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朋友聊天,她說自己結婚早,那時太年輕,在父母的教育下她老實、善良,力爭要做一個對得起他人,不昧良心的人。
她做到了,但委屈了自己。
結婚十年,她委屈了十年。剛結婚那會兒,婆家很窮,家裡還有良田幾畝,一到農忙季節,她就跟著下田割稻,從來沒有說過一聲苦。
懷孕後,一家子的衣服都是她拎著一桶一桶的井水洗乾淨的。
本生在窮苦人家的她早早地當家了,嫁入婆家也沒有一刻輕閒的。自己選擇的婆家和男人,無論如何也是要自己撐過來的。
她沒有一句怨言,只是生怕公公婆婆不滿意,怕她做得不好。
婆婆高興地合不攏嘴,見人就誇我這媳婦嫁進來一分錢沒花,還能燒得一手好菜。
農忙的時候,家裡親戚來幫忙,她一個人下廚燒了一桌子菜。
生完孩子,因為她是遠嫁,是由婆婆來照顧的。婆婆照顧得還算周到,只是一次婆婆燒了魚湯,她知道婆婆也喜歡吃魚,就想將魚分成兩半留一半給婆婆吃。
哪知道好心幹了壞事兒,魚分下來後就稀碎了,樣子很難看。婆婆一看眉頭皺了下來。
第二天她吃得是昨天沒吃完的剩飯,婆婆說誰叫你剩下的,你吃不完沒人吃你的,還得你自己吃掉。
雖說是做月子,但照顧孩子的事情,因為她太年輕不怎麼會照顧,於是就成了婆婆的打下手的,她倒跟個保姆一樣聽著婆婆來回指揮做這做那。
只要孩子有一點哭鬧,婆婆就說是她沒帶好。
她心裡難過,從來沒有這樣被人使喚過,在這個家裡她沒有話語權,但那個時候她才二十小几,不諳婆媳之間的相處之道,所以,每次都佔了下風,只能忍氣吞聲。
上班後,她將自己的工資都用於家庭開支,孩子的吃喝拉撒全是她的錢,婆婆每個星期定時打電話讓她帶東西給孩子,什麼紙尿褲沒了,奶粉沒了,要買衣服了。
每個星期她都按時買一些家裡需要的東西一大包的帶回家,那時的她傻得可愛,一發工資就給婆婆買衣服,她自己一件,婆婆一件,每個月將工資花光了。
過年的時候,她還給公婆買了最貴的衣服,自己卻隨便買了一件便宜的衣服,家裡吃團圓飯的時候,公公當家裡親戚的面說她一年了連一分錢都沒有存到。
她心裡別提有多難過,但又不敢回懟,只得忍了下去。
善良,有時是一副盔甲,它能讓一個人在這世間更好的行走。但是,過度的善良,可能會是一把利刃,它能讓別人傷害我們本身。
女人不要過度地善良,不要對別人即使是你的家人太好,不管對誰,你的善良,都要有鋒芒。
人總要經歷些什麼,才能從委屈中成長。
她才明白,不管自己如何對公婆再好,他們都不會拿自己當親生女兒一樣對待,她把他們當成自己的父母一樣,但不一定能得到同樣的愛,反而被瞧不起。
她始終覺得對待公婆也要做到有孝心,不把話給人家說。但不管她如何為他們著想,替他們考慮,都無法滿足他們。
公婆準備吃的每次都只準備孩子的,她上班了,婆婆洗全家人的衣服,唯獨將她的衣服放旁邊。
一次因為婆婆感冒了用自己吃過的勺子餵孩子,她看不慣阻止了,因為害怕女兒被婆婆的感冒傳染了。
婆婆將筷子按壓在桌上,直接噴出一句:「你還嫌棄我不成,我還沒老就這樣了,我還能指望你養老?你吃不慣,你滾!」
聽到「滾」這個字,她異常地敏感,原來在婆婆的心裡她在家裡是這樣的沒有分量,說讓滾就滾。
在這個家裡,她就是一個透明人,付出再多都沒有人記住她的好。
她忍無可忍,跟婆婆理論了幾句,畢竟連他的老公都未成跟她說出這個字。
公公一回來不分輕紅皂白就對她橫眉冷眼,指責她的不是。幸好老公是支持她的,這是她唯一感到欣慰的。
人到中年的覺悟,最薄不過感情,最涼不過人心。
自那之後,她再也不買衣服鞋子給公婆,自己暗暗下定決心存錢在縣城買了房子,跟公婆分開來住。
人生在世,一輩子十分短暫,別總是討好別人,卻委屈了自己。
她努力工作,努力掙錢,給自己買最好的,給自己辦了健身卡,所有她覺得該為自己花的錢從不手軟。
結婚十年,孩子十歲,她討好了公婆十年,自己捨不得買好衣服,買好吃的,省吃儉用,逢年過節錢全給公婆買衣服鞋子,還不敢買便宜的。
錢花了,付出了,最後卻只落得一個「滾」字,好媳婦不能當,也不值得當。
現在孩子大了,她也明白了人這一輩子對自己好點,別委屈了自己,只有你自己對自己好,自己才是心疼自己的人。
不過度付出,其實是讓人明白你的底線,往後相處,會更加融洽。
分家之後,公婆反倒對她客氣了,什麼事情也開始想著她了,一改往日的態度。
但她依然沒有像以前一樣善良,人呀,到了一定的時候才明白,學會適度的「自私」,是為了保護自己,讓自己不被傷害。
與親人相處如此,如朋友、同事相處易是如此,懂得拒絕,不過度付出來維繫不值當的感情。
人到中年,別對別人太好,好的感情是懂得禮尚往來的付出的。
不值得自己伸出援手的人,要懂得冷酷地拒絕。
女人到中年,不要對別人太好,學會活得有「鋒芒」一點,學會疼愛自己,把對別人的好都用到自己身上來。
今日話題:「你是一個付出型的人嗎?」
-end-
☆我是多愁善感的女人,寫有用的文字,觸動心靈,讓人成長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