林舉行座談會自1996年中央確定江蘇省對口幫扶陝西省以來,蘇陝協作已走過24年曆程,兩地跨越時間和山川,牽起千裡之緣,共同譜寫了「蘇陝一家親 攜手奔小康」的合作故事。特別是2016年以來,蘇陝兩省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東西部扶貧協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持續深化扶貧協作,不斷拓展協作領域,翻開了攜手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新篇章。
  • 對話書記|聚焦蘇陝協作 對話江蘇省發改委黨組成員、副主任張世祥
    今晚21:25,陝西衛視《對話書記》播出《蘇陝同心 決勝小康》系列節目第四集。攝製組走進江蘇,對話江蘇省發改委黨組成員、副主任張世祥和陝西省發改委副主任、江蘇省發改委副主任、陝西赴江蘇掛職工作隊隊長孫喜民,聽他們講述蘇陝協作的時代背景、堅實步伐和豐碩成果。
  • 蘇陝協作是什麼?答案都在這些改變中
    在 小 鎮 可 以 賞 木 耳 景 、 看 木 耳 戲、聽木耳歌、吃木耳宴、品木耳情。」柞水 縣域工業集中區管委會主任、發改局局長、江 蘇幹部汪正華說。去年夏天,陝西省商洛市鎮安縣午峪溝迎來一群南京小朋友。住土屋、磨豆腐、探溶洞、 吃野菜……小朋友的一張張笑臉至今還存在鎮 安縣發改委副主任尹治宇的手機裡。
  • 蘇陝姐妹攜手賦能結對協作
    中國江蘇網10月19日南京訊 10月17日,結對協作,蘇陝姐妹攜手賦能行動在陝西省商洛市推進。江蘇省婦聯黨組書記、主席張彤,陝西省婦聯黨組書記、主席龔曉燕,江蘇省婦聯黨組成員、副主席崔娟,江蘇省國資委一級巡視員王寧生,江蘇交控黨建工程專家委員會主任楊飛,陝西省發改委黨組成員、蘇陝工作隊副領隊肖延川,南京市婦聯主席談健,商洛市委市政府、商洛市職業技術學院相關領導,江蘇省相關企業代表及「寧姐月嫂」參訓學員代表出席會議。陝西省婦聯黨組成員、副主席黨潔主持。
  • 蘇陝協作 極課助力|延安黨政代表團考察極課大數據
    蘇陝協作 極課助力|延安黨政代表團考察極課大數據10月20日下午,陝西省委常委、延安市委書記徐新榮,延安市委副書記、市長薛佔海帶隊的延安市黨政代表團一行考察無錫市新吳區教育科技企業—極課大數據(江蘇曲速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調研極課大數據助力蘇陝協作,在延安地區開展「扶貧扶智+產業落地」合作的項目實施情況。
  • 【蘇陝協作】太倉—周至攜手開出健康扶貧「新藥方」
    據悉,「周至糖友俱樂部」微信公眾號是今年7月份,蘇陝健康扶貧協作過程中,太倉市第一人民醫院對口幫扶周至縣中醫醫院建立的一個集知識科普、健康講座、用藥指導、在線答疑等為一體的多功能信息平臺。患者可以定期接收到最全的醫學科普知識,還能對接太倉幫扶醫院的專業信息在線答疑解惑以及遠程會診,讓兩地蘇陝合作支醫工作不受地域、時間的限制,切實把對口幫扶長久的落到實處。
  • 蘇陝扶貧協作有新進展,首批26名陝西殘疾人赴新北就業
    這是自去年12月常州市新北區人社局與陝西省紫陽、嵐皋兩縣人社局籤訂勞務合作協議之後,對口扶貧協作取得實質性進展,正式引進的第一批殘疾轉移務工人員。 新春剛過,新北區企業全面復工,對一線工人需求較大,區人社局積極開展各類以「博攬人才 集聚新北」為主題的「2018年春風行動」招聘會,並組織企業赴陝西安康參加蘇陝勞務協作招聘會。
  • 蘇陝合作和鹽銅協作增添「美景」 悅達集團產業扶貧助力銅川闖新路
    中國江蘇網7月10日鹽城訊 連日來,陝西達美輪轂有限公司車間內一派繁忙的景象,工作人員正熱火朝天趕製著輕量化鋁輪轂訂單,生產線上的每一隻輪轂,凝聚著蘇陝合作和鹽銅協作的心血汗水,見證著江蘇悅達集團及合作方全力推動當地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堅實足跡。
  • 天生港鎮街道愛國村:「黨建+」模式,共圓「蘇陝協作」小康夢
    自2017年4月蘇陝兩地扶貧協作開展至今,愛國村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論述,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積極探索「黨建+」扶貧工作新模式,「量體裁衣」的精準舉措,先後攜手對口幫扶的寧強縣高寨子街道戚家埡村和二郎壩鎮羅家壩村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黨建+脫貧扶『志』」,樹立脫貧信心。有了脫貧的志向,才有脫貧的動力。
  • 蘇陝協作 攜手開出吳堡健康扶貧「新藥方」
    吳堡縣人民醫院醫療水平之所以能短時間內得到跨越式提升,得益於蘇陝攜手開展的健康扶貧行動。三個月前,周亦兵和其他幾位同事應儀徵市衛健委派遣,來吳堡縣醫院進行坐診、查房、帶教和指導工作。他們的日常工作也是是蘇陝協作攜手健康扶貧的一個縮影。結對協作骨幹赴蘇培訓
  • 蘇陝對口協作教育扶貧項目富丹友誼幼兒園開園 總投資3200萬
    昨天上午,蘇陝對口協作最大的教育扶貧項目——總投資3200萬元的富丹友誼幼兒園迎來了第一批新生。富丹友誼幼兒園是一所按陝西省示範幼兒園標準建造的公辦幼兒園,佔地面積14畝,建築面積6134平方米,設置15個教學班,可容納450名幼兒入園,一學期費用只要2600多元,也是對口協作的江蘇省丹陽市援建富平的最大的教育扶貧項目。
  • 凝聚蘇陝智慧,融匯辦學經驗
    東西部的教育協作不僅是合作南京市充分發揮優質教育資源和先進教育理念的優勢,認真貫徹落實省市關於東西部教育協作工作的部署和指示,積極與陝西省延安市開展全方位、多層面的教育合作與交流,促進兩地教育事業改革和提升,共同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延安市新區江蘇中學是在南師附中的領辦下成立的第一所省外分校,這所由蘇陝兩省共建的公辦初級中學距開辦至今已有一年。
  • 蘇陝醫療合作 惠及三秦百姓
    推進蘇陝協作 奮力脫貧攻堅 蘇陝醫療合作 惠及三秦百姓 恢復窄屏 發布時間:2018-04-24 07:54:28
  • 《山海情深 圓夢小康》杭恩扶貧協作匯報片與歌曲《築夢萬水千山...
    回顧四年奮鬥的足跡 聆聽這個時代的跫音 見證恩施的滄桑巨變 恩施州著名詞作家談焱焱、曲作家楊軍聯袂創作歌曲《築夢萬水千山》以表達恩施人民對杭州人民傾心傾情傾力援助的敬意,也為杭恩東西部扶貧協作加油喝彩。
  • 創新蘇陝勞務合作模式,46名榆林困難大學生受邀來揚州「選崗」
    「去年四月確立蘇陝勞務合作以來,揚州先後組織了5批次44家優質企業赴榆開展招聘活動,累計提供2956個就業崗位,去年至今增加645名陝西籍就業人員。此次主動邀請就業困難的大學生來揚州『選崗』也是對口協作的創新。」揚州市人社局副局長張躍春表示,一個優質的就業往往意味著緩解了他家庭困難。
  • 蘇陝交流 幫扶協作——南通竹行 西郊逸夫 黃崗小學校際交流活動
    江蘇省南通市經濟開發區竹行小學與陝西省城固縣西郊逸夫小學 ,2018年確定為蘇陝交流 幫扶協作對口學校。兩名教師輪崗交流,兩校經常交流學校管理、教育教學和德育管理等工作。此次交流活動有效藉助竹行小學的教育資源優勢,深化了竹行、西郊、黃崗校際間的協作交流,通過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全面提升教師隊伍和教學水平,豐富交流活動內容,提升校際幫扶實效,為推進教育脫貧工作提供了寶貴經驗,繪製了美好前景。
  • 脫貧路上「手牽手」 丹澄協作「一家親」
    這個扶貧產業園是澄城縣今年實施的蘇陝扶貧協作項目之一,可帶動57戶203名貧困人口通過就業務工、固定回報等形式脫貧致富。2016年,江蘇省鎮江市丹徒區對口幫扶我省渭南市澄城縣以來,兩地堅持「政府推動、市場主導、資源共享、項目支撐」原則,全面落實落細各項協作事項,為澄城縣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增添了強勁動力和強大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