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中巴空軍每年一度的雄鷹聯合軍演照例在巴基斯坦信德省開打。此次,我軍派出了4架殲-11BS/BH戰機和4架殲-10C戰機參演。有細心的網友注意到,此番去巴基斯坦參加軍演的4架殲-10C戰鬥機中的一架並沒有刷塗我軍的機徽和機號。因此有人推測,這架殲-10C戰機其實就是「搶先體驗機」。將會在軍演結束後就地交給巴基斯坦空軍測試。如果此事確實,殲-10CE將成為巴基斯坦空軍的第一型三代半戰鬥機,也標誌著我國殲-10系列戰機已經走出國門,衝向了國際軍售市場。
關於殲-10CE戰鬥機對巴基斯坦空軍的作用,我們已經在之前的《殲-10CE將如何幫助巴基斯坦制衡印度陣風?》中有所提及。與南亞次大陸一樣,除了少部分既有錢、軍購環境又好的西方國家以外,世界上大部分國家要麼買不到第四代戰機,要麼買不起第四代戰機。因此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三代半乃至三代戰機在國際軍貿市場上依舊有一定的存在價值。因此今天我們不妨來探討一下,在殲-10CE落戶巴基斯坦後,是否還會有別的國家可能中意我國的殲-10系列戰鬥機。
首先是剛剛解除了武器禁運的伊朗。以往人們關注伊朗空軍,焦點往往在70年代買的那些F-14A上,並以此推論伊朗空軍更喜歡重型戰鬥機,輕型戰鬥機在伊朗沒有什麼市場。但其實根據美國方面的估算,伊朗現役戰術飛機共約162架,其中只有26架能用的F-14。剩下的136架飛機裡,跟「重型」沾邊的也只有47架F-4和23架蘇-24。其餘的66架均為米格-29、殲-7、F-5、閃電-80、幻影F1這樣的輕型飛機。這些飛機價格低廉,維護簡單,雖然不如F-14那樣引人注目,但勝在性價比超高。
在機齡方面,F-14雖然機齡較老但整體技戰術水平在伊朗空軍裡還算是最高的,而且伊朗這些年來也為F-14做了不少的配套設備,因此一時半會還不至於退役。米格-29的作戰性能是除了F-14之外最高的,這批飛機在1991年至1994年之間交付,尚不足30年,且俄伊關係較好,飛機維護方便,因此也無替換之虞。蘇-22是在1991年海灣戰爭時期從伊拉克叛逃而來的,機齡雖略老,但伊朗曾與俄羅斯一同對其進行了改造,使其可以投擲精確制導武器,這兩年還曾活躍在打擊ISIS的行動中,替換需求並不迫切。另一種完全不需要考慮替換的飛機是伊朗從F-5的基礎上自行設計建造而來的閃電-80戰鬥機。該型號2018年才開始服役,還非常年輕。
除了這些飛機之外,殲-7功能過於單一,且防空作戰能力並不強,因此可以考慮替換。F-4雖然作戰能力尚且不錯,另有小道消息稱中國曾幫助伊朗改進過這批飛機,換裝了中國產的雷達、霹靂-5飛彈、霹靂-11飛彈和C-801飛彈。不過一來這些傳言從未有過實證,二來這批飛機均是在1968年至1975年之間交付的,即使是最新的飛機距今也已經45年,再想「續命」恐怕性價比就非常低了。伊朗的幻影F1來源同樣是伊拉克,這批飛機是伊拉克在上個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購買的,不僅機齡很老,作戰能力也不強,因此可以考慮替換。
如此一來,我們只需要考慮這些需要替換的飛機在伊朗的定位,就可以按圖索驥找到合適的飛機了。目前,F-4本來的設計定位是一種多用途戰鬥機,一是可以掛載AIM-7飛彈進行超視距空戰,二來可以掛載大量炸彈執行對面攻擊,此外F-4還是伊朗空軍中唯一能夠發射AGM-65小牛反坦克飛彈的飛機。但近年來,伊朗F-4多執行一些丟鐵炸彈的轟炸任務,已經很少能夠見到掛載AIM-7和AGM-65的畫面,猜測這與這兩種彈藥的庫存問題有很大關係。在替換F-4時,最好的選擇應該是俄羅斯的蘇-35。除了蘇-35是單座,會導致一部分伊朗空軍的武器官「失業」以外,蘇-35與F-4的定位是非常相似的。
而在替換幻影F1和殲-7的時候,我國的殲-10CE就比蘇-35更具優勢了。這兩款戰鬥機在伊朗空軍中的定位都是國土防空戰鬥機,與我國殲-10系列的設計初衷很像。而在這一方面,雖然俄羅斯的蘇-35、米格-35也都不失為一種選擇。但米格-35這款飛機尚不成熟,俄羅斯空軍自己也剛剛裝備了4架,投資有風險。蘇-35則輸在只裝備了PESA雷達,在雷達性能和電子戰能力上與殲-10CE尚有差別。因此,在這三款戰鬥機中,殲-10CE似乎是最佳的選擇。
另一個有可能的國家是我們的東北鄰國——朝鮮。近年來,朝鮮在常規軍事裝備方面與韓國的差距越拉越大,而空軍又是其中的重災區。韓國方面推測,目前朝鮮空軍戰術飛機共有不到600架,但這之中放到今天唯一值得一提的只有約35架米格-29初期型。而殲-5、殲-6、殲-7、米格-21、米格-23、蘇-7等則至少有400架。因此對於現在的朝鮮空軍來說,挑食是挑不得的,儘快補充大量有一戰之力的飛機才是當務之急。而這樣一來,朝鮮對於新飛機大概只有兩種要求:質量別太次,性價比超高——畢竟現在朝鮮的重心是經濟建設,沒什麼錢整頓軍備。
在候選機型方面,中巴聯合研製的梟龍是一種選擇。根據巴基斯坦方面的說法,梟龍block2的採購價格僅約2500萬美元。如果再能用「革命友誼」談一點軍援下來,朝鮮還是有希望列裝幾十架梟龍的。可問題是,中國自己不裝備梟龍,這款飛機的維修保障工作絕大部分都是在巴基斯坦進行的,將來飛機需要進行保障的話,還要再牽扯到第三國,非常麻煩。
而除了梟龍之外,唯一靠譜的就是接收其他國家的二手飛機了。比如我國的殲-10、殲轟-7、殲-7、殲-8(好歹比殲-5殲6強得多),俄羅斯米格-29、蘇-27等。但由於二手飛機本身就不好定價,外加朝鮮也沒多少錢能用來買飛機。因此買二手飛機的話,主要還會是半賣半送的方式進行交易。雖然俄羅斯空軍很強,但這些年來也過得相對拮据,未必有餘力替換老飛機送人。相比之下,我國正大跨步邁向空軍現代化,現役的幾百架殲-7、殲-8都將在未來的幾年內退役。與此同時,上世紀末購買的蘇-27、本世紀頭幾年製造的殲-10A也終將逐步退出現役。到那時候,這些飛機最好的去處,也莫過於朝鮮了。
最後,孟加拉和泰國也存在購買殲-10系列戰鬥機的可能。孟加拉國現役戰術飛機不足50架,其中8架為米格-29B/UB型,其餘的全部為我國製造的殲-7系列戰鬥機。未來一段時間內,孟加拉國確實存在替換戰鬥機的需求。在供貨商方面,孟加拉的選擇也並不多,幾乎只有俄羅斯和中國兩個潛在供貨商。
在機型方面,梟龍、殲-10、米格-29都是不錯的選擇(因為便宜)。但買梟龍必然要從巴基斯坦買,去巴基斯坦修。在兩國關係詭譎多變的今天實在不太可能。相比之下,米格-29稍微便宜一些,但性能比之緬甸的米格-29、蘇-30、梟龍並沒有性能上的優勢,拼數量自然也拼不過。因此,能在質量上對後三者形成碾壓的三代半戰鬥機殲-10CE將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甚至如果孟加拉真的採購了殲-10,緬甸也很有可能繼續跟進梟龍block 3予以應對。
泰國空軍相對來說闊氣一些,裝備了7架JAS-39和38架F-16A兩種三代機。但同時,泰國空軍也有替換剩餘的20多架F-5輕型戰鬥機的需求。本來泰國與美國是同盟國,又裝備了F-16戰鬥機,因此繼續引進F-16是最佳的選擇。但自從2014年泰國政變以來,泰美關係轉冷泰中關係轉暖。近年來泰國相繼在中國採購了VT-4主戰坦克、S26T潛艇和071E兩棲攻擊艦。因此泰國在採購新戰鬥機的時候,會選擇殲-10CE也不足為怪。
除了雙邊關係上的考量以外,泰國也是為數不多真正見識過殲-10C性能的國家。在中泰鷹擊-2019聯合演習中,我軍派去的參演機型正是殲-10C戰鬥機。正巧2019年也是我國首次在國際武器展會上推出殲-10CE戰機的時間點。選在這個時間點,派殲-10C戰機去泰國演習,不排除有藉機推銷的意思在裡面。
相比於F-15、F-16、蘇-27、蘇-30、米格-29這些暢銷全球的第三代戰機,殲-10一直以來都以「賣不出去」著稱,也有不少網友據此認為殲-10的性能不行。但實際上,作為一種2003年才問世的戰鬥機,殲-10在誕生的時候,三代機市場基本都已經被瓜分完畢了。與其說殲-10存在性能問題,不如說她出生的太晚了。這個道理拿到今天來也是一樣。F-35的出現標誌著四代機滿地開花的時代已經到來,而出於種種原因考慮我軍的殲-20一時還沒有出口創匯的想法,此時我們也不妨借鑑F-35的發展模式,先搞出一型能夠用來外貿的四代機來,把國際市場佔住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