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吃勝過必勝客,入選「非遺」的那不勒斯披薩,究竟特別在哪兒?

2020-12-19 橙愛吃Orange

說到那不勒斯披薩,可以算得上義大利的國民披薩了,這種披薩的做法還入選了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當中,並且還有屬於自己的行業公會——那不勒斯披薩標準協會,宗旨就是保護傳統的那不勒斯披薩,為那不勒斯披薩確定製作標準。

那不勒斯披薩名字的由來,和地名有關,最初起源於義大利那不勒斯地區,像西西里披薩,也是跟地名有關。

據說在那不勒斯地區,有大約3000名做披薩的「師傅」,當然這些「師傅」可不一般,因為那不勒斯披薩餅的做法不同於一般的披薩,為了讓麵團更好地發酵,「師傅們」會將麵團拍出來,讓麵團在空中飛旋,這種烹飪技術是當地世代相傳的手工"絕技"。

第一次吃那不勒斯披薩的時候,披薩餅邊會有一圈的小黑點,可能有人會以為是烤糊了,其實,這正是正宗那不勒斯披薩的小標誌。

那不勒斯披薩的底醬是以番茄為原料的紅醬,不過,這和美式披薩所用的紅醬是有區別的,那不勒斯披薩的質地比較稀薄,口味相對來說也比較清淡一些。

製作那不勒斯披薩的食材通常以蔬菜為主,因為很早之前,那不勒斯這地方比較貧窮,而那不勒斯披薩主要是窮人們的食物,餡料多是比較容易獲取的蔬菜,而不是比較少見的肉類。傳統的那不勒斯披薩的可以放蔬菜、肉類、海鮮、奶酪等。

咱們國內常見的那不勒斯披薩有一個叫瑪格麗特的,其實,正宗的那不勒斯披薩的配料有兩種,瑪格麗特和瑪麗亞娜,瑪格麗特一般包括橄欖油,聖馬扎諾番茄,馬蘇裡拉奶酪,硬質乾酪粉以及羅勒。瑪麗亞娜包括橄欖油,聖馬扎諾番茄,牛至葉,大蒜,還是比較好辨別的。

剛出爐的那不勒斯披薩,薄薄的餅皮,焦香酥脆,雖然配料相對來說比較簡單,但卻是許多當地人一輩子吃不厭的主食。你喜歡吃披薩嗎?最喜歡哪一種口味的?歡迎來留言討論哦。

這裡是「橙愛吃Orange」,喜歡到處逛吃逛吃,每天分享各種有趣好吃的美食,如果你也喜歡美食,歡迎關注我哦。

相關焦點

  • 那不勒斯披薩的光榮與夢想:別樣「義大利製造」
    那不勒斯披薩就是圓披薩,可謂披薩界最平凡而又最特別的存在。它已經成為義大利披薩的代名詞,是世界各地最常見的披薩。它起源於四百多年前的傳統配方,經久不衰的同時還不斷推出新品,而經典款「瑪格麗特」的人氣從未被超越。    義大利政府今年把這款美味推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候選名單,期待那不勒斯披薩在更高舞臺獲得讚譽。
  • 那不勒斯披薩手藝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這能改變世界對披薩的看法嗎?
    近日,披薩故鄉義大利那不勒斯的傳統披薩製作手藝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意味著的那不勒斯人一整套的烹飪技法將受到更多的關注和保護。一同入選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有亞美尼亞的傳統舞蹈Kochari、蒙古傳統的聖地祭拜儀式、阿聯的詩歌表演、寮國的Kharen民族音樂等共計42個項目,從今往後,聯合國將為保護這些遺產採取相應措施,以防它們在地球上完全消失。
  • 只有必勝客?你還沒見過真正的披薩
    然而真正讓披薩掃除世界的是美利堅的快餐文化,最早的比薩餅中國人來自必勝客,這類似於咖喱的傳播。大多數人都知道「咖喱」與印度無關。那麼義大利披薩和美國披薩有什麼區別呢?哪個更正宗?那不勒斯中的anticapizzeriaportalba是世界上的第一家比薩店▍義大利披薩:薄底是起源,最熟悉的「少即是多」奧秘說的是義大利披薩,而不是那不勒斯披薩。那不勒斯披薩的測試不是大廚的創意,而是大廚多年經驗積累的控制。
  • 義大利披薩入選聯合國非遺名單,200萬人請願支持傳世絕技
    12月7日,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在韓國濟州島召開的會議上,義大利南部負有盛名的那不勒斯披薩製作(Neapolitan pizza-making)被聯合國世界遺產委員會評選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義大利南部負有盛名的那不勒斯披薩製作被聯合國世界遺產委員會評選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視覺中國 圖據法新社報導報導,那不勒斯披薩廚師協會會長Sergio Miccu表示,在大約兩百萬人的聯合請願下,該市向聯合國提出這項申請。
  • 必勝客比薩一網打盡,最好吃的竟然是這款——
    作為必勝客的經典款,它可以點一人小酌的個人裝,菠蘿和培根的用料也都很大塊,是我心中的性價比之王。推薦芝心餅底。榴槤多多比薩食材分布稀疏,雞肉又醃製得不到位,沒吃到雞肉的時候,難免產生一種我是誰我在哪兒我在吃啥的困惑。炙烤澳洲牛肉比薩
  • 有關於必勝客的披薩,真的是需要誇一誇,真的是很好吃!
    今天呢我們來講一下必勝客的披薩,其實說起來這個,不管是有沒有吃過,基本上是都聽過的吧,畢竟,必勝客還是比較的火的,特別是必勝客的披薩,感覺是真的很好吃。其實必勝客對於我們來講,其實消費水平還是可以的,也沒有說很貴,而且特別人性化的是,大學生是可以享受到折扣的,之前沒畢業之前呢,還是經常會用到自己大學生的這個便利,享受到了折扣,其實還是很不錯的。
  • 全省非遺旅遊景區名單公布!富陽三個村入選!
    富陽3個村入選 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旅遊景區 富陽區銀湖街道金竺村上榜非遺主題小鎮,淥渚鎮六渚村、常綠鎮大章村上榜民俗文化村榜單。
  • 通江縣2家工坊入選四川省省級非遺扶貧就業工坊
    通江縣2家工坊入選四川省省級非遺扶貧就業工坊 2021-01-13 11: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我一直認為史密斯的披薩比必勝客的好吃,您說呢?
    所以我一直搞不懂,為什麼必勝客的主打餅皮,始終偏愛那種厚厚的呢? 這些年吃這些高熱量快餐的次數並不多,但在我的印象中,披薩史密斯要比必勝客略微勝出一個級數。一家之言,大家別批評我噢!
  • 走到哪兒鋤頭和油燈帶到哪兒 聽聽他與非遺結緣的故事
    一把鋤頭,一盞油燈,走到哪兒,鋤頭和油燈帶到哪兒,成為了王智的象徵王智痴迷於非遺保護,十多年來,2部攝像機、3部照相機、4臺電腦、7支錄音筆,還有11個移動硬碟、4萬多張珍貴圖片,成為他堅守非遺保護的見證。他每年大約有200天進行田野調查,走過2000多個村莊,走訪過3000多名藝人,為非遺博物館積攢了2萬餘件藏品。
  • 我做的披薩比必勝客還好吃,做法簡單的不可思議
    要是問你披薩哪裡做的好吃,你肯定一個想到的就是必勝客了。的確,必勝客做的披薩確實好吃,但是價格也真心太貴了,真心表示吃不起啊!那麼自己在家做著吃不可以嗎?答案是可以的,今天就個大家介紹下披薩是如何在家在家做的。首先,麵包片上面刷刷番茄醬。
  • 首批江蘇省非遺旅遊體驗基地新鮮出爐!南京這兩處入選!
    首批江蘇省非遺旅遊體驗基地新鮮出爐!南京這兩處入選!南京市民俗博物館南京博物院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入選南京市民俗博物館入選非遺旅遊體驗基地需要具備這些「硬槓槓」按照《江蘇省非遺旅遊體驗基地認定與管理辦法》規定,必須是要有省級以上(含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和代表性傳承人入駐
  • 已入選國家非遺項目
    近日無意間看到福州入選國家非遺項目中有詠春拳,以為作者寫錯了。結果一查,申報地區確實是福建省福州市,入選國家非遺時間是2014年,好幾年了!我也是驚呆了,一直以為詠春拳是廣東的,畢竟傳說中的詠春拳大師都是廣東人。
  • 東湖區申報的南昌清音入選國家級非遺名錄
    東湖區申報的南昌清音入選國家級非遺名錄 2020-12-24 19: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那不勒斯披薩餅入選非遺 義大利小夥街頭「甩餅」
    那不勒斯披薩餅入選非遺 義大利小夥街頭「甩餅」 (1/5) "← →"翻頁
  • 同屬一家公司,為什麼肯德基依舊火爆,必勝客越來越不行了呢?
    說起中國的洋快餐的品牌,你肯定會很快的就告訴我有肯德基、麥當勞還有必勝客,在我國還是非常受大家的歡迎的,尤其是小朋友非常熱衷肯德基的炸雞,但是在這幾個洋牌子裡面,你會發現有一個現象特別奇怪,就是現在必勝客的門口不再像以前一樣很多人排著很長的隊,等著吃它的披薩了,這是怎麼回事呢?必勝客究竟怎麼了呢?
  • 義大利那不勒斯披薩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圖)
    原標題:義大利那不勒斯披薩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圖) 義大利那不勒斯披薩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網頁截圖)   國際在線專稿:據智利《信使報》3月26日報導,日前,義大利決定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請將意南部那不勒斯傳統披薩餅及其烹飪做法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必勝客六款大熱披薩下架,明明這麼好吃,為什麼不出了呢
    有人說過,判斷一款披薩的好壞主要就是看它上面的芝士能拉多長的絲,拉絲越長披薩就越好吃,所以喜歡吃披薩的姐妹們肯定經常光顧必勝客的大門,你們對於各種披薩的名字肯定也是如數家珍,但你知道他家其實已經偷偷的下架了好幾撥爆款的披薩了嗎?
  • 同是洋快餐,為啥肯德基依舊火爆,必勝客越來越不行?原因很現實
    現在要說到我們中國洋快餐的品牌,那麼對於你們來說第1個想到的也就是肯德基了吧,而且還會有麥當勞和必勝客這些品牌,所以在我們國家也是相當的受很多人都喜歡,尤其是對於很多的小孩子來說,他們也都是很熱衷於肯德基的炸雞,但是對於像這樣幾個洋品牌的話,那麼你們也是不是會發現一個現象特別的奇怪呢?
  • 皮影戲入選非遺代表作名錄
    皮影戲入選非遺代表作名錄 發表時間:2011-11-29   來源:中國文化報我國共有29個非遺項目列入代表作名錄,7個非遺項目列入急需保護名錄,是世界上擁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最多的國家。  中國皮影戲是集雕刻、剪紙、繪畫、造型、口頭文學、音樂唱腔、表演於一體的綜合藝術。皮影藝人操縱皮製的彩色影偶形象,通過後面照射的光線在半透明的幕布上創造出動態的圖像,伴隨著音樂和唱腔表演民間故事和神話傳說,故又稱「燈影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