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寶寶用心交流:必學嬰兒手語

2020-12-22 太平洋親子網

與寶寶用心交流:必學嬰兒手語

2011-11-29 10:32:13出處:PCbaby作者:佚名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嬰兒手語好處多

  好處1·提升溝通便利性

  嬰兒手語可幫助父母和孩子更好地享受溝通樂趣,減少因互動不良造成彼此的焦慮與挫折情緒。

  好處2·增強口語能力

  經研究證實,凡是學過嬰兒手語的孩子,所能說出的辭彙數量、語言理解力及詞彙組句能力都比同齡孩子要好一些。

  好處3·增強幼兒自信心

  當孩子通過手語表達心意時,如果他人能夠正確滿足其需求,將有助於幼兒建立自信心,促使他今後更加樂意表達自身想法。

  好處4·快速正確表達

  從小讓孩子學習嬰兒手語,有助日後語言的發展。根據相關研究及實際教學發現,凡是學過嬰兒手語的孩子,已經對語言結構和語法概念有了初步了解,當進入語言學習階段時,就能快速正確表達心中意念。

  嬰兒手語3大疑問

  Q1:寶寶學起來會不會很難?

  一談到手語,我們記憶中仿佛都是眼花繚亂的手勢,父母難免懷疑學習起來會很難,不過事實並非如此。因為嬰兒手語大多只用1個手勢表達1個概念,如將食指放在唇前表示「安靜」,並不會連貫使用手勢,也無需沿用手語語法,況且手勢多半具有「象形」特色,不但容易學,理解起來的難度也很小。

  其實,嬰兒手語並非新發明。在剛開始學說話時,嬰兒本來就會模仿大人的手勢、動作來表達意思,例如點頭表示「開心」。因此,善用手語只是進一步引導孩子發揮原有的潛能。

  教孩子學嬰兒手語就像講話一樣簡單,初期只要先學幾個和生理需求有關的單字,在和孩子說話的同時,將重點單字比畫出來讓孩子看到,只要時機成熟並重複幾次之之後,孩子就能理解這些重點單字。

  Q2:什麼時候是學習的最佳時機?

  嬰兒手語適用於任何一個正在學習說話的孩子,但主要學習對象多集中在3歲以下幼兒。6~8個月期間是開始學習嬰兒手語的最佳時機,此時父母已經能夠比較熟練地處理育兒事務,有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教導孩子,而孩子也已經漸漸能夠坐穩,學習手語更加方便。最重要的是,孩子的生理發展已逐漸成熟(包含手眼協調、理解、記憶能力),可以應付學習手勢的需求。

  除了根據年齡來判斷之外,也可用以下3點表現做為觀察指標。當孩子出現其中任何一種表現時,就表示孩子已經適合學習手語:

  1. 幼兒常會東指西指,並向大人投以詢問的眼光。

  2. 已經懂得揮手表示「再見」。

  3. 當東西掉落時,會低下頭尋找東西。

  Q3:用慣手勢後,孩子是否變得不愛用口語表達?

  實際情況恰恰相反,凡是用慣手勢的孩子,加強口語學習的動機反而更強。究其原因,就在於孩子通過手語提早體驗到溝通的好處,所以他更加願意嘗試其他的有效溝通方式,也就是使用更正式的溝通方式——口語。

  寶寶的生理髮育是有階段性的,當孩子六七個月大時,口腔發育尚未完全,但是已經開始用手爬行,此時用手來做一些簡單又有意義的手勢,遠比要求他們「說」出來要簡單得多、有效得多。自然而然,當孩子能夠運用口語表達需求之後,並不會繼續過多地使用手語,正如同會走的孩子一樣,再要求他去爬也是不太容易的。

  成功學習必備4元素

  教導者要齊心協力

  從實際的手語教學過程來看,多半是媽媽學習得特別積極。其實,最好是所有照顧孩子的家中成員都參與,比如爸爸、爺爺、奶奶、保姆等,這樣孩子就有更多機會學習手語,而且一旦孩子出現正確的手語反饋時,也就是已經能了解手語含義並正確表達手勢時,不會因為身邊的大人不懂而影響交流效果。

  教授時要眼光接觸

  無論是多麼簡單的手勢,我們都必須確定孩子能夠看到才行。因為幼兒的注意力集中時間都比較短,父母常常感覺孩子對手語沒有什麼反應,這裡面除了孩子尚未吸收、理解的原因之外,最大的可能就是孩子根本沒看到父母的手語。因此,父母比畫手語時必須和孩子有直接的眼光接觸,以確定孩子正在接收訊息。如果孩子的注意力不易集中,可用聲音或其他有趣物品來吸引他的目光。否則的話,即使父母耗費再多時間,孩子學習手語的效率也不會高。

  多製造表現機會

  一旦開始學習嬰兒手語,父母最期待的就是孩子能夠儘快用手語來表達。可是,最初2個月也許是最難熬的時期,因為孩子正值吸收階段,基本沒有任何反饋,所以家長一定要有耐心。當然,如果確實想儘快看見成果的話,父母也可以適當製造一些表現機會,比如孩子餓了,無需直接滿足幼兒,可引導孩子利用手語來把進食的需求表達出來。

  注意搭配言語和實體

  在教授手語時,父母必須伴隨手勢說出動作的稱呼或拿出相應的實體物品來。千萬不要以為手勢才是嬰兒手語的惟一重點,其實「口語」更是主角。通過口語的反覆強化,可幫助孩子了解手勢含義,也有助於日後口語表達能力的發展。而實體物品不但能夠幫助孩子了解手語,也是加深印象的絕佳方式。

相關焦點

  • 新父母必學的3種嬰兒手語!
    成功學習必備4元素  教導者要齊心協力  從實際的手語教學過程來看,多半是媽媽學習得特別積極。其實,最好是所有照顧孩子的家中成員都參與,比如爸爸、爺爺、奶奶、保姆等,這樣孩子就有更多機會學習手語,而且一旦孩子出現正確的手語反饋時,也就是已經能了解手語含義並正確表達手勢時,不會因為身邊的大人不懂而影響交流效果。
  • 讀懂嬰兒手語
    什麼是嬰兒手語?  嬰兒手語,是一種特別的手語,用於和還沒有學會說話的嬰兒或幼兒交流。嬰兒手語在近些年來越來越流行,在美國,幾年前,嬰兒手語還是個新生事物,而現在,卻已成為主流現象。它的目的是為了幫助年齡非常小的寶寶更早地表達需求和願望,嬰兒手語專家認為,嬰兒有交流意願但是卻還沒有具備交流能力而變得沮喪和發脾氣,也是很多人認為的「可怕的2歲」(terrible two)現象,這種現象可以通過嬰兒手語避免和減緩。  通常當寶寶進入19個月之後,他的「自我意識」會逐漸增強,他漸漸會懂得說「不」,開始有自己的想法,這是寶寶的成長特質。
  • 新父母必學的3種嬰兒手語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親子>家庭教育>早期教育>早教知識庫>正文新父母必學的3種嬰兒手語 2011-11-20 10:36 來源:父母網
  • 新手爸媽必學!教你簡單嬰兒手語3大招
    我家寶寶一下笑、一下哭!到底在想些什麼?教你幾招寶寶手語,讓你輕鬆讀懂孩子的語言。嬰兒手語對寶寶的好處減少挫折,增加寶寶自信心當寶寶通過手語發出訊息時,若父母能即時了解寶寶的需求,有助於寶寶減少溝通不良所帶來的挫折感,發展自信心,更樂於表達自己的想法。
  • 萌萌噠「嬰兒手語」你懂不?新手爸媽必學!
    今天小慧來給大家分享一些嬰兒手語的知識,教寶貝學習一些手語,寶貝就不必用哭鬧來溝通啦!嬰兒手語適合每一個處在學習講話期間的寶寶,學習的孩子大多是不超過三歲的寶寶。在寶寶6-8個月時,這個階段是寶寶學習手語的最好時期。
  • 如何讓還聽不懂話的寶寶懂你?和他們交流,需要學點「嬰兒手語」
    嬰兒手語,最早是由美國加州大學的一位心理學教授發明的,就是為了讓還沒有學會說話的孩子提前接觸與人的交流。這時候一套標準的「嬰兒手語」姿勢就可以起到作用了,他讓你能找到最準確最容易理解的表達。嬰兒手語不僅是一個非常好用的工具,能幫助寶媽和寶寶更好的理解人的肢體語言,而且對孩子的觀察能力、理解能力、交流能力都是非常好的訓練。
  • 新手爸媽必學技能之嬰兒手語,建立親子關係讓你更懂自己的寶寶
    導語:人類是自然界模仿能力最強的群體,哪怕是出生才幾個月的小嬰兒,他也有學習的欲望。聰明的父母其實從孩子嬰兒期時就開始與他建起溝通的橋梁,手語就是其中之一。不要以為一歲以前的寶寶每天只知道吃、睡、哭鬧和玩,他更希望能與父母交流心中的真實想法。
  • 嬰兒手語學的好,6個月寶寶也能開口「說話」
    教寶貝學習一些手語,家長就能很輕鬆地了解寶貝的訴求了。那麼什麼是嬰兒手語呢?什麼是嬰兒手語?嬰兒手語是寶寶會說話前,供大人和小孩雙向使用的,一種非常容易並且高效的與嬰兒溝通的方式。嬰兒手語的發明最初目的,就是為了讓還不會說話的寶寶提前、更有效的和其他人溝通,滿足自己的需求。
  • 嬰兒「手語」訓練,才是真正的「早教」
    另外語言交流,並不僅僅只有「說」,而肢體語言——「手勢語言」(手語),則很早就可以成為這個階段嬰兒與大人交流的一種有效工具,是每個家庭都值得學習的一件事。嬰兒手語也成為目前美國非常主流的一種嬰兒語言訓練方式。一些家庭僅僅只使用幾個手語,但依然感覺它們很有用。多數家庭掌握20-50個手語,還有一些家庭繼續學習更多的手語。
  • 新手爸媽必學的三種嬰兒手語
    寶寶出生6~9個月可教手語學習手語需要肢體協調配合,所以專家建議寶寶出生6~9個月再開始學習,這時寶寶的協調運動機能已經發育成熟,對周圍的事物開始產生很大的興趣,並且表現出強烈的探索欲望和表達欲望所以,當寶寶學會了坐,看到好玩的東西就會伸手去抓時,家長就可以開始教寶寶學習手語了。 不同的孩子學習手語的速度不同,一般說來,1歲左右的寶寶可以學會10個手語,1歲半之前就能增加到40個,同時另有一些手語寶寶雖然還沒有學會,但是已經能夠理解含義。以下這3種手語也正是孩子最有興趣學的單字,而且手語比畫的方法差異較大,即便第一次接觸手語的幼兒也不會感到混淆,學習起來的難度小得多。
  • 寶寶手語
    但是,讓寶寶懂的交流,其實未必非要用語言的方式,兒童發展專家約瑟夫·加西亞(Joseph Garcia)發現,聾啞父母養的寶寶會在幾個月的時候就能學會用手勢和父母交流,這說明小嬰兒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其實遠遠提前於他說話能力的發展的,為什麼不讓正常環境成長的寶寶學會用手勢表達自己的想法,從而更快的獲得「交流」能力呢?
  • 嬰兒手語的家庭簡易實踐攻略
    萌芽君作為一個「非非非主流」的媽媽,在教習自己的寶寶使用嬰兒手語,整天和自己寶寶比劃來比划去,在別人眼中,真是非常「怪異的行為」。但自從開始教寶寶學習手語之後,我感覺和寶寶的溝通更是無礙,我能理解寶寶的訊息,我寶寶也能理解我的訊息,甚至彼此還能用手語來聊天,與此同時,寶寶表達自己主見的機會越來越多。   還是擔心寶寶會因為學手語而不願意開口說話嗎?
  • 手語專題:21個必須掌握的嬰兒手語動作,新手爸媽必學技能之一
    之前發過一篇嬰兒手語的文章,大家在評論區表示不知道該從何學期,紛紛表示希望再出一篇文章。今天跟大家分享的這篇文章便是一些基本的日程交流常用的詞彙手語,如:「我還要」「我夠了」「我餓了」「喝奶」等等... ...
  • 專家教你「嬰兒手語」,親子溝通無障礙,培專屬養好默契
    因此,寶寶從出生開始,父母就可以利用手語和寶寶進行簡單的交流,寶寶的學習能力是非常強大的,雖然他們語言能力不完善,但大多數寶寶都懂得用肢體語言表達需求。只要父母耐心用嬰兒手語和寶寶交流,寶寶也能懂得如何用嬰兒手語和父母溝通,父母也能更好地了解寶寶真正的需求。
  • 快來學嬰兒手語!讓寶寶語言能力超前又好帶
    帶嬰兒最讓新手父母挫折的一點是,寶寶還不會說話,彼此無法理解,寶寶哭鬧時只能用猜的去試著了解原因。近30年來美國開始推廣嬰兒手語,親子多了一種溝通方式,6個月大開始練習的話,通常寶寶8個月大時就可能看到成果,成功學會的嬰兒情緒會比較平和穩定,將來學習開口說話進度也會比沒學過的幼兒超前,還能促進腦部發育好處多多。
  • 不會說話的寶寶莫名哭鬧,家長一臉懵?要學學嬰兒手勢和手語了
    家長想要和孩子好好地交流,掌握孩子的語言很重要,其實在孩子還不會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時候,他們更多的都是使用非語言交流方式,例如哭鬧、手勢、動作。在孩子哭鬧的時候,家長可以嘗試引導孩子用手勢、動作或表情來表達自己的需求,這樣才是有效的溝通。那麼,家長首先需要了解的就是孩子的手勢和手勢語言,我們就來詳細地說一說。
  • 寶寶手語三大招數(上)
    教會您幾招嬰兒的手語,讓您輕鬆地閱讀孩子的「語言」。看看寶寶的手語是怎樣幫助寶寶和父母表達他們的需求的寶寶手語對寶寶的益處降低挫折,提高孩子的自信如果父母能在寶寶用手語發出消息的時候立即了解到寶寶的需要,有助於減少寶寶因溝通不暢而產生的挫敗感,培養自信心,更樂於表達自己的想法。
  • 媽媽如何讀懂寶寶的手語?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趣味學習樂園>學前班語文>親子話題>正文媽媽如何讀懂寶寶的手語?寶寶在睡眠中會有這種手勢,說明他正在做夢,他的眼球在眼皮下輕輕地轉動,有時還會發出輕輕的鼾聲。其實,夢中的寶寶睡得並不深,隨時可能會醒來。  寶寶:我好睏,我想睡覺了。  小手表現:小手的指頭放鬆地彎著。這時寶寶已經不再東張西望,他的手臂也鬆軟地耷拉下來,說明寶寶已經累了,想睡覺了。  寶寶:我想自己待著。
  • 教寶寶學手語的好處竟然這麼多!這些手語教程,拿走不謝
    嬰兒手語真的是媽媽和寶寶溝通的寶藏。手語和生活結合,學以致用,有時比簡單地學習卡片、看繪本或是做遊戲還要更有趣呢!上面給大家摘取了一些簡單易行的示意圖,讓寶寶用手語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需求吧!一般在你了解完每種手語之前,寶寶或許已經開始迫不及待地自創手語了!
  • 寶寶會說話前,父母試著使用「寶寶手語」,跟孩子溝通更順暢
    在孩子還不會開口說話之前,他們就可以熟練地運用肢體來向父母表達他們的需求,這就是孩子與父母之間最有效的交通方式,有的人將這種方法稱為寶寶的手語。什麼是寶寶的手語?手語本來是殘疾人之間進行溝通和交流的語言,但是孩子在不會說話之前,其實與一個殘疾人沒有很大的區別,他們特殊的交流方式也可以被稱為手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