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道的寶寶手語

2020-09-13 百閱街娛樂

你所不知道的寶寶手語

有天晚上,鴨鴨在玩點讀筆,不知道是聽到哪個單元,只聽她突然興奮地大叫:「媽媽,它在說「手語」耶!是媽媽以前學的那個用手在說話的東西嗎?」

不久前剛好在一個巧合下和鴨鴨提到了手語,告訴她有些耳朵不方便的人因為聽不到別人說的話,所以會用手來說話;沒想到當時的隨口一提,孩子居然記到現在。

『對阿,手語就是用手在說話喔! 』我說,接著突然想到什麼似的,脫口道:『你小時候也會一點點寶寶手語耶,你還記得嗎? 』

五歲小孩一臉茫然,疑惑地說:「蛤?」

也是,都那麼久了,哪個小孩會記得自己小貝比時的事呢?

還記得很久很久以前,當我還在手語狂熱期時,曾在一部電影上看過一幕寶寶手語的畫面,電影名稱以經記不太清了(似乎是:《門當戶不對》,待考證),但那幕畫面卻歷歷在目。電影一散場,馬上興奮地和身旁的友人宣告:『我以後一定要教我的小孩寶寶手語! 』友人似笑非笑,不置可否。

身為一個實習中的手語翻譯員(當年的),正陷入手語狂熱期的我哪肯罷休,回家就馬上和家人分享,結果理所當然換來母親一陣質疑:「為什麼要讓那麼小的小孩學手語?好好一個小孩幹嘛要學手語啦!?阿如果學了手語就不講話怎麼辦?那他會不會變啞巴?而且就算他比來比去我們也看不懂阿——」

成千上萬的問題和反對接踵而來,一時答不上來的熱血青春少女不甘心就此放棄,立刻上網搜尋了一堆資料,但當年的青春少女別說孩子了,連個對象都沒有;既沒有實驗品又沒有證據,「要教我的孩子寶寶手語」這件事也就因此不了了之。

但這個念頭卻從此深植我心,即使後來因為各種因素脫離了曾經狂熱的手語圈,卻始終不曾忘記這個信念。

所幸猴子拔雖然完全不懂手語,還是全力支持;於是生了鴨鴨後,馬上就開始我的「寶寶手語計畫」,即使明知剛出生根本不可能會,還是堅持每一次餵奶、喝水、給奶嘴……時邊說邊比手語。

鴨鴨八九個月大時,狂熱媽媽開始四處搜尋寶寶手語的課程,可惜的是,一來當年的寶寶手語相關課程不多,二來幾乎每一堂課都需要報名整期課程,對於只是想去體驗觀察「專業的」寶寶手語和我學的有什麼不同的媽媽我來說,一次繳個整期費用下去未免也太不切實際。

好不容易終於找到一個願意讓我先去體驗試上的老師,雖然費用不便宜,還是拎了小孩抓著猴子拔迅速報名了。同為手語圈的友人聽到我帶孩子去學寶寶手語,各個露出不可置信的表情:「你自己教就好啦,幹嘛浪費錢!」是大家一致的評論。

話也不是這麼說,都沒去看過「專業的」寶寶手語,怎麼知道到底是怎麼一回事?說是這麼說,上完一堂體驗課後,結果是、阿就我自己教就好啦,幹嘛上課?

以下簡單解惑,給想教孩子寶寶手語的新手(或老手)爹娘們參考參考。

1、為什麼要學寶寶手語?

寶寶在語言發展中,「聽得懂」會比「說得出」來得早,在孩子口腔結構發展成熟前,會有一段「想說卻無法說出口」的尷尬時期。多半的孩子因為不知道怎麼說,只好用哭的方式表達 。學會寶寶手語後,寶寶可以清楚表達自己的意思,大大減低哭泣的頻率。

2、那麼小的小孩會比嗎?

會。同一個簡單的動作不斷重覆,例如餵奶時比:拿水杯時比:「水」;一次兩次三次、一天兩天三天、時間一久孩子自然就會熟悉連貫。

但要切記,學任何一個語言都一樣,沒有一蹴可成的語言,千萬不要教了三遍孩子還不會就放棄:「我孩子就學不會阿——」革命尚未成功,爸媽仍需努力。

3、學手語以後會不會不說話變啞巴?

當然不會。

俗話說:「出一張嘴最容易。」用嘴巴講永遠比用手「說」還輕鬆。除卻先天條件,沒有一個孩子會說話後會「懶得」說話;反倒是多半的孩子在學會說話後,就慢慢忘了學會的手語了。

4、寶寶手語和聾人用的手語一樣嗎?

以單字來說基本上是一樣的,但因為寶寶的小肌肉發展還沒成熟,所以手型會稍微簡化,以大動作為主。

再者,語言最重要的就是溝通,你怎麼能期望一個未滿一歲或剛滿周歲的寶寶跟你長篇大論像個專業手語翻譯員?對寶寶來說,最重要的需求來自身理需求,最需要學的寶寶手語也以身理需求的單字為主,如:水、奶嘴、餓、吃、還要……… …等。至於其他單字嘛,能學會固然最好,可相較之下就沒有強烈的迫切性了。

5、家人看不懂寶寶在比什麼怎麼辦?

前面說過,語言最重要的就是溝通。如果想要教寶寶學會手語,最好的方式是全家人(至少主要照顧者們)一起學。當寶寶知道自己的表達方式大人看得懂,自然就會試著用手語表達;同樣的,如果寶寶試了好幾次發現根本沒人懂時,很自然就會尋求其他表達方式(例如:哭)。

所以如果想要教寶寶手語,千萬不要覺得這是媽媽的工作,父母、甚至是祖父母或主要照顧者如果能一起學,也就不會有看不懂在比什麼的困擾了。

6、我又不會手語,怎麼教小孩寶寶手語?

沒問題的,坊間很多寶寶手語的頻道,先挑一兩個簡單的、自己就能快速學會的手語來教寶寶,等寶寶和全家人都熟悉了後,再酌量增加。千萬不要一次學太多,結果連自己都記不起來,那就畫虎不成反類犬了。

同場加映寶寶手語的好處:

1、穩定的孩子

以我們家的經驗來說,只有鴨鴨時因為全副精力全在她身上,媽媽可以一個一個慢慢教,同時間讓猴子拔一起學,所以當鴨鴨比出想要的東西時,我們都能很快地滿足她;容易被了解的孩子完全不需要用哭的方式來表達,相較之下情緒穩定性當然也比較高。

可惜生了依比後因為實在太忙太累,能教她寶寶手語的時間精力有限,僅以身理必須品為主,相較之下哭的機率大增,直接影響媽媽的暴躁度......

2、小肌肉的訓練

運用寶寶手語表達自己的需求,直接增加許多寶寶運用手部肌肉的頻率。

3、語言的學習

由於寶寶在嬰兒時期就明白各手勢動作代表的意思,一但口腔結構發育完成,學會說話後很快就能朝句子模式前進,直接跳過很多單字(疊字)期。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也想試試看教孩子寶寶手語了呢?別忘了,語言最重要的就是溝通,不用執著於每個手勢要百分之百和正規手語一模一樣,就像通常只有主要照顧者聽得懂孩子的臭拎呆一樣,只要多嘗試多磨合,總會找到親子間彼此都懂的、屬於你們的「寶寶手語」。

* 註:此為個人意見和經驗,不代表專業意見,歡迎各經驗豐富的前輩們代我補充,謝謝。

相關焦點

  • 你所不知道的寶寶手語
    你所不知道的寶寶手語有天晚上,鴨鴨在玩點讀筆,不知道是聽到哪個單元,只聽她突然興奮地大叫:「媽媽,它在說「手語」耶!是媽媽以前學的那個用手在說話的東西嗎?」不久前剛好在一個巧合下和鴨鴨提到了手語,告訴她有些耳朵不方便的人因為聽不到別人說的話,所以會用手來說話;沒想到當時的隨口一提,孩子居然記到現在。『對阿,手語就是用手在說話喔!
  • 寶寶手語
    要我說,只要孩子沒學會說話,你就無法停止艱難的感覺。因為無法有效溝通,信息不對等,你永遠要猜娃到底在鬧些什麼。要在130分貝以上的噪聲中發揮無限的想像力,推測出合理的可能選項,並且做出正確的選擇,無疑是一件壓力堪比拆炸彈的事情,並不是每一次都能正常發揮拯救世界的。當你絞盡腦汁也搞不明白娃在哭些什麼的時候,有沒有很多次想要崩潰的和娃一起哭呢?
  • 萌萌噠「嬰兒手語」你懂不?新手爸媽必學!
    你知道嬰兒也有手語嗎?
  • 如何讓還聽不懂話的寶寶懂你?和他們交流,需要學點「嬰兒手語」
    8-9個月的寶寶,已經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但是他們還不能表達,直到18-24個月,寶寶的語言功能才足夠使用,如果寶寶能在8、9個月的時候藉助手語更好的表達自己,就意味著伺候長達數月的交流障礙能夠得到緩解。實際上,孩子天生就具備依靠身體語言來表達自己感受和意圖的能力。
  • 在這個階段教寶寶手語,好處多多!家長不必擔心影響寶寶說話
    有利於寶寶說話手語是寶寶的一種早期交流方式,可以激發寶寶學習更多交流技巧的願望,有利於寶寶學說話。當手語滿足不了寶寶的語言需求的時候,寶寶就會說話來表達自己。3.另外堅持很重要,熟能生巧,同一個手語一直做,寶寶就會印象深刻,並能很好的掌握手語所傳遞的信息,有利於寶寶手語的溝通效率。儘量用寶寶自己的手語有的手語是寶寶自己發出的,是寶寶自己根據所學的手語的理解和創新。
  • 媽媽如何讀懂寶寶的手語?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趣味學習樂園>學前班語文>親子話題>正文媽媽如何讀懂寶寶的手語?,那麼新媽媽們怎樣判斷寶寶是要抱還是想自己待著,是不是有一點兒不舒服?
  • 嬰兒手語學的好,6個月寶寶也能開口「說話」
    你知道嬰兒也有手語嗎?2.增強親子的親密度從根本上來說,手語是為了寶寶能和家長更好的溝通。通過手語可以讓嬰幼兒和家長相處的更加融洽,可能一個小小的動作,就可以讓你真切的感覺到你和寶寶之間沒有隔閡的那種真誠的情感。
  • 新手爸媽必學技能之嬰兒手語,建立親子關係讓你更懂自己的寶寶
    聰明的父母其實從孩子嬰兒期時就開始與他建起溝通的橋梁,手語就是其中之一。不要以為一歲以前的寶寶每天只知道吃、睡、哭鬧和玩,他更希望能與父母交流心中的真實想法。對於孩子學習這件事,相信很多父母都不願意落於人後,你知道嗎?其實簡單的手語,對於半歲左右的寶寶就能輕鬆學會,關鍵看家長有沒有這個耐心去教孩子了。
  • 寶寶會說話前,父母試著使用「寶寶手語」,跟孩子溝通更順暢
    一開始孩子表現的非常的不耐煩,突然之間媽媽開口說話了,問他有什麼需要?這個9個月大的孩子聽到媽媽的話就用手指了指自己的嘴,雖然媽媽並不是那麼具體的知道孩子有什麼樣的需求,但是她也知道孩子可能是渴了或者是餓了,於是媽媽就將水拿給了孩子,結果孩子真的就捧著水喝了起來。
  • 讀懂嬰兒手語
    試想一下這個場景:凌晨3點,10個月大的寶寶哭醒了。你心裡問自己「發生什麼事情了」,這個時候多麼希望自己能夠明白寶寶的想法,知道她想要什麼。很快,3點過去了,4點過去了,5點過去了。。。  凌晨3點,10個月大的寶寶哭醒了,你問她怎麼了,她立刻用手比劃出「泰迪熊」(雙手拍拍胸部,做出抱著玩具的樣子)。你把泰迪給她,寶寶立刻抱住,很快再次睡去。  以上情景,是完全有可能發生的。  接下來的兩周,萌芽研究所(BUD)要和大家仔細地聊一聊嬰兒手語(baby sign)。本文作為此專題第一篇,我們一起來看看什麼是嬰兒手語?
  • 寶寶開始說話前,家長試著使用「寶寶手語」,跟孩子溝通更順暢
    不過父母並不用擔心,利用寶寶的手語也可以很好的和孩子溝通,當學會利用寶寶的手語與孩子溝通時,將會帶來這些好處。一邊哭泣一邊說:你不要哭嗎?我真的不知道你怎麼咯。原來是孩子每天下午都會喝一瓶ad鈣奶,但是今天母親還沒有來得及給孩子喝奶,孩子便通過這種哭鬧的方式來引起父母的注意。當孩子拿了奶之後,瞬間就不哭了,可見交流的重要性,如果父母能夠理解孩子的意思,這一程就不會上演了。
  • 嬰兒手語的家庭簡易實踐攻略
    儘管學習嬰兒手語的好處在國外有非常豐富的研究報告,但是在中國,嬰兒手語還並沒有流行,不僅知道的人極少,懂得教自己孩子手語的人更稀有,即便是知道並感興趣也知道一些技巧的人,真的下定決心去教自己孩子手語的人,則更是珍稀動物
  • 新生女嬰打ok手勢 新生寶寶的「手語」你懂嗎?
    網絡配圖    新生女嬰打ok手勢,新生寶寶的這些「手語」你懂嗎?新生寶寶的這些「手語」你懂嗎?寶寶雖然不會說話,但是他們已經開始在試圖和外界交流了。他們雖然不會動,但是可以通過眼神、動作來表達自己的情緒和意願,和外界交流。有的媽媽認為寶寶太小,什麼都不懂,就忽視了寶寶的手指語言,其實這是不對的。在寶寶試圖和外界交流的時候,媽媽一定要做出回應。那麼,寶寶的手指語言,媽媽你讀懂了嗎?
  • 與寶寶用心交流:必學嬰兒手語
    >與寶寶用心交流:必學嬰兒手語2011-11-29 10:32:13出處:PCbaby作者:佚名  好處2·增強口語能力  經研究證實,凡是學過嬰兒手語的孩子,所能說出的辭彙數量、語言理解力及詞彙組句能力都比同齡孩子要好一些。  好處3·增強幼兒自信心  當孩子通過手語表達心意時,如果他人能夠正確滿足其需求,將有助於幼兒建立自信心,促使他今後更加樂意表達自身想法。
  • 教你簡單嬰兒手語3大招
    我家寶寶一下笑、一下哭!到底在想些什麼?教你幾招寶寶手語,讓你輕鬆讀懂孩子的語言。嬰兒手語對寶寶的好處減少挫折,增加寶寶自信心當寶寶通過手語發出訊息時,若父母能即時了解寶寶的需求,有助於寶寶減少溝通不良所帶來的挫折感,發展自信心,更樂於表達自己的想法。
  • 看懂新生寶寶的這些「手語」,帶孩子就會輕鬆許多
    寶寶小的時候並不會說話,但是卻有屬於他們自己小孩子世界的「語言」。王阿姨抱上孫子之後心裡也一直是美滋滋的,可是當小孫子幾個月大的時候,手就開始經常變得「不老實」,王阿姨剛開始就覺得孩子是在隨手抓著玩呢,就也沒管他。可是孩子有時候似乎就會很生氣一樣,發出吭哧吭哧的聲音,弄的王阿姨心裡也很奇怪。
  • 快來學嬰兒手語!讓寶寶語言能力超前又好帶
    帶嬰兒最讓新手父母挫折的一點是,寶寶還不會說話,彼此無法理解,寶寶哭鬧時只能用猜的去試著了解原因。近30年來美國開始推廣嬰兒手語,親子多了一種溝通方式,6個月大開始練習的話,通常寶寶8個月大時就可能看到成果,成功學會的嬰兒情緒會比較平和穩定,將來學習開口說話進度也會比沒學過的幼兒超前,還能促進腦部發育好處多多。
  • 香港年輕父母流行學〃嬰語〃與寶寶手語溝通
    註冊嬰兒手語導師陳小姐18日示範嬰兒手語。她稱,美國早年的研究發現,曾學習嬰兒手語的嬰兒,24個月大時的說話能力等於27至28個月大的嬰兒,到36個月大時說話能力與47個月大的嬰兒相若,至8歲時智商則高於一般小孩12分。  註冊嬰兒手語導師陳小姐18日示範嬰兒手語。
  • 專家教你「嬰兒手語」,親子溝通無障礙,培專屬養好默契
    各位父母,你聽說過嬰兒手語嗎? 據臺灣嬰幼兒手語教育協會理事長黃小珊專家表示:嬰兒剛出生的時候,他們除了會用哭泣來表達自己的需求之外,還會利用肢體語言來表達自己的需求。
  • 教寶寶學手語的好處竟然這麼多!這些手語教程,拿走不謝
    別以為寶寶很小就什麼也不懂。研究發現,在6~8個月大的時候,他們就開始懂得將聽到的話語和其所指的事物聯繫起來。也正是在這一時期,寶寶就開始學習以手勢動作來和你「說事」啦!上面給大家摘取了一些簡單易行的示意圖,讓寶寶用手語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需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