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家出版社的總編室、質量辦、校對科負責人在京交流編校工作——

2020-12-13 中國新聞出版網

  □本報記者 左志紅

  在分享經驗的同時,與會代表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一是在充分調查的基礎上提高編校人員的報酬。

  二是培養數字出版編輯和校對人員。

  三是加強對外校公司的統一規劃和管理。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的戰略目標。要建設文化強國,出版業必須高質量發展。出版業該如何通過編校業務創新確保產品高質量呢?11月25日,由中國出版協會編校工作委員會和教育圖書工作委員會主辦的出版社編校業務創新發展座談會在京舉行,來自11家出版社的總編室、質量辦、校對科負責人,圍繞當前編校業務的新情況、新進展、新做法及新問題進行了交流。

  說起舉辦這次座談會的由頭,中國出版協會編校工作委員會主任、韜奮基金會秘書長張增順表示,座談會的舉辦受到他參加《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的《總編輯會客廳》第二期活動的影響,「那次活動的主題是用『三審三校』制度築牢質量防火牆,我作為版協編校委負責人,一直在思考舉辦這次座談會,聽取大家的意見」。

  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

  座談會上,多位發言者提到了「專業」一詞。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聖陶科文中心主任李紅說:「『三審三校』,就是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人教社要求,初審責編的學科背景須與書稿專業相對應,交叉學科應安排雙責編。例如,人教社正在做的《中醫藥文化中小學生讀本》,分別安排有中醫學和中文專業背景的兩人擔任責任編輯。

  「人民社一直堅持專業編輯審專業稿件的原則。」人民出版社總編室副編審段海寶也提到了同樣的觀點。他認為,提高質量的一個根本方法就是強調專業的一致性和相近性,即讓專業的作者寫專業的稿,專業的編輯審專業的或者相近的稿,校對人員因工作重點不一樣,要強調校對行業的專業性。「這裡面的核心是編輯的專業性,只有學有所長、對自己所學專業有足夠了解和判斷力的人才能組到有質量的好稿子,也才能看出專業性的錯誤。」

  印前審讀多把一道關

  「建議在現行編校制度裡加上重點圖書付印前審讀這一環節。」張增順此前在參加《總編輯會客廳》錄製時曾提到的這個觀點,一些出版社已經在實施。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從2020年開始嘗試逐步推行全品種行印前審讀,把問題消滅在正式印刷之前。該社總編室主任龐海龍說:「之前,印前審讀針對的是國標教材和重點項目圖書。為進一步給讀者提供高質量圖書,出版社計劃逐步實現全品種印前審讀,今年是50%,明年力爭實現全品種印前審讀。」此外,該社在「三審三校」基礎上,增加了付印之前覆審覆核和終審覆核環節,進一步檢查覆審和終審意見的落實情況,確保圖書內容質量。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也有這樣的制度。該社總編室主任陳松濤說:「我社在付印之前,要求責任編輯和責任校對付印樣通讀,重點選題的付印樣還要經質管部通讀檢查合格後方可付印。」

  北京出版集團的獨門「秘笈」,則是在印前對圖書的封面、扉頁、版權頁等單獨進行校對。該集團校對科科長曲丹表示,這項制度已經實行了十幾年。

  質檢不合格將被列入黑名單

  在座談會上,多名發言者提到了自己出版社的質檢黑名單制度,這也是倒逼編校人員提高質量水平的一個舉措。

  在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新書二次復檢不合格的編輯也會被列入黑名單。該社總編室主任陳博說,所有新書出版3個月之內由編輯部完成質檢,如果社裡在審讀中對編輯部提交的質檢報告存疑,將會延請社外的審校專家對成品進行二次復檢。「如果二次復檢的結果和編輯部提交的質檢報告落差很大,我們可能會把這個編輯列入黑名單,並就此同這個編輯談話,還會對這個編輯責編的所有作品二次復檢。」

  段海寶介紹說,人民出版社在強調「三審三校」基本要求的同時,制定了《人民出版社關於進一步加強「三審三校」的暫行規定》,主要強化和量化了對政治導向錯誤的懲罰措施,提高了重要圖書的差錯率標準。

  注重編校人員素養提升

  對於如何提升編校人員的技能和素養,大家也分享了本單位的經驗和心得。

  「我社在近兩年的新編輯培訓中安排了大量的語文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明年還計劃用半年時間安排20次語文課,幫助編輯提高語言文字應用能力。」中國出版協會編校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化學工業出版社總編輯潘正安說。對於新入職的編輯,化工社也有嚴格的培訓。新入職的編輯要接受5個月的審稿和編輯加工專項強化培訓,部分往年入職編輯也重新安排了學習。這5個月的培訓內容,包括1個月的理論課(有大量的作業和考試),1個月的模擬書稿編輯加工和講評,3個月的書稿試加工,一步一步引導新編輯掌握規範的工作方法。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通過線上圖書質量編輯交流平臺,促進了編輯基本技能的提升。龐海龍說,目前該平臺有200多位編輯在線,出版集團的審讀專家、資深編輯通過這一平臺,每天即時回復處理大量編輯提出的專業問題。

  為編校創新建言獻策

  在分享經驗的同時,與會代表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議。總體來說,有以下幾點:

  一是在充分調查的基礎上提高編校人員的報酬。正如一位與會代表所說:「編輯校對是需要有深厚的專業基礎和文化情懷的人才能勝任的,如果他們的收入過低,就會因為生活問題從而消磨他們的文化情懷,也會因為生活所迫一味圖快,從而影響質量。」

  二是培養數字出版編輯和校對人員。多位與會代表認為,數字出版參考傳統出版「三審三校」模式,但由於數字出版編校人員不足,面臨如果嚴格執行編校制度,則數字出版生產能力大幅受限,或者擴大數字出版生產規模可能難以嚴格保證審校質量的兩難選擇。因此希望培養數字出版編輯校對人員,出臺數字資源製作的規範和編輯加工費用標準。

  三是加強對外校公司的統一規劃和管理。多位與會代表提到,僅靠出版社自身校對力量很難完成所有校對工作,使用外校已成為出版社的必然選擇。但是由於外校公司質量參差不齊,出版社紛紛呼籲行業協會或專門機構對外校公司及其校對人員進行資格認證,同時進行定期培訓與考核,以保障校對人員的基本素質。

  此外,商務印書館、電子工業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的代表也都發表了很好的意見。最後,中國出版協會教育圖書工作委員會主任、語文出版社總編輯魏運華表示,大家在座談會上談到的編校創新工作,可以歸結為九點:提高認識,領導重視,健全制度,強化責任,規範流程,保障人員,藉助外力,加強培訓,嚴格管理。


相關焦點

  • 中華優秀出版物獎暨全國出版社青年編校技能競賽頒獎
    9月14日上午,首屆中華優秀出版物獎暨全國出版社青年編校技能競賽頒獎大會在京舉行。此次大會共頒發包括圖書、論文、音像、電子、遊戲等5類中華優秀出版物獎共計190個。全國出版社青年編校技能競賽團體獎一等獎和個人獎一等獎均由安徽隊獲得,個人獎一等獎為安徽文藝出版社劉冬梅。陝西一隊等三個隊獲團體二等獎,江西一隊等6個隊分獲團體三等獎。
  • 北京大學出版社簡介
    1979年,教育部批准成立北京大學出版社,恢復了北大出版社建制。  機構領導  ◆出版社主要負責人(2010年)  社 長:王明舟  黨委書記:金娟萍  總 編 輯:張黎明  副 社 長:孫曄、李東、張濤  副總編輯:楊立範、李東(兼)、張鳳珠  黨委副書記:劉樂堅
  • 出版社編輯工作流程(詳解)
    (3)所策劃選題獲分管總編同意後,交出版社編輯委員會論證,回答編輯委員會的質詢。4.預約書稿所策劃選題獲出版社編輯委員會論證通過後,策劃編輯根據編輯委員會意見進一步修改完善選題,並組織落實。同時,將有關信息報總編室,以便向教育部報選題計劃,向新聞出版總署實名申請書號。
  • 細心人用「笨辦法」成就編校高質量
    核查170多年前的一天到底是星期幾,這一細節贏得了作者對期刊編輯部的尊敬,也正是這樣一個個心細如髮的瞬間,成就了《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連續兩年編校差錯率小於萬分之一的成績。 《報紙期刊質量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近日出臺,引發業界廣泛關注。那麼,期刊低差錯率怎樣煉成?出現差錯又怎樣整改?《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對多家期刊社進行了採訪。
  • 編校基本規範:常見別字舉例(全圖)
    內容群發時間:星期一(語言文字)7:00,星期四(出版、編校)7:00。中文編輯校對[1](QQ群:302032982),中文編輯校對[2](QQ群:236902340),中文編輯校對[3](QQ群:684024204),編輯校對的家園。文末有二維碼。
  • 核心期刊英文摘要編校質量堪憂
    記者日前從新聞出版總署新聞報刊司獲悉,2008年度學術期刊英文摘要編校質量檢查工作已於近日結束。此次列入檢查範圍的是100種在封面上明確標示「中文核心期刊」字樣的期刊,社會科學類和自然科學類各50種。檢查結果顯示,合格的僅15種。
  • 報紙期刊編校質量無小事 抽查結果是這樣得出的
    原標題:編校質量無小事 不久前,很多媒體人的朋友圈被2017年部分重點報刊及少兒類報刊編校質量抽查結果「刷屏」,一時間,「你家編校質量排第幾」成為媒體人的熱議話題。那麼,這份抽查結果是怎樣出爐的?抽查中發現的常見錯誤有哪些?從結果中又應有哪些反思?
  • 學生字典被指錯誤多 出版社:錯誤率在允許範圍
    網友指出的舊版《新編學生字典》的錯誤  10月17日,有網友發文稱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編學生字典》錯誤百出,「舌根」被寫成「舌跟」,此外還有各類編校錯誤,一共40多處,並在文中列出了11處。但在該出版社出版的2014年7月的版本中,裡面的錯誤已經得到訂正。  北青報記者一一對比發現,舊版字典中有明顯錯誤的有兩個,比如「舌根」寫成「舌跟」確實是錯別字,涇河確實發源於寧夏。4處錯誤是筆畫收錄錯誤,比如五畫字的被放入六畫中。一處錯誤是多寫了字,一處序號標錯了。還有3處並不是錯誤,是不同的說法而已。根據新舊版本的比對發現,網友所稱11處錯誤中有8處是錯誤,且新版已經訂正。
  • 總署新聞報刊司:核心期刊英文摘要編校質量堪憂
    記者日前從新聞出版總署新聞報刊司獲悉,2008年度學術期刊英文摘要編校質量檢查工作已於近日結束。
  • 31家港澳基地負責人參訓 共同探討大灣區青年交流工作
    廣州青年報訊(記者 胡媛媛 實習記者 何鈺燕 通訊員 穗團宣)近日,粵港澳青少年交流活動基地培訓交流活動在廣州市青年文化宮二樓新青池拉開序幕。31家港澳青少年交流活動基地的38名負責人參會,共同交流基地運營現狀並提出合作需求,探討基地未來推動粵港澳大灣區青年交流的工作方向。
  • 《中國流行病學進展第一卷》(英文版)編寫會在京召開
    2020年10月19日,由人民衛生出版社與Springer Nature擬合作出版的《中國流行病學進展第一卷》(英文版)編寫會在京召開。
  •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合作推進年會在京舉行
    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郜雲雁)1月11日,人民教育出版社在京舉行了2018年合作推進年會。來自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出版傳媒集團、新華發行集團相關負責人、人教版圖書重點渠道客戶負責人等500餘人出席了此次年會。
  • 新中國第一家國家級民族出版社創建始末
    為使整個少數民族的出版工作能有一個專門機構來負責,中央統戰部、中央民委和中央人民政府出版署提出建立民族出版社。經周恩來批准並親題社名,1953年1月15日,民族出版社正式成立,新中國的少數民族出版事業由此起步。一、建社始末:成立民族出版社,開啟將民族出版納入民族工作之路
  • 育人邦家庭教育線上平臺新聞發布會在京舉辦
    中國網11月19日訊(記者 曾瑞鑫 實習記者 高春香)11月17日,由中國家庭報家長學校周刊指導,北京昌平區家長學習中心主辦,北京聚慧人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承辦的「全國青少年健康關愛項目暨育人邦家庭教育線上平臺新聞發布會
  • 不合格養生書被下架 出版社:堅決執行總署決定
    近日,新聞出版總署出版產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對50種養生保健類暢銷書進行了檢查,並公布了24種編校質量不合格出版物的書名,並要求出版社一個月內將這些書收回銷毀。張悟本、曲黎敏、楊奕、馬悅凌、張秀勤、單桂敏等人的養生書均在其中。此外,總署正式向社會公布了53家具備養生保健類出版資質的出版單位名單,出版張悟本著作的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楊奕著作的江蘇人民出版社均不在其中。
  • 劍橋大學出版社代表團來新東方參觀交流
    北京2012年10月11日電 /美通社/ -- 近日,劍橋大學出版社全球在線產品總監 Paul Colbert、劍橋大學出版社平臺技術總監 Mila Rendle、技術經理 Ben Dowzell等一行人來到北京新東方韋伯豪校區聽力口語中心、倍學口語教室進行參觀交流。
  • 【中原好工作】--大象出版社有限公司
     提示:點擊上方"河南人才市場"↑免費訂閱》》》大象出版社有限公司,其前身為河南教育出版社,1983年12月成立;1996年10
  • 劍橋出版社負責人到訪橋吧總部!THiNK教材助力劍橋五級考試
    2019年8月27日,劍橋大學出版社學習方案總監Daniel H、劍橋大學出版社ELT全球市場總監Paul C,在橋吧英語CEO Helen,橋吧英語聯合CEO朱梅女士,橋吧英語CSO Cindy等負責人的陪同下,正式到訪橋吧英語北京總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