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郵政博物館開幕, 還你一段百年前的地下郵鐵之旅

2020-12-22 澎湃新聞

英國郵政博物館開幕, 還你一段百年前的地下郵鐵之旅

澎湃新聞記者高翰 綜合編譯

2017-07-29 17:58 來源:澎湃新聞

7月28日開幕,建立在倫敦歡喜山郵件分揀中心為基礎上的英國郵政博物館,憑藉一段長達10公裡、歷史超過一個世紀的地下隧道,成為倫敦城市旅行最熱門的目的地。對於世界各地的集郵愛好者、探險愛好者、鐵道迷,甚至城市考古迷們而言,這個伸手不見五指的黢黑地方,就是他們心中的麥加。

昨日開幕的英國郵政博物館讓這段擁有百年歷史的地下隧道成為網紅。本文圖片均為 Post Museum 圖

說起來,郵政博物館分為地上和地下兩個不同區域。地上擁有五個主題各異展覽區,側重於呈現英國皇家郵政的歷史與掌故,藏品包括6萬件歷史上溯至5個世紀前的郵政古董物件及數百萬枚各個時期的珍貴郵票。但更讓人心動的還是地下的部分,這裡保留了一條1914年開建的地下隧道,以及一段僅供無人駕駛的郵政列車同行的鐵軌。

坐進陳舊的郵政列車,聽著車輪在窄軌上劃出的轟隆隆聲響,訪客將會進入一個詭異而浪漫的異次元空間,宛如呂克·貝松在電影《地下鐵》中刻畫的場景。

博物館方面用「郵鐵」(Mail Rail)指代這個龐大的鐵路隧道網絡。在1927年至2004年「郵鐵」服役期間,它始終是倫敦郵政系統裡最重要的幕後英雄:每日持續運營19個小時,每日遞送的郵件和包裹總量在黃金時代可達四萬封以上;另外,隧道與白教堂、利物浦街、愛德華國王大街、牛津街、派丁頓等知名街區相連,使得郵政運輸不必再受大霧天氣及擁堵的市區地面交通影響,無論是分揀還是派送工作都在高效且具有安全保障的環境下完成。

坐進無人駕駛的郵政列車裡在黑暗中穿行

由於「郵鐵」位於21米深的地下,並且常年被封存、不對外開放的緣故,即使是倫敦老市民對於它的存在也毫不知情。因此,當兩年前,英國皇家郵政、英國郵政博物館及檔案中心(即郵政博物館的前身)宣布將對部分隧道進行修繕並將於日後面向公眾開放時,這個橫穿倫敦市中心的地下城也成為公眾熱議的話題。

據博物館總監及發言人阿德裡安·斯蒂爾透露,「郵鐵」是全世界第一條無人駕駛的電氣化鐵路,在當時被視作工程學的一個奇蹟。在一戰期間,它還曾在充當秘密基地,用於存放國家肖像館和塔特美術館的藝術珍品。

因為有這段歷史和掌故,現在它被視作為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儘管博物館本身也擁有大量精彩紛呈的古董郵票、古董賀卡及明信片收藏,但絕大多數訪客都是衝著搭乘無人車、穿越廢棄的地下隧道的體驗來的。這也導致自從9月4日起接受預定的英國郵政博物館及「郵鐵」聯票,已經提前預售到了10月份。

觀光火車根據1987年郵政列車的式樣進行復刻,但增加了玻璃窗和玻璃穹頂。

「郵鐵」的試乘體驗約15至20分鐘長短,參觀者可以坐進寬1.5米、長約20米的小火車裡,在1公裡長的單隧道內觀光、探險。觀光用的小火車共有兩臺,系由Severn Lamb公司根據1987年的郵政列車的式樣仿造而成。它們有一紅一綠兩種顏色,使用蓄電池供電,坐廂十分狹窄,勉強可塞進一人。但為了讓參觀者獲得更舒適的遊覽體驗,Severn Lamb公司還專門做了一些調整,例如讓列車內飾更為舒適,加入了玻璃保護牆面,另外還調低了列車的高度,使之看起來不再如壓扁的鐵皮玩具。要知道,英國郵政列車的原型可是又瘦又長的,當它在寬度僅為60公分的鐵軌上飛快行進時,那種詭異的模樣,任誰看了都不禁捏把汗。

博物館還同時提供郵政鐵路歷史和古董火車模型展,地下的展覽廳和電影院都設置在廢棄的站臺裡,這樣即使不靠火車代步,人們也可以不緊不慢的把隧道走完,同時收穫一系列與英國郵政有關的生動獨特的故事。

孩子們和父母在Sorted遊樂區玩耍

在博物館的地上部分,還有主題各異的不同展區可供參觀。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位於隧道入口處的上方,有一個專門為0至8歲小童設計的遊樂區,名為Sorted,在這裡,孩子們和父母可以設計郵票、製作並使用通風管道傳送密件、扮演郵遞員,來親身體驗郵政的世界。該場館跟地下郵政鐵路略晚於博物館開放,將在9月4日正式接納訪客。

景點貼士

倫敦郵政博物館和Mail Rail地下郵政鐵路分別於7月28日、9月4日面向公眾開放,雙景點的聯票售價為成人16英鎊、兒童8英鎊。

www.postalmuseum.org

更多前沿旅行內容和互動,請關注本欄目微信公眾號Travelplus_China,或者搜索「私家地理」。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英國 倫敦 旅行 博物館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閱讀蘇河丨上海郵政博物館:見證百年郵政業發展
    ▲有著近百年歷史的「遠東第一大廳」(如今仍作為郵政營業廳繼續為市民服務)▲營業大廳門鉸鏈的細節(透露著當年建造時過硬的工程質量)▲近一個世紀前的樓梯,防滑條被踩得鋥亮▲「奶油蛋糕」式石膏吊頂▲大樓內的壁爐之一記錄城市變遷,迎接公眾探訪
  • 【閱讀】上海郵政博物館:見證百年郵政業發展,留存珍貴城市記憶
    郵政總局大樓啟用後,除了解決郵政通信生產和辦公場地擁擠的問題,也為當時郵政總局的外籍員工安排了宿舍。大樓外觀為英國古典主義風格,東、南兩個主立面有上下貫通三層的科林斯式立柱,轉角處結合義大利巴洛克式鐘樓,輔以水磨外牆,北側臨天潼路一面配以機紅磚牆。鐘樓兩邊基座圍有雕塑。
  • 上海最小眾的博物館,很多本地人都不知道,卻見證百年郵政業發展
    導讀:上海這座低調點洋房,卻見證百年郵政業發展,珍藏的郵票無價之寶上海是一座充滿傳奇色彩的城市,百年間從一個小城搖身一變成為國際化的大都市。百年風華,十裡洋場。每一幢都承載著當年上海灘的風雲故事。上海的角角落落裡,可謂是臥虎藏龍,一不經意間,你可能就闖進了某一位厲害人物的生活場景。如今,上海那些老洋房已悄悄變了模樣,你還認得出幾個?今天給大家介紹一處由百年歷史建築為基體的上海郵政博物館。上海郵政博物館位於蘇州河北岸,坐落於上海郵政總局大樓內。1922年由協澄洋行設計,1924年11月竣工,造價為320萬銀元,在當時被列為當時上海十大建築之一。
  • 一件文物,一段歷史,絕對值得一觀的博物館——上海郵政博物館
    上海郵政博物館的特色是鐘塔,上面雕刻著三個古希臘諸神。信使神的愛馬仕,被愛神愛神的兩個側面所環繞。上海郵政博物館所在的巴洛克建築有一個鐘樓,塔頂有三尊古希臘神的雕塑。中間是愛馬仕。因為他是信使神,他是一個裝飾上海紀念郵政服務的合適人選。
  • 上海郵政博物館半日遊
    打卡身邊的博物館系列,今天來到了虹口區天潼路395號的上海郵政博物館。門票:免費,無需預約展覽亮點:首先博物館本身就是歷史保護建築,內在更是大氣磅礴,主要由郵政的起源,郵票的發展,當代郵政精神等部分組成展覽亮點:個人最喜歡是郵票部分,方寸之間的百年滄桑,不僅有珍貴的12生肖郵票,還有中國的第一枚郵票,還詳細講述了郵票的發展歷史。
  • 天津郵政博物館,歐式的洋樓,恍如城堡
    天津郵政博物館,歐式的洋樓,恍如城堡解放北路上有一幢青灰色古典歐式洋樓,正門上方掛著範增題寫的天津郵政博物館匾額。這是一幢方方正正的老建築,樓角有通往二樓的戶外樓梯,配上青灰色磚牆,看上去恍如城堡。博物館裡展示著秦漢時期的車轍石、唐代磚畫、清代大龍郵票、中華郵政運郵馬車等文物,還陳列著不同歷史時期與郵政有關的通告、通令、公函、近代郵政創辦的英文檔案等資料。中國第一個郵政代辦機構、第一部郵政規章、第一條郵路、第一張郵政資費表,第一套郵票都誕生於天津。天津到迪化,也就是今天的烏魯木齊,當年是世界上最長的陸路郵路。京津空運事郵是中國第一次航空郵運。
  • 五個世紀的英國郵政史,你都可以在這座博物館裡看到
    一座新的博物館 前不久在倫敦開放,裡面收錄了英國郵政五個世紀的歷史。 維多利亞時期為應對迅速壯大的郵政事業而發明的五輪自行車、世界上第一張聖誕賀卡、被複製在 2200 億張郵票上的伊莉莎白二世的雕像,以及 2012 年倫敦奧運會期間使用的金色郵箱,類似新奇有趣的展品還有很多。
  • 【少先隊】紅領巾尋訪「四史」,上海郵政博物館走起!
    【少先隊】紅領巾尋訪「四史」,上海郵政博物館走起!探訪上海郵政博物館走進新中國史銘記革命歷史 繼承革命精神虹口區第三中心小學的五位少先隊員代表在輔導員老師們的帶領下,參加了「虹色記憶」探訪之旅第五季「四史」教育專題活動,在探訪上海郵政博物館的過程中深入學習「新中國史」。
  • 河圖文化承擔的南開大學百年校慶展在國家博物館開幕
    「百年芳華——南開大學百年校慶展」。8月9日,展覽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西大廳拉開帷幕,進行為期近一個月的展覽。我商會會員企業河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繼年初承擔了習近平視察南開大學時參觀的校內展覽之後,再次承辦了這次百年校慶展覽的策劃和展陳工作,並獲得一致好評。
  • 臺灣郵政博物館常設展重新開幕 詮釋「傳遞」的歷史價值
    新華社臺北1月29日電(記者劉斐 章利新)29日,臺灣中華郵政公司在位於臺北的郵政博物館舉辦「郵政歷史常設展重新開幕」活動,詮釋郵政「傳遞」的歷史價值。  展場規劃依郵遞歷史演進,以時間軸作為展示脈絡,分為「古代郵驛區」「現代郵政區」「軍郵區」及「郵遞之旅區」等部分,用實物、圖片及多媒體影像等內容,讓觀眾循序漸進了解自周秦以來的郵驛體系與「置郵傳命」的意義,以及郵政發展與興革的歷史。
  • 人民網:「百年芳華——南開大學百年校慶展」在國家博物館開幕
    人民網北京8月9日電(記者陳燦)在南開大學百年華誕之際,「百年芳華——南開大學百年校慶展」於8月9日上午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中國國家博物館館長王春法,南開大學校長曹雪濤,南開大學終身教授、南開藝術校友會名譽會長範曾,世界著名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楊振寧,北京大學原校長王恩哥,原文化部黨委組副書記、副部長趙少華等領導嘉賓出席開幕式活動。
  • 海澱郵政17個支局全部銷售《2011年北京博物館之旅通票》
    海澱郵政17個支局全部銷售《2011年北京博物館之旅通票》 「每年我都來郵局買,家住北窪西裡的李女士拿著一本剛剛在郵局購買的《2011年北京博物館之旅通票》高興地說。《2011年北京博物館之旅通票》在京首發後,為了方便廣大用戶購買通票,海澱區郵電局所屬的北太平莊支局、中關村支局、學院路支局、蘇州街支局等17個支局,全部在第一時間開始銷售《2011年北京博物館之旅通票》,為了認真宣傳通票,營業人員先期對博物館知識進行了解,以便對感興趣的用戶進行講解。
  • 英國老牌百年企業文化之旅
    英國的傳統老牌名企更是數不勝數,許多企業已經歷經百年風雨,而仍然屹立不倒。這不僅僅是沾了作為世界強國的福氣,還有許多在背後一直默默傳承精益求精理念的企業家們,和堅持信譽至上的工匠們。   這次的文化之旅旨在通過海外課堂、名企參訪及文化體驗等形式的立體設計,讓中國企業家充分體驗和深度理解英國的商業和文化環境。
  • 「郵票講述『一帶一路』故事」郵展在中國郵政郵票博物館開幕
    國家名片弘揚絲路精神 方寸郵票促進民心相通  11月23日,由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一帶一路」智庫合作聯盟以及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共同主辦,中國郵政文史中心(中國郵政郵票博物館)承辦的「郵票講述『一帶一路』故事」郵展在中國郵政郵票博物館二層郵票主展廳開幕。
  • 黑龍江省郵政博物館
    在哈爾濱南崗區民益街100號,有一座莊重、豪華的,兼有法國古典主義的折衷主義風格建築,這就是黑龍江省郵政博物館。這棟建築始建於1921年,1922年竣工並投入使用,最初的功能是北滿郵務管理局的辦公樓。1922年大樓落成後,即將北滿郵務管理局改名為吉黑郵務管理局,九一八後又改名為哈爾濱郵政管理局和哈爾濱中央郵局等。雖然國民政府從俄國人手中奪回了郵政管理權,但直到解放前的多年間,郵政權依然被英國、義大利、葡萄牙、法國和日本等列強控制。
  • 濟南記憶 | 郵政大樓,見證濟南百年歷史滄桑
    1950年代的郵政大樓  郵政大樓的建築形式和裝飾均運用了西方古典建築的手法。整幢建築分地上二層和地下一層,坐南朝北,沿經二路東西「展開」,長度約佔緯二路和緯三路之間將近一半的地段。塔頂為四角形盔頂,上面鋪著中國傳統的黃琉璃瓦,在每一面的中間還鋪著一條綠琉璃瓦浮雕花紋作裝飾,使塔樓顯得格外美觀,也使整座建築非常有精神,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站在塔樓上,還可以看到老商埠區所有的高層建築。
  • 上海郵政博物館-上海郵政總局
    >一、上海郵政博物館(總局)介紹上海郵政博物館,是全國郵政行業內開辦的首家博物館,坐落在蘇州河畔、四川路橋北堍的「上海郵政總局」大樓內,1922年由協澄洋行設計,辛豐記營造廠施工,在原集美裡地塊上建造,1924
  • 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之旅,別開生面的異國趣味
    談到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要先從成立於1753年的大英博物館說起。大英博物館的最初藏品來自於英國收藏家漢斯·索恩爵士去世後的捐贈,包括大批動植物標本及人類骨骼。後來,隨著展品的增多,大英博物館漸漸沒有空間來收藏和展示這些藏品了。於是,英國古生物學家理察·歐文提出:把大英博物館一分為二,將關於人類文明的藏品和自然歷史類藏品分開收藏。
  • 上海這些高顏值的博物館,你去過幾家?
    ,上海這些高顏值的博物館,建築本身就很值得一品,你都打卡過幾個?地址:汾陽路79號門票:8元預約:滬遊碼交通:軌交1、7號線常熟路站、軌交10號線陝西南路站上海郵政博物館上海郵政大樓已經有百餘年歷史,國內首家郵政博物館——上海郵政博物館就在這裡。
  • 「雲端的博物館英國國家美術館」在深圳開幕
    10月21日,由深圳壹點光明及深圳 Free Sky 雲際觀光層攜手英國國家美術館(The National Gallery)共同出品的「雲端的博物館·英國國家美術館」在平安金融中心116層 Free Sky 雲際觀光層盛大開幕,英國國家美術館中30餘件具有代表性的館藏官方復刻品登陸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