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懷舊一下,這樣的火車票你見過嗎?浙江鐵路收藏集郵展開幕

2020-12-24 錢江晚報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吳崇遠 通訊員 趙宜飛

民國時期杭州至義烏的火車時刻表、已經消失的「火車郵局」郵戳、20多年前的老舊火車票,還有各種主題風格的站臺票……

一件件珍貴而又奇特的老鐵路藏品,讓人仿佛回到了曾經的那個年代。

昨天(11月28日),由杭州鐵路文化體育館主辦,中國收藏家協會鐵路文化收藏委員會、中國鐵路集郵協會協辦的浙江鐵路職工集郵收藏展暨中國鐵路集郵·收藏華東交流活動中心揭牌儀式在餘杭區臨平餘杭窯博物館(籌)舉行。來自杭州、上海、徐州、金華等地區數十位鐵路集郵收藏愛好者帶來了數千件藏品交流,共敘情誼。

在本次集郵收藏展現場,集中展出了一批華東地區鐵路集郵收藏愛好者選送的精品,種類涵蓋了當前鐵路收藏界的各種藏品類別,包括不同年代的鐵路工具、徽章、票券、模型等實物,以及各個時期鐵路發行的紀念封、紀念明信片、火車郵局通郵函件等郵品。

69歲的俞錦炎是一名集郵愛好者,他拿出了非常珍貴的「火車郵局」實寄郵品展示給大家。「以前快遞不發達,不少郵政包裹是通過鐵路運輸,有時候一些火車的最後一節或者第一節車會掛上『郵政車』,這節車廂是專門運輸郵包的,配有押運員,它們和其他郵局一樣,擁有特殊的郵戳,集齊這種郵戳,是很幸運的事。」俞師傅告訴記者,以前,杭州至北京、烏魯木齊、上海,以及上海經由杭州至昆明、懷化、長春至寧波的列車上都設置了類似的「火車郵局」。只是隨著近年來快遞不斷發展,火車郵局已經逐漸減少。「現在也只有溫州、福州、昆明等少數方向有『火車郵局』的專屬郵戳了。」

來自上海的收藏愛好者王兆昌曾經在上海鐵道博物館工作,家中收藏的老火車票數以萬計。這一次,他帶來了自己收藏的一套老車票。「以前,我們國家的火車票可不像現在這樣,是藍色的磁質票,最初是一種長方形的硬板票,到了九十年代,電子計算機開始應用,火車票也經歷了幾代變遷。」

王師傅拿出了幾張看起來像「汽車票」的舊式火車票。「這是第二版機打火車票,那個時候還沒有網際網路購票,大家都要去窗口排隊,尤其是春運時候,通宵也是家常便飯,現在鐵路都實行電子化客票,刷身份證或者手機掃碼就能坐車,變化太大了。」

收藏愛好者孫智偉帶來的一套站臺票也讓觀眾稱奇。畢竟,很多人距離上一次看到它,已經是十多年前的事兒了。「站臺票的歷史悠久,我國從1910年就開始使用站臺票,到2013年後逐步停用,一個多世紀以來,它為老弱病殘孕幼等特殊旅客進出車站提供了不少幫助。」

本次收藏展中,還帶有不少「杭州元素」。從上世紀九十年代滬杭鐵路複線通車,到錢江二橋開工、通車,再到94年杭京32次列車開行,99年杭州鐵路新客站竣工落成,以及近年來滬杭、寧杭、杭黃、杭州東站、杭州南站建成通車,都有相應的一些紀念封、紀念幣展出。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北京2020首屆中國鐵路文化收藏集郵展覽開幕
    2020-10-20 07:59:26來源:用戶投稿作者:鄭晨10月16日,北京2020首屆中國鐵路文化收藏集郵展覽在塞隆國際文化創意園開幕。這一展覽歷時3天,以「交通強國、鐵路先行、守正創新、傳承文化」為主題,集中展示了中國鐵路行業集郵的優秀成果,掀開了鐵路集郵事業發展新的一頁。首屆鐵路郵展由中國收藏家協會鐵路文化收藏委員會發起,中國收藏家協會、北京首農食品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市集郵協會主辦。
  • 首屆中國鐵路文化收藏博覽會在唐山開幕
    通訊員 信寶忠 攝本報訊(記者 紅珊 通訊員 信寶忠)11月16日,首屆中國鐵路文化收藏博覽會在唐山開幕,來自全國各地的鐵路文化收藏家與收藏愛好者們齊聚一堂,用1.5萬件藏品呈現中國鐵路百年文化,以此致敬中國第一臺蒸汽機車、第一條標準軌距鐵路誕生138周年,向新中國70周年獻禮。
  • 堅持守正創新,傳承優秀文化 「鐵路集郵展覽」在京舉辦
    ,展示鐵路行業的優秀收藏成果,經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批准,由中國收藏家協會、北京首農集團、北京市集郵協會聯合主辦;中國收藏家協會鐵路文化收藏委員會、北京塞隆國際文化創意園、首都鐵路公共關係協會共同承辦的「北京2020首屆中國鐵路文化收藏集郵展」和「首屆中國鐵路文化收藏交流大會」(收藏大集),在北京塞隆國際文化創意園隆重舉辦。
  • 首屆中國鐵路文化收藏集郵展在京舉辦
    為弘揚鐵路先進文化,展示鐵路行業集郵的優秀成果,10月16日至18日,「北京2020首屆中國鐵路文化收藏集郵展」在塞隆水泥庫藝術空間舉辦。  本次郵展共徵集到來自22個省市自治區的近百名集郵愛好者的參展郵集120餘部,360餘框,75%的郵集題材為「鐵路建設發展」和「鐵路郵史」,其中不少都是鐵路郵集中的精品。比如一個以鐵路軌道為主題的八框篇幅的郵集,通過一百多個國家的郵品展現了世界鐵路建設的發展,該郵集去年在武漢獲得了「2019年世界郵展」金獎,也是目前全國鐵路專業郵集中獲得的最高獎項。
  • 路地聯手舉辦鐵路文化收藏展
    本報上海8月10日電 (記者楊海成 通訊員王兆昌)日前,路地聯手舉辦的 《印象蘇河——鐵路文化收藏展》在上海閘北革命史料陳列館對外展出。  為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和落實中央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意見,進一步發揮鐵路科普教育基地的作用,上海鐵路局上海鐵路博物館聯合上海閘北革命史料陳列館、閘北區圖書館、北站街道等單位組織此次展出,讓更多市民了解鐵路發展歷程,積極宣傳區域鐵路文化,參與譜寫 「中國夢閘北篇」。
  • 巴彥淖爾鐵路文化收藏學會成立!
    在全國鐵路文化收藏的熱潮中,在中國鐵路文化收藏委員會和內蒙古鐵路文化收藏學會的關懷下,內蒙古巴彥淖爾鐵路文化收藏學會於2020年1月18日在臨河宣告成立。內蒙古集郵協會常務副會長、中國收藏家協會鐵路文化收藏委員會委員、內蒙古鐵路文化收藏學會常務副會長、巴彥淖爾鐵路文化收藏學會名譽會長王景云為受聘人員頒發證書。當日,該學會收到中國收藏家協會鐵路文化收藏委員會以及赤峰市、呼倫貝爾市錫林郭勒盟等地集郵協會發來的賀電。烏海市以及巴彥淖爾市集郵協會負責人紛紛到場表示祝賀。
  • 地鐵隧道專題收藏郵品展在上海開幕
    新華社上海9月17日電(記者有之炘)「當地鐵遇上郵票」——朱祖熹「地鐵與隧道」收藏郵品專題展於17日在上海地鐵博物館開幕。  上海市隧道工程軌道交通設計研究院高級工程師朱祖熹,是我國地鐵和隧道的防水專家,他的業餘愛好也和工作有關,就是收集地鐵和隧道的專題郵品。
  • 如何選擇適合你的興趣愛好(二十三),集郵
    不過,那些能夠升值的或者說有一定收藏價值的,都是早期的郵票,就目前所能看到的任何寄信的郵票,無論形式如何,均沒有升值空間,而且大部分是普票或者不成套的紀特類郵票,因此也沒有太大的收藏價值。集郵愛好者袁靜說:集郵可以擴大你的知識面,每一張郵票中就有屬於他的文化價值,有屬於他的一些小知識。
  • 火車票丟了全價補!鐵路:錯殺一千不放一個
    今年暑假,在浙江大學上學的四川姑娘陳繪衣乘火車前往雲南貧困地區支教,因在過了閘機進火車車廂途中丟了實名車票,在火車上被要求再買了一次火車票。回到杭州後,陳姑娘越想越覺得冤,於是她找到了浙大光華法學院的學長擔任公民代理人,一紙訴狀將昆明鐵路局告到了杭州鐵路運輸法院,並引發社會廣泛關注。
  • 耄耋老人集郵60多年 為了集郵自學英語
    浙江在線08月22日訊 集郵,對於不少70後的人來說,多多少少都曾幹過,少則數月,多則數年,很多人最後都不了了之。但對耄耋老人戴星來說,這片「方寸天地」卻讓他堅守了半個多世紀。  因為集郵需要,戴星四處查閱資料,還自學英語,與外國人打上了交道。
  • 合肥小夥製造高仿火車票 賣給顧客用於報銷
    想要火車票,只要提出需求,花個三五十元,很快就能拿到手了。昨日記者從合肥鐵路警方獲悉,近日警方破獲一起特大製販假火車票案,收繳千餘張高仿成品或半成品火車票,而這一切僅是一名小夥靠著一臺印表機所為。
  • 天寶照相館、森林區、懷舊區~~~這樣的「記憶家園」你見過嗎?
    天寶照相館、森林區、懷舊區~~~這樣的「記憶家園」你見過嗎?懷舊區這裡以石庫門為主題、充滿老上海風情。此外,還搭建了「老虎灶泡開水、茶館」「石磨製作水磨粉」和「天寶煙雜店」等場景,採用情景模擬的方式讓老人參與各種活動,比如由健康老人扮演營業員,認知症老人拿著平時的活動積點來兌換相應貨品,讓認知症老人開動思維,體驗購物的樂趣。
  • 鐵路上海站已售出400萬張春運回家火車票!你買到了嗎?記得這樣操作...
    你買到了嗎?另外一個退籤處理規則上也存在跟我們鐵路統一規範的社會標準不一致的地方。多收旅客的退票手續費、改籤費用。另外,第三方搶票軟體會留存旅客信息,利用這些信息可能做了很多旅客並不知道的商業行為,有洩露旅客信息的風險,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根據鐵路部門的最新統計,自春運售票開始以來,已累計售票超過3億張。
  • 丟火車票全價補 學生怒告鐵路:贏了!
    前段時間,浙江大學一名女學生陳繪衣將昆明鐵路局告上法庭,原因是她網購的火車票丟失,但出示各種證明都不行,不得不全價補了一張新票,還支付了5元的手續費。此時經曝光後,引發網友熱議,多數都為這名學生鳴不平,並指責鐵路部門太霸道,不過也有網友認為,鐵路部門這麼做有自己的考慮,任何事都要遵守規則。
  • 第五屆海峽兩岸珍郵特展在臺北開幕
    新華社臺北12月14日電(記者楊慧 劉斐)為促進兩岸集郵交流、擴大集郵業務合作,由中國郵政郵票博物館與中華郵政公司郵政博物館聯合舉辦的「第五屆海峽兩岸珍郵特展」14日在臺北開幕。自2013年以來,「海峽兩岸珍郵特展」每年輪流在兩岸舉辦。
  • 二十年前人人集郵的盛景而今卻再無,那些集郵的人都賺到錢了嗎
    但這樣的集郵盛景,如今只能停留在記憶中,或者50後60後70後80後,藏在家裡的集郵冊當中了。客觀的講,90後集郵的人,寥寥無幾,幾近可以忽略不計。而00後、10後則更不知道集郵為何事了?集郵,都成一知識點了,你說鬱悶不?我們稍後再討論集郵為啥衰弱了,為何後繼無人了,我們先談談:那些年集郵的人,現在都賺到錢了嗎?集郵的人現在到底還有多少?
  • 買火車票可以用微信支付了!微信這些超實用功能你都知道嗎?
    11月23日起,微信將進一步方便我們的生活,尤其是對經常需要輾轉多地的人——在中國鐵路12306網站購買火車票可以使用微信支付服務了!&nbsp&nbsp&nbsp&nbsp這些微信超實用功能,你都會使用嗎?
  • 歷年來規模最大陸抑非作品展 在浙江美術館開幕
    浙江美術館「一池春水——紀念陸抑非誕辰一百一十周年作品展」在這天開幕,以這種特別的方式為先生慶生。作為傑出的花鳥畫大家和卓越的美術教育家,陸抑非工寫兼能,尤擅兼工帶寫和沒骨法花鳥畫。同時,他也是一位中國書法名家,以畫入書,姿態無窮,其書風特徵以方筆大草名重一時。
  • 英國郵政博物館開幕, 還你一段百年前的地下郵鐵之旅
    英國郵政博物館開幕, 還你一段百年前的地下郵鐵之旅 澎湃新聞記者高翰 綜合編譯 2017-07-29 17:58 來源
  • 火車票「舊裝換新顏」,鐵路服務更加細節化
    火車票「舊裝換新顏」,鐵路服務更加細節化時間:2015-07-06 14:33   來源:川北在線原創 禁止轉載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據新華社報導,中國鐵路新版車票自2015年6月25日起試用,2015年6月25日至7月31日為新舊車票並存過渡期,2015年8月1日起全部使用新車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