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反射的原理和解題思路

2021-02-07 學甫無境

膝反射的教學內容是學考也作要求的知識點(神經衝動的產生和傳導學考不作要求),對學考生來說屬於較難的知識點。我們教師往往認為這是簡單的教學內容,但是不管你怎麼去教學,學生對這方面的知識始終模糊不清,做題的錯誤率較高,這和教材缺少相關知識作鋪墊有一定的關係,需要專題複習以理清思路和原理。


以下提供的材料是膝反射有關的專題複習資料鋪墊和試題解析。




1.反射弧的組成和作用特點


通常由感受器、傳入神經元、神經中樞、傳出神經元和效應器組成,反射需要完整的反射弧和適宜的刺激,產生的動作電位遵循「有」或「無」原則,不衰減性。


2.膝反射感受器和效應器


膝反射感受器是肌群中的肌梭,是感覺神經末梢,不是肌肉(網上有許多的解析是錯誤的)。效應器是運動神經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體(浙科版教材認為是伸肌)。


3.神經元的種類


按照神經元突起的數目不同,而分為假單極神經元、雙極神經元和多極神經元三類。膝反射的傳入神經元是假單極神經元(許多學生不了解,需要作一介紹)。


4.中間神經元的特點和作用


在膝反射中,它本身是發生了興奮,但產生的是抑制性遞質,運動神經元沒有興奮(教材用虛線箭頭表示)。


5.關於肌梭的結構


肌梭不是肌肉,肌梭是一種本體感受器,當肌肉受牽拉或主動收縮時,梭內肌纖維的長度發生變化,梭內的感覺神經末梢均受刺激,並將神經衝動傳入中樞產生本體感覺。


一、按照神經元突起的數目不同,而分為假單極神經元、雙極神經元和多極神經元三類。


1.假單極神經元


由細胞體發出一個突起,在一定距離又分為兩支,其中的一支相當於樹突,另一支相當於軸突。如脊神經節的神經元是假單極神經元。


2.雙極神經元


由細胞體發出兩個突起,一個是樹突,另一個是軸突。如耳蝸神經節的神經元為雙極神經元。


3.多極神經元


由細胞體發出多個樹突和一個軸突。如脊髓等中樞神經系統內的神經元大多屬於多極神經元。


二、按照神經元的功能不同,可以分為三類:


1.感覺神經元(傳入神經元)


多為假單極神經元,胞體位於腦、脊神經節內,其周圍突分布到各器官和組織中,末端分支形成感覺神經末梢,可接受內、外環境的刺激,並經中樞突將神經衝動傳向中樞。


2.運動神經元(傳出神經元)


多為多極神經元,胞體位於腦、脊髓和植物神經節內,其長軸突進入各器官或組織中,末端分支形成運動神經末梢,將神經衝動傳給肌細胞或腺細胞以產生效應。


3.中間神經元(聯絡神經元)


大部分為多極神經元,此類神經元數量最多,多位於腦和脊髓,在感覺和運動神經元之間起聯絡作用。




肌梭是分布在骨骼肌內的梭形小體。


一、結構


1.梭內肌纖維


肌梭是一種感受肌肉長度變化或牽拉刺激的特殊的梭形感受裝置,外層為結締組織囊,囊內有6~12根肌纖維,稱為梭內肌纖維,兩端為收縮成分,中間部分是感受裝置。梭內肌纖維的中段肌漿較多,肌原纖維較少,有些肌纖維的細胞核排列成串,有些肌纖維的細胞核聚集在中段而使中段膨大。


2.梭外肌纖維


感覺神經纖維進入肌梭時失去髓鞘,其軸突細支呈環狀包繞梭內肌纖維的兩端。囊外的一般肌纖維稱為梭外肌纖維。肌梭附著在梭外肌纖維上,與肌纖維平行排列。


另外,肌梭內還有運動神經末梢,末梢分布於梭內肌纖維的兩端。

 


二、生理作用


肌梭是一種本體感受器,當肌肉受牽拉或主動收縮時,梭內肌纖維的長度發生變化,梭內的感覺神經末梢均受刺激,並將神經衝動傳入中樞產生本體感覺。


主要感受肌纖維的伸縮變化,在調節骨骼肌的活動中起重要作用,主要分布於抗重力肌,體位變時肌肉受牽拉變長,梭內肌受牽拉,感受裝置敏感性增高,傳出神經發出的衝動增多,到達脊髓後,經傳出神經纖維使肌肉收縮。



試題1:下圖為左側肢體膝反射示意圖,下列有關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伸肌既是感受器也是效應器

B.適宜刺激a處,e也會發生兩次相反方向、幅度相同的偏轉

C.膝反射過程中c處的電位會發生變化

D.適宜刺激感受器,在右半球的大腦皮層中央前回產生感覺


答案:C


解析:伸肌肌群既有感受器也有效應器,感受器是肌群中的肌梭,是感覺神經末梢,而不是肌群,A錯誤;適宜刺激a處,e不會發生兩次相反方向、幅度相同的偏轉,因為中間神經元是抑制性神經元,並沒有使得傳出神經元產生興奮,沒有補綴衝動傳導,B錯誤;膝反射過程中,中間神經元發生了興奮,產生抑制性遞質,陰離子內流,外正內負的值變大,因此c處的電位會發生變化,C正確;適宜刺激感受器,在右半球的大腦皮層中央後回產生感覺,D錯誤。


試題2:如圖為某反射弧的結構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該反射弧中伸肌既是感受器也是效應器

B.在a處施加合適刺激,在b和c處能測到電位變化

C.從神經元的結構來看,a是神經元的樹突

D.c處施加剌激引起的伸肌收縮不屬於反射


答案:A


解析:膝跳反射反射弧中感受器是肌梭(在伸肌肌群內),股四頭肌(伸肌)是效應器,A錯誤;a表示傳入神經,a處接受刺激產生的興奮能夠傳導到b、c兩點,因此在b和c處能測到電位變化,B正確;從神經元的結構來看,a是神經元的樹突,C正確;反射需要完整的反射弧和適宜的刺激,刺激c處,反射弧不完整,不能稱為反射,D正確。


相關焦點

  • 反射弧中,傳入神經元和傳出神經元的判斷方法小結
    試題:反射弧的示意圖如圖所示。神經衝動在反射弧中按單方向傳遞,這是因為(     )A. 在a中神經衝動的傳導是單方向的B. 在b中神經衝動的傳導是單方向的C. 在c中神經衝動的傳導是單方向的D.高考試題:將青蛙腦破壞,保留脊髓,在脊柱下部打開脊椎骨,剝離出脊髓一側鄰近的兩對脊神經根(一對脊神經根包含一個背根和一個腹根,見圖)。分別電剌激每對脊神經根的背根與腹根均可引起蛙同側後肢發生運動反應。
  • 初中幾何定理和解題思路
    今天分享:一位數學老教師總結的幾何證明題思路及常用的原理,一定會對你有幫助!這裡發不了那麼多,如果想完整學習,請私信:初中幾何定理和解題思路。我給你發。
  • 初中數學:幾何證明題解題思路及常用原理梳理,吃透輕鬆上140!
    初中數學:幾何證明題解題思路及常用原理梳理,吃透輕鬆上140!初中階段數學的學習至關重要,初中數學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相比小學數學難度有很大的提升,相對高中來說還是比較簡單的。初中數學有兩大難點就是函數和幾何,這兩大題型也是最讓同學們頭疼的存在。今天先和大家說說幾何題。幾何題多以證明題的形式出現,主要是考查的是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能通過嚴密的"因為"、"所以"邏輯將條件一步步轉化為所要證明的結論。
  • 中考生物知識點整理:4、2反射活動
    一、授課思路方法反射活動不是人類特有的神經活動方式。因此教材在介紹反射現象時也例舉了一些動物的反射活動。由於反射活動的過程及反射弧的結構比較抽象,而反射活動本身又是可見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引導學生學會從表象推測和分析其發生的機理。在學習反射活動的過程中提高實驗分析的能力本課的教學活動宜從觀察反射活動開始,先使學生從表象接受「反射」的概念。
  • 星太奇「無敵鐵膝蓋」測試膝跳反射?大叔一發入魂,測試有妙招!
    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我們在課堂之所以可以上躥下跳,其實就是膝蓋發揮的功能,乞丐是人體身體的不分,其中有一些軟骨組織,而它的作用就是對我們的彈跳起到緩衝的作用,而膝跳反射其實就是測試膝蓋是否健康,但同學們卻顯然並不愛惜自己的膝蓋,所以鬧出了很多誤會。
  • 高中物理競賽典型例題精講——超聲波反射測速
    05-03-03_超聲波反射測速本期高中物理競賽試題,我們共同來研究一下超聲波測速儀的工作原理,很多同學都會認為超聲波測速儀應該是在短時間內發出兩個超聲波脈衝後,通過測量發射到接收所用的時間來測量速度的,其實早期的超聲波測速儀確實使用過這樣的思路來研製,並且現在一些精度較差的測速儀也在使用這樣的原理來測量運動物體的速度
  • 中考物理光學真題解析,老師:巧繪光路圖學習解題思路,複習迎考
    光學是初中物理的重要內容,光路圖的作圖、計算也是物理中考的難點,本文就例題詳細講解這類題型的解題思路,在複習迎考的最後階段,希望能給考生們帶來幫助。根據平面鏡成像原理:物體經過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體關於平面鏡成軸對稱,畫出電線桿aa』關於地面ab成軸對稱的線段ab』。從電線桿aa』上發出的光線,經過水麵bc反射,進入觀察者的眼睛d』,因為bc有邊界,所以進入觀察者眼睛的反射光線也有邊界,連接bd』、cd』,即為反射光線的邊界線。
  • 排列組合解題思路混亂?原因在此……
    如何克服這些思維障礙,是提高解題能力的關鍵。下面廖老師就此問題從兩方面做些探討,以拋磚引玉。一、抽象思維能力不足,導致解題障礙加法原理、乘法原理、排列、組合等概念,是從若干實際問題中抽象概括出的幾種數學模型。
  • 【技巧】音程題的解題思路與技巧
    【技巧】音程題的解題思路與技巧 http://www.hteacher.net 2018-12-27 09:45 教師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音程題的解題思路與技巧
  • 什麼是同側屈肌和對側伸肌反射?和膝反射有什麼不同?
    試題1:同側屈反射涉及的反射弧結構如圖所示,效應器為肌肉.假設在該反射弧中放置了甲、乙兩個靈敏電錶.完成下列相關問題。(1)圖中結構a為反射弧中的         ,中間神經元生活的內環境是        。
  • 八年級物理知識點解析,老師分享:關於聲現象提優應用題解題思路
    聲現象是初中物理的重要知識點,回聲和測速儀是聲現象的經典應用題,本文就例題詳細解析這類題型的知識點和解題思路,希望能給八年級同學順利實現初中物理入門提供幫助。如圖所示:解題過程根據題目中的條件和路程的計算公式: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v1=340m/s,傳播時間t=2s,s1=v1*t,則聲音傳播的距離s1=680m;根據題目中的條件和路程的計算公式:火車的行駛速度v2=72km/h=72*1000/3600=20m
  • 反射式光電開關應用原理
    打開APP 反射式光電開關應用原理 發表於 2019-09-30 09:02:54 檢測對象是當它進入間隙的開槽開關和塊光路之間的發射器和檢測器, 當物體接近到滅弧室,接收器的一部分收集的光線從對象反射到光電元件上面。它是利用物體對紅外線光束遮光或反射,由同步迴路選通而檢測物體的有無的,其物體不限於金屬,對所有能反射光線的物體均可檢測。
  • 例談數學解題思路的生成
    解題的方法,不能全靠記、全靠蒙。方法的生成是有源頭的,發現解題方法的思路是有規律可循的,講評數學難題,關鍵之一是講清解題思路及其生成途徑。   解題思路首先是題中情境或條件或求解、求證目標,初步激活思維實現知識連結而形成,進而從包括概念、公式和定理在內的知識出發去發現方法。解題思路的生成依賴於知識連結,知識連結是形成思路並發現方法的主要途徑。   2.2從數的角度切入生成方法——思路2形的問題即基礎的幾何問題的求解、求證,需要從數量關係的角度比較、判斷、分析,需要進行量的替換。
  • 跟腱反射(踝反射)
    ④跟腱反射的反射中樞位於骶髓1~2節。考生易犯錯誤①腹壁反射檢查時體位錯誤---沒讓被檢者雙下肢稍屈曲,沒使腹壁鬆弛。②腹壁反射檢查時,竹籤輕劃部位和順序錯誤,且由內向外輕劃---應由外向內輕劃皮膚。③沒兩側對比檢查---做以上4種檢查,均應兩側對比檢查。
  • 從教三十年的數學教師總結:初中數學幾何證明題思路及常用的原理...
    許多同學都認為學習數學,就怕幾何,覺得幾何證明題入門難,證明題很難做,今天分享的是一位從教三十年的數學教師總結的幾何證明題思路及常用的原理,一定要好好看並且收藏起來!學習幾何,要弄清幾何證明題的思路,如添加輔助線,分析已知、求證與圖形,探索證明。
  • 高中物理競賽典型例題精講——反射疊加波函數
    05-04-02_反射疊加波函數本期高中物理競賽試題,我們共同來研究一下一維相干簡諧波的振動疊加方程的推導過程,雖然本期題目是從題目的角度出發來研究簡諧機械波的波動疊加方程的,但是小編還是在解題步驟中,比較詳細地給出了兩列簡諧機械波的疊加方程的求解思路和方法
  • 初二物理學習方法和思路
    3.阿基米德原理:物體浸在液體中,要受浮力不密底,排開液體的重量,ρ液乘以gV排  4.功的原理:任何機械不省功,總功有用額外和,對物對功才有用,機械繩重摩擦額。  5.槓桿平衡條件:靜止不動勻轉動,力乘力臂積相等,支點受力畫力線,作出力臂是關鍵。  6.反射定律:三線共面兩角等,成像都是虛像的,物像鏡面對稱軸,鏡面凹面均適用。
  • 神經反射是如何發生的?
    醫生通過敲擊膝蓋下的肌腱來測試膝跳反射——肌腱敲擊後小腿會不由自主的向外踢,這種膝跳神經反射就是單突觸簡單神經反射的一個例子。   撰文|Jennifer M. 其實,「膝跳反射」聽起來更形象,也更容易被記住,之所以又被稱為「單突觸神經反射」,是因為突觸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詞,這個名詞能夠體現神經反射的發生機制。突觸是指兩個神經元之間用來傳遞信號的空間。在膝跳反射中,神經元之間信號的傳遞是單一的,只需一個突觸即可完成。這類簡單的反射弧僅需要四部分就能完成,而大多數神經反射需要五部分來完成。
  • 新東方教師講解英語新題型解題思路及步驟
    語法填空,也就是我們口中所說的新題型,是根據德國心理學家的格式塔心理學原理和英語語言學家的語篇分析理論等,從語法的句子結構、語法形式和詞法的角度以語篇的形式對學生進行英語能力的考察。這種命題形式將過去以句子為核心的語法單項選擇變成以語篇為核心的語法填空。
  • 揭示導數應用之極值點偏移問題的原理,通用思路助你輕鬆舉一反三
    這類題型的特點鮮明,解題思路通用性強。本文通過原創的一張圖來直觀、簡明地揭示極值點偏移問題的基本原理(未見第二家如此系統地闡述它的原理)。相信每一位同學學會後,再遇到此類題型就有底氣而不會再發怵了,真正做到舉一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