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如有待 崢嶸氣象開 紀念南信大建校60周年-中國氣象局政府門戶...

2020-12-13 中國氣象局

  李北群

  甲子砥礪接續奮進,巍巍學府再譜新篇。5月10日,陽光明媚,榴花耀眼,我們相聚在「雲端」熱烈舉行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簡稱南信大)建校60周年線上校慶活動。首先,我代表學校主會場以及無錫校區、金牛湖園區分會場的4萬名師生向遍布在全球高山海島、邊陲戈壁,特別是奮戰在基層臺站的近20萬名校友表示祝賀!今日輝煌源於數代人的賡續努力,此時此刻,我代表20萬校友向南信大的歷任開拓者、建設者和奉獻者表達崇高的敬意!同時也向締造我們的中國氣象局,領導我們的江蘇省委、省政府,參與共建的教育部、國家海洋局、中國科學院大學,關愛學校成長的兄弟高校、企事業單位、社會友朋表達衷心的感謝!

  今年60周年「雲校慶」,意義特殊,也必將被歷史銘記,它是南信大人齊心「戰」疫的成果。我們用擔當和創新實現了首批開學,成績令人矚目,這也是南信大與生俱來的固有品質。南信大是一所具有家國情懷、急國所需而創建的高校,因溯源三江而具有高貴品質,因舉國集成而得以名師薈萃,因對標國際而實現開放包容。

  建校60年來,學校堅持服務氣象行業不動搖,始終堅持立德樹人,開創並培育「艱苦樸素、勤奮好學」優良校風,前兩屆畢業生培養出3名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夯實了一流大學根基。

  改革風來春滿眼,敢為人先作垂範。恢復高考後,南信大成為國家首批88所重點大學之一,實現碩士招生,獲批博士學位授權點,培養了氣象系統近70%的優秀人才,成就了「氣象人才搖籃」的美譽。

  世紀之交體制劃轉,學校搶抓機遇不鬆懈。力行「追求真理、自強不息」理念,南信大開啟了既面向行業需求、又面向服務地方的「兩個面向」嶄新路徑。徵地拆遷、擴建擴招、更名升格、設立濱江學院,為多科性大學擴容賦能拓展空間。

  本科教學評估獲評「優秀」以來,學校奮勇爭先力求跨越。凝鍊「開放發展、聯合發展」新理念,南信大實現教學科研雙軌並進;通過開展體制創新,實現江蘇省人民政府、中國氣象局、教育部、國家海洋局「四方共建」,為學校注入海量資源。南信大由此駛入了快速發展的「黃金十年」:遷址無錫新建濱江學院、大氣科學全國排名第一、綜合辦學實力挺入全國百強、躋身全國「雙一流」和江蘇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重回「國家隊」行列,進入了發展新時代。

  伴隨「雙一流」建設徵程新啟,學校擘畫風雲擔當創新,步入新一輪的快速發展期。

  ——不斷推進提檔加速。進一步明確「開放、協同、特色」的辦學理念和「一流特色高水平大學」的發展目標。進一步深化科產教融合,打造全方位的「行業、校企、校地、校所」多元共建體制格局。

  ——不斷彰顯辦學美譽度。確立「篤行以生為本,厚植大學精神」的辦學宗旨,實現「以教師為中心」向「以學生為中心」的歷史性轉變。深入推動教育教學改革,開展大類招生、模塊教學,構建起分類多元的創新人才培養體系。打造優學品牌,使學生學有其所、學有所得、學遂其願,學生滿意度大幅提升,社會認可度持續向好。

  ——不斷提升服務能力。新增5個一級學科博士點、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實現了博士點和碩士點對本科專業的全覆蓋。多個本科專業實現認證突破,主導的氣象專碩學位設置工作進入實質性論證階段。科研平臺不斷拓展,科技創新水平突飛猛進,形成了人才匯聚的良好局面,創造性推出「海外院士工作站」、安心工程「N+10」政策等措施,構建起全天候、立體化、一站式人才聯絡與服務系統,大家雲集、名師薈萃,目前擁有兩院院士、海外院士、各類國字頭人才近百人,師資隊伍結構發生了根本性變革。伴隨學校開啟「產業化」徵程,30餘家企業籤約入駐「中國氣象谷」,「環南信大知識經濟圈」建設如火如荼。通過啟動校園再造工程,拓展辦學空間,校本部、無錫校區、金牛湖園區「三位一體」,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能力顯著提升。

  今年是南信大建校60周年,也是學校國際化教育開啟的30周年。1990年,受世界氣象組織委託,南信大開設了首期國際培訓班。1993年,世界氣象組織的區域培訓中心在校掛牌成立,如今已為160個國家和地區培訓了4000餘名高級氣象科技人員和管理者,成為全球最活躍、最具影響力的區域培訓中心,受到世界氣象組織的高度評價和特別嘉獎;學校在校留學生1700餘人,覆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留學生結構比例不斷優化;與英國雷丁大學合作創辦雷丁學院,在教育部評估中獲評優秀;與全球70餘所著名高校建立了合作關係,教師國際化率超過60%,學生出國深造率超過8%,在校外籍教師近百人。

  回望過去,南信大的發展輝煌燦爛;審視當下,風景這邊獨好;展望未來,壯志在胸,豪情滿懷。戰略藍圖已經繪就,發展路徑已經明晰,學校將全面開啟「創業型」大學建設徵程。期待著,通過南信大人的拼搏努力,將大氣科學領域的「中國第一」成長為「世界第一」;打造全球氣象教育聯盟,助力世界氣象組織的全球校園計劃;奮力建成「中國氣象谷」,通過科技創新引領產業發展,提升對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能力;進一步實現綜合辦學實力邁入全國50強的嶄新跨越。未來,在4萬名師生、近20萬名全球校友的齊心協力下,在各級領導、社會友朋的關心支持下,我們的目標一定能實現。

  江山如有待,崢嶸氣象開。領航新甲子,攜手創輝煌。家國擔當是南信大的品質和本色,我們會一如既往,勠力同心,矢志建成「一流特色高水平大學」,為實現高等教育強國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南信大的積極貢獻!(作者系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校長)

  (來源:《中國氣象報》2020年5月12日一版 責任編輯:張林)

相關焦點

  • 甲子歌|濃情一甲子,雲中共此時——我校建校60周年慶典相聚在「雲端」
    中國氣象局局長劉雅鳴、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佩蒂瑞·塔拉斯、南京大學黨委書記胡金波、中國臺灣中央大學校長周景揚、雷丁大學校長羅伯特·范德諾特、俄羅斯國立水文氣象大學副校長列昂季耶夫專門發來校慶祝賀視頻;此外,200餘家境內外兄弟高校、合作單位也通過各種形式送來祝福。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校長寄語2020新生:江山有待 豪情滿懷 做有情懷的...
    該校校長李北群寄語2020新生:江山有待,豪情滿懷,做有情懷的南信大人。各位老師、同學們:江山有待,豪情滿懷。,相信在南信大的舞臺上也必將綻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你們成長在願景宏大、氣象萬千的偉大時代,國家前途、人類命運、時代主題推動你們成為用青春夢想、實幹行動實現中國夢的磅礴力量;今年是南信大建校60周年,入選國家「雙一流」和江蘇高水平大學的南信大迎來了最好最快的發展時期,「我們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理想目標」;學校致力於「氣象+」「+信息」的學科布局,構建「一體兩翼三維」的一流學科體系,形成百科爭鳴、文理輝映的良好局面;入選教育部首批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
  • 中國氣象局與南京信息工程大學舉行座談
    中國氣象報記者趙曉妮報導 7月24日,中國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劉雅鳴與來訪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以下簡稱南信大)校長李北群一行座談。雙方圍繞強化人才培養、完善學科布局、推動科技創新等方面開展交流。
  • 中國科大建校60周年紀念大會舉行
    中國科大建校60周年紀念大會舉行 2018-09-21 【字體:大[video:20180920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建校60周年紀念大會在合肥隆重舉行]
  • 全國氣象部門人才招聘會在南信大拉開帷幕
    中國氣象報記者賈冰報導 11月21日,一年一度的全國氣象部門人才招聘會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以下簡稱「南信大」)拉開大幕,這是該招聘會連續第13年在南信大舉辦。
  • 越南-中國氣象局政府門戶網站
    位於中南半島東部,北與中國接壤,西與寮國、柬埔寨交界,東面和南面臨南海。海岸線長3260多公裡。地處北回歸線以南,屬熱帶季風氣候,高溫多雨。年平均氣溫24℃左右。年平均降雨量為1500~2000毫米。北方分春、夏、秋、冬四季。南方雨旱兩季分明,大部分地區5~10月為雨季,11月至次年4月為旱季。
  • 南信大成立氣象遙感技術聯合實驗室
    中國江蘇網1月2日訊 (通訊員 王軍 林雯 記者 羅鵬)近日,「南信大商業氣象衛星星座方案」論證會暨氣象遙感技術聯合實驗室籤約儀式在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總體部召開。論證會由由中國氣象局原副局長許小峰擔任論證組組長,論證專家組包括中國衛星氣象中心、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中國氣象局華風氣象傳媒集團、中國氣象局氣象科學研究院、中科院空天信息院、國防科技大學等單位專家。
  • 全國氣象部門在南信大「搶」人才 提供1788個崗位
    中國江蘇網11月14日訊(記者 米格)今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東苑體育館裡人流如織,全國氣象部門2015年人才招聘會在這裡舉行,中國氣象局直屬單位及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氣象局等165家單位在現場選聘人才,推出1788個崗位。五年來,全國氣象部門接收8366名應屆畢業生中,出師南信大的學生超過了三分之一。
  • 各地氣象部門積極以實際行動紀念建黨96周年
    中國氣象報記者鄧敏佳 通訊員李進 尹小飛報導 7月1日上午,江西省氣象局9個直屬單位的22位黨員代表來到南昌市鳳凰養老院,慰問在這裡生活的孤寡老人,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九十六周年。吳勇 攝影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黃強軍 高華金報導 6月28日,湖北省應城市氣象局組織黨員幹部來到精準扶貧幫扶村湯池鎮田鋪村,開展了以紀念建黨96周年為主題的「支部主題黨日」活動,氣象局黨支部全體黨員及田鋪村支部部分黨員共20餘人參加了活動。
  • 古典詩詞話氣象-中國氣象局政府門戶網站
    古典詩詞話氣象 發布時間:2019年10月24日10:27 來源:中國氣象局氣象宣傳與科普中心
  • 武夷學院建校60周年紀念大會舉行
    16日,武夷學院迎來建校60周年,來自海內外的嘉賓和校友齊聚一堂,一起回顧奮鬥歷程,展望美好未來。副省長楊賢金,省級老領導黃瑞霖,市領導袁毅、劉洪建、蘭斯文、黃健平、張培棟、朱仁秀等出席了綠色產業發展高峰論壇暨武夷學院建校60周年紀念大會。武夷學院黨委書記肖錚主持會議。楊賢金代表省政府,向武夷學院建校60周年表示祝賀,充分肯定學院60年來取得的辦學成績。
  • 全國氣象部門2020年度人才招聘會在南信大舉辦
    2019-11-21 09:05圖文來源:南京日報崗位更多、人才需求更多元,20日上午,全國氣象部門2020年度人才招聘會在南信大舉辦,348家單位來校選才,吸引了2158名畢業生前來應聘。氣象部門人才招聘會在南信大舉辦  南報網訊 (通訊員 楠信萱 記者 談潔) 崗位更多、人才需求更多元,20日上午,全國氣象部門2020年度人才招聘會在南信大舉辦,348家單位來校選才,吸引了2158名畢業生前來應聘。
  • 深圳氣象科技創新 打造眾智共享的氣象生態圈-中國氣象局政府門戶...
    中國氣象報記者 張格苗 盧健  像自然界中的生態系統一樣,深圳市氣象局希望集納科研院所、雙創資源和自身的核心業務能力形成一個眾智創新、共享共贏的新型氣象科技創新生態圈校園裡遍布的「生毛豆」環境監測點,不但可以收集大量與健康相關的數據,如甲醛、PM2.5等,還有能監測光線強度等大量與生活學習相關的要素,為孩子們的視力保駕護航。  而用戶之所以能與提供服務的創客企業完美匹配,離不開深圳市氣象局牽線搭橋。2015年底,「樂享氣象」正式啟動。
  • 中國氣象局人才招聘大會連續第16次在南信大舉辦
    昨天的氣象人才招聘會異常火爆。  中國江蘇網11月17日訊 現場投簡歷,符合條件的話當場拍板面試,面試合格分分鐘就能和你籤協議。昨天,在「2017年全國人力資源市場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周中國氣象局人才招聘大會」上,記者便親眼目睹了這樣高效率的招聘流程。這是該招聘會連續第16次在南信大舉辦,中國氣象局各直屬單位及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氣象局的192家單位來現場集中選聘人才。
  • 南信大舉辦全國氣象人才招聘會 2000餘個崗位供選擇
    「西藏招聘人數多了不少」,來自西藏的南信大本科生索朗央金一心想建設家鄉,在看到其他省份的學生在西藏氣象局前投遞簡歷,她感到「競爭有些激烈」,不過專業對口讓大氣科學專業的她覺得「頗有優勢」。展位前人頭攢動。
  • 東華理工大學舉行建校60周年紀念大會
    東華理工大學隆重舉行建校60周年紀念大會。 10月16日上午,東華理工大學建校60周年紀念大會在東華理工大學撫州校區大禮堂舉行。原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副主任、國家原子能機構原主任、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理事長張華祝,省國防科工辦黨組書記、主任楊貴平,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黃金指揮部副政委黃文勇,中國核工業建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郭強等出席紀念大會。東華理工大學黨委書記徐躍進主持大會。
  • 廣東藥科大學召開建校60周年紀念大會
    央廣網廣州11月18日消息(記者鄭澍)11月18日,廣東藥科大學在大學城校區舉行粵港澳大灣區健康產業創新發展峰會開幕式暨廣東藥科大學建校60周年紀念大會,各界賢達、師生校友歡聚一堂,共同祝福廣東藥科大學建校60周年,共同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健康產業創新發展。
  • 奧運人物系列專訪-中國氣象局政府門戶網站
    從3月31日正式啟動奧運會火炬接力氣象服務起,中國氣象局黨組高瞻遠矚、周密部署、靠前指揮,奉獻了一場場精彩紛呈的奧運會開閉幕式和奧運會賽事氣象服務。在奧運會這樣的大型活動中,氣象工作者可以出現在不同的平臺中,這同樣反映了氣象事業的進步。」  「參與奧運快樂而辛苦,但是這段辛苦的經歷對於國家、氣象事業和個人來講都是值得紀念的。」
  • 全國氣象科技活動周在南京開幕,「華為」、「信大氣象研究院」獲獎
    5月18日,以「科技強國氣象萬千」為主題的2019年全國氣象科技活動周南京主場活動在南京國際博覽中心順利開幕。據了解,此次活動由中國氣象局、科技部、中國科協、江蘇省政府等共同主辦,由江蘇省氣象局、省科協等共同承辦。南京信大氣象科學技術研究院應邀參加本次活動。
  • 南信大,好的不僅僅只有氣象學
    因為在不少家長的心裡,南信大的氣象學是全國頂尖的,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是南信大其他王牌專業好多家長卻不了解,想要報考南信大,卻不知道如何下手。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是江蘇省直屬高校,是江蘇省、中國氣象局、教育部和國家海洋局多方共建高校,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南信大被外界稱為「氣象人才的搖籃」。我們鳳凰給其定位是中國高水平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