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劉鵬程Sai.L
作為一個極其熱愛電影的宮崎駿粉絲,看了這個問題之後很想答一下。
現在排名第一的答案寫得還算不錯,但是對於題主提出的兩個問題,其實還是沒有回答到最關鍵的點上。
先說第一個問題,關於無臉男為什麼喜歡千尋。很多了解日本的影評人都說過一個關鍵問題,就是湯屋象徵的是不同於千尋所處的孩子的世界,它象徵了等級森嚴,以利益為導向的現實社會,尤其是代表了當時的日本成年人社會。千尋象徵著即將解釋成人世界的孩子,那麼無臉男象徵的其實是屬於現實社會,但是又游離於現實社會,和現實社會相互不認可,互相排斥的這樣人。
有的答案說無臉男愛上了千尋,是不是愛我不知道,但是無臉男是非常喜歡千尋的。無臉男一直都在橋上,這個離湯屋世界最近的邊界地帶,天天觀察著這個世界。這個世界是排斥他的,他對這個世界也沒有什麼興趣。直到千尋出現在橋上,這個時候千尋和白龍就是走在一起的。從這個時候開始,無臉男開始注意到千尋,到後來亦步亦趨的跟著千尋,是不是千尋身上不同於湯屋中所有人的氣質還是其它什麼東西吸引了無臉男,作者沒有直接表達出來,我們也僅僅只是能猜測一下。
等到了雨天千尋給無臉男留門,無臉男進入湯屋這個建築開始,無臉男的戲份才逐步增加。(無臉男其實過橋到湯屋建築的附近在電影中看來都是沒有問題的,但是為什麼千尋和他說話之後,並留門給他,他才進入,並被湯婆婆發現,湯屋世界是不是也有像吸血鬼那種進門契約什麼噠?當然這個不是重點,這是我的猜測)
到無臉男幫千尋拿藥浴的牌子的時候,我們會發現一個關鍵的事情,無臉男是不會說話的,只能發出「啊啊咿咿這個聲音」,也就是說沒有完整的表達和交流能力,而且對社會上的交往規則和規矩等等是沒有什麼概念的。而且除了給牌子示好之外,沒有任何糾纏千尋的行為。等到整個湯屋的人因為河伯的砂金狂歡之後,無臉男在大浴室遇見了來地板縫找金子的青蛙,無臉男變成金子之後,青蛙露出了貪婪的嘴臉,但是無臉男一口就把它吃掉了。之後無臉男開始會說話了,而且發出的聲音幾乎就是和那個青蛙一模一樣。那麼這個吃青蛙之後會說話是無臉男一開始就設計好的,還是因為討厭青蛙而臨時起意吞掉青蛙之外意外得來的膩?電影裡也沒有確切的說明這個。但是這是非常關鍵的一個點。
緊接著,無臉男因為能說話,指揮湯屋裡的人給自己服務,又會變金子。一下子成了最受尊崇的客人。這時候他自己不去找千尋而是讓別人把千尋叫到跟前來,然後用食物和金子來討好千尋。但是第一無臉男給予千尋東西的時候,是他自己看到千尋需要牌子,這一次是有點用青蛙和湯屋的價值觀來看待千尋的。而且說出「我好寂寞」等言語的時候也是青蛙的聲音和口吻。
而且吃了青蛙之後的無臉男在形象上也從之前的人一樣的直立變成了動物樣的四足著地,很多時候是爬行的。
比如這樣,
還有這樣。
之後千尋拒絕無臉男的贈予並給他吃了河伯丸子,無臉男到處追擊千尋要報復。但是等最後青蛙也被無臉男吐掉之後,無臉男立刻回歸最初只是安安靜靜跟著千尋的樣子。
再看到千尋和白龍的親近之後,沒有任何憤怒和不滿等等表達,分別的時候也是安安靜靜的。
那麼整個過程中,有多少時間是無臉男自己的思想,有多少是受青蛙這個社會底層思想的影響膩?
宮崎駿沒有明說,我也只是猜測。是不是宮崎駿想要借這個角色來表達一個游離於社會之外的人,一個對於社會是透明人的身份所有者。這被社會某些美好事物吸引之後,有了欲望,這個欲望本身沒有惡意,是淡淡的,是美好的。但是一旦看到社會中主導欲望的那些東西的威力,被欲望左右和引導之後產生了一種可怕的東西膩?無臉男那一段邪惡的表現是社會屬性玷汙了純粹的吸引,只有放棄這些才能回歸個人屬性的美好麼?人性本身就是來源於動物性並超越於動物性,人性中是有動物性的,那麼無臉男在被佔有欲主導之後變得像個兇殘的動物,但是變回自己之後,即使不會說話,但是卻有令人溫暖的人性。
宮崎駿沒有直接表達的東西,我也不能按照我自己的思路下定論。只能說我自己看完無臉男的這段劇情之後,我是在向這個方向猜測,這是我自己的一種理解思路。
總之,被美好事物吸引是無罪而美麗的,但是當這種想法升級為佔有欲和社會規則結合到一起可能就產生了破壞性。
說完無臉男再說說千尋的不能回頭。很多答案都說了自己的想法。但是這個情節其實是有很多類似的典故的,而且東西方的傳說和典故裡都有這樣的故事。比如說我所知道最早的類似傳說是希臘神話裡奧菲斯(Orpheus)去冥界救妻子的故事。回頭的後果是馬上就被自己帶來地獄的妻子瞬間被拉回冥界,再沒有拯救的機會。
在湯屋的世界也是一樣,湯婆婆是不希望千尋順利離開的,因為千尋如果能自由,那麼湯屋裡的其它人也會以千尋為案例要求自由。所以千尋要通過找出自己父母的選擇,同時白龍是不能和千尋一起走的。留著這樣一個情感上的牽絆。千尋很可能會回頭看一眼,這樣湯婆婆就可能名正言順的把之前的一起承諾收回。
而且千尋屬於過湯屋的世界,即使名字找回了,契約也廢掉了。但是她生命中的一部分是屬於湯屋的,在徹底離開之前,她和湯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所以一旦回頭,後果不堪設想。就像戒菸越是接近成功的人,越是不能聞見煙味一樣。
宮崎駿設計這樣的結尾,我猜不僅僅是想說悲情往事不能回首,人要往前看這麼簡單的道理。其實還暗含了人是不應該用現在這一秒這一刻能看到的東西來證明自己曾經的努力的,應該相信所有的努力成果都在你前行的路上,越是時時刻刻都想確認一下自己得到了什麼,離開了什麼,越是斷了繼續往前的路。
正好剛才和我最好的一個在日本的朋友通了個電話聊了一會,鑑於大家這麼喜歡這個答案,我也問了一些關於千與千尋的問題,我朋友給我講了日本成年人,尤其是我們父母那一代人很多看完千與千尋都哭了,我問他為什麼,他說千與千尋其實不僅僅是我們看到那樣一個有點像童話的世界,它也反映了日本失去的那二十年,千與千尋是2001年上映的,在日本中年一代看了,湯屋世界是他們失去二十年時期的投影。
首先,進入到這個世界的時候,就是千尋的爸爸開車走了錯路,開過了頭,打算抄小路繞到目的地,而且連接兩個典型日本式場景的過渡隧道和大廳是西式風格的。
千尋的爸爸還說,這些建築是經濟擴張期投資建設的,但是爛尾了。
然後是千尋的爸爸媽媽去吃那些店裡的東西的時候,情況是老闆不在,他們決定先吃後給錢,這像不像日本當年大規模的信貸擴張,所有人都去貸款,用明天的錢在今天投資。為什麼很多人都奇怪說這個世界好邪惡,人家又不是不打算給錢,只是先吃了東西,為什麼就把狠狠的懲罰變成了豬。
再然後是被汙染成腐爛神一樣的河伯。
再之後是無臉男用泥巴變出來的金子,吸引了整個湯屋的人去掙無臉男的金子,但是金子最後都被湯婆婆收走。
而且湯婆婆那麼愛財,但是她最珍視的大嬰兒後來其實也是個假象,被人掉了包。
還有湯屋裡所有人都是被一紙契約束縛在這個世界裡。
這些都是在反映當時日本經濟高速擴張期的種種錯誤。
但是我們隨著千尋的視角在湯屋世界呆的久了,是不是有一種不再那麼討厭湯屋世界的感覺,甚至是感覺要是千尋的父母不被變成豬的話,其實留在這裡也不錯的想法。尤其是千尋要離開的時候,小白說你不能回頭,但是我們在看電影的時候,所以人心裡都覺得千尋應該戀戀不捨的回頭去看一眼那個世界。因為那個世界裡鍋爐爺爺,有小玲,還有後來和千尋關係很好的大嬰兒這些讓我們覺得不舍的東西。
但是千尋聽從了小白,在黑暗的隧道裡一路都沒有回頭,直到出來隧道才回頭再去看了一眼。
宮崎駿其實想通過這個電影告訴整個日本社會,我們必須不能再留戀那個時代,那個時代是一段錯路,裡面雖然有美好,但是那些東西都是虛幻的,不應該再反反覆覆的回頭去看那個世界,應該回到現實中來,但是可以在徹底離開這個世界之後再回頭去審視。而且孩子們,也就是下一代是拯救日本的希望,這也是為什麼千尋的父母完全不記得發生過什麼,而千尋卻牢牢記得在湯屋世界發生的一切。
我朋友說宮崎駿牛X就牛X在能在這樣一部電影中讓不了解日本那段歷史的人看到一段美好的童話故事,也能讓所有經歷過那段歲月的日本人熱淚盈眶,電影裡面關於人性的討論是世界性的,關於社會的討論是日本式的自省,兩者融為一體,卻不影響各自的故事豐滿度。這才是大師的手筆和風範。
整個這兩天奧斯卡給了宮崎駿終身成就獎,他成了黑澤明之後第二個得到這份榮譽的日本導演。
在這正好把這篇答案獻給宮崎駿先生,表達我對他的熱愛。
也希望宮崎駿爺爺不要總是吵著要退休,退休,AND退休,趕緊再多貢獻些更偉大的作品給全世界。
(本文系作者授權「清南」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