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女人遇到愛就變得盲目,她們像極了無頭蒼蠅,因為愛情一股腦的栽進去,在大多數女人的觀念裡,愛即是付出,越愛一個男人,就越是把對方當成生命裡的唯一,生活的氧氣。
但是有句話說得好: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有恃無恐,從人性的角度來說,審美疲勞的產生是不可避免的。
我們會看膩一種風景,聽膩一首歌,吃膩一道菜,自然也會愛膩一個人,尤其對於男人來說,女人越是依賴他需要他,越是在他面前搖尾乞憐,對方就會越不知好歹,這源於男人心中存在的虛榮心理。
男人就像獵人,女人就是獵物,獵人打到了獵物會暫時性產生一種洋洋得意的自我心態,但卻少了追逐的動力,一個女人的卑躬屈膝只會換來男人的不重視,不珍惜。
愛情中的舒適感是什麼?
幸福的感情不是自然而然的,一定需要彼此經營找尋一個舒服點,在張弛有度的距離中,保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狀態。
很多女人和男人在一起的時候會產生一種依賴性人格,實質上就是放棄了獨立的自己。
在愛裡變得糾纏讓對方難以喘息,並且因為這種過度依賴往往會喪失自我的新鮮感,讓男人失去獵奇心,徵服欲,審美疲勞感急劇上升,久而久之,愛情終將走到結局。
舒婷在《致橡樹》裡寫道兩棵樹的愛情:「我們彼此相望,看似疏遠陌生,他們卻不知道我們的根在地下交纏。」
美國心理學家提出,男女最完美的相處模式是窩在愛人懷裡的孤獨,這種孤獨也並非真正意義上的孤獨,是一種彼此自由,可以離開又不願離開的狀態。
愛一個人就像放風箏,懂得給予對方一定的自由才能讓對方感受高飛的幸福感。
手裡的風箏線一定要拿捏的張弛有度,握得太緊,會嵌入肉裡,讓自己苦不堪言,放得太松又會把愛人弄丟。
淬火效應告訴你保持冷淡,才容易創造持之以恆的幸福感
保持"冷淡"其實就是一種降低審美疲勞的相處技巧,長久的付出或者依賴會潛移默化成為一種習慣,人為什麼總是對陌生人寬容大度,對自己最親密的人展現最壞的一面?
原因在於在心中我們對親密的人自我定義"他絕不會離開我",也因此敢於肆無忌憚的傷害。
在感情中同樣如此,對待深愛的男人,如果總是順從,全身心過度投入,就會造就對方"熟視無睹"的狀態。
心理學上提出"淬火效應"原意指金屬工件加熱到一定溫度後,經過冷卻處理,工件的性能更好、更穩定,愛情亦是如此,學會相處中的冷處理,能夠提高彼此關係的穩定性以及長久性。
電視劇《知否》中,盛明蘭對祖母說出自己的愛情觀:「若為了在男人面前爭一口飯吃,反倒把自己變成面目可憎的瘋婆子,這一生多不划算。」
女人保持一種相處的冷淡態度,才能夠創造持之以恆的吸引力和幸福感,有所保留才能讓對方有所追求,這是聰明女人的智慧。
愛情足夠獨立,才能足夠幸福
綜藝節目《奇葩說》中,高曉松這樣總結愛情:一段好的感情其實是彼此獨立,相互成長的。
我們所提到的"冷淡"是保持一種距離,而不是疏離,在靈魂上彼此是相互交錯的,但更懂得給對方自由,也給予自己空間。
深愛一個男人,最好的方式就是保持"冷淡",這種冷淡其實更像是對男人的某種吸引力,女人不僅不用為了討好一個男人卑躬屈膝,在彼此的距離之中還能夠各自成長,相互成就。
女人的愛情足夠獨立,才能足夠幸福。
一、爭吵時的"冷淡"
很多女人愛好爭吵時喋喋不休,抓住一個點就不放,蠻不講理,不給對方任何解釋的機會,其實兩個人之間的相處,學會如何處理矛盾至關重要。
我們更好的其實是學會冷靜自我,冷淡地看待矛盾,不情緒化,給予彼此空間,即便是面對感情的挫折,也學會給予最大的尊重。
二、相處時的冷處理
相處時冷處理能夠形成自我的新鮮感,對感情冷淡一點的女人就像一個源源不斷的寶庫,吸引對方拼命的挖掘。
正如SHE《半糖主義》裡唱的:我要為愛堅持半糖主義,真心不用天天黏在一起,若有似無的甜,才不會覺得膩。
三、獨立的愛情觀
長久的感情必定是獨立的,毋庸置疑,只有各自都存在自我的一個舒適圈中,感情的走向才未來可期。
男女之間,不僅僅是戀人,更是朋友,知己,導師,高級的愛情觀是不斷成為更好的自己,絕對擁有,又相對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