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市海豐縣仁榮中學全校高中生1650人裡,有近600人是免收學雜費、住宿費、餐費的「三免學生」。
在這間中學創辦的12年間,幾乎年年虧損,年虧損額均在250萬元左右。但在這12年間,這間中學已經為來自全汕尾市的3500名學生實行吃住學全免的「三免」教育,「等於是把這些家貧的學子養了起來」,12年累計為孩子們免去費用合計超過5000萬元。而這3500名全免生幾乎100%都考上了大學,其中超過90%是本科生。
前天下午,這個學校的「第一代高中全免生」劉秀鳳回到母校與師弟師妹們分享座談,曾經因貧棄學打工的打工妹如今已是留學日本的博士生。
第一代「全免生」劉秀鳳:
從打工妹到留日博士
劉秀鳳是海豐縣平東鎮新湖村的一個女孩。
12年前,她初中畢業,父母讓她去東莞打工。誰也想不到,這樣一個打工妹會重返校園,不僅成為了新湖村歷史上第一個女大學生,更成為留日的博士生。
2000年,仁榮中學高中部開辦,劉秀鳳聽親戚說這間學校可以給家貧學生免費入學的機會,就遞交了申請。
秀鳳成為了這間學校第一批「全免高中生」。在這裡就讀高中的三年期間,學校為她免除學費、住宿費、餐費,還免費發放一年兩套校服。這就等於說,三年間,吃住穿都由學校提供。
爭氣的秀鳳考上了大學。這間學校的董事長陳介仁繼續資助她四年大學費用、一年日本交換生路費學費。
前天下午,從日本趕回來的劉秀鳳在母校的校園開放日上坐在了操場邊的講臺上與師弟師妹們交流。而陪著劉秀鳳一起回來的,還有她的丈夫卓錦鋅。卓錦鋅同樣是仁榮中學「全免高中生」,如今他與劉秀鳳都是留學日本的博士——從貧窮山區走出去的一對博士伉儷,成為了這個學校學子的驕傲。
「如果不是這個學校給我提供了求學的機會,我可能還是一個打工妹。」劉秀鳳說。
跟蹤成長:
全免生及半免生都有檔案
據仁榮中學常務副校長羅遠輝介紹,不單單是免費,學校給每個全免生及半免生都做了檔案,一是提供查驗,二是跟蹤學生們的成長,有困難的即使上了大學也會繼續資助。「只要是考上了大學,學生向學校提有困難,學校就會資助3000元。」學校董事長陳介仁說。
根據學校統計的數據,從2008年~2011年的三個學年中,包括半免費就讀的學生,仁榮中學共資助1622名學生完成學業,累計免除各項費用14582600元。
而與此同時,這三年間的學校財報年年虧損。「年虧損都在250萬元左右」,羅遠輝副校長說。
對話董事長陳介仁
1963年出生於海豐海城一個普通家庭的仁榮中學董事長陳介仁,幼時因為家貧沒有實現自己的大學夢。而在辦校的12年中,學校送出的全免生達到3500人,幾乎100%都考上了大學,其中超過90%是本科生。
免費申請一學期
收到不下200張
陳介仁坐在記者面前,聊到一半,他順手從口袋裡掏出了幾張紙條。這些紙條都是學生們在近幾天寫來的,有些還是從作業本上撕下來的。
在其中的半片紙上,是高三年級10班的一名同學寫給陳介仁的《申請書》。「我因家裡有特殊情況,須申請免除5月1日~6月9日的夥食費共380元。望批准。」這名學生說。
「類似這樣的申請,一學期收到不下200張。」陳介仁說。這還不包括學生直接發到陳介仁手機上減免費用的簡訊申請。
這裡的非「三免」學生,只要遇上家庭困難,都可以隨時遞交申請書要求減免部分學費、住宿費和餐費。接到申請書,班主任會去做家庭調查,再交由德育部批准實施,程序倒不複雜。
也有人質疑陳介仁「免費換好生」,從而劫富濟貧大賺差生擇校費。但事實上,仁榮中學本學年高一年級580名學生中收取擇校費的不足20人。
「我可以從其他地方賺錢」
「我可以從其他地方賺錢。」從事地產等實業的陳介仁說。創辦學校至今,陳介仁已向學校投入1.5億元,年年虧損超250萬元,可累計減免的學生費用超過了5000萬元。近年,仁榮中學一直沒漲過餐費。每天10元一日三餐的餐費標準已經執行了三年。「我提過幾次要漲,都被董事長拒絕了。」羅遠輝說。
即便是虧損,仁榮中學仍然宣布2012學年的招生計劃中高一全免生達到了250人,這比此前每學年200名全免生的數字大幅提高了40%。
一個「全免生」的費用清單:
學費每學期1400元×2學期×3年 共計8400元
住宿費 每學期350元×2×3年 共計2100元
餐費每學年以11個月計 300元×11×3年 共計9990元
校服費 每學年兩套共約600元
據此計算,在校的每個「三免生」三年平均被免除各項費用達21000元。(秦仲陽、陳正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