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看到一些這樣的論調,想要去看看魏晉南北朝,看看那烽火狼煙的時代,看看英雄輩出,佳人相繼的時代。但是你真的了解那個時代,那個時代的絢爛,無法和盛唐相比,遍地狼煙,人民餓殍遍地,無處可去。上層人物醉生夢死,下層百姓生不如死,人命賤如草芥,這才是常態。
論文學,諾大的魏晉南北朝比不得偏安一隅的兩宋,所謂的風華絕代,不過是一時的令人唏噓而已。
那是一個混亂的時代,沒有一個人是正常的,甚至說沒有一個國家是正常的,百姓、君主都是一樣的。
那個時候的皇帝,就像是傀儡,西晉滅亡之後,東晉建立,似乎皇帝就成為了一種擺設。東晉十一個皇帝,竟無一個能夠拿出手。
十一個皇帝不是軟弱之輩,便是呆傻之人,或是沉迷酒色,說是司馬氏王朝,可是司馬氏何曾掌權一日。
四大家族接連登場,成為了東晉的實際掌權者,琅琊王氏,陳留謝氏,譙郡桓氏,外戚庾氏。
這些人成功把握了政權,東晉的政權的更迭一直在他們的手中,王導、王敦、謝安、謝玄、桓溫、庾亮。成為了政治舞臺上的弄潮兒,所謂的皇帝就是一個牽線傀儡,毫無用處。
說到劉裕,作為魏晉南北朝時期第一位寒族皇帝,他的政治地位可想而知。劉裕個人出身寒族,雖然之後貴為皇帝,但是卻非常節儉,不論是什麼時候都秉承著簡樸的生活。但是就是這樣一位皇帝,子孫後代卻是一群不成器的廢物。
劉裕有七個兒子,四十多個孫子,七十多個曾孫,子孫三代,人數過百,家族勢力龐大。
但是誰都沒有想到,如此大的家族最終自己把自己玩沒了。七個兒子,除了宋文帝劉義隆,其餘六個兒子全被自己兄弟害死了。
等到之後先後為帝的劉劭、劉子業、劉彧都沒有一個善茬,這些人不僅僅喜歡排除異己,還喜歡殘殺宗室。
劉彧和宋孝武帝劉駿乃是兄弟,但是在在劉彧登基之後,卻一口氣把自己的侄子們那些藩王全部給除掉。
甚至還包括自己的叔叔輩們的宗室,在劉彧這一次殘殺之中,劉宋宗室七七八八的都被殺掉了。
再來看看北朝的狀況,其實也沒有好到哪裡去,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北齊高氏一族,從自高歡建立基業之後到高洋奪權篡位,似乎高氏一族就沒有一個正常的。
高洋、高湛、高緯,都有著共同的毛病,那就是殘暴,不僅僅對大臣殘暴,同樣對自己的兄弟們殘忍。
作為高氏一族的傑出青年,蘭陵王高長恭難得做到了與民相親,受到了軍隊和百姓的愛戴。但是奈何高位不是什么正常人,先後誅殺蘭陵王、丞相斛律光,自己將國家的中流砥柱給推到。
試問這樣的人統領國家,北齊怎麼能夠不滅,北齊國祚二十七年,先後更換六帝,令人唏噓,最終也是被北周攻滅。
試問這樣的魏晉南北朝時你喜歡的,戰爭、殘殺、暴虐,烽火狼煙,令人不堪入目。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人口時兩代變化最為強烈的,時高時低,戰爭的頻繁,使得人口長時間得不到恢復。
三國時期雖然戰爭潘頻繁,但是在後期相對穩定的環境下,人口增長迅速,西晉時期大約有四千萬人口。
但是在南北朝時期,巔峰時期的人口僅有五千萬,這還是北方之地湧入了大量的少數民族。
足以看到當時的人口增長速度的緩慢,其根本原因便是戰爭造成的。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戰爭規模大,頻率高,對百姓的生活影響是巨大的。
總結:我們雖然說魏晉南北朝時的社會狀況並不好,但是也並不能去否定他。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最大的改變,莫過於上層門閥和底層寒族之間的差距進一步縮小;
尤其是劉裕登基之後,大規模啟用寒族士子,使得寒族的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而這也意味著九品中正制的逐漸瓦解,和之後科舉取士制度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