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晚,#楊迪眼睛瞼板腺消失#上了微博熱搜。當天下午,演員楊迪在微博發了個視頻,說:「這段視頻看得我驚心動魄,三十歲的楊迪五十歲的眼睛,有點嚇人!大家平時還是要多注意用眼衛生,能休息的時候就休息,希望大家都有好身體。」
在楊迪自己發布的一段視頻中,去檢查眼睛時,醫生說他的瞼板腺特別不好,正常的形態是中間這種,而他有一塊是沒有形態的。左眼更嚴重,楊媽媽在一旁說:「腺體的管子都沒有了,看到沒有?」醫生說,楊迪左眼的形態就像一個五十歲的人一樣。
另一位醫生給他檢查,說他眼睛裡的腫塊再次破裂:「肉芽已經出來了。囊壁組織竄出來了,一部分殘留就反反覆覆會復發,其實你應該做手術。」楊迪問,是否能通過自身調理進行保守治療?醫生說:「不可能。」
造成這個情況的原因是什麼?楊媽媽說他電腦每天不離手,手機不離手。
醫生說:「電腦、手機,不行不行。你電腦、手機要注意一點。感染的時候絕對不能戴隱形眼鏡。」
楊迪後來和網友說:「大家看看這個視頻,當時還以為只是麥粒腫呢!」視頻裡,他的左眼很明顯地腫了。
在微博下留言的網友紛紛表示,自己也一樣:「突然發現我好像也是,天天不是電腦就是手機,以後要多注意了。」
在「2020艾格眼科東湖論壇」上,武昌艾格眼科醫院業務院長、中南醫院原眼科主任蔡小軍告訴記者,疫情之後,眼部發病率激增,而瞼板腺功能障礙就是乾眼症的一種。通常症狀有疼痛、眼乾、眼部疲勞。 屏幕的使用、角膜接觸鏡(隱形眼鏡)的使用,都會加快淚液蒸發,從而導致乾眼。空氣汙染、抑鬱、焦慮和緊張,以及不良用眼習慣都有可能導致瞼板腺的堵塞,不能形成完整的油膜,導致乾眼。但最好的解決辦法,仍然是防患於未然。
知名眼科專家金中秋教授表示,50%的乾眼症由瞼板腺功能障礙引起,除了像長期用眼不衛生、過度的情況,經常熬夜、易長青春痘者、更年期、老年人等激素水平異常者很容易發生瞼板腺功能障礙。
「有眼乾澀、眼痛、眼磨、燒灼感、眼癢、異物感、搔抓感、視物模糊、眼部分泌物增多,晨起眼瞼發黏、瞼緣發紅等症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與會的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同濟醫院項楠教授表示,患者日常堅持熱敷眼瞼,42℃熱敷10-15min,能夠使脂質層粘稠度下降,改善脂質分泌能力,提高脂質厚度。
項楠教授提醒:少用電腦、手機,多進行戶外活動,讓眼睛需要得到充分休息。
(記者鄧吉 通訊員方紅)
【來源:楚天交通廣播】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