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龍抬頭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民間在這一天有理髮的習俗,那麼2018龍抬頭幾點剪頭好呢?是上午還是下午剪頭好?接下來就隨小編來看看。
2018龍抬頭幾點剪頭好
龍抬頭這天剪頭髮的時間沒有固定的說法,但一般認為在上午比較好。理髮是龍頭節的傳統習俗,因為在民間有正月不理髮的說法,所以在二月二這天就成了人們爭相理髮的環節。
龍抬頭剪頭髮最好是上午。農曆二月初二,春回大地,正是作物播種的時節,大地渴求雨水的滋潤。龍在中國文化裡是主宰風雨的祥瑞之物,俗語裡有「龍不抬頭天不雨」一說,因此龍抬頭是復甦和吉祥的象徵。民俗裡,人們選擇在這一天剃頭,以期許鴻運當頭的吉祥預兆。
二月二,龍抬頭!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龍頭節",俗語稱"二月二,龍抬頭"。這一天民間飲食多以龍為名,如吃水餃叫吃"龍耳",吃米飯叫吃"龍子",蒸餅也在面上做出龍鱗狀來,稱"龍鱗餅"。天津人這一天有剃頭、吃烙餅、煎燜子的習俗,因燜子成塊狀,煎炒後呈金色,吃燜子又叫"吃龍鱗"。
龍抬頭是什麼意思
農曆二月二日。古中和節。傳說此日安眠了一冬的龍抬起頭來。俗話說"龍不抬頭天不下雨",龍是祥瑞之物,和風化雨的主宰。"春雨貴如油",人們祈望龍抬頭興雲作雨,滋潤萬物。同時,二月二正是驚蟄前後,百蟲蠢動,疫病易生,人們祈望龍抬頭出來鎮住毒蟲。
在古代,人們用二十八宿來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的位置,以此判斷季節,提醒農時,這在《禮記·月令》中有大量記載。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組成一個完整的龍形星座,其中角宿恰似龍之雙角。農曆二月二這天夜晚,「龍」的兩隻「犄角」(即角宿一星和角宿二星)就從東方地平線上慢慢升起,這時整個「天龍」的身子尚隱沒在地平線以下,故稱「龍抬頭」。#p#副標題#e#
龍抬頭有哪些講究
1、剃龍頭
「二月二剃龍頭,一年都有精神頭」,中國民間普遍認為在這一天剃頭,會使人紅運當頭、福星高照」。每逢二月二這一天,家家理髮店都是顧客盈門,生意興隆。
2、吃「龍食」
什麼是「龍食」?古人膽子可夠大,他們相信二月二會「龍威大發」,所以這一天的飲食要以龍為名。吃春餅名稱「吃龍鱗」,吃麵條名曰「扶龍鬚」,吃米飯是「吃龍子」,吃餛飩為「吃龍眼」,而吃餃子則叫「吃龍耳」。
3、祭龍神
以往,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在這天早晨家家戶戶打著燈籠到井邊或河邊挑水,回到家裡便點燈、燒香、上供。舊時,人們把這種儀式叫做「引田龍」。其目的是祈求雨水普降,消除蟲害,五穀豐登。
4、採龍氣
早上卯時(5點到7點之間),此乃卯月卯日卯時,出門面向東方深吸六口氣,冥想一團青氣從頭頂百會穴下行至丹田,充滿臟腑,整團青氣包裹全身,然後步行向正東方走百步。玄虛子提示您路上遇到行人要微笑致意,可吸財氣旺氣。此為第一吉。
5、放龍燈
黃河三角洲及一些沿河地區還有」放龍燈「的習俗。不少人家用蘆葦或秫秸紮成小船,插上蠟燭或放上用蘿蔔挖成的小油碗,待到傍晚時分,放到河裡或灣裡點燃,為龍照路。藉此娛樂同時又傳遞一種美好的祝願。
6、敲龍頭
東北部分地區在二月二早晨,以長竿擊打房梁,謂之」敲龍頭「。把龍喚醒,佑一方平安。大人小孩還念著:」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有的地方在院子裡用灶灰撒一個個大圓圈,將五穀雜糧放於中間,稱作」打囤「或」填倉「,預祝當年五穀豐登,倉囤盈滿。
7、祭社
南方」二月二「仍沿用祭社習俗,如在浙江、福建、廣東、廣西等地區,既有類似龍抬頭節習俗,又以祭社習俗為主的新」二月二「習俗。由於」地載萬物「、」聚財於地「,我國南方普遍奉祀土地神,又稱」社「、」社神「、」土神「、」福德正神「,客家人稱」土地伯公「。」二月二「社日主要是祭祀土地和聚社會飲,借敬神、娛神而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