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付卡:「餡餅」還是「陷阱」

2020-12-18 中國質量新聞網

預付卡:「餡餅」還是「陷阱」

——預付式消費管理之我見

□ 黃厚林 樊文華 王 樂

近年來,預付式消費已成為我國以美容、美體、美發、健身、餐飲、汽車養護、教育培訓等為代表的服務行業通用的消費模式。所謂預付式消費,即消費者向經營者先行付費後,按照約定方式分次享受產品或服務,消費者以預付款形式獲得折扣優惠,商家以優惠折扣收取預付款資金回籠和獲得固定客戶資源。需要注意的是,預付式消費貌似「雙贏」,實則「貓膩」多多。

一、預付式消費市場現狀

預付式消費存在的風險隱患比較嚴重,近年來,消費糾紛呈現不斷上升之勢。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至2019年,湖北省12315平臺接收到的涉及預付式消費的投訴分別達19815件、24747件、28195件;今年1月至4月,達2353件。

(一)霸王條款無處不在。經營者利用格式合同設定不平等條款。「本店擁有最終解釋權」「消費卡過期作廢」「售出後概不退卡」等霸王條款,消費者通常是被動接受。如湖北省鹹寧市某健身房推出的《健身俱樂部會員入會申請》,公開標明「公司口頭承諾無效」「開卡已使用,均不退卡」等內容。2019年,該健身房投訴量達100餘件。

(二)辦卡前後「兩面人」。為吸引更多消費者辦卡,經營者常常進行虛假宣傳:「現在辦卡有優惠,充值1000元贈送200元,充2000元贈送500元」「充值越多折扣越大」……一張卡至少能套牢用戶1年左右,有的甚至3年至5年。其間,經營者所承諾的服務、商品品質能否保證不得而知。消費者反映,辦卡後發現商品和服務質量與宣傳不符,經營者擅自撤換專業人員、改變經營場所、降低服務標準等現象,令消費者無可奈何。

(三)個人信息「常」洩漏。消費者在辦理、購買預付消費卡時,經營者往往要求其填寫身份證號碼、家庭住址、電話等信息。不良商家在利益驅動下,不遵守約定,擅自利用電話和手機簡訊向消費者推銷各種與其經營無關的商品和服務,甚至出售消費者信息。

(四)經營者「頻」跑路。有的商家想盡各種辦法誘導消費者辦一年卡、兩年卡、終身卡、家庭卡等,以此吸引更多的客戶。實際情況是,他們中的一些因經營不善,閉門謝客;有的早有預謀,逃之夭夭。這種現象嚴重侵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行政調解也無法進行,給社會穩定埋下隱患。

二、預付式消費市場無序的原因

當前,市場上流通的大量預付卡屬「三無」產品(無備案、無存管、無監管),任何人都可以發放,導致市場無序。究其原因,主要在於以下幾個方面:

(一)法律法規缺失。商務部在2012年出臺的《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第5條規定:「商務部負責全國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商務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單用途卡監督管理工作。」《辦法》調整的範圍,僅限於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居民服務業的企業法人所發行的預付卡,對非法人企業或者其他行業的法人企業發行的預付卡,沒有任何表述。同時《辦法》對備案的對象、監管的手段、商戶應承擔的民事賠償責任不明確。預付式消費一旦出現爭議,往往通過《民法通則》《合同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律來處理,但這些法律顯得「力不從心」,致使消費者維權艱難。另外,商家如不進行備案,最高處罰也不超過3萬元,可他們套取消費者的資金少則幾萬元、幾十萬元,多則幾百萬元、上千萬元。

(二)監管不到位。2018年5月1日施行的《湖北省消費者權益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第12條第4款規定:「省人民政府商務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建立統一的單用途商業預付卡協同監管平臺,歸集經營者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發行、兌付、預收資金等信息,加強對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經營活動的監督管理和風險控制。」《條例》對預付卡監管和執法機關的規定非常明確,即無論何人、何行業發行的商業預付卡,都必須要到商務部門備案,並接受其監管。據了解,截至目前,湖北省被消費者投訴的商家,基本上是無備案、無存管(預售資金的管理)、無監管。各級市場監管部門也只能在事後被動式的開展調解、監管,其效果很不樂觀。《條例》《辦法》等法律法規在某些地方、某些部門形同虛設。

(三)信用體系建設不健全。一方面,信用體系建設平臺多、部門多、進度緩,失信懲罰力度小、手續繁,商家失信成本極低,致使預付式消費領域假冒偽劣、坑蒙拐騙、偷稅漏稅現象十分嚴重;另一方面,信息嚴重不對稱,消費者不了解經營者的經營資格、經營狀況、企業信用等信息,僅憑個人經驗和經營者的自我宣傳來選擇商品和服務,助長了失信者的僥倖心理。另外,「放管服」改革對預付式消費經營行為的準入放得過寬。

(四)經營者誠信發展理念不強。有的經營者不了解市場,盲目經營,一旦失敗,被迫關門,致使消費者購買的預付卡成為廢紙;有的經營者法律意識淡薄,只認「錢」不認「法」,剝奪消費者的「知情權」「後悔權」,雁過拔毛成為常態;有的經營者缺德失信,千方百計「騙」,然後就突然銷聲匿跡等。

(五)消費者沒有形成科學消費觀念。有的消費者貪圖小利,被不良商家的打折廣告、優惠承諾蒙蔽了雙眼,認為「天上會掉餡餅」;有的消費者缺乏基本的社會常識,在不了解經營者合法身份的情況下,糊裡糊塗參與預付卡消費;有的消費者法律意識淡薄,從不考證經營者是否非法經營,即使發現問題也常常私下了結等等。

三、如何規範預付式消費市場

任何事情的發展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預付式消費也一樣。必須正視問題,把握市場發展規律,在規範經營、加強消費引導和市場監管上下功夫,更好地服務市場主體發展,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以及市場經濟秩序。

(一)填補法律法規空白。包括:1.借鑑域外一些成熟做法,加快對預付式消費立法。建議制定《預付式消費法》《預付式消費條例》等法律法規,並配套制定相應的司法解釋和規章,彌補我國目前沒有一部專門規範預付式消費的法律空白。2.建立預付式消費合同體系。在立法上明確合同應記載事項及例外情況,完善《合同法》中關于格式條款的規定;在行政上實行預付卡發行申報登記備案和責任擔保制度,推行預付式消費合同示範文本;在司法上健全格式條款司法審查機制。3.對預付卡實行一些強制性規定。明確預付卡的發行主體、發行資質和發行程序等重要事項,由地市一級商務部門或者金融管理部門作為主管部門,對發售預付卡單位的資質行使統一的審查,提高發售預付卡的準入門檻,在源頭上規避風險。4.明確監管主體、監管範圍和監管方式。預付卡具有替代現金流通的金融和商家營銷手段的雙重性質,因此在監管主體上應建立金融機構(銀行)與執法部門二位一體的監管模式。5.明確處罰規定和消費者救濟途徑。對違法失信者實施懲罰性賠償,增加經營主體的失信成本。同時,明確消費者權益受損時的法律救濟途徑,為消費者的司法訴訟、糾紛調解提供保障。

(二)建立社會共治機制。調動包括消費者、經營者、政府各部門、消費者組織、行業組織、大眾傳媒等在內的主觀能動性。一是建立預付式經營申報登記制度。將預付卡發售納入前置許可的範疇,建立統一的預付式經營主體資料庫,把好市場準入關。二是建立預付式經營保證金制度。經營者獲得發卡資格後,須向監管銀行繳納一定數額的保證金,且保證金帳戶不得挪用,消費者權益受損時從該帳戶中先行給予賠付。三是建立銀行專業託管制度。企業收的錢,必須進入有關監管部門在指定銀行開的專門帳戶中存儲。四是建立預付式消費風險基金制度。當經營者未繳納保證金、消費者無法獲賠,或者經營者保證金不足以賠付群體糾紛時,消費者可以從政府得到適當補償。五是建立預付式消費電子臺帳登記制度。監管部門要研製並推廣使用預付式消費電子臺帳登記系統,實時監控經營者的發卡行為。

(三)加強市場監管。一是市場監管部門要嚴格市場準入。對從事預付式消費重點行業及時予以行政提醒,並將其列入重點監管對象,確保不讓無信用、不誠信的市場主體流入預付式消費市場。二是加強企業信用體系建設。建立健全統一共享的市場主體信用資料庫,鼓勵公眾對違信行為的監督、舉報,完善信用信息公示制度、黑名單披露制度,使違法、違信者處於全社會的監督之下。三是積極推行預付式服務合同示範文本。研究制定推廣預付式消費合同示範文本,明確雙方權利義務、消費服務內容、違約責任等事項,為消費者維權提供有力憑證。四是加強日常監管。商務等部門在實施日常備案、監管的同時,加強專項執法檢查,嚴厲打擊強制消費、虛假宣傳等不法行為,防止惡意斂財、攜款外逃等違法事件的發生。

(四)發揮社會組織作用,引導行業自律。指導建立行業協會,加強行業管理,制定行業標準,督促會員建立、完善並落實各項預付式經營管理制度,積極開展自律與誠信教育活動,提高行業整體的誠信意識,促使會員實現自我約束,形成行業自律的良好氛圍,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五)加大宣傳力度,營造輿論氛圍。要發揮消費教育作為事前維權的有效方式。通過媒體加大消費教育引導力度,通過建立消費教育基地,宣傳消費維權法律法規、消費維權知識,披露典型侵權案例等,以此提高消費者的契約意識和風險防範意識,提高他們依法維權的自覺性。

(六)發布消費警示,倡導理性消費。政府監管部門要持續開展「放心消費」創建活動,及時針對市場動態發布消費警示。當前,提醒廣大消費者特別關注3個方面:一是要仔細鑑別發放預付卡經營戶發出的廣告宣傳、口頭承諾的真實性,切記「天上不會掉餡餅」;二是仔細鑑別發放預付卡經營戶主體資格的真實性,看商戶登記註冊時間,經營不滿一年的,可能存在風險,切記「沒有營業執照就是沒有合法身份」;三要仔細鑑別發放預付卡的經營戶是否備案,切記「沒有備案的預付卡,是涉嫌欺騙(詐騙)的預付卡」。

預付式消費存在的問題,既是一個消費糾紛的問題,也是一個社會穩定的問題,關乎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身心健康、營商環境,也關乎一個地方的文明形象,社會各界務必引起高度重視,齊心協力,齊抓共管。(作者單位:湖北省市場監管局)

《中國質量報》

相關焦點

  • 充錢容易退錢難,預付卡消費是「餡餅」還是「陷阱」?
    今天的案例主角周女士正是這樣一位愛美之人,但她最近卻因為預付卡的事而苦惱…… 店鋪易主,要求退卡內餘額遭拒絕 2018年12月,周女士在南京某美容中心辦理了一張會員式預付卡,根據雙方籤訂的會員服務協議,周女士可享受相應會員等級的充值優惠,在優惠活動的吸引下,她連續五次往卡裡充值共計四萬餘元。
  • 魯千餡餅、紅人館……市民屢屢遭遇預付卡陷阱!
    預付卡屢屢變成「糟心卡」  理髮卡、洗衣卡、洗車卡、遊樂場卡、瑜伽卡……很多市民的錢包裡,有各式各樣的預付卡。  記者走訪發現,辦理預付卡的以年輕人居多,有的市民手中有將近20張預付卡。  一些市民辦理預付卡後得到了實惠,還有一些市民卻遇到了糟心事。
  • 預付卡,優惠還是陷阱?
    佘 穎攝   右下圖 舞蹈課家長在辦理預付卡,教育培訓類機構通常採用預付費方式收費,也會有書面協議,但協議裡通常沒有法律規定的必填項。 佘 穎攝   洗車50元一次,辦卡500元25次;去遊樂園單次70元,辦卡500元10次;飯店會員卡,充值10000元返2000元,類似情況在生活中很常見,消費者不知不覺地就辦了不少預付卡。   這些預付卡是優惠還是陷阱?
  • 預付卡消費 「餡餅」緣何成「陷阱」
    3月6日,記者獲悉,去年省城各級消費者協會受理消費投訴14409件,其中僅「水果營行」的預付卡消費投訴就達1037件。南昌消協相關負責人坦言,預付卡消費投訴已成為目前消費投訴的焦點。  「隨著美容美髮、水果銷售、娛樂健身、教育培訓等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一些商家以較低折扣吸引消費者購買預付卡。
  • 旅遊尾單 餡餅還是陷阱
    在中國旅遊研究院博士韓元軍看來,旅遊尾單確實存在,消費者有可能撿到「餡餅」,「團隊旅遊一般要達到一定規模才能盈利,如果在一個時間段達不到則可能賠錢。」一些旅行社在成團前預先大規模向航空公司、酒店等訂購座位、房間,承擔了銷售風險,所以在臨出發前幾天會著急以低價把少量餘位賣出去。中國未來研究會旅遊分會副會長劉思敏也認為,旅遊尾單是客觀存在的,但不可能數量太多。
  • 工商部門提示預付卡消費存四大「陷阱」
    預付消費有風險 單方毀約可維權工商部門提示預付卡消費存四大「陷阱」洗車卡、遊泳卡、瑜珈卡、健身卡……每個人翻開錢包,都能找到一堆消費卡。但花錢辦了卡沒享受到應有的服務,想要退款可就難了。據順義工商分局統計,今年以來就接到了有關預付費的投訴42件,工商部門調解成功36件,為消費者挽回了經濟損失39925元。
  • 預付卡消費「陷阱」要小心~
    打開你的錢包各類儲值預付卡是不是滿滿當當?現代生活中有了預付卡的確帶來了不少便利但問題也隨之而來據統計,2019年我區共接到預付卡類信訪投訴2200餘件。其中,美容美髮行業佔比約60%,健身行業佔比約30%。
  • 天上掉餡餅——掉的不是餡餅是陷阱
    在這個網際網路高速發展的時代,充滿了機遇,同時也充滿了各種陷阱,而這些陷阱都是從人心的貪慾下手,往往讓人慾罷不能,有時候明知不可靠,卻還是抱著僥倖的心理想搏一把。最常見的就是各種兼職和刷單的陷阱,這類信息充斥著各種貼吧,論壇,同城兼職網站,往往都是以易操作,單價高來誘惑你上當。
  • 工商部門提示:預付卡消費存四大「陷阱」
    預付費消費存四大「陷阱」工商部門表示,預付費消費雖然方便、優惠量大,但是消費者要提防四大「陷阱」。陷阱一:錢款「打水漂」。商家以極其優惠的條件吸引消費者辦卡,之後以營業場所變更、撤銷等為由攜款逃跑,或由於經營不善一走了之。這類現象在美容美髮、保健養生等服務行業中居多。陷阱二:表裡不如一。
  • 復星醫藥是餡餅還是陷阱?
    而一直以來作為主要的利潤貢獻板塊國藥已經從頭10年的暴力增長轉入平穩期,非經收入無論是主動還是被動都是已經進入慢車道。而醫療服務板塊的重資產模式和未來不斷快速增長的研發費用在資金層面形成一定的衝突。復星醫藥在未來資金需求巨大,也會成為企業發展其中一個最大的不穩定因素。
  • 焦炭盤面升水200 餡餅還是陷阱?
    是餡餅還是陷阱呢?我們先來猜下投機資本膽敢在焦炭庫存處於高位、供需面沒有好轉的情形下,拉出升水的主要原因:一、焦炭現貨價格基本到底,拐點即將出現。二、焦化環保及產業升級的供需錯配預期。盤面升水200,餡餅還是陷阱?極有可能取決於你自己。周末消息似乎對焦炭略為不利。山西省政府發布務院7月下旬開展第六次大督查並派員赴山西的報導,工作重點中「穩定和擴大就業」,引發一定聯想;邯鄲鋼廠限產一桿子戳到8月底。期貨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期現背離、基本面技術面不共振時,謹慎參與。防守和風險控制永遠比進攻來的重要。
  • 明明是個陷阱,你還以為是餡餅?
    明明是個陷阱,你還以為是餡餅?法官提醒,不法分子利用網際網路技術手段實施詐騙的方式日趨多樣,稍不注意就可能掉入陷阱,對於網絡上一些所謂的高收益的「投資項目」,廣大市民一定要仔細甄別,不隨意轉帳,不掃來源不明的二維碼,謹防受騙。作者:胡卓野原標題:《明明是個陷阱,你還以為是餡餅?》
  • 夜讀丨看似美味的「餡餅」背後,往往隱藏著意想不到的陷阱
    點擊上方綠標收聽朗讀音頻文/有書(ID: youshucc)相信每個人都曾幻想過「天上掉餡餅」的好事兒。但現實是:「天上是不會掉餡餅的,天上掉下的餡餅,很可能是陷阱。」這便是社會學中的「餡餅定律」。生活中,我們會碰到一些巨大的利益誘惑,他們就像從天而降的「餡餅」,讓人垂涎三尺、難以抗拒。然而,這些看似美味的「餡餅」背後,往往隱藏著意想不到的陷阱。貪小便宜吃大虧曾讀過一個寓言故事。
  • ...者委員會「中秋」「十一」消費警示:避免消費陷阱 謹慎辦理預付卡
    而隨著消費習慣的改變,禮券、儲值卡、預付卡、分期消費等消費形式逐漸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與之相關的消費投訴也越來越多,甚至引發群體事件。在中秋、國慶雙節期間,預付卡等預付費式消費將進入一個高峰,為避免消費陷阱,冷水灘區消費者委員會提醒消費者:謹慎辦理預付卡、儲值卡。消費者要確認自己是否真的長期需要此類服務,不要貪圖一時的高折扣或者輕信商家的銷售話術。
  • 零首付又重現,是餡餅還是陷阱呢?看網友怎麼說
    網友:即使這樣我還是不買,房價若不降,什麼都是虛的,堅決不當接盤俠,接著忽悠,首付越低,以後還貸的日子越是壓力山大!樓市拐點已到,小白們可搬椅子看戲,零首付又重現,是餡餅還是陷阱?請明辨,別被忽悠入場接盤,有錢任性者隨意,坐等馬雲的「房價如蔥」時代的到來。見仁見智,小編拋磚引玉,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發表自己的看法,謝謝!
  • 過年買買買,謹防預付卡陷阱
    儲值卡、充值卡、年卡……預付卡已成為大眾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消費方式。臨近春節消費旺季,各種辦卡「買買買」的你是否知道,不是所有企業都可以發行單用途商業預付卡,個人或單位買卡也要符合法律法規。購卡有何風險?發生糾紛如何處理?為此,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
  • 起底預付卡消費陷阱:超8成用戶踩過坑這些行業是重災區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到了,預付卡消費陷阱可要當心了!不少人開始選擇購買禮品卡作為禮物或者自用,生活中,除了禮品卡,我們經常會發現商家提供「先充值,後消費」的服務,這種預付費形式的購物消費卡在各個行業都屢見不鮮。
  • 起底潛規則:微信點讚送旅遊到「陷阱」or「餡餅」
    在2014年「3•15」消費者維權日來臨之際,大浙旅遊發起「微信點讚送旅遊」到底是「陷阱」還是「餡餅」話題討論,並邀請了浙江省中國旅行社集團有限公司市場推廣中心 副總經理 朱瑾 女士,就相關旅遊線路問題給予專業解答。同時,小編還採訪了喜歡在朋友圈裡「求點讚」的三位朋友:藍星、女王、天涯,一起和大家分享她們的「靠譜」或「不靠譜」的點讚之旅。
  • 立法遏制預付卡亂象,效果值得期待
    人見人煩的預付卡亂象,將有望得到遏制。11月16日,江蘇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上線政風熱線時提及,《江蘇省預付卡管理辦法(草案)》目前在徵集意見階段。其中明確,預付卡不得設有效期,企業發預付卡要提供擔保,消費者付款後有15天「冷靜期」,若企業未及時上傳預付卡信息最高或被罰5萬。
  • 水光針美容機構開打價格戰:是陷阱還是餡餅
    水光針價格戰:陷阱還是餡餅  「一次水光針等於4000張補水保溼面膜」讓水光針走紅。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目前市場上主要有潤百顏、欣菲聆、伊膚泉等品牌。美容市場競爭激烈,低價優惠的背後一方面是醫療機構低價培養用戶,另一方面恐是價格陷阱。  打響價格戰  季節性皮膚乾燥缺水讓「補水神奇」水光針火熱。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部分美容機構開始推行水光針優惠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