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萬尾魚苗淨化德化湧口水庫|水口鎮|德化縣|湖坂村|石牛山
4日下午5點,夕陽下的德化山區寒風陣陣,水口鎮區湖坂村的湧口水庫綠波蕩漾。一輛大型的箱式貨車裝上兩排大塑料水箱,停在庫區湖坂村的水岸邊,縣農村農業局和水口鎮等幾名工作人員把長長的水管袋接入水中,放開大塑料桶邊的門閥,順著水管袋,桶中成千上萬的魚苗直奔入水。據了解,當天投放的魚苗有20萬尾。
-
50萬尾魚苗「遊」入長江
記者在現場看到,區漁政站的工作人員正在金口渡口進行魚苗放流,50萬尾小魚苗帶著修復生態的使命流向了它們的新家。在工作人員的操作下,一尾尾魚苗順著放流道傾瀉而下,躍入水中。據悉,此次增殖放流主要以花鰱和白鰱為主,它們都屬於濾食性魚類,以水中浮遊生物為食,可以有效減少水質富營養化。
-
145萬尾魚苗魚種昨放流長江
昨天上午9時許,145萬尾魚苗、魚種在南京下關漁政碼頭放流至長江。據悉,這次增殖放流的有10萬隻中華絨螯蟹、50尾胭脂魚、2萬尾暗紋東方魨和100萬尾四大家魚等魚苗、魚種,價值近20萬元。 據了解,人工增殖放流,是補充和修復漁業自然資源,維護漁業資源可持續利用的重要措施。
-
河南汝陽:加快前坪水庫移民安置點建設
前坪水庫是國家、省、市重點水利工程項目,位於淮河流域沙潁河支流北汝河上遊,是一個以防洪為主,兼具供水、灌溉、發電功能的大型水利樞紐工程。2015年10月8日,前坪水庫開工建設。前坪水庫移民涉及汝陽縣2843戶11534人,3個鄉鎮,8個行政村。為確保移民「搬得出、穩得住、能發展、可致富」的總體目標,河南省汝陽縣努力將移民新村建設成美麗鄉村的示範點。
-
商南:3萬尾魚苗投放蓮花湖 助力水域生態環境
商洛資訊網訊:12月13日,商南縣公益愛心人士自發組織開展「青山綠水蓮花湖 一江清水送京津」魚苗放養志願活動。在湘河鎮蓮花湖投放3萬尾魚苗,以改善、維護蓮花湖庫區水域環境,助力打造綠色生態。一大早,志願者們就前往汽車站搬運並清點查看將要投放的魚苗。到達投放地後,志願者們細心的對魚苗裡的水進行調溫,以保證投放魚苗的存活率。放流現場,大家小心翼翼地用瓢舀出魚苗投放到水中,一袋袋魚苗被放歸大自然。這其中還有家長帶著孩子一起參加,他們在放生的過程中也在不斷為孩子講解投放魚苗的意義以及愛護環境的重要性。
-
總投資44.6億元的前坪水庫工程開工
本報訊(記者黃紅立)10月8日,經過半個多世紀論證推進的國家重大水利工程——我省前坪水庫工程在汝陽縣正式開工。這是我國治理淮河的又一個重大戰略舉措。 省委常委、洛陽市委書記陳雪楓參加工程開工動員會,副省長王鐵和現場幹部群眾共同宣布工程開工。
-
蜀河水力發電廠和旬陽合建魚類增殖站向漢江投放25萬尾魚苗
日前,蜀河水力發電廠在漢江碼頭增殖放流25萬尾魚苗,有效保護和修復漢江水域生態環境。在漢江碼頭,2輛魚苗罐車閥門依次逐個打開,25萬尾魚苗順著兩條放流槽歡快地遊入漢江。據了解,本次活動是蜀河水力發電廠和旬陽合建魚類增殖站建成後的首次放流,共計放流多鱗鏟頜魚、黃顙、鱤、蒙古鮊、大眼鱖等9個魚種25萬尾魚苗。對維護漢江流域的水域環境、水生生物資源多樣性和生態平衡具有重要意義。
-
中國最大漁場投放1000萬尾魚苗
摘要:7月4日,以「放流養護再建東海魚倉,生態牧漁重振漁都輝煌」為主題的2017舟山漁場增殖放流活動在浙江舟山舉行,1000萬尾大黃魚魚苗及若干黑鯛、黃姑魚、海蜇、日本對蝦、梭子蟹苗被放入東海。滕蓉攝中新網舟山7月4日電(記者 林波 實習生 夏森森)7月4日,以「放流養護再建東海魚倉,生態牧漁重振漁都輝煌」為主題的2017舟山漁場增殖放流活動在浙江舟山舉行,1000萬尾大黃魚魚苗及若干黑鯛、黃姑魚、海蜇、日本對蝦、梭子蟹苗被放入東海。
-
50萬尾土著魚放歸撫仙湖
玉溪市撫仙湖管理局4日啟動2020年全國「放魚日」撫仙湖土著魚人工增殖放流活動,50萬尾土著魚苗(抗浪魚40萬尾,金線魚5萬尾、雲南光唇魚5萬尾)放歸撫仙湖,首次在撫仙湖放流雲南光唇魚。 雲南光唇魚是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近期人工繁殖成功的重要土著魚,可對撫仙湖水體大量繁殖的絲狀藻類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促進撫仙湖水生態平衡。
-
首次秋季投放 300萬尾魚苗放流博斯騰湖
天山網訊(文/ 記者 劉一鳴 通訊員 郭玉順 視頻/博湖縣融媒體中心提供)近日,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縣博斯騰湖落霞灣魚類棲息地,300萬尾魚苗被放流博斯騰湖此次投放的魚苗包括草魚、花鰱、鱅魚三大類,均是較好的保水經濟類魚種,投放數量較往年增加30%左右。 「本次秋季總投放量預計為300萬尾,每天投放10萬尾左右。」10月20日,新疆博斯騰湖生態漁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孫小慶介紹說。
-
番禺|56.3萬尾魚苗躍入番禺蓮花山水道
上午10時30分活動開始,大家將一批批的魚苗和成魚提到放流臺,將其放入放流檔板,魚苗順著水流躍進蓮花山水道。只見活蹦亂跳的魚兒在水中遊來遊去,吸引了過往的群眾觀看。據統計,此次活動共投放鯉魚、鱅魚、鯇魚、鯽魚等各類魚苗56.3萬尾,魚苗價值約50萬元。
-
...湖北魚苗孵化第一村,湖北黃岡幸福魚苗基地出售各種淡水魚苗...
[2019年07月05日]湖北魚苗孵化第一村,湖北黃岡幸福魚苗基地出售各種淡水魚苗 詳細信息 湖北黃岡幸福魚苗,湖北魚苗孵化第一村,每年出售350億尾草魚,白鰱,花鰱,鯿魚,鯉魚,鯽魚等各類名特優質魚苗水花,夏花。
-
洞頭:7萬尾優質黑鯛魚苗放流入海
7萬多尾優質魚苗有序放流入海。「我已經是第三次參加放生節了,每年把魚苗放入海洋,我認為這是對海洋的一種保護,也是對我們人類的一種保護」。市民呂海英說。據了解,這次放生活動特別選擇了適合浙南洞頭周邊海域生長的黑鯛魚,魚苗放生後將促進洞頭周邊海域魚類資源修復。海洋放生已成為洞頭常態化的環保活動。
-
月湖區開展增殖放流活動 450萬尾魚苗暢遊信江
6月30日上午,鷹潭市月湖區在鷹潭市信江河(月湖段)梅園水閘附近開展漁業資源人工增殖放流活動,投放青魚、草魚、鰱魚、鱅魚「四大家魚」共計450萬尾,其中:青魚苗種150萬尾,草魚苗種70萬尾,鰱魚苗種80萬尾,鱅魚苗種150萬尾,魚苗的規格均達到3cm以上。
-
「臺灣第一魚」在紹安家落戶 今年將養殖50萬尾
400餘畝的海塗已被挖出近50口魚塘。今年4月,這裡將大規模養殖來自臺灣的一種魚——蝨目魚。 蔣天明是天元水產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從事漁業工作已超過20年。去年,通過市臺辦的牽線搭橋,他成功地將有著「臺灣第一魚」之稱的蝨目魚引入紹興養殖。「我們試養了1000條,去年底投放市場,一條6兩重的魚能賣20元。」
-
5萬尾魚苗重回母親河懷抱
當天的活動現場,社區的工作人員、退捕漁民以及長航公安南通分局水上消防支隊、天生港發電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紛紛端起裝滿魚苗的放流盆,走上放流臺,將一尾尾魚苗緩緩放入長江,讓它們回到「母親河」的懷抱。整個活動共同放生了5萬餘尾鰱魚、鱅魚、白條、草魚等魚苗,為長江生物多樣性貢獻了一份力量。
-
省水利廳總工程師李斌成調研指導前坪水庫工程
12月11日,省水利廳總工程師李斌成帶領廳建設處和省質監站主要負責同志對前坪水庫工程進行調研指導。前坪水庫建管局、省水利一、二局主要負責同志及參建單位負責同志參加調研。
-
東安:非法捕撈人員被罰放流魚苗十萬尾
00紅網時刻12月1日訊(東安站記者 廖湘 易恆戩)近日,東安縣多部門聯合在紫水河畔開展非法捕撈水產品案生態補償暨漁業資源增殖放流活動,現場增殖放流各類魚苗10萬尾。伴隨著一陣陣水聲響起,魚苗迅速在水中四處遊弋。此次活動放流的魚苗,由6名非法捕撈人員承擔的漁業資源損失恢復費購買,通過恢復生態的方式,既讓非法捕撈人員接受教育,又使公共流域的漁業資源得以修復。流經東安縣城的紫水河是湘江一級支流。近年來,東安縣把漁業資源管理作為重點工作,實行一系列漁業資源修復和生態環境保護措施。
-
200多萬尾魚苗增殖放流木蘭溪流域
經現場驗收,當天共放流淡水濾食性魚類鰱魚苗160多萬尾、鱅魚苗46多萬尾。 據介紹,本次增殖放流活動以「養護水生生物資源 促進生態文明建設」「修復河湖生態 多元共建幸福河」為主題,分別在延壽溪泗華段、木蘭溪仙遊段以及木蘭溪支流荔城、涵江等河段進行。苗种放流前,由驗收專家對魚苗進行抽樣檢測、質量把關,確保放流的魚苗規格整齊、健康無病害、無損傷。
-
670萬魚苗蝦苗放歸大海(圖)
深圳首次推出全社會捐資參與放流活動 670萬魚苗蝦苗放歸大海 本報訊(記者王軻真王敏)昨日儘管楊梅坑海域風雨交加,深圳市農林漁業局海洋局的增殖放流活動依然按時進行。670萬尾魚苗蝦苗暢快遊進龍崗楊梅坑海域,成為深圳今年增殖放流的首批海洋生物。 70萬尾海水魚苗和600萬尾斑節對蝦苗,由養殖場專車一廂廂運至楊梅坑碼頭,再搬上快艇,運至深水區域放流。值得一提的是,與往年的增殖放流不同,今年的增殖放流工作不僅擴大了規模範圍,而且首次開始鼓勵市民參與,以捐資放流的形式,邀請市民廣泛參與放流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