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反射

2021-03-05 解剖與生活

脊髓作為中樞神經系統的低級部分,除具有信息上下傳導作用外,還可完成許多反射活動。

一、脊髓反射概述

脊髓反射是指脊髓固有的反射,其反射弧並不經過腦,但在正常情況下,其反射活動是在腦的控制下進行的。

完成反射的結構為脊髓的固有裝置,即脊髓灰質、固有束和前、後根。

最簡單的脊髓反射弧的神經元只包括一個傳入神經元和一個傳出神經元,組成單突觸反射,一般只局限於一個或相鄰一個脊髓節內,也稱節段內反射。

大多數反射弧是有兩個以上的神經元組成,其反射稱多突觸反射,即在傳入神經元和傳出神經元之間還有中間神經元,其軸突在固有束內上、下行數個脊髓節段後,終於前角運動神經元,此種反射稱節段間反射。

二、脊髓反射類型

可分為軀體反射內臟反射

軀體反射:

是指骨骼肌的反射活動,包括:

內臟反射包括:

   如豎毛反射、膀胱排尿反射、直腸排便反射

三、牽張反射

屬於單突觸反射,是最常見的一種骨骼肌反射.

當骨骼肌被拉長時,肌內的感受器(肌梭、Golgi腱器)受到刺激而產生神經衝動,經脊神經後根進入脊髓,興奮α-運動神經元,反射性的引起被牽拉的肌肉收縮。包括:

深反射(膝反射、跟腱反射、肱二頭肌反射等)。

肌張力反射

肌張力(肌張力反射):

肌張力對維持身體的姿勢很重要,人體在安靜狀態下,骨骼肌仍不完全鬆弛,始終有部分肌纖維輪流收縮,使肌肉保持一定的緊張度。

它受γ-反射袢的影響,即一些下行纖維束(如網狀脊髓束、前庭脊髓束等)可興奮γ-運動神經元,引起梭內肌纖維收縮,從而興奮肌梭感受器,肌梭興奮就會通過牽張反射弧的通路興奮γ-運動神經元,使相應骨骼肌(梭外肌)收縮。

三、屈曲反射

是一種保護性反射,屬於多突觸反射。

如當肢體某處皮膚受到傷害性刺激時會迅速縮回肢體即屬此種反射。

屈曲反射徑路至少要有3個神經元參加,即皮膚的信息經後根傳入脊髓后角感覺神經元,再經中間神經元傳遞給前角的α-運動神經元,α-運動神經元興奮,引起骨骼肌收縮。

由於肢體收縮要涉及成群的肌肉,故受到興奮的α-運動神經元常常是多節段的。

-*-*-*-*-*-*-*-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公眾號主頁面,下拉屏幕,顯示搜索欄,輸入關鍵詞搜索。

相關焦點

  • 脊髓反射 反射時的測定 反射弧的分析
    Q4:本實驗如何設置驗證脊髓是反射弧的重要組成部分的?Q5:效應器的作用如何在本實驗中體現?Q6:脊動物指的是?如何製備脊動物?Q7:普魯卡因有什麼作用?其作用痛覺傳入神經纖維和骨骼肌的運動纖維有無時間先後?
  • 實驗5.1 觀察蛙的脊髓反射實驗
    反射是神經活動的最基本方式,是指有機體的中樞神經對外界刺激所做出的有規律的應答。也是一切心理與行為的生物學基礎。反射弧是完成神經發射活動的結構基礎。從感受器接受信息,經傳入神經,將信息傳到神經中樞,再由傳出神經將反應的信息返回到外周效應器。        如果反射弧中的任意一個部件出現故障,反射將不能順利的完成。
  • 脊髓 - 脊髓- 專區 - 生物谷
    脊髓的外形:   前正中裂、後正中溝、兩對前後外側溝、脊髓圓錐、頸膨大、腰骶膨大   脊髓節段的劃分:頸8、胸12、腰5、骶5、尾1   脊髓節段與脊柱節段的對應關係:   C1-4與同序數椎骨相同,C5-8和T1-4高一位,T5-8高兩位,T9-12高三位,L1-5平對第11和12胸椎。
  • 牽張反射
    肌緊張的生理學基礎就是牽張反射, 這是一種比較簡單、反應速度較快的脊髓反射活動,而完成反射活動的礎就是反射弧的存在及其完整性。 反射弧包括五個組成部分: 感受器、傳人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和效應器。
  • 神經反射是如何發生的?
    神經反射是不自主的應激反應,不需要通過大腦參與就能產生。神經反射的種類有很多種,其中最基本的是簡單神經反射。簡單神經反射發生在脊髓裡兩個神經元之間。神經元之間的空間叫做突觸,因此簡單神經反射也被稱為單突觸神經反射。單突觸神經反射的發生涉及四個部分:1.感受器,負責感受刺激;2.傳入神經,負責把感受器接收的信息傳到脊髓;3.運動神經元,把信息從脊髓傳到肌肉纖維;4.肌肉組織做出相應的動作。
  • 【解剖精講】脊髓解剖
    前索位於前外側溝的內側,主要為下行纖維束,如皮質脊髓(錐體)前束、頂蓋脊髓束(視聽反射)、內側縱束(聯絡眼肌諸神經核和項肌神經核以達成肌肉共濟活動)和前庭脊髓束(參與身體平衡反射)。兩側前索以白質前連合相互結合。
  • 脊髓空洞病 什麼是脊髓空洞病 - 三九養生堂
    恐怕有很多人都沒有聽說脊髓空洞病,其實脊髓空洞病就是一種慢性的脊髓退化疾病,患上這個病的人群大多為中青年,那您知道導致脊髓空洞病因有哪些嗎?您知道脊髓空洞症的症狀有哪些嗎?中青年朋友們為了您的健康,一起來學習一下脊髓空洞病是如何治療的吧。
  • 脊髓的解剖和運動定位
    因此,了解脊髓解剖和識別典型的常見脊髓症候群可用於評估患有脊髓病的患者,並且可以進行更直接的診斷評估。   脊髓解剖— 有31個脊髓節段,每節有一對腹側(前)和背側(後)脊神經根,分別控制運動和感覺功能。前側和後側神經根在兩側結合形成脊神經,因為它們從脊柱穿過。
  • 從基礎到應用——腹壁反射知多少?
    這就涉及到腹壁反射的解剖學基礎。這是一個多突觸反射,傳入神經是腹壁皮神經(癢覺和輕觸覺),注意皮神經的分布是按皮節分布的(見圖1,上中下腹壁分別是T7-8,T9-10,T11-12的皮節),反射中樞目前被認為在脊髓[2](但是錐體束損傷仍可導致腹壁反射消失,因為降低了脊髓反射的興奮性),傳出神經是支配腹壁肌肉的神經。
  • 有趣的嬰兒反射
    剛出生的小嬰兒有很多有趣的生理反射,醫生稱之為原始反射,大多會隨著孩子的發育而消失。仔細觀察,你會發現這些並不是嬰兒有意識的動作其實挺有趣的,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反映孩子的健康狀況。讓我們來了解了解這些有趣的嬰兒反射。
  • 膝反射的原理和解題思路
    如脊髓等中樞神經系統內的神經元大多屬於多極神經元。2.運動神經元(傳出神經元)多為多極神經元,胞體位於腦、脊髓和植物神經節內,其長軸突進入各器官或組織中,末端分支形成運動神經末梢,將神經衝動傳給肌細胞或腺細胞以產生效應。
  • 脊髓灰質炎:一顆糖豆的故事
    脊髓灰質炎病毒屬於小核糖核酸病毒科、腸道病毒屬,是一種嗜神經病毒,主要損害脊髓前角細胞,導致運動神經纖維病變,使支配的肌肉產生弛緩性癱瘓。脊髓灰質炎是少數能被消滅的疾病之一,這主要是因為人是脊髓灰質炎病毒的唯一感染者,也已經有有效的疫苗可以預防脊髓灰質炎的發生並使其病毒滅活。脊髓灰質炎的流行病學脊髓灰質炎在自然流行狀態下發病率高,一年四季均可發生,夏、秋季為流行高峰。我國7月〜9月發病最多,一般以5歲以下兒童為主。
  • 牽張反射核心考點總結
    (不定項)脊髓前角α運動神經元傳出衝動增加時,可使(     )A. 梭外肌收縮B. 梭內肌收縮C.肌梭傳入衝動增加D.腱器官傳入衝動減少【模擬】159.(不定項)當γ運動神經元傳出衝動增加,可使(     )A. 梭內肌收縮B.
  • 小腦性共濟失調疾病與其眼神經病表現之脊髓小腦共濟失調
    脊髓小腦共濟失調是以共濟失調症狀為主,合併其他異質性臨床表現的一組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疾病,截止目前,已經發現了30個與脊髓小腦共濟失調有關的基因位點,其中最常見的類型為SCA1
  • 脊髓炎德勝門中醫院:脊髓炎的臨床表現有哪些呢?有什麼表現呢?
    脊髓炎是感染或毒素侵及脊髓所致的疾病。因在脊髓的病變常為橫貫性,故又稱橫貫性脊髓炎。那麼,脊髓炎的臨床表現有哪些呢? 1.化膿性脊髓炎 青壯年好發。因脊髓受侵部位不同可表現為頸痛、胸背痛和束帶感,雙下肢麻木、無力、乾燥等。
  • 莫羅反射(驚嚇反射)
    莫羅反射(驚嚇反射)視頻  莫羅反射(驚嚇反射)出現在第9-12周出現在子宮內,並開始與恐懼性麻痺反射進行獨特的「二重奏」
  • 反射弧中,傳入神經元和傳出神經元的判斷方法小結
    試題:反射弧的示意圖如圖所示。神經衝動在反射弧中按單方向傳遞,這是因為(     )A. 在a中神經衝動的傳導是單方向的B. 在b中神經衝動的傳導是單方向的C. 在c中神經衝動的傳導是單方向的D.3.根據脊髓灰質結構判斷從脊髓的灰質來看,與膨大部分(圖的下側)相連的為傳出神經元,與狹窄部分(圖的上側)相連的為傳入神經元。4.切斷實驗法若切斷某一神經,刺激外周段(遠離中樞的位置),肌肉不收縮,而刺激向中段(近中樞的位置),肌肉收縮,則切斷的為傳入神經元,反之則為傳出神經元(如圖)。
  • 脊髓空洞症是一種脊髓變性疾病,會使患者感覺全身疼痛,及時了解
    導語:脊髓空洞症(syringomyelia)是一種慢性、進行性脊髓變性疾病。通俗點的意思就是人體內脊髓內形成了管狀空洞,管狀空洞常常發生在人體的頸髓部位,所以這類疾病也被稱為延髓空洞症。該疾病是不會傳染給其他人的。
  • 跟腱反射(踝反射)
    ④做深反射檢查時,叩診錘沒叩準地方,反射效應沒有引出。⑤不能回答相應問題,尤其是各反射中樞的所在部位。注意:①上腹壁反射T7-8  中腹壁反射T9-10  下腹壁反射T11-12。②肱二頭肌反射C5-6  膝反射L2-4  踝反射(跟腱反射)S1-2。
  • 脊髓損傷康復的評定與方案
    脊髓損傷是由高空墜落、車禍、外傷、自然災害等各種原因引起的脊髓結構和脊髓功能的損害,不管是發生在哪一部分,對當事人來說都是很致命的打擊,往往造成不同程度的四肢癱瘓或者截癱,患者的運動、感覺和自主功能障礙,導致生活質量嚴重下降,心理也受到重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