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JoJo洗澡的時候,JoJo非要拿奶粉勺玩水,當JoJo舀起一勺水,不一會兒,水就從勺子底部的小洞流走了。為什麼奶粉勺底部會留一個小洞呢?其實,每次JoJo媽衝奶粉的時候都有這個疑慮,些許奶粉會從底部掉下,JoJo媽都會暗嘲一下這個「奇葩設計」。
有一次JoJo媽突發奇想,想試驗一下這個洞存在的理由,於是用一點米糊把那個洞堵上了。結果當JoJo媽盛奶粉的時候卻發現無論盛,勺子的底部總是有一些空隙,盛不滿。倒奶粉出來的時候,有點難倒,而且底部總有一些倒不乾淨,大力一點抖動,奶粉就容易撒得到處都是。
實踐證明,奶粉勺子底部有個小洞是很必要的。那你們知道為什麼一定得有個小洞嗎?其實,奶粉勺底部有一個小洞有以下三個原因,看看你們都猜對了嗎。
原因一,奶粉勺底部有小洞,可以排出空氣,使得奶粉稱量更準確。
大家都知道,衝奶粉是有嚴格比例要求的,尤其是對6個月以下的小寶寶來說,奶粉的比例至關重要。如果衝的奶粉過濃,就會增加孩子腸胃消化負擔,影響孩子的腸胃健康,如果奶粉衝得過稀,孩子的營養就會不足,身體瘦弱。
奶粉勺底部有個小洞,在盛奶粉的時候,可以把勺子裡邊的空氣從底部排出,這樣奶粉勺就可以輕鬆裝滿,這就使得奶粉的稱量更加準確。衝奶粉時,水和奶粉的比例就得以嚴格控制。
原因二,奶粉勺底部有小洞,可以排除奶粉裡的空氣,有利於孩子的身體健康。
簡單來說,如果奶粉裡的空氣排不出去,而是被帶進了奶瓶裡,在孩子喝奶的時候,很容易把空氣吞食,進而引發胃脹氣等不適。如果奶粉勺底部有小洞,就可以及時排出奶粉裡的空氣,使得奶粉更加純粹,易衝勻,有利於孩子的身體健康。
在衝奶粉的時候,也有一個技巧,要把奶瓶順時針搖晃,而不是亂搖,這樣也可以及時排出奶水裡的空氣,以防被孩子吞食,引發不舒服。
原因三,奶粉勺底部有小洞,可以平衡氣壓,使得奶粉容易倒出來。
勺子底部的小洞除了用來排氣,同時也有助於平衡氣壓,當勺子盛滿奶粉時,氣壓與外界氣壓相同,奶粉就很容易倒出來。如果沒有小洞來平衡氣壓,大氣壓強會使裝滿奶粉的勺子出現負壓,奶粉就會倒不乾淨,如果強行抖動來倒,就會撒得滿地都是。要知道奶粉的吸附性很強,撒到桌面上和地上,很難清理。
通俗來講,奶粉勺子底部的小洞是用來排氣和平衡氣壓的,也就是用來通氣的。有了這個小洞的存在, 奶粉既容易倒入和倒出,稱量準確,又能及時排出空氣,有利於孩子的身體健康。有些朋友會擔心小洞底部漏奶粉出來,其實這個擔心根本不必要,小洞很小,而且奶粉的吸附性又很強,小洞流出來的奶粉少之又少。
大家有沒有猜對答案呢?