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施效顰」的故事,想來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吧。可是您知道嗎?在古代還發生過一件與這個故事的脈絡極為相似的男版「東施效顰「的事件,到底是怎麼回事?咱們今天就來聊一聊。
這件事情發生在西晉,人物便是男神潘安和才子左思。眾所周知,潘安因為「美姿儀「被世人譽為「古代第一美男子」,那麼不言而喻,事件中的男版「西施」,便是美男子潘安,那麼左思則是那個受人嘲笑的男版「東施「。
話說這一天,男神潘安心情大好,於是坐車跑到大街上去兜風,這一下可了不得了,招引來一眾女粉絲跑來圍觀,人越聚集越多,有大媽、有阿姨、當然還有芳心暗許的小姐姐,看來「追星族」自古以來就沒有年齡上的限制。
關鍵是,老中青三代粉絲的熱情非常高漲,大家爭先恐後地把帶來的水果和鮮花向潘安的車子裡面扔,攔都攔不住。潘安沒事駕車在大街上溜達一圈,回家的時候就是「滿載而歸「,先不說水果味道好不好,鮮花聞起來香不香,就這眾星捧月的氣勢,也夠讓人羨慕和嫉妒了。
這也就是成語「擲果盈車「的由來了。
在那些羨慕和嫉妒潘安的年輕人中,就有大才子左思。誰年輕的時候,還沒有一個成為偶像的夢想呢?左思自然也不例外,看見潘安如此風光無限,自然眼熱,也希望能得到潘安這種「萬眾矚目「的待遇。
於是,左思就仿效潘安的樣子,也駕著車跑到大街上到處轉悠。可是粉絲們不僅眼裡容不下沙子,連嘴巴也是不會留情面的。大媽、阿姨和小姐姐們對左思不僅嗤之以鼻,非但不給左思送鮮花和水果,反而還向他的車子吐口水,一點臉面都不留。
為啥女粉絲們對潘安和左思的態度會有天壤之別?主要原因還是左思的顏值太低,有點對不住大家的審美,而他自己還沒有自知之明,所以最後搞得場面一度十分尷尬,只能狼狽不堪地逃回家去了。
這樣的事件過程,看起來是不是與「東施效顰「,有著異曲同工的效果?
有史料記載說,左思這個人不愛交際,比較「宅「,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年輕時候的這件事,造成了心理陰影,從那之後便改了性情,既不敢出門,也不願意跟外人打交道了呢?
既然不能出去參加社交活動,那麼就待在家裡老老實實讀書、做學問、寫文章好了,直到最後因為文章成為了一代超級「網紅「,盡人皆知的大文豪。
左思寫的《三都賦》,因為文思雋永、妙筆生花而被人們爭相傳頌和抄寫,導致整個市場上紙張缺貨、供不應求,商人們不得不提高了紙張的價格,成語「洛陽紙貴「就是由此而來。
潘安因為貌美而有了「擲果盈車「,而左思卻因為才華贏得了「洛陽紙貴」,從這個層面看,左思也算是扳回了一局。所以說,即便顏值天生不如意,也未必是件壞事,上帝關上了一扇門,自然就會為你打開一扇窗。上天不負苦心人,努力做事業,等出了成績,別人看待你的時候,只能是欽佩和欣賞,誰還會在乎你長得好看不好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