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課本中牛人甚多,現摘取三人,試述其生平以饗諸位。
我們中學的課本裡有個故事叫做聞雞起舞,聽見雞叫就開始練劍的主人公就是祖荻。可又有誰知道他小時候卻是個不愛讀書的淘氣孩子呢!只是後來隨著他年齡的增長,他意識到自己知識的貧乏,深感不讀書無以報效國家, 於是就發奮讀起書來。於是便有了聞雞起舞的故事,這個故事也成了發奮圖強的典型,為後世所稱頌。
經過多年的聞雞起舞,他終於成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寫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帶兵打勝仗。因此被封為鎮西將軍,實現了他報效國家的願望。
祖荻北伐以攻為守,保障了東晉的偏安。他以其節烈豐富了民族精神,與後來用北伐來提高個人威望和門戶權勢者大相逕庭,是我們應該敬佩的英雄。課文通過祖荻的所言所行展示了他作為一代名將的膽識,表現了祖荻胸懷大志,憂國憂民的品格及為收復失地而大膽進言、身體力行的精神。這些優秀的品質值得我們學習和發揚。
祖荻:聞雞起舞!
周處這個人,年輕的時候為人蠻橫強悍,任俠使氣,是當地一大禍害。義興的河中有條蛟龍,山上有隻白額虎,一起禍害百姓。義興的百姓稱他們是三大禍害,三害當中周處最為厲害。 有人勸說周處去殺死猛虎和蛟龍,實際上是希望三個禍害相互拼殺後只剩下一個,這使的是驅虎吞狼之計,反正不管結果怎麼樣,對於鄉親們而言,是只有好處沒有壞處的!
周處是個衝動型人格的人,他立即上山殺死了老虎,又下河斬殺蛟龍。蛟龍在水裡有時浮起有時沉沒,漂遊了幾十裡遠,周處始終同蛟龍一起搏鬥。經過了三天三夜,當地的百姓們都認為周處已經死了,輪流著對此表示慶賀。 結果周處殺死了蛟龍從水中出來了。
他聽說鄉裡人以為自己已死而對此慶賀的事情,才知道大家實際上也把自己當作一大禍害,因此,有了悔改的心意。 於是便到吳郡去找陸機和陸雲兩位有修養的名人。
當時陸機不在,只見到了陸雲,他就把全部情況告訴了陸雲。並說:「自己想要改正錯誤,可是歲月已經荒廢了,怕終於沒有什麼成就。」陸雲說:「古人珍視道義,認為『哪怕是早晨明白了道理,晚上就死去也甘心』,況且你的前途還是有希望的。
再說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只要能立志,又何必擔憂好名聲不能傳揚呢?」周處聽後就改過自新,終於成為一名忠臣。
周處有三個兒子:周玘、周靖、周札。周靖早死,周玘、周札都知名於世。
周處:朝聞道,夕死可!
大家都知道,最早開始拼顏值的時代是魏晉時期,那時候的人都喜歡小鮮肉,只要是有點地位的男人,都是塗脂抹粉的,據說那也是對別人的尊重,如果你沒有化個妝,吃點藥,你都不好意思出門!那個時代帥哥非常多,像潘安、衛玠、何晏、嵇康、裴楷等就是那個年代男神的代表。
當然,帥哥是拿來反襯醜男的,比如說左思!他可是醜男中的極品,帥哥群裡的反面教材。
左思家庭情況雖然既沒有礦,也不養豬,但家境還算過得去。可能老天爺嫌他太驚才絕豔,就沒有給他一副好皮囊,長相簡直用寒磣來形容,而且話也說不利索。他老爹天天打擊他,說他這也不行那也不行,簡直是虎父犬子!刺激得他除了發奮讀書啥也不想幹。
左思研究了班固撰寫的《兩都賦》和張衡撰寫的《兩京賦》後,覺得寫得好是好,但總覺有些脫離現實、不切實際,他是個務實的人,在考證確實的基礎上,他將魏都、蜀都、吳都,一一寫入賦中。為了寫好《三都賦》,使之行文有據,左思廣泛搜集資料,苦心遣詞鍊句,家中到處都備有紙筆,每有靈感佳句湧上心頭,就隨手記錄下來。十年功成於《三都賦》。
書成後,「豪貴之家競相傳寫,洛陽為之紙貴」。貴到什麼程度呢?有文章稱,洛陽每刀千文的紙很快漲到兩三千文,斷檔缺貨後,不少人到外地買紙來抄寫左思之賦。當初譏諷左思的陸機,看過《三都賦》後深為嘆服,以無法超越為憾而擱筆。成語「洛陽紙貴」「陸機輟筆」,便由此而來。
左思:勵志與美醜無關!
這些人都是逆襲成功的典型,而他們身上體現出的堅韌不拔、知恥後勇的精神才是入選中小學教材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