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內容會是媒體的未來嗎?全球行業互動案例一覽

2020-12-13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黑鏡:潘達斯奈基》除了引起影迷的狂熱討論外,還將「交互」這一內容類型正式提上全球內容從業者的日程。交互內容會成為短視頻新一輪的增長點嗎?觀眾話語權提升的趨勢下,又將會滿足於怎樣的內容形式?

2018年12月28日,Netflix正式推出的互動電影《黑鏡:潘達斯奈基》引發了熱議,觀眾可以在整個故事中為主角做決定,而每一個決定都可將情節延伸到不同的結局。

雖說這並非第一部互動節目——Netflix先前已推出過幾部兒童互動節目,而HBO則在2017年推出了Steven Soderberg執導的六集互動劇集《馬賽克》(Mosaic)——但《黑鏡:潘達斯奈基》卻是第一部獲得廣泛媒體關注和好評的互動電影。

《黑鏡:潘達斯奈基》的巨大影響力不僅促使Netflix在互動敘事方面加大投入,N多媒體公司也隨之開始紛紛效仿此舉——

  • YouTube最近宣布正在開發互動節目;
  • NBC Universal發布了一款名為「Series: Your Story Universe」的應用程式,它將一些著名的IP與互動故事進行結合;
  • 沃爾瑪與Eko成立了一家合資企業,投資2.5億美元製作互動內容。
  • 20世紀福克斯(現在是迪斯尼的一部分)正在與一家名為CtrlMovie的初創公司進行合作,以在影院上映互動電影,觀眾可以集體投票選擇整部電影的敘事方式。

最近圍繞互動敘事方式的大肆宣傳和投資是否合理?製作精良的《黑鏡:潘達斯奈基》會不會只是被觀眾欣賞的一種新穎體驗?如果「互動內容」是媒體的未來,它將採取什麼形式,如何才能最好地實現?本期全媒派將為你展開「互動內容」的層疊內裡。

01 互動敘事?概念請先了解下

雖然「互動敘事」聽起來像是未來娛樂領域中的的一個熱門新類別,但它實則是一個模糊而寬泛的術語。

其中一點可以明確的是,互動形式的內容已經存在了幾十年,比如往往容易被忽視的電子遊戲就是最典型的互動式內容。用戶在遊戲體驗中做出每一個可能影響遊戲結局的決定。雖說有的遊戲可能涉及較少的「故事」情節,但更多遊戲包含著可能受玩家行為影響的劇情。

《荒野大鏢客2》有著廣闊的敘事和關係世界,《堡壘之夜》則以四季和故事情節為主要特色。在這兩款遊戲中,消費者幾乎完全自主地控制自己的角色,並在遊戲規則和世界範圍內做出決定。當然,遊戲也有「目標」,通常可以「贏」或得分。

在這種新的互動媒體浪潮中,令媒體高管和投資者感到興奮的是,高質量的「被動」影視內容與消費者決定驅動的「主動」視頻遊戲內容之間的界限正在愈發模糊。在這種情況下, 「勝利」一說也變得逐漸不明朗,觀眾所擁有的控制權很小,產出結果的質量完全是主觀的。

02 互動內容投資正當時?技術是關鍵

究竟是什麼促使人們突然開始投資互動電影和電視劇的呢?實際上在大多數情況下,「技術」為內驅因素。

很長時間以來,多重故事線作的後期製作都是極其困難的,畢竟用於分支敘事的腳本編寫軟體還不存在,電視和電影院也沒有為觀眾提供實時輸入的必要用戶界面。而最近,後端軟體開發、流媒體平臺和智慧型手機的快速發展已經解鎖了故事講述者製作互動內容的能力,以及消費者參與其中並做出決策的能力。

需要說明的是,讓受眾自己做決定並非是一件新鮮事,「Choose Your Own Adventure」已經在其他媒介(例如書籍)中存在了幾十年,雖然其至今還是沒有收穫大量的粉絲。這實際上是一件比較有趣的現象,相比看電視來說,閱讀是一項積極主動的任務,所以不管去選擇對其中哪一頁進行介紹,都不會引起太多的讀者摩擦;而互動性電視則要基於「看電視」這一種被動的活動進行,製作方需要加入少量的互動,製作半互動的內容,讓觀眾在適當之處做出一些決定,然後繼續被動地觀看故事的展開。

03 被動內容 vs 積極內容,你Pick哪一個?

在對「互動內容」這一新形式投入大量資金之前,媒體公司需要問自己一個問題:「在消費者的生活中,半互動內容緩解了哪些消費者尚未被滿足的需求?」

從發展歷史上來看,電視、電影、遊戲為消費者提供了不同的用途為例,「被動觀看電視」通常是人們得到「放鬆」的一種方式。

正如著名編劇Matthew Ball在REDEF中對Netflix的記錄寫道的那樣:「在人們每天看電視的時間總量中,只有不到一半的時間是在電視機前的客廳沙發上度過的,其他的電視時間用於了做飯、在跑步機上跑步、打掃衛生、打橋牌或照顧哭鬧的嬰兒上等等。實際上,電視成為了人們日常行為中的『背景娛樂』,多數情況下人們『看電視』主要是為了打發時間,而即便人們拿出『專門』時間來看電視,目的也是為了在漫長的一天或一周後獲取放鬆狀態。總之,人們打開電視並不是為了自己被『挑戰』,而是為了或許休閒的滿足感。」

問題是,在原本被動的內容中添加一些瀏覽者決策點,是否會提高所述內容的質量或體驗呢?互動性能否吸引觀眾前往觀看他們原本不會觀看的內容?有沒有一種可能——賦予觀眾做出敘事決定的權力,實際上會減少觀眾的體驗?

《權力的遊戲》可以說是「預約觀看」類型節目的最後殘餘,它極大激勵了網際網路和社交媒體上的粉絲在每周對每一集的敘事方向做出預測和反應。但設想,如果電視劇中融入了每個觀眾自己的切實參與經歷,情況還會是這樣嗎?

我們可以做出一個假設,對於敘事小說來說,即便讀者對情節發展的走向做出了錯誤的判斷,他們也不會那麼在意,畢竟敘事小說的影響力是既定的,不論自身喜歡與否;但在互動電視的世界中,哪怕一個消費者不喜歡故事的走向,製作方便會在「聲討」中承擔部分責任。

所以,對於講故事的人來說,擁有多個敘事分支或是一種簡單的出路,然而要知道的是,多種結局會致使故事少了那麼些信念或權威感。設想,如果《黑道家族》充滿爭議的結局只是眾多結局中的一個,那麼今天人們還會討論它嗎?

就《黑鏡:潘達斯奈基》而言,有觀眾表示無法記得自己所觸達的劇情第一個結局,而在隨後嘗試了幾次不同結局後便放棄了,並在網上閱讀了所有可能的結局,然而沒有一個結局看起來是具有深刻記憶或影響力的。還有觀眾表示,如果可以選擇,自己寧願再看一遍《黑鏡》系列裡的任何一集,也不願回到《黑鏡:潘達斯奈基》。

04 成倍增長的成本、挑戰與機遇

「互動內容」的一個主要障礙是製作時間和成本的增加。高質量的電影內容最終運行時間每分鐘可能要花費10萬美元以上,因而在同一部電影中添加分支敘事和結局則意味著相關成本會大大增加。

媒體公司如何才能收回製作互動內容所需的額外資金呢?

1. 三種可行商業模式

通常來說,媒體有三種可實行的商業模式:訂閱、交易和廣告支持——

(1) 訂閱

如果互動媒體開放訂閱平臺,例如Netflix、HBO或有線電視等,那麼就必須去通過額外的客戶獲取/保留來證明增加的製作成本是合理的。但問題也來了,人們訂閱是為了專門查看互動內容嗎?那些瀏覽互動內容的用戶是否比那些不瀏覽的用戶擁有更長的訂閱時間?

(2) 交易

交易型商業模式包括一次性購買(例如:購買電影票、移動/視頻遊戲、租借/購買電影或電視節目、購買歌曲/專輯),以及提供遊戲內購買功能的免費遊戲/內容(例如:Fortnite)。為交易型商業模式創建交互內容則要求消費者:要麼專門為交互內容的一部分自掏腰包;要麼允許他們在做出更多決策或解鎖其他敘事選項的體驗範圍內進行購買,這也正是NBC Universal的「Series: Your Story Universe」應用程式所採取的策略。

(3) 廣告支持

相比於訂閱或交易模式的內容生產,廣告支持的內容通常具有更低的生產預算,而這則有可能壓制交互式內容的投資。但不可否認的是這是一種可能從參與度和收視率提升中獲益最多的商業模式,因為隨著消費者對免費內容投入時間的增加,更多的廣告就可得以曝光,而相應地每名觀眾的平均收入也會隨之增加。此外,廣告贊助商也可以參與到內容構建及觀眾體驗中去。

YouTube正在開發choose-your-own-adventure-style節目,探索一種新型敘事方式,此舉有可能幫助這個世界上最大的視頻網站增加觀眾並帶來更多的廣告銷售。

——彭博社

2. 更短的時長

由於分支敘事的成本和複雜性,大多數交互式內容可能會採取電影長度或更短的時長(這使得攤銷成本再次變得困難),而且觀眾可以做出的決定的數量也是有限的。所以,長達一季之久的choose-your-own-adventure將會是一項難以開展且又昂貴的任務。

Steven Soderbergh在評論六集電視劇《Mosaic》的製作時表示:「關鍵是要引入足夠的互動性,在不讓遊戲像電子遊戲的情況下,增強敘事效果。」但《Mosaic》創作者最初的計劃中包含多達45個觀眾決策點,但最終為了提高故事的流暢性,他們將決策點縮減到了相對較少的幾個。

3. 多樣化的「互動」點

首先,互動內容可以變得更加社會化,比如讓一群朋友投票決定節目走向,或者讓觀眾投票決定最終季的懸念。

其次,對於互動敘事形式來說,虛擬實境或是一種很好的展現形式,讓觀眾在一個完全沉浸的世界中體驗節目內容。

此外,利用機器學習讓內容自動、快速、低廉地產出可能會讓互動敘事在未來更具吸引力,而且可以讓觀眾做出更多的決定。

在疲憊的一天結束的時候,相比給別人敘述內容,我們應該更喜歡聽別人給我們講故事。所以,被動電視節目的觀眾真的希望在觀看過程中能夠做出一些敘事決定嗎?互動內容究竟是娛樂的未來還是只是以與遊戲相同的方式長期存在?

最好的內容往往是有爭議的,觀眾對其愛恨不一,但最終的結局是要用用有力量和深度的。但不可否認的是,像《黑鏡:潘達斯奈基》這樣的「互動故事」在未來的娛樂中終歸會扮演重要的角色的。對此,你覺得呢?

A)我同意

B) 完全不同意。

 

本文由 @全媒派 授權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打造具有世界影響力互動媒體中心
    互動媒體設計與技術專業第一批學生將於今年9月正式入學。  據悉,三方將聚焦於互動媒體設計與技術方向,面向國際前沿,開展聯合培養,開展互動媒體教學研究交流、學生培養與創新實踐,推進產學研協同創新。影響力,結合騰訊遊戲全球領先的行業經驗以及南加州大學電影藝術學院在互動媒體領域的國際影響力,共同打造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互動媒體設計與技術專業,推動文化
  • 清華-騰訊互動媒體設計與技術中心揭牌儀式舉行
    從7月份開始,項目向全球招收對互動媒體行業具有濃厚興趣、兼具有技術能力和藝術鑑賞能力的創新型學生,目前已有數名優秀的同學陸續進入互動媒體專業,他們也將在今年9月正式入學。同時,項目也正向全球招募頂尖的教師團隊,並邀請美國南加州大學電影藝術學院的教授們參與碩士項目。
  • 這16個數據可視化案例,驚豔了全球數據行業
    數據可視化可以是靜態的或交互的。幾個世紀以來,人們一直在使用靜態數據可視化,如圖表和地圖。交互式的數據可視化則相對更為先進:人們能夠使用電腦和行動裝置深入到這些圖表和圖形的具體細節,然後用交互的方式改變他們看到的數據及數據的處理方式。  感到興奮了嗎?讓我們來看一些不錯的交互和靜態數據可視化的例子。
  • 牛皮紙鋼琴 傳感按摩八爪魚成都高校互動媒體團隊斬獲全球多個大獎
    12月10日,封面新聞記者從成都信息工程大學互動媒體實驗室(IMS)獲悉,該實驗室目前已經研發出「魔法書」「按摩機」等光影互動、智能硬體設計,並在國際上獲得多個獎項。成信大互動媒體工作室成員參加LIFEGEEK國際展。
  • 探討:對話式交互會成為未來主流的交互方式嗎?
    既然都快到人工智慧時代了,交互方式也得與時俱進啊,那未來主流的交互方式是什麼呢?浮出水面的答案就是 — 對話式交互。對話式交互會成為未來主流的交互方式嗎?我們一起來探討下這個問題。二、走在前面的探索者給大家介紹兩個app,在對話式交互上做得不錯的。
  • 「人機互動」到「人人交互」 360瀏覽器引領行業轉型風向標
    360瀏覽器 「人機互動」向「人人交互」的平臺化轉型加入了一鍵直播功能的360安全瀏覽器是國內首款支持直播的瀏覽器產品。用戶不用下載插件,或者其他專業的直播軟體,通過360安全瀏覽器右下角的「一鍵直播」按鈕,就可以立即體驗直播功能,不僅可以在線觀看各種熱門直播,也可以自己變身主播,直播自己喜歡的內容,與粉絲在線互動,享受被粉絲追捧點讚打賞禮物的快感。
  • 智慧筆大集合--從紙筆互動到多媒體交互
    北京高瑞思特基於20年的交互系統供應經驗,集成了教育行業與企業協作所需要的交互設備,綜合不同的定位跟蹤工藝,簡單匯總特性與應用場景如下。   一、可攜式的多媒體交互:將互動設備獨立於載體媒介,一來便於安裝維護,二來提高了移動性與方便性,三來可以沿用客戶既有的白板或液晶電視的設備,保護原有的投資。支持多平臺環境,包括Windows,Mac,Linux,用戶可以輕鬆植入現有的應用系統,如簡報、會議、教學、培訓、行業應用等。
  • 媒體行業未來的8個發展趨勢
    不過,由於數字訂閱量增加、收入多樣化以及競爭減少,一些媒體組織可能會變得更強大。現在要解讀新冠肺炎疫情暴發的全部含義及其對新聞媒體的影響還為時過早。對於一些新聞組織來說,這可能是一個「滅絕性的事件」。不過,由於數字訂閱量增加、收入多樣化,以及競爭減少,一些媒體組織因此可能會變得更強大。不管發生什麼情況,從這場危機的另一面來看,整個行業會發生很大變化。
  • 瞬玩科技副總裁程偉德發表主題演講:內容互動開啟遠程交互新時代
    7月17日,瞬玩科技合伙人兼副總裁程偉德,亮相華為雲網際網路5G創新峰會,與華為雲聯合發布「5G眾播互動解決方案」,並帶來主題演講 「內容互動,開啟遠程交互新時代」。內容互動,是網際網路發展的新趨勢程總表示,5G是未來的趨勢,是國家戰略。當前,5G基礎設施越來越完善,5G網絡條件已初步具備。此外,移動終端的算力與存儲未來將放在雲端也已成為業界共識。這次疫情讓大家都感知到,遠程交互的重要性。在這樣的情況下,內容交互將在產業網際網路中大有機會。
  • 未來已來(一):語音交互,人機互動的新時代
    據Gartner(高德納諮詢公司)的數據,到2018年,我們與科技的互動中,將有30%是通過與語音系統的對話來實現的。語音交互會是用戶體驗設計的一次重大飛躍。本文會解釋為什麼語音界面會成為用戶體驗設計領域的下一個焦點以及這一趨勢對於用戶體驗設計師來說意味著什麼。一、語音交互背後的驅動力在深入探討語音交互的設計及方向之前,有必要了解是什麼能夠讓這種新型交互方式得以迅速發展。
  • 在人機互動上,未來的汽車應該具備哪些特質?
    4 月 21 日, 正值上海國際車展,當天晚上來自 designaffairs 的產品體驗執行總監 Tobias Nagel 將會來到上海參與汽車行業相關圓桌會議。本次會議開始之前,我們和 Tobias 談了一下未來的人車交互場景,以及 HMI 發展對城市生活的影響, 以下是對話的精彩觀點。
  • 藝術生留學澳洲專業推薦:可視化與互動媒體專業
    可視化與互動媒體就是一門跨學科的專業課程,專為培養學生通過創新的方式將數字媒體和可視化技術用作交流的手段、開發交互式應用程式、講故事以及以用戶為中心的互動設計等方面的實踐技能和知識。職業方向: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大數據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未來可視化一定是蓬勃發展的。企業尤其是傳統企業IT部門對數據產品的採購,數據應用的重視。
  • 人工智慧將重新引領媒體?人與AI結合增強現實互動
    現如今,社交媒體平臺、搜尋引擎和內容聚合商,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不同媒體內容的用戶流向,從而直接影響了創作出來供大家消費的新聞內容。自此,有人認為,新聞媒體的未來再也無法掌握在它自己手中,而是要由人工智慧技術牽著鼻子走。事實果真如此嗎?
  • 未來的信息交流形式,會是怎樣的?
    完全可以想像,5G技術的發展很有可能會推動新的信息傳播形式出現。信息傳播形式變化的背後,是日益增大的信息傳輸量,是更高的信息傳播效率與豐富程度,和逐漸降低的信息傳輸成本。二、未來會出現新的主流信息傳達形式嗎未來會出現新的信息傳達形式嗎?
  • Rokid副總裁向文杰:人機互動的終極形態是腦機交互
    12月18日-20日,2020網易未來大會在杭州舉行。大會以「洞覺 未見」為主題,匯聚了全球最強大腦,期盼以遠見超越未見,去尋找打開未來的鑰匙。大會上,Rokid副總裁、產品技術中心總經理向文杰做了《下一代的人機互動》主題演講。
  • 什麼值得買入選「2020中國網際網路媒體內容社區模式發展典型案例」
    11月23日,艾瑞諮詢發布了《2020年中國網際網路媒體內容社區模式發展研究報告》,報告圍繞內容社區的發展背景、布局邏輯、商業模式和未來發展趨勢等進行了研究和分析,進一步探究了內容社區為網際網路媒體、用戶和品牌主等角色方帶來的價值。
  • 好未來發布情境化互動教學課件創作平臺,未來將向全行業開放
    根據好未來方面介紹,T-Creator擁有一整套構成互動課件的基本元素,包括開放版權的圖像、動畫、音效、粒子效果、龍骨動畫(即模擬真實骨骼動畫)等,並且內置了可視化交互邏輯編輯器,老師們在T-Creator的幫助下,半個小時即可做出互動教學課件。
  • 「全國職業院校VR/AR/X3D互動遊戲互動設計與專業建設」高級研修
    ,我會擬於2017年6月在深圳舉辦「全國職業院校VR/AR/X3D互動遊戲互動設計與專業建設高級研修班」,請各單位積極組織有關人員參加。4.VR/AR/3D交互引擎設計(1) 物理仿真技術、引擎及工作模式(2) 十大商業物理仿真遊戲引擎介紹(3) 十大開源物理仿真遊戲引擎介紹(4) 目前遊戲行業主要幾款遊戲引擎的技術比較(5) 物理引擎與VR/AR平臺軟體的融合5.3D互動遊戲開發最新技術
  • 鳳凰教育數字媒體互動設計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暑期師資培訓圓滿落幕
    2020年8月29日下午,為期五天的「鳳凰教育數字媒體互動設計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暑期師資培訓」圓滿結束。鳳凰教育旗下專業子公司威鳳國際教育總經理郭功濤先生、教育部職業院校藝術設計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秘書長張來源教授先後致辭,向全體參訓老師們致以衷心地祝賀。
  • 咪咕快遊成為GSMA中國5G線上媒體會推薦燈塔案例
    2020年3月18日下午,代表全球移動運營商共同權益的GSMA通過線上發布會的形式成功召開「2020中國5G發展」系列報告分享會,並正式發布《中國5G 垂直行業應用案例2020》。GSMA 在更廣泛的全球移動生態系統中連結著750 多家移動運營商,將近400 家企業,其中包括手機與終端製造商、軟體公司、設備供應商、網際網路企業、以及相關行業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