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醫能治病,當然也得看是不是擅長專業。醫學細分了好多領域,一技之長足矣。所以好多的醫生就專攻一項,達到業內的領先水平,就可以成為一代名醫。
同理,教學名師也是一樣。有網友提出名師在轉變差生方面也是一般般,這個是現實,但是考核名師時這只是其中的一個小項,並不是決定因素。
一個心內科的專家是不可能去皮膚科坐診的,即使他懂這個專業。所以名師也不可能到落後的學校教成績差的學生,面對差生、特別是農村的一些差生,即使國家級的名師也是束手無策。
理論是理論,實踐是實踐。
看看名師評選標準
1.忠誠於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為人師表,師德高尚;長期從事一線教學工作,培養優秀青少年有突出貢獻;對教育思想和教學方法有重要創新,教學成果和教育質量突出;在教育領域和全社會享有較高聲望,師生群眾公認。
2.申報教學名師的普通中小學校人選原則上應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近6學年(20**-20**學年)主講課程的平均課堂教學工作量不少於180學時/學年,其中每學年必須為中小學生主講一門課程。幼兒園、特殊教育學校人選參照普通中小學校人選要求,並結合實際情況進行遴選。
3.非現任校級領導(承擔教學任務的副職除外)。
4.非國家「萬人計劃」其他類別申報者和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入選者。
5.獲得**省優質課教學評選一等獎及以上獎勵;
6.20**年以來被評為**省最美教師、師德標兵、師德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具體下來是不是和評職稱相似,裡面具體的如第一項:從事一線教學,培養優秀青少年有突出貢獻。第五項優質課教學一等獎。
用業內的話說就是會教課,特別是公開課要講得好,並且教學質量要好,考上的學生多。
為什麼要求優質課呢?這是個帶動作用,同樣的一節課,人家講的天花亂墜,你講得平淡無奇,從效果、氣氛當然要推薦好的了。
許多名師都是從省級優質課走出來的。如高調辭職的熊芳芳老師,也可以看看你周圍的名師。
打造名師工程,是一項政治任務。本意是提高教育的知名度。但是隨著發展,慢慢變成了和評職稱一樣的分配。不可避免地出現了德不配位的情況,從而影響了榮譽稱號的含金量。
是否成為名師,首先是自己必須有水平,你講的課要得到專家的認可。即使你從內心不承認那種教法,但你一定得遵從潮流。獲得優質課省級一等獎後,你才能推廣你自己的理論、方法。
其次,你還得任教到一個好學校,有優秀的學生讓你表演。這個也是重中之重。如果你在偏僻的鄉村學校,你那些不知所以然的學生能把你逼瘋。這個必須承認城鄉差距。
比如魏書生老師的盤錦市實驗中學。王金戰老師的人大附中。
了解了繼續努力學習,爭取自己早點評上名師。莫在拘泥於怎麼轉變差生的小胡同裡,自己和自己慪氣。
人生苦短,我輩尚需努力!致敬所有努力工作的鄉村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